我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劉建康逝世

2020-12-01 澎湃新聞

我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劉建康逝世

劉建康院士  《楚天金報》資料圖

訃告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九三學社社員,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魚類學家和淡水生態學家,我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所長、名譽所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建康先生因病於北京時間2017年11月6日22時整在武漢逝世,享年100歲。

劉建康先生生於1917年9月1日,江蘇省吳江縣人,193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39-1945年為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研究生、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47年畢業於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研究生院,獲哲學博士學位,1949年2月回國。1950年起先後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政協湖北省第四、第五、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協湖北省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席,湖北省科協第二、第三屆主席,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員會名譽主委,中國科學院水生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開放研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屆主任。

劉建康先生一生對魚類學和淡水生態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上世紀40年代,他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黃鱔的性別轉變規律,為低等脊椎動物性別分化機理的研究開拓了新的思路;50年代起,先後總結了我國池塘養魚和大水面漁業利用的經驗,顯著促進了淡水漁業的發展;他主持開展了長江魚類生態的調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有關淡水魚生態的最系統、最完整的調查工作,並成為後來論證葛洲壩和三峽大壩對魚類生態影響的重要依據。他首創以系統生態學概念開展淡水生態學研究,領導開展的武漢東湖生態學研究歷時40餘年,確立了我國湖泊研究在世界湖沼學界的重要地位。

劉建康先生充滿愛國情懷。早在抗日戰爭時期,他隨老一輩科學家懷著科學救國的信念,為保存中國科學火種輾轉搬遷,繼續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在出洋求學後,他毅然選擇回來報效祖國。在新中國成立後,為解決人民吃魚難的問題,他把研究方向從魚類實驗生物學轉向魚類養殖學和生態學研究,積極推動池塘養殖和大水面養殖技術的發展並多方呼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淡水漁業產量的穩步提高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

劉建康先生是一位勇於創新、善於掌舵、提攜後輩的科學大師。他總結出的治學格言 「重視科學實驗,著眼社會實踐;不唯上,不唯書,不唯權威; 獨立思考,敢於創新」是他科學人生的生動寫照。他不僅自己做出了改寫教科書的重大發現,還帶領團隊開展大規模調查研究,無私地把科學靈感分享給同事、晚輩,直接導致了團頭魴的發現、養殖、推廣等許多重要成就的取得。在擔任水生所所長期間,他更是從國家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需要出發,把水域的生態學研究確定為水生所的長期主攻方向,對研究所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受他直接指導、推薦、使用的一大批科研骨幹和學生,成長為我國水生生物學各個領域的中間力量。

百年人生,碧水丹心。劉建康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楷模,是中國科學家的傑出代表。從事科學研究七十餘年來,他始終把追求真理、報效國家作為人生目標。他為我國淡水生物的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為揭示淡水生物與環境的科學規律,為淡水生物學的學科建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一生是中國科學界自強不息、奮力拼搏,努力躋身於世界科學之林的縮影和光輝寫照,他的逝世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我國淡水生物學界的巨大損失。我們深切懷念劉建康先生!沉痛悼念劉建康先生!

劉建康先生安息吧!

劉建康先生遺體告別儀式於11月12日上午8:30在武昌殯儀館天元廳舉行,請參加告別儀式的親朋好友和師生於上午7:30在水生所乘車或自行前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劉建康院士治喪委員會

2017年11月7日

(原題為《訃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劉建康,中科院,魚類實驗生物學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著名生態學家93歲孫儒泳院士逝世,是中國動物生理生態學奠基人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生態學家、中國動物生理生態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孫儒泳先生因突發心梗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14日8時50分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 研究揭示中國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生態學機制
    由於受到漁業捕撈、水利工程、工農業發展、城鎮化、航運、岸帶開發、江湖阻隔、採砂和採礦等多重人類活動的幹擾,中國的淡水生物多樣性正處在極危險的邊緣,有些珍稀淡水生物如白鱀豚、白鱘等已經功能性滅絕,長江江豚和中華鱘已經極度瀕危,魚類和其它淡水生物的資源量和多樣性都呈現大量衰竭和急劇下降的趨勢。
  • 我國著名生化學家、糖生物學奠基人張樹政逝世 享年94歲
    據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網12月13日消息,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政先生因病於2016年12月10日18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2016年12月10日18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 水生所在魚類腸道微生態系統生態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魚類腸道是一個與外界具有明顯隔離的半開放系統,經由口和肛門與周圍環境交流並構建具有特定群落結構的微生態系統。該系統具有類似於被水體隔離島嶼的物理和生態特徵,因此關於魚類腸道「島嶼」微生物群落構建機制的研究不僅能增進對微生態系統的認識,也將為揭示宏觀生態系統相關群落生態學原理提供依據。
  • 文獻解讀:魚類洄遊的宏觀生態學
    在該文中,作者選擇洄遊魚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洄遊魚類具有不同的洄遊策略,且絕大多數魚類是外溫動物,其體溫受外界水溫的顯著影響,對環境變化的依賴是可預測的;其次,證據表明幾個最古老的魚類類群更有可能進行遷移,但同時也有許多完全沒有洄遊魚類的古代類群,我們或許可以通過這種明顯的差異來分析遺傳進化對魚類洄遊策略的影響;最後,從生物地理學的角度來看,一些地區似乎比其他地區更有可能居住著遷徙物種
  • 自立自強大學生標兵 劉建康:踏實自立,創新自強
    從高考的應試學習模式向探究性的實踐型研究轉變並非易事,但是劉建康堅信,只要多看一點,多問一下,多與老師溝通,總會比別人多知道一些,所以即使是在實驗室裡打雜,他也做得認真仔細並且享受著近距離觀看實驗的過程。明確了科研道路的他,在學習中一下子有了動力。他說,自己平常也沒什麼其他的愛好,所以沒事的時候就會去看看與專業有關的文獻、論文。
  • 胡亞美院士逝世
    原標題:胡亞美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兒科醫學教育家、新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胡亞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0月3日17時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胡亞美1924年4月27日出生於北平。
  • 中國人造衛星奠基人誕辰日,中科院空間中心收到「鎮所之寶」
    今年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作為我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奠基人,趙九章功不可沒,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今天是趙九章誕辰113周年紀念日,上午,趙九章的女兒趙理曾代表家人,將這枚「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贈給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 劉光興——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浮遊動物生物學和生態學、生物...
    所在院校: 中國海洋大學       所在院系: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研究領域: 海洋浮遊動物生物學和生態學
  • 水生生物多樣性家底尚未摸清,我國淡水魚類物種保護現狀不容樂觀
    20多年來,保護生物多樣性行動取得了非凡成就,但目前我國水生生物多樣性的家底尚未摸清。「我國淡水魚類約1300多種,為世界第二。這其中大概900種只有中國有。」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小勇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我國淡水魚類物種保護現狀不容樂觀,人類行為對生態的破壞讓原本多樣性良好的流域頻出瀕危物種。總體而言,長江瀕危物種數量有增多的趨勢,水生生物多樣性有逐年降低的趨勢,各江段水生動物群落結構也逐步趨於簡單化。
  • 三文魚歷史:淡水中走出的魚類,我國還未規模養殖,無法自給自足
    三文魚(下文都稱三文魚)主要分布在三個區域:北太平洋沿岸:從墨西哥附近一路北上到阿拉斯加,跨過白令海峽到俄羅斯的勘察加半島,最後到日本海沿岸(我國的黑龍江,烏蘇里江也有大量的三文魚的自然分布)。北冰洋靠近白令海峽與太平洋交界的沿岸區域。北大西洋沿岸:挪威,英國等北歐國家是該區域三文魚的主要產地,也是全球重要的產地之一。
  • 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計算化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送別」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計算化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淡水生境水生植物生物學國際研討會通知
    武漢植物園 2004. 10. 9-14 淡水生境水生植物生物學國際研討會 第 二 輪 通 知 (論文徵集、會議註冊、住宿預定) 會議名稱:淡水生境水生植物生物學國際研討會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Aquatic Plant Biology in Freshwater Habitats (SAPBFH) 會議主題:淡水生境的水生植物
  • 中科院院士、中國相對論天體物理奠基人張家鋁逝世
    張家鋁院士主要從事理論天體物理的研究,是我國相對論天體物理的奠基人之一,是該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他學風樸實嚴謹、富有創新精神,潛心探索了天體物理中一些高難度的基礎性問題,做出了有原創意義的理論成果。  張家鋁院士是我國傑出的教育家和科學家,長期執教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我校天文學科創始人之一。他的逝世不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天文學界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