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鳥鐘很容易成為旅行者從德國(尤其是黑森林)帶回家的最受歡迎的紀念品。事實上,布穀鳥鐘已經從紀念品發展到成為這個國家的文化象徵。它們有數千種不同的尺寸、形狀、樣式和價格。讓我們回顧歷史,看看這些美麗的計時器是如何產生的。
關於杜鵑鐘的第一次提到,杜鵑鍾發明的確切時間和情況尚不清楚,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然而,杜鵑鐘的第一次提及可以追溯到1619年,在德勒斯登的薩克森王子選舉八月的庫存中。1629年,德國貴族菲利普·海恩霍費爾(Philipp Hainhofer)描述了一隻布穀鳥鐘,它屬於選舉王子奧古斯特·馮·薩克森。
1650年,傳說中的德國學者阿塔納西烏斯·柯什在他的書中描述了杜鵑的機制。柯爾奇在杜鵑的發明中沒有任何申明,他只是在記錄事實。布穀鳥作為一種告訴時間的裝置,第一次被提到是在「Horologi Elementari」一書中,這本書是由多梅尼科·馬蒂內利在1669年寫的。
改變一切的設計,巴登大公國制鐘表學校的主任,巴恩豪斯風格的羅伯特格威格,在1850年舉辦了一場鐘錶設計比賽。建築師弗裡德裡希·艾森洛爾(Friedrich Eisenlohr)的入口處由一個標準的鐵路警衛住所組成,該住宅由未染色的木頭製成,配有一個鐘盤。模型上裝飾著對稱的微珠和葡萄藤。這個最初的想法非常吸引人,後來成為我們今天看到和喜愛的房子形狀杜鵑鐘的原型。
黑森林的第一批布穀鳥鐘雖然許多人喜歡相信布穀鳥鐘是由一位傑出的當地居民發明的,但有證據表明,布穀鳥鐘雖然以與其現代化身不同的形式存在於這個國家的其他地方,但早在他們找到進入黑森林的途徑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然而,杜鵑鍾創新的功勞就像今天的藝術作品一樣,確實是屬於黑森林的。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布穀鳥鐘是如何在黑森林裡產生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產生的。一些理論表明,到17世紀末,該地區的農民已經學會用從森林收集的木材製作布穀鳥鐘,以便在寒冷的月份補充他們的收入。雖然這還不能被證實,但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到18世紀中葉,黑森林中的幾位鐘錶製造者擅長手工雕刻木製杜鵑鍾。然而,布穀鳥鐘的生產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仍然是一個很小的部分。
幾個世紀以來,黑森林中杜鵑鐘的生產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需求的增加而發展,但是來自該地區的鐘表製造商仍然努力保持他們祖先所展示的同樣的真實性和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