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它的目標:尋找和毀滅。水下無人機RangerBot準備將其致命的技能運用到澳大利亞受到恐怖威脅的大堡礁上。
但珊瑚並非其目標。RangerBoT更像一個保鏢,試圖保護珊瑚礁免受其最大的威脅之一——棘冠海星。
棘冠海星,在正常情況下,是大堡礁生態系統的有用部分。它以生長最快的珊瑚為食,允許較慢的物種有時間發育自己並形成殖民地。
但我們現在不在正常情況下。大堡礁在過去幾年,由於氣候惡化而反覆發生漂白事件之後,目前處境艱難。
另外,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棘冠海星爆發。它們被附近農場所用肥料中的含氮物質所吸引。氮元素導致藻類大量繁殖,這些棘冠海星幼蟲在達到它們的成熟體型,並轉而吃珊瑚之前以藻類為食。由於過度捕撈,他們的天然捕食者稀少,所以他們擁有非常大的自由統治權。
在2015年的一份報告中,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在過去30年中,珊瑚礁已經失去了一半的珊瑚覆蓋物,40%的損失是由於棘冠海星造成的。所以這不是一個小威脅。
RangeBoT公司已經從事了幾年的機器人開發來對抗這種威脅。它最初的迭代被稱為「終結者」,俗稱為「棘冠海星機器人」。它在2015年的首次試驗前已經發展了10年。
它有一個先進的視覺系統,允許它在巡邏珊瑚礁時有視野,並且可以在沒有棘冠海星機器人繫繩的情況下自主巡邏,或者在必須時由攜帶平板電腦的人進行操作。它還可以監測礁石的健康狀況,和檢測一些它不具備處理功能的東西。
昆士蘭理工大學的機器人專家馬修·鄧巴賓說:「RangerBot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為珊瑚礁環境設計的水下機器人系統,它只使用機器人視覺進行實時導航、避障和複雜的科學任務。」
「這種多功能海洋無人機可以監測珊瑚礁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珊瑚漂白、水質、害蟲種類、汙染和淤積。它能夠幫助繪製出以前無法繪製的規模巨大的水下區域,使它成為珊瑚礁研究和管理的有價值的工具。」
在2005年,鄧巴賓開發了一個視覺系統,可以識別棘冠海星,精確度為65%。如今,RangerBot的棘冠海星識別準確率達99.4%。
當它識別出它的獵物時,機器人展開手臂,將膽汁鹽注入海星。這觸發了壞死或凋亡,在48小時內殺死了海星,100%的死亡率——不損害周圍水域的其他任何東西。
鄧巴賓說,除了能夠進入可能對人類潛水員有危險的空間外,RangerBot一次充電可以在水中停留8個小時,幾乎是人類的3倍,而且在一天中的所有時間和所有條件下都能工作。
「環境機器人是我們真正的熱情所在,我們看到這些先進技術,在我們保護世界珊瑚礁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