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優先發展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 軍用版精度極高

2021-01-12 中國網

格洛納斯衛星系統

格洛納斯系統運作示意圖

「格洛納斯」(GLONA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俄羅斯航天領域的一個優先發展項目,它被寫進了俄聯邦國家目標計劃的總體規劃中。為了保障「格洛納斯」計劃的順利進行,俄羅斯每年都會投入巨額的資金。

「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於上世紀70年代由蘇聯開發,主要用於軍事領域,該系統衛星的「滿員編制」為24顆。2001年俄羅斯與印度展開合作,將其升級為軍民兩用的全球導航系統。預計整個「格洛納斯」系統將於2009年完成24顆衛星的部署工作,屆時衛星導航範圍可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間,實現全球定位導航,定位精度將達到1.5米以內。

又據計劃,2011年俄「格洛納斯」衛星將達到30顆。

現在,雖然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領域有兩大巨頭(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和美國的GPS系統),但多數人使用的是美國的GPS。為什麼呢?因為美國GPS系統的技術已相當成熟,而且GPS衛星系統也已基本部署完畢。反觀「格洛納斯」,受俄羅斯資金和技術的制約(主要是資金),向太空發射的導航衛星還未達到規定數量。按計劃,該系統覆蓋整個俄羅斯領土需要至少18顆衛星,而覆蓋全球則需要24顆衛星。

無獨有偶,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製和開發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歐盟在2003年通過一項決議,準備部署歐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並宣布到2012年計劃發射30顆衛星入軌。印度和日本則相繼宣布要建立衛星導航系統。

「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的使用前景

「格洛納斯」和GPS一樣,其衛星信號向所有人員和國家開放,但俄羅斯國防部是「格洛納斯」系統最重要的用戶之一。因此用於軍方的導航設備的性能要優於民用導航設備,突出表現在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強的抗幹擾能力。

「格洛納斯」系統的用戶除了軍方之外,還有俄羅斯國家的政府工作部門。緊急情況部、內務部、交通部及其下屬機構將成為首批裝備「格洛納斯」導航儀的用戶。「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在民用領域的用處很廣,不僅適用於汽車和火車,還可用於航空和海運。比如,一座大型飛機場要保證航空安全,僅靠地面導航設備已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必須與衛星導航系統協力合作,才能把飛機的定位精度鎖定在1米之內。據統計,有90%以上的民用領域都與「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有或多或少的關係。總之,如果沒有「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國內的經濟就不可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應當承認,俄羅斯國內95%以上的導航設備目前使用的是美國GPS導航信號。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的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不是要取代GPS系統,而是通過技術改進和科技進步,使「格洛納斯」導航儀能很好的同時接收兩個系統的信號,甚至能接收未來「伽利略」系統的信號。「格洛納斯」導航儀能接收來自不同的衛星的信號,而且這種信號接收得越多,就越能準確地確定目標所處的位置,因此這種導航儀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特別有用。所以,「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最大限度地與美國的GPS和歐盟的「伽利略」保持兼容。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商業化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開發和部署需要國家投入巨額的資金。蘇聯解體後,由於國家財政困難,「格洛納斯」的研製工作一直進展緩慢。因此,如何在加快「格洛納斯」部署的同時又能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這個問題就成了各方關注和討論的對象。

專家們認為,這個問題實在是不好解決。原因很簡單,「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耗費巨大,民間的組織和團體根本承受不了,就算「格洛納斯」將來在商業化後可以賺錢,可就這先期的投資他們也支付不起。俄羅斯政府權衡利弊之後,做出決定:「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向所有用戶免費開放。按照經濟學的原則,賣不出去的商品要麼積壓要麼銷毀。「格洛納斯」積壓不合適,因為軍方還要使用,銷毀那就更不划算了,所以只有免費了。

從理論上講,在經濟領域引進導航系統,其好處有五:一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基本生產工具(一般是指運輸車輛);二是可為生產提供一系列的附加服務;三是可降低生產成本;四是能提高生產的安全性;五是可減少物質損失的風險。導航系統的五個優點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但在現實生活中,導航系統的價值卻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首先,沒有人會願意自己的導航儀只能接收「格洛納斯」信號,而不能接收GPS信號,至少是普通國民都無法接受這一點。其次,把企業和公司的直接經濟效益與國家投入「格洛納斯」的資金進行橫縱向比較是一件紛繁複雜的工作,沒有一家公司和企業願意做這項費時費力又對本身沒有多大好處的研究工作。所以,社會上的人對「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價值認識不足。

眾所周知,美國GPS的信號分軍民兩用,民用的信號準確性和可靠性不如軍用,差別就在於軍方有專門的GPS信號接收機。美國大批量生產民用導航儀,並授以國外企業生產許可證。現在,世界上95%以上的導航儀都是由中國大陸和臺灣生產的,世界著名的導航儀生產公司Garmin和TomTom的生產工場就位於中國境內。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導航儀生產基地,每年僅此項收入就獲利不菲。

俄羅斯的微電子產業比中國強還是比中國弱,這屬於另一個討論話題。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沒有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就無法在國際導航儀市場上佔有應得的份額。因此,俄羅斯的導航儀一定要有很強的兼容性,要有能力同時接收「格洛納斯」系統和GPS系統的信號,從質量上搶佔國際市場。也只有這樣,俄羅斯的軍隊、政府、企業和個人才能放心大膽的使用國產的導航儀。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商業化」的概念越早一步的根植於國民心中,對俄羅斯下一步的航天和工業發展戰略就越有利。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道路

近幾場局部戰爭充分表明,衛星導航系統和導航儀在戰爭中起的作用是越來越大。在某種意義上,二者已被劃入現代化武器的行列。因此,改善導航儀的技術性能,增強目標定位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兼容「格洛納斯」信號、GPS信號和即將「登場」的「伽利略」信號,是提高俄制導航儀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與美國的導航儀相比,俄羅斯的導航儀價格普遍偏高。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充分的支持,把導航儀晶片的生產形成規模化,降低生產成本,力求做到「物美價廉」。

同時,俄羅斯還要與各國開展廣泛的軍事政治合作和軍事技術合作,與歐盟、印度等國籤署「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使用協定,把俄羅斯的衛星信號傳播到世界各地,爭取與美國的GPS信號「平分秋色」。這是當前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

通過積極的產業政策,刺激電子工業的發展,提升國內的電子產品需求,振興民族工業,這是今後俄羅斯電子工業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方向。

導航儀最重要的部位就是晶片。別小看這麼一個小玩意,它可是導航儀的「心臟」和「大腦」,沒有它,導航儀就是一堆廢物。因此,俄羅斯要研發屬於自己的導航儀晶片,建立大型的晶片生產基地,提升技術含量,增強本國產品的全球市場競爭力。

「格洛納斯」導航儀的應用

2009年2月4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批准了《導航活動法》,對俄羅斯「格洛納斯」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的部署和使用作出了明確規定。

《導航活動法》要求公路、鐵路、海洋和航空等所有國有及商業公共運輸工具在2010年年底前安裝「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導航儀,同時所有新出廠的交通工具也要安裝這種導航儀,強調「這對保證俄羅斯聯邦的國防和安全、提高車輛運行管理效率和乘客安全、保障特殊危險貨物的運輸至關重要」。

俄羅斯有關方面預測,在2011年至2015年間,俄全國民用導航儀及相關配套設備的需求量大約為4.6萬套,全國所需導航系統基站600個。為此,俄羅斯政府將投入35億盧布,俄國防部也計劃投入94.5億盧布,以保證「格洛納斯」定位系統在俄軍隊的部署。

譯自: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

作者:弗拉基米爾·裡特維年科(技術科學副博士,預備役中校)

編譯:知遠/潘亮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中美俄三國衛星精度對比:俄羅斯10米,美國0.1米,中國精度是多少?
    我國的科技起步時間比較晚,但是在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國一次又一次改寫了現狀,如今的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在很多個領域都實現了突破。 在今年,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瞬間引爆了無數國人的心,這是一次階段性的勝利,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突破。這也意味著在衛星導航系統領域,我國擺脫了壟斷。
  • 中美俄三國衛星精度對比:俄羅斯10米,美國0.1米,中國呢?
    11月26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在2020世界5G大會論壇中,公布了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一系列成就。提及衛星導航的技術實力,就不得不說到衛星精度,這是目前判斷一個衛星導航系統強大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放眼全球,中、美、俄三大國都已經成功研製出自家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那麼誰的精度更準?先來看美國,美國GPS是最早的衛星導航系統之一,正因如此GPS的優化時間也相對較長,目前這一導航系統已經非常成熟。
  • 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未達計劃精度_科技_中國西藏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報導,根據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的一份材料,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用8年時間未達到該系統2012—2020年聯邦發展計劃規定的精確度指標。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是全球四個類似系統之一,其民用信號向世界所有用戶開放並免費提供。
  • 中美俄衛星定位精度如何?美國0.1米,俄1.2米,中國是多少?
    而這一指標無疑在軍事領域中最容易得到發揮,大炮發射出去的炮彈要講究「快準狠」,戰機投放炸彈要講究「快準狠」,飛彈發射出去之後也要講究「快準狠」……而這麼多的「快準狠」背後,需要的必然就是足夠完善,能夠提供更精準定位的「衛星定位系統」了。而人類發展至今,目前也僅有四套衛星定位系統,即美國的GPS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和我國的北鬥系統。
  • 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2015年將完成系統測試
    中新社莫斯科11月29日電(記者 賈靖峰)獨立於GPS的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近年來備受關注。俄空天防禦部隊高層29日對外界表示,該系統空間軌道分組已基本完成,系統國家試驗預計於2015年完成。
  • 軍用版「北鬥」定位精度或達5米 帶動中國軍品出口
    中國正式宣布,2012年底,「北鬥二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向亞太區域提供服務。與第一代採用主動工作模式的「北鬥一號」所不同的是,「北鬥二號」(二代)定位衛星採用與GPS相同的被動工作模式。  「北鬥一號」主動定位衛星的定位範圍是東經70—140度、北緯5—55度,「北鬥二號」的定位範圍擴大到東經55—180度,定位精度為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儘管這是民用標準,但是足以提高中國出口武器的打擊精度,它是開放式服務的,因此假設不關閉服務,理論上,中國的敵對方也可以使用「北鬥」對自己的武器系統實施定位。
  • 衛星導航系統哪家強?美國領先,中國迎頭趕上,日本印度也搞了
    到2019年底,GPS衛星星座有30顆衛星,為超過40億民用、商用和軍用用戶提供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由24顆衛星組成的俄羅斯「格洛納斯」導航系統於1995年12月建成。至今蘇聯/俄羅斯已發展了GLONASS、GLONASS-M、K三代導航衛星。
  • 【科普】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洲Galileo衛星定位系統進展如何?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美國開發的第二個衛星導航系統[1],從建立之初就是軍民兩用系統。具有全球覆蓋、連續工作(全天候)、高精度的特點。GPS由空間段、地面監控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新政策的目的是確保美國天基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增強系統、後備支持及服務的拒絕與阻斷能力:(1)提供不間斷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可用性;(2)滿足國家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民用需求和科學與商業需求的增長;(3)保持卓越的軍用天基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4)連續地提供優於或與國外民用天基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及其增強系統相比有競爭力的民用服務;(5)保持其國際公認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基礎地位;
  • 各國衛星定位系統精度排名,美0.1米,俄10米,那中國呢?
    自從我國北鬥導航面世以來,就被多方廣泛關注,那麼與「前輩」GPS以及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相比,他們的精度究竟有何差異呢?而時至今日,隨著航空科研的不斷發展,隨著北鬥導航的順利建成,綿延千年的中國飛天夢終於得以圓滿。
  • 50年來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與應用
    半個多世紀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速度是飛快的,對軍民應用是巨大的。 為此本文將進行較系統全面論述50年來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與應用:首先討論導航衛星產生與子午儀衛星導航系統;其次介紹全球導航系統(GPS);格洛納斯(GLONASS);伽利略(Galileo),以及區域導航衛星(印度與日本);最後論證中國發展北鬥導航衛星三步走的正確性與輝煌成果,以及提出創新性反向GPS全球三維定位系統。
  • GPS現代化與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組成部分之一。俄羅斯聯邦的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Galileo)系統和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定位(BDS)是另外三個組成部分。
  • 俄推雙系統GPS和Glonass
    日前,俄羅斯航天儀表製造科研所表示,俄研製的首批雙系統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即格羅納斯)雙制式接收器將於2008年上市。由於能夠接收美俄兩國的雙制式信號,如果美國即使像在伊拉克戰爭期間那樣關閉GPS,這種接收器將仍然可以可從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衛星上接收到信號。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將覆蓋全球
    27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CNSS)正式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這是世界上第三個投入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在此之前,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建成並投入運行。與此同時,歐盟也在打造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計劃。
  • 資料: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已經可以覆蓋俄國全境
    上世紀90時代,系統所含衛星數量一度達標,但由於經費短缺,部分失效衛星未獲更新。俄羅斯打算今年完成重新部署這一系統全部衛星的工作。屆時,衛星導航範圍可擴大至整個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間,定位精度可望提高至1.5米以內。俄「格羅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同美國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類似,該系統首顆衛星於1984年發射。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對比
    這也是GPS衛星所使用的工作方式。  GPS導航系統是以全球24顆定位人造衛星為基礎,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維位置、三維速度等信息的一種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它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線、監測站及通訊輔助系統組成。二是空間部分,由24顆衛星組成,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三是用戶裝置部分,由GPS接收機和衛星天線組成。民用的定位精度可達10米內。
  • 打破美國卡脖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網友:美國難受
    ,也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北鬥系統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而且性能要求最高的最複雜的巨型航天系統。「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其建設目標是為中國及周邊地區的我軍民用戶提供陸、海、空導航定位服務,促進衛星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功能的應用,為航天用戶提供定位和軌道測定手段,滿足武器制導的需要,滿足導航定位信息交換的需要。
  • 中美俄衛星定位精度對比:美國0.1米,俄10米,我國數據很喜人
    衛星定位系統的發明和使用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比如導航,再比如搜救工作等等。除了民用領域,它在軍事領域也被廣泛運用,該系統就非常講究定位精度,比如在使用飛彈對付目標時,就需要利用到它,而在藉助定位系統來進行定位時必須精確方向,出現偏差那麼也會導致結果有所不同。
  • 國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怎麼樣
    目前共有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除了中國北鬥之外,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這三大系統發展狀態如何呢?《環球時報》記者23日採訪了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龐之浩介紹說,當前最成熟的依然是美國GPS系統。
  • 全球定位系統精度:GPS精度0.4米,俄羅斯10米,北鬥亮了
    GPS精度0.4米,俄格洛納斯10米,我國呢?說起現在我們的出行,都會多少用到導航。現在只要我們一出門都會或多或少的用到導航系統,可以說導航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來講,導航的確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為止,全球共有四大導航系統,他們分別是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和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 同為四大導航系統,GPS定位精度0.3米,中國的北鬥系統精度多少?
    同為四大導航系統,GPS定位精度0.3米,中國的北鬥系統精度多少?現在我們的生活許多方面都開始離不開衛星導航的幫助,不管是我們開車出門去旅遊或者是坐飛機之類的,都離不開它。而人們一提到人造衛星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GPS,而在全球,最著名的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美國的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