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芳齡十六》:被奴役的少女和人性復甦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電影《芳齡十六》:被奴役的少女和人性復甦

2019-06-16 09:00:32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2019年06月16日 09:00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參與互動 

  被奴役的少女和人性復甦

  文/楊時暘

  發於2019.6.17總第903期《中國新聞周刊》

  反烏託邦題材其實已經衰落了,冷戰的結束終結了它的外部參照系和恐懼感的真實來源,而這種類型化故事本身的講述方式也幾乎窮盡了花樣。如今,這種題材的內核沉澱下來,開始尋找新的故事「宿主」。

  《芳齡十六》從電影本體上講,算不上佳作,甚至在調度、剪輯、美術等很多方面都欠不少火候,但是它卻有意無意地成為了反烏託邦題材的一種復古式的回潮和集合式的展示畫卷。它近乎少女版《1984》混搭《我們》以及《美麗新世界》,部分讓人想起土耳其的《野馬》,還點綴著諾獎得主石黑一雄《別讓我走》中的瘋狂幻想,從女性主義角度還有著《使女的故事》的女性壓抑和女性崛起的主題,甚至在人類實驗的題材向度上存留著《逃出絕命鎮》影子。它把這一切雜糅一處,完成了一個特別古典的反烏託邦的故事:從鬼魅壓抑的開場到終見天日,達成了關於「解放」的敘事走向。

  影片的故事是:一群少女從小被集體收養在一座地下碉堡式的地方,被教導要保持身體清潔和練習女性美德。她們被告知,終有一天會被體面的人家收養,而不許走出這座碉堡是因為外部充滿劇毒空氣,自己是被拯救的幸運兒。從設定來看,《芳齡十六》確實很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名作《別讓我走》的故事大綱。在後者中,一群孩子集體生活在一所學校,被妥帖保護,目的是成為器官捐獻者;而在前者,這些少女的作用是捐出姣好的面部皮膚,供那些衰老的貴婦人重煥生機。沒錯,這類故事都有bug,如果你非從科學主義的角度去審視的話,但這類題材真正的價值不在於是否符合現實,而在於超越現實的隱喻和寓言。

  《芳齡十六》從本質上講,是女性的反抗壓迫和自我解放。她們最初被物化和圈養,之後開始了自我覺醒之路。先是一個女孩的人性開始復甦,追求自由的本能驅使她想逃離禁地,因為友誼和信任,第二個女孩加入進來,同盟產生,覺醒者開始引導更多的被奴役者衝破牢籠。

  快樂的豬和痛苦但清醒的人,到底選擇做哪一個?黑屋中的沉睡者,到底該不該將他們叫醒?奴役和被奴役者的關係到底是依靠什麼維繫的,恫嚇和封閉是否可以長久起效?管理者禁止團體中的成員結盟,以切斷成員間的感情聯繫,把每個人原子化,並要求她們彼此防備、互相揭發,這些措施為什麼最終敵不過本能中彼此信任和想要協力的傾向?管理者本身也隨時在做抽身的準備,明知道一切終究不可維繫,但為什麼還總會產生這種奴役和控制的癲狂欲望?所有這些問題都在這個發生在密閉空間的故事裡有所展現,並從虛構空間向現實空間蔓延。

  近年來,恐怖片也好,反烏託邦題材也罷,都明顯有了拓展自我邊界的意識,甚至,有時,這兩種類型開始彼此靠近,互相融合,混血出獨特的面貌。《逃出絕命鎮》的導演今年交出的新作《我們》就是一次典型的嘗試。在上一次探討了種族問題之後,這一次他將話題擴大到了社會的階層對立、撕裂和拉鋸,甚至進而將拷問指向整體意義上的美國。從形式上看,你很難分得清這個故事到底是恐怖片或者是反烏託邦片,它兼而有之,又都不明晰。

  這是近年來這類電影的典型策略。《陰影之下》的中東女性生存境遇、《母親!》對於環保和政治正確的關注與反諷……這一切都超出了恐怖片狹隘的原教旨主義概念。反烏託邦題材也一定會慢慢地發生改變,從古典模式進入「新世界」。

  (作者系本刊編輯,專欄作家)

  《中國新聞周刊》2019年第21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相關焦點

  • 比《吾棲之膚》腦洞大,電影《芳齡十六》告訴你整形醫生多恐怖
    如果說《吾棲之膚》是私人恩怨,那麼電影《芳齡十六》(Level 16)就是大型農場。《芳齡十六》電影一開頭就是一群穿著制服的女孩,排著隊洗臉的畫面。走廊狹窄悠長,每個人面對著監控錄像直播自己清潔的進度,如果有人稍慢一步就會被認為不潔而被懲罰。
  • 《芳齡十六》漂亮女孩還有什麼資格抱怨生活?
    女孩們唯一的娛樂,是每周一個電影日,哪怕總是看重複的電影,而電影中的內容都在教導她們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女孩:乾淨、服從、謙虛等,是必要的美德。邋遢,拒絕,好奇心,憤怒,則是不能原諒的惡習。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薇薇安相信,只要按時洗臉、吃維生素就能成為同齡人之中第一個被收養的女孩,然而成長期的薇薇安經歷了不小的挫折,甚至還和自己幼年的好朋友索菲亞一拍兩散。十六歲這一年,薇薇安與索菲亞重逢,借著特意擠出來的獨處時間,索菲亞除了表達歉意,只說了一句話:在休息的時候,不要服用維生素。
  • 杜牧對風塵女子的讚美,成了所有少女的通稱
    杜牧對風塵女子的讚美,成了所有少女的通稱文/炎炎談歷史常聽人形容少女「豆蔻年華」,只知道意思是表示花樣年華,而且很貌美,至於為什麼有此稱謂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古代女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稱謂,三十歲,稱半老徐娘;二十四歲,稱花信年華;二十歲,稱桃李年華;十六歲,稱碧玉年華;十三歲,稱豆蔻。豆蔻花,民間俗稱「含胎花」,豆蔻含苞這時,顯得非常豐滿,各色豆蔻花中,紅色最美,花心中央有兩瓣相併,形似同心,一向被視為愛情的象徵。大詩人杜牧拿來形容少女十分貼切。
  • 網絡大電影《嗜血妖姬之末日少女》即將上線
    網易娛樂5月27日報導 由資深導演沈金飛監製,導演胡博傾力打造的網絡大電影《嗜血妖姬之末日少女》即將震撼上映。本片由著名演員張競達、高人氣網絡紅人 越心Nami、新晉小花張杰妍傾情演繹。殘酷的殺戮與人性的溫暖《嗜血妖姬之末日少女》中,雁候鎮唯一的喪屍司機OYI因一場車禍與喪屍殺手小末相識,尚存人性的OYI不忍小末也變成和自己一樣的嗜血怪物,將暈倒的小末帶回家中躲藏。然而,聞味而來的喪屍並不想放過小末,為了躲避以艷后為首的喪屍群追殺,OYI和小末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在漫長的逃亡路上,原本心懷戒備的小末逐漸對單純、憨厚的喪屍OYI產生了感情。
  • 天災人禍 生死關頭展現人性百態 盤點韓國電影三大經典災難片
    災難片是以對人類造成巨大災難的天災人禍為題材的影片,渲染驚心動魄的災難,刺激觀眾的恐懼感,歐美災難片一直以場面恢弘的特技特效著稱,但是韓國災難片多以劇情和人性取勝,相信刷爆網絡的《釜山行》,大家一定都看過吧,其實韓國還有很多好的災難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韓國三大災難片。
  • 韓國災難電影裡程碑!豆瓣高達8.5,扒開最醜陋的人性!
    今天我們將為您介紹的是在2016年上映的一部韓國喪屍電影《釜山行》,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韓國著名的動畫導演延相昊,他因這部電影成功轉型為電影導演,而《釜山行》也成為當年韓國電影的票房冠軍。出於對女兒的愧疚之情,他和女兒登上了開往釜山的KTX406列車。在此之前,已經瀕臨破產的生化公司出現外洩事故,在事故發生的地區,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隻被撞死的鹿開始扭動著身體並活了過來,但這件事並未引起政府足夠的重視,幾天內病毒發展為一種可怕的喪屍病毒,一位被感染的少女陰錯陽差登山了KTX406列車,一場災難就這樣悄然降臨。
  • 釜山行:感染少女為什麼一直說對不起?看到電影的前傳才明白原因
    釜山行:感染少女為什麼一直說對不起?看到電影的前傳才明白原因   《釜山行》這部電影,韓國也拍了,而且拍得非常不錯,反響跟好評都很多。受到了很多觀眾們的稱讚,覺得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的喪屍片了,在劇中劇情也是非常的精彩,就算滿篇都是喪屍,到最後也還有溫情存在。
  • 臨潁:三高挾著一路徵塵,迎來了二十芳齡
    臨潁三高挾著一路徵塵,迎來了二十芳齡。為了紀念臨潁三高建校二十周年,2019年10月10日,在這秋風送爽、丹桂飄香的日子裡,臨潁三高舉辦了「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紀念回顧展。校園內一派喜氣洋洋,老師們駐足觀看。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盼未來明天會更好。
  • 十六歲少女被診斷為石女,什麼是石女?石女和正常女性有何不同?
    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青春期以後身體的卵巢和子宮也開始逐漸發育成熟。女性在11-16歲這個年齡段,身體內的子宮內膜開始脫落,人體會出現月經初潮的情況。前一段時間,有新聞報導稱,一名十六歲的少女,身體遲遲不來月經,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比較著急,擔心身體健康有問題,於是帶著少女去醫院就診,結果在醫生檢查下,這名十六歲少女被診斷為石女,身體沒有辦法正常來月經。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到底什麼是石女?這類女性和正常女性有什麼區別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才被稱作石女?石女和正常女性有和不同之處?
  • 電影《迷霧》,有關人性的考驗
    達拉邦特在《肖申克的救贖》當中為我們留住的最後一點人性的光輝卻在十幾年後的《迷霧》裡將之親手粉碎了。影片以一場猛烈的風暴開始,這場風暴讓主角大衛·德雷頓一家一片狼藉。大衛·德雷頓和他的兒子以及一個鄰居一起去了當地的超市,但當小鎮周圍籠罩著惡毒的霧氣時,很快就陷入了麻煩。
  • 末日、怪物、人性……這部讓人不敢喘息的電影,到底有怎樣的魅力?
    以驚悚懸疑聞名的《安娜貝爾》和以喪屍末日聞名的《生化危機》一直是恐怖電影界的門面擔當,小智一直在想,如果這兩大恐怖片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會呈現出什麼效果?除此之外,曾製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水形物語》的全球頂級視效公司Mr.X也加入其中,堪稱是恐怖電影的巔峰之作。說起《死寂逃亡》,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設定相似的恐怖電影《寂靜之地》,兩者皆從同一部IP《死寂》獲得靈感,卻展現出了不同的內容!
  • 金基德這部電影,赤裸裸揭露人性,《人間,空間,時間和人》!
    這部影片就是《人間,空間,時間和人》如此長的標題,並且是四對名詞組成,著實讓人好奇這部影片到底講的是啥。從片名來看,這部影片無疑是講的人間、空間、時間和人類的故事,看過影片之後,影片也正是從這四個方面去分開講述的,但是又是相互關聯,循序漸進的。
  • 這些電影殘忍到讓人不敢再看第二遍
    恐怖片確實令人毛骨悚然,但相信電影完結後寶寶們也就不怎麼害怕了,因為這些這些恐怖的情節皆是虛構。但實際上很多電影的情節並非空穴來風,它們都是根據真實恐怖事件改編而來的。圖解電影教你擼片今日主題: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電影。
  • 解讀電影《裂縫》,寄宿學校裡少女被人性陰暗面毀掉的故事
    可惜每個人在歷經世事之前,對於世界的認知都是純潔無暇的,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部關於少女偶像幻滅之後人格獨立的英國劇情片《裂縫》。1930年,英國倫敦在摸索與世隔絕的寄宿制學校裡,生活著一些家門不幸父母不管的青春期女學生。她們小心翼翼,循規蹈矩地朗誦著詩歌接受著洗腦。
  • 電影《寄生蟲》在講什麼?是那複雜的人性
    昨天娛評君寫文分析了電影《寄生蟲》中的兩大主要陣營,也就是金基澤(宋康昊飾演)一家,以及樸社長(李善均飾演)一家,並且明確指出了金基澤一家的惡以及樸社長一家的無辜。韓國導演奉俊昊尤其擅長社會題材,絕不可能只是講述表面上的東西。而娛評君要說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更多的展現出了人性的複雜。為什麼這麼說呢?
  • 評電影《巴彥岱》:在愛和人性美的靜謐湖水中暢遊
    評電影《巴彥岱》:在愛和人性美的靜謐湖水中暢遊 2014-11-18 18:33: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因為,這世界需要尊重和愛來和諧。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委宣傳部、伊寧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南海影業公司、中國新聞社新疆分社等聯合拍攝的影片《巴彥岱》很好地詮釋了自然淳樸的愛和人性的美。  巴彥岱是中國西部邊陲非常普通的一個維吾爾族聚居鄉村,景色雖然沒有什麼特別,但讓外人感覺到一種靜謐、狹義之感。小橋流水人家,牛羊滿山遍野。
  • 講的都是人性 ——看電影·冥王星時刻
    電影《冥王星時刻》,中國第六代導演章明作品。2018年5月16日,在坎城國際電影節首映。故事情節很簡單:導演王準與演員高麗分居,失意中的王準結伴製片人丁宏敏、電影學院學生度春等人到深山採風,行程艱難且狀況頻出……一段旅程,幾段關係,讓我窺到一個男人的內心,裡面全是人性中的弱點。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本文論斷僅為個人觀點,並不說明導演創作意圖。
  • 被奴役的亞洲象
    我發現,僅僅是湄公河流域的寮國段,以沙耶武裡為中心的數百公裡的區域裡,就有近1500頭大象被強制奴役到原始森林中搬運木材。另外還有緬甸、泰國的一些森林,也有被人奴役著運送木頭的大象。每當看到它們邁著沉重的步履艱難地拖拽著木頭前行的場景,我都痛心得無法呼吸。
  • 唯一部人類奴役外星人電影,人類將外星人圈養,做實驗!
    唯一部人類奴役外星人電影,人類將外星人圈養,做實驗!
  • 若《死神與少女》掀起電影新浪潮,這部「偷拍」手法的電影更經典
    正如電影的名稱一樣,《死神與少女》在老人與少女,死亡與生存,段滅與希望之間的矛盾衝突中,展示其主體意識和青春,或活力、生命價值的內涵。思想深沉,表演細,具有藝術魅力。這部電影描繪了一位老作家,因患癌症自殺未遂,在醫院中結識了鋸掉一條腿的少女,而互相關心互相鼓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