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世界的「投影魔術」,源於現實又超脫現實的技法,轉描

2020-12-05 動漫小站

看過動畫片《Fate/Stay Night》的朋友都知道,男主人公「衛宮巨俠」,掌握了一門獨門神技,通過把現實中存在東西物質化,可以憑空召喚出各種冷兵器,甚至可以做出高仿的「王之財寶」,因此有和吉爾伽美什一戰的機會。這種復刻別人的武器,模仿對手的攻擊來戰鬥的魔術被稱之為「投影魔術」。

而動畫的製作中,也有將現實的動作完整的描畫下來,然後再成為動畫的繪畫技巧,「轉描」。

第一次讓我接觸到「轉描」技術的動畫片,叫《惡之華》,這是一部令我毛骨悚然的動畫片,與其說動畫,不如說是把實拍的日劇給「畫下來」。但當時我也並不知道這種技術就是轉描。

「轉描」,在日本動畫中又稱作「ロトスコープ」,其實早在1910年代就已經被發明。它的定義是,用逐幀的手段,將真實的運動軌跡畫下來的繪畫技術。

用到轉描技術的動畫不少都是名作。

例如,1937年,世界首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其中就大量運用轉描,動作的每一個過程都被真實地記錄下來,你會覺得動作非常自然和流暢,就如同真人在演出一般。

迪士尼還有不少動畫都用了轉描。

轉描技術的優點和缺點也很明顯。不過因為技術的差異,轉描實現後的效果也有異同。

首先就是難度下降。轉描就是瞄著電影的膠片的動作,或者把一段視頻以動作序列列印下來,讓原畫師進行描畫,也就是說,即便是初入門道的原畫師,也可以完成複雜的動作過程的描繪,這一點和衛宮士郎的投影還挺像的,即便沒有任何寶具,也可以投射出類似的兵器進行攻擊;

一般的動畫師,如果要畫出非常逼真的動作,需要相當的技巧和長年累月的經驗積攢,不過用了轉描技術,有一些美術基本功底的畫師也可以畫出複雜的動作。

然後就是「一鏡到底」也可以輕鬆實現。不過動畫中的長鏡頭很難實現的原因,主要是出於電視動畫的原畫張數限制和預算限制,如果要完全復刻實拍的鏡頭,那麼動畫的張數會輕鬆爆表,原畫張數也會相當多。但是相對來說,長鏡頭用轉描來實現,至少繪畫上的技術難度大幅度下降了。

接著就是,同一個原畫中,可以任意替換畫師。由於是投影一般的描畫,所以即便是中途換了畫師,也不會讓觀眾察覺畫風的改變,而一般的動畫,一個鏡頭一定是由一位畫師來完成的,只有上位的原畫師會為他們的作畫進行修正。

再來說說轉描的缺點。

首先就是,實拍的演出效果,和日式動畫追求的演出效果的風格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把真人演繹的畫面畫出來,如果不做處理,直接放出來,就會覺得如同在看實拍,那麼即便是二次元的形象,演出了三次元的感覺,是不是能夠打動熟悉了動畫的演出方式的觀眾?

動畫的演出有著動畫獨特的味道,本身就和實拍畫面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轉描後,還要經過諸多修正,才能讓動畫符合二次元的演出效果,其實是臉部的描畫,要把真人比例的五官畫成二次元的比例,臉部的五官容易不自然;

《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中,導演巖井俊二和他的團隊想到的辦法就是在真人演繹的過程中,就貼上紙片的眼睛,讓最終畫出來的效果儘可能的看不出違和感;

《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中,藤原千花的片尾曲的動畫也是經過了修正,讓臉部保持藤原千花的樣子,讓舞蹈看上去更像是卡通的演出,而沒有出戲的感覺;

然後就是成本高。我們看到,《惡之華》的製作明顯是讓真人演員演繹一遍後,描畫了整個真人劇的過程……這就等於需要一個實拍影片的拍攝過程,加上一個動畫的團隊去完成作畫……成本明顯是比直接找人畫高的。不僅如此,如果不壓縮畫面的數量,對於作畫團隊來說壓力也是很大的。而壓縮張數又會讓畫面的流暢度下降,動畫演出張數少還行,實拍畫面張數少就會顯得卡頓,讓觀眾的觀感不適。所以,同時要完成真人畫面的實拍,又要確保作畫的數量,對於作畫人員來說,工足量也是很壓倒性的。

最後一點就是,因為是轉描的實拍畫面,所以對於真人的演技也是有要求的,簡單說就是一定程度地轉移了畫技的需求變成了真人演技的需求。

總結:

轉描技術可以帶來更加流暢自然連貫的動作,更加貼近真實的動作,並且降低了作畫的難度,但實際上也會需要更高的成本去完成自然連貫的畫面,尤其是讓二次元的畫面不會出戲的看起來像實拍電影,是需要畫師的修正的。

轉描既被稱作「偷懶的技術」,但在這麼多年來也並沒有被業界遺棄,實際上,如何製作動畫,它都只是手段,而導演真正追求的是結果,如果最終的效果可以滿足導演的需要,那麼什麼樣的技術都應該積極去嘗試和改善。揚長避短的話,那麼就是一種突破,是一種創新。

相關焦點

  • 人物畫「十八描」
    明代畫家梳理傳統人物畫線描技法,歸納總結為「十八描」:鐵線描、高古遊絲描、曹衣出水描、行雲流水描、琴弦描、蚯蚓描、釘頭鼠尾描、柳葉描、戰筆水紋描、折蘆描、螞蟥描、橛頭釘描、棗核描、橄欖描、枯柴描、減筆描、竹葉描、混描。
  • 打造虛擬實境世界 全息投影技術的應用
    [中關村在線投影機頻道轉載]你是否體驗過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雙重境界?也許有人說,不可能。然而現在,你可以把這一切統統拋在腦後,讓一種全新的科技來幫你實現打破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阻隔。近日一種全新的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的出現,讓人們打破了這種阻隔,體驗了一把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快感。
  • 透過虛擬「觸見」現實的投影
    設想一下,如果能有一種設備,無需電子屏幕也無需外接滑鼠鍵盤類輸入設備,就能實現在桌面的投影觸控交互,是不是很炫酷?基於實物與電子產品間存在明顯的數據和信息鴻溝問題,深光科技結合人工智慧、增強現實和投影觸控交互等技術手段,開發出深光Alight物聯網智能終端。
  • 現實中美國「火雲邪神」:表演手接子彈魔術,卻被射出的子彈擊斃
    很多人看過後會思考,現實生活是否有人能夠做到徒手接子彈呢?20世紀初,一位美國人就曾在歐洲舞臺上公開表演了徒手接子彈,當時他的表演給他帶來了巨大影響,堪稱美國的「火雲邪神」。此人就是羅賓森,1861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威徹斯特縣,他從小就對魔術產生極大興趣,並通過自己的努力長時間地進行魔術研究,並掌握了多種魔術技巧。
  • 科幻與現實之全息投影
    平時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全息投影的場景,這幾乎成了科幻片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大多數人看來,那只是科幻,似乎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很遠。殊不知,我們所認為的科幻技術,正越來越多悄然進入我們的生活,而且是全方位進入。從最初的電影院開始,再到後來出現的全息商品展示,全息KTV,全息婚禮,還有電視節目主持、教育、軍事、醫療等等,可以說是方方面面!試問這樣的劇場或影院你想不想去?
  • 科幻場景成現實 「全息投影」可看清羅馬雕塑紋理
    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文/攝《西部世界》科幻場景成現實 「全息投影」,南京創造了「世界第一」熱播美劇《西部世界》中,人們可以通過一個全息沙盤觀察人工製造世界裡的一舉一動,並和沙盤上的虛擬模型進行互動。這一科幻場景近日變為了現實——類似的全息沙盤在南京軟體谷智能仿真技術研究院亮相。
  • 《端腦》給人的直接感受就是製作精良,既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
    當觀眾以為這是一個驚悚懸疑片時,畫風一轉成為清新校園劇。這一起案件是真實發生,但只是被舞臺劇的方式演繹出來了。遊戲中的死亡不是真的死亡,但是死了就意味著輸,會扣分。當你的積分成為負數時,在現實世界裡活不過一周。這就是一個人吃人的遊戲。擁有如此龐大的資產、能隨意奪走人的性命,更讓人想知道端腦背後的勢力。
  • WayRay開發全像投影增強現實技術
    瑞士新創公司WayRay開發全像投影增強現實(AR)技術,以擋風玻璃作為投射顯示器,讓導航信息以3D立體成像方式顯示在儀錶板正上方。這項技術同時也獲得許多汽車製造商的青睞,包括超跑品牌德國保時捷(Porsche)以及韓國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等皆搶著投資。
  • 電影成為現實?妥妥的黑科技,一起走進全息投影的世界
    這項酷炫的黑技術的學名叫全息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的成像技術主要有兩個步驟,一個是幹涉,一個是再現: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的光波信息再利用衍射原理再現。雖然說得很簡單,但是真正要實現起來可是困難重重的,這裡面設計到很多技術和材料問題,至今都沒有得到解決。
  • Immersis虛擬實境技術借投影實現VR環境
    目前的虛擬實境技術總要藉助於頭戴顯示設備,這雖然挺科幻的但是有時也帶來不少局限性。  根據《連線》報導,一家初創團隊Catopsys希望通過Immersis項目來改變這一現狀,通過投影設備實現將虛擬實境內容投射至房間中,營造浸入式虛擬實境環境。
  • 超酷炫3D全息投影技術,科幻成為現實,讓你看見未來!
    科幻電影對於技術迷來說,想必都非常的喜歡看吧,我們也經常會在科幻電影裡見到讓我們覺得欲罷不能的畫面,電影的主人公可以隨意的把控只會空氣中的3D投影,也能夠把遠處的人或物以三維的形式投影在空氣之中,就像電影《鋼鐵俠》中的畫面。
  • 現實的幻覺:魔術師兼創始人柯蒂斯講述THE VOID的設計理念
    柯蒂斯的演講標題是《現實的幻覺》(The IllusionOf The Reality),開場他提出一個魔術界的常用名詞——錯誤引導(1)(  MISDIRECTION)。在創辦THE VOID之前,他是一個有著10年經驗的魔術師。他成立The VOID的初衷是想給體驗者帶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經歷的體驗。柯蒂斯說,每一個體驗者都跟欣賞魔術秀的觀眾一樣。
  • 現實真的是現實嗎,研究表明,人類或許只是宇宙投影
    這種情況導致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宇宙可能實際上是一個全息圖,一個看似三維的物體,實際上只是一個二維表面的投影。從表面上看,我們對世界的三維體驗將是一種幻覺,由一個根本上較低維度的現實而產生。所以還有一種可能,也許我們都只是在萬有引力的宇宙微風中飄浮的薄薄的剪紙,一個二維平面上的全息投影。
  • 3D全息投影「照進」現實:手機、鋼琴都被取代了
    在眾多科學技術中,3D全息投影最能給公眾帶來想像,它甚至被認為是未來最佳技術。其實當下我們已經有了許多3D全息投影的嘗試,效果還不錯哦。3D全息鬼屋事實上,最早的3D全息投影技術案例要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當時美國迪士尼樂園鬼屋就使用了這種技術,將一張說話的臉投射到面部模型上。如今,這項技術已經在鬼屋運用得十分徹底,此前,佛山首個3D全息投影技術鬼屋空降嶺南,1800㎡超大實景,帶來最佳恐怖氛圍。
  • 傾影全息:互動投影,魔術般的技術!
    互動投影技術作為一種虛擬實境技術和動感捕捉技術,是全息投影的其中之一,是融合當今世界最高科技的廣告和娛樂互動技術。互動投影可以將任意一塊平淡無奇的地板區域變成令人興奮的、實時交互的、有趣好玩的神奇之地。
  • 論VR與3D以及雷射全息投影的區別與特點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實境技術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人們逐漸了解3D、VR等科技類名詞,那麼同樣作為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體驗的VR、3D和雷射全息投影,他們的區別又在哪裡呢?  交互性,即用戶在使用VR技術的時候,可以與之產生互動,獲得如同在現實生活中如拆卸機器、更換設備等同樣的感受。  沉浸性是指VR為用戶提供一個逼真的環境,讓用戶仿佛置身於現實中。
  • 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簡介
    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簡介 AR工業應用 發表於 2021-01-11 11:03:14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
  • 2020世界VR大會開幕,虛擬實境,全息投影,AI虛擬主持人……一波赫...
    10月19日,以「VR讓世界更精彩——育新機、開新局」為主題的2020世界VR產業雲峰會大會拉開序幕,虛擬實境、全息投影、AI同聲傳譯、AI虛擬主持人等行業最新技術一一亮相。
  • 虛擬還是現實——四維空間
    這在數學公式推理推導中很容易實現,但現實很難對應和想像。人的眼睛能看到二維,二維生物看對方只有一條線,人的眼睛看到的是兩個二維的投影,經大腦處理形成的一個整體視覺。人類作為三維物體,可以理解四維空間,但無法認識以及存在於其中。
  • 虛擬實境主題公園體驗報告:你需要勇氣才能走進那個世界
    來自猶他州鹽湖城的這家虛擬實境公司 The VOID,對於臨場感的打造,採取的方式簡單直接,粗暴有效。 上周,這家公司宣稱他們將把商業娛樂級別的虛擬實境帶到這個世界,稱他們擁有「超前的虛擬實境技術,將允許你以一種完全沉浸和真實的方式,來觀看、走動、甚至是感受這個數字生成的世界。比起觀看電影或者玩個遊戲……在這裡你生存其間。」同時發布了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