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區塊鏈?這篇文章說透了

2020-11-28 金色財經

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切障礙,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由於「互不信任」導致的,尤其是各種經濟和金融危機。如果人類能解決互相信任的問題,那麼人類將完成一次非常大的跨越,步入一個更高階段的文明,而現在區塊鏈的發展,已經逐漸為這個方向打下基礎,人類正在進入「智能合約」時代!

人是善變的,人性尤其複雜,而數據卻是不會撒謊的,區塊鏈正在使我們從個人信任、制度信任進入到數據信任的時代。

1、它的價值在哪裡呢?

回顧歷史,人類最早為什麼能夠戰勝其他物種,其實是因為語言的出現,讓人類彼此有了協調和信任機制,所以人類的經驗、智慧得到分享和傳承,而且可以高效的協作,形成團隊,也就是人群。

到了後來出現了國家,出現了相關智能部門,還有貨幣。貨幣的本質就是一種信用,信用和信任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

有了信任,我們才可以放心的勞動和創造,生產的價值才華變成信用儲存起來。為了產生信任,我們需要給自己做背書,需要講故事,需要用外在去武裝等等。

現在有了區塊鏈技術,我們將以數據為載體,將社會的信任成本降到最低,我們經常說去中心化,其實這個世界最需要去中心化的就是信任中心。將信任中心去掉,建立起信任的鏈條個網絡,人類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為什麼區塊鏈不可篡改?關鍵點在於它是由不同的交易人在不同的計算機上記錄的,這叫分布式記帳。

從橫向來說,區塊鏈數據是分布在眾多計算機資料庫中,也就是「去中心化」的,比如,有100萬人參與了交易,記錄就會保存在分布全世界各地的100萬臺電腦中,想要修改可不容易,不像淘寶的數據都在阿里巴巴的數據中心,它想要篡改數據可是易如反掌的;

從縱向來說,數據是按照事件發生時間順序疊加記錄在區塊鏈中,修改了前面的數據,後面的數據就對不攏了,就像撒了一個謊,需要無數個謊言來掩蓋。

但是這就產生了巨大的數據,需要儲存數字的地方。而且這種儲存不是在某一處藏著,必須在很多地方同時儲存才安全。因此它需要很多儲存器。

以比特幣為例,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每10分鐘會記錄一個數據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數據塊提交,而最終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

大家看明白了嗎?所謂的挖礦,其實就是幫助世界建立儲存器,用以儲存這個世界的運行數據。

網際網路是用來傳遞信息,那麼區塊鏈則是用來傳遞價值。也可以這樣理解:人類正在從信息網際網路過渡到了價值網際網路的偉大時代。

2、網際網路真的是在去中心化嗎?

如果從數據的角度去考量,網際網路其實是在加劇世界的中心化。想想看,現在的網際網路格局已經被巨頭壟斷了,大家高頻使用的網站或者APP,幾乎都被納入了是 BAT 的版圖,美國也是Google / Facebook / Amazon,最後,整個世界的大數據最後都掌握在了這些公司手裡。

這就是網際網路的高度中心化,這個階段的用戶利益總是很容易被侵犯。網際網路公司掌握這些大數據之後,總是輕而易舉的判斷我們的行蹤,然後推送匹配的產品和選擇給我們,讓我們漸漸的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量,或者更大的選擇空間。

正如有人所說:為什麼現在用戶創造的數據的卻不屬於用戶?很簡單,因為你的數據存儲在別人家的伺服器上啊!你的數據寄人籬下,宿主能不能給你自由的權利就完全依賴於宿主的仁慈。

物質決定意識,數據不能脫離伺服器,而伺服器的私有屬性本質上決定了數據的最終控制權將屬於伺服器的控制者,也決定了數據很難被自由的流動和遷移。

伺服器是私有的,所以網際網路的現狀就像極了資本主義,不可避免的走向寡頭壟斷。

區塊鏈作為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公有計算平臺,則有望實現數據、計算和存儲的「共產主義」。所有的個人隱私數據,均可以通過用戶自己來擁有,並在需要的時候有限地授權第三方使用。

區塊鏈的技術恰恰是去中心化的,哪怕你是擁有宇宙級權力的政府,也沒有能力修改無數區塊中的記錄,因為只有修改超過全網絡51%的節點數據,才能夠偽造或者篡改數據,要修改的數據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以現有最快的計算機修改一項交易也要花上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也許,未來真的可以實現「去中心化」的社會。

未來我們的全部財富真的就是數字而已。

也許有一天,區塊鏈技術會用於我們的身份認證,從出生到死亡,點點滴滴、日日夜夜,區塊鏈記錄將伴隨著我們一生。

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到過哪裡?做過什麼好事?幹過什麼壞事?見過什麼人?買過什麼貨?都會記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個世界的壞人也許會越來越少,因為區塊鏈記錄的壞事越多,信用就越低,數字貨幣的使用範圍就越小,最終將讓壞人無地自容、寸步難行。

壞人當然很想篡改這些不良記錄。但是,區塊鏈的技術恰恰是去中心化的,哪怕你是擁有宇宙級權力的政府,也沒有能力修改無數區塊中的記錄,因為只有修改超過全網絡51%的節點數據,才能夠偽造或者篡改數據,要修改的數據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以現有最快的計算機修改一項交易也要花上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這就是人類的信任機制升級的過程,區塊鏈成熟之後,人類社會面臨全新的大升級,每一個人作為價值創造者,自己創造的價值都能被精準記錄,並得到相應回報,大家互相干涉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少,人正在真正走向獨立和平等。

所以,區塊鏈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就像馬克思描述的一樣,未來是一個高度發展、按需分配的社會,一切都是數據自由匹配的,再也沒有集中的大腦或權力去調控。

在區塊鏈行業最賺錢的是屯幣,一個牛熊周期從底部到頂部可能有 100 倍的漲幅。如果把挖礦當作一種工業行為來做,也就是說把每天挖出的幣當天買掉,即使在牛市,挖礦的收益一般也就在 3~5 倍左右。

相比炒幣,挖礦的門檻相對更高。挖礦包括礦機購買、運輸、託管、運維等一些列事情,比直接在市場買比特幣麻煩太多。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選擇挖礦而不是直接購買比特幣呢?

挖礦也可以變成一種金融行為,將挖礦作為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並把挖出的幣屯起來,可能比直接在市場上買幣,更有成本優勢,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收益。

雲算力挖礦,你可以先了解挖礦,畢竟雲算力挖比特幣是當前比較火爆的一款投資項目,現在任何項目,都需要給自己做一個風險測試,百分之八十用來做長線穩定投資,百分之二十的用來做風險測試,而雲算力是一個穩妥的一個投資理財,比特幣相當於數字黃金是一種升值的資產,像黃金一樣用來抵禦通貨膨脹和增值的

<專注挖主流幣的礦工;xxxyyy-mo>歡迎撩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相關焦點

  • 夸克區塊鏈有什麼特別之處
    QKI區塊鏈畢竟是一項比較底層的技術,在網上百度出來的關於QKI區塊鏈的介紹,滿篇都是什麼代碼、算法,一看就頭皮發麻;市面上有很多自媒體以及網文介紹QKI區塊鏈,但大部分說的都較為晦澀難懂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區塊鏈科普——區塊鏈的What、Why、How
    今天帶來第一篇《導讀篇——區塊鏈的What、Why、How》,我們將從區塊鏈是什麼、為何而生、如何實現三個角度提綱挈領為大家理清區塊鏈技術脈絡,為未來細緻的科普內容提供理論基礎。區塊鏈為何而生?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
  • 區塊鏈的奧卡姆剃刀在什麼地方
    ),已經無形中建立了一個又一個圍牆,將「舊世界」的人推向牆外,將「新世界」的人拉攏在一起開一個個無盡的party,因此在區塊鏈的世界,凡事都是多角度多維度,信息密度又極高,新名詞和新名詞的組合不斷湧現,就像是蒸汽波藝術,仿佛PS技術不高的圖片各種鑲嵌堆積,但是又有說不出來的美感。
  • 聯想、糖果爭搶的「區塊鏈手機」究竟是什麼
    如果說2017年網際網路最熱的詞是「共享」,那麼2018年網際網路最熱的詞恐怕莫過於「區塊鏈」三個字了,但關於究竟什麼是區塊鏈很多人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的: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 Cosmos究竟可以做什麼,還被譽為了區塊鏈的網際網路
    Cosmos究竟可以做什麼,還被譽為了區塊鏈的網際網路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10-19 14:31:40 Cosmos被譽為「區塊鏈的網際網路」,也被認為是區塊鏈的3.0版本。
  • 區塊鏈行業食物鏈_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是做什麼的?我們能用區塊鏈...
    最瘋狂的階段甚至有區塊鏈媒體開出月薪6萬元招聘記者。  媒體人高收入背後,是整個區塊鏈媒體的暴利時代。「隨便寫一下,要價1-2個比特幣,就能收十萬八萬。那個時候項目方對媒體營銷費用也沒有概念。」區塊鏈媒體創始人車朗說。單憑軟文收入,一家區塊鏈媒體高峰時期收入就能超過1000萬元。  除了常規的公關費用,區塊鏈媒體還有大量灰色收入地帶。
  • 火幣大學:區塊鏈教育布道者 構建區塊鏈思維的殿堂
    今年 3 月以來,火幣大學在持續培養區塊鏈行業頂級企業家的基礎上,啟動「區塊鏈卓越人才教育工程」,新增開設了《「區塊鏈+」直播大課》、《區塊鏈卓越人才特訓營》、《區塊鏈思維導論》、《區塊鏈超入門 25 講》、《全面學透區塊鏈課程》等系列在線課程,積極面向各界人士提供最優秀的區塊鏈教育資源(關注「火大教育」公眾號即可獲取最新課程)。
  •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區塊鏈與供應鏈 2018年,在一些羅馬生菜產品中,爆發了大量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因此,許多顧客和雜貨店不得不扔掉大量的羅馬生菜,衛生官員警告說,要避免食用生長在亞利桑那州尤馬的綠葉蔬菜。問題是,人們很難確定生菜是否真的來自於尤馬,因為據報導,這些生菜沒有貼上這類信息的標籤。
  • 最新區塊鏈科普圖書《區塊鏈進化史》上市
    近日,由區塊鏈領域技術專家田君所著《區塊鏈進化史 26個故事講透區塊鏈的前世今生》低調上市,這是我國第一本區塊鏈行業科普類圖書,目前已在全國新華書店、當當網、京東網全面上市, 同時,作者田君也在「樹哥解讀」公眾號及「樹哥解讀
  • 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不同
    打開APP 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不同 發表於 2019-06-06 14:03:17 我們過去接觸的區塊鏈大多停滯於軟體的開發,而軟體本身就是寫入計算機的一種程序,你不開源誰也不知道是什麼! 更容易形成一種概念性、未來性的預期,讓人摸不著頭腳,於是一大批白皮書出現,描繪出一片美好的藍圖,就像一個畫面精美的網遊,你只看到了表面的美麗卻抓不到優質的內涵。 於是一大批ICO項目上市,有幹事的,有融資的,還有**錢的。
  • 什麼是夸克區塊鏈?
    夸克區塊鏈就是小編經常提到的QKI,那麼QKI到底是什麼呢?QKI,即QuarkblockchainIntegration的縮寫形式,意思是夸克積分,主要流通在夸克區塊鏈網絡中。QKI是夸克區塊鏈中的燃料(gas),任何涉及於夸克區塊鏈鏈上操作都需要用到QKI。
  • 正本清源談區塊鏈之四:區塊鏈技術的三個關鍵特性
    接下來一段時間,會不定期有這個「正本清源談區塊鏈」的系列文章,名字很宏大,實際只是談點自己想不明白、努力想明白的點,且儘量不用專業術語。歡迎留言討論多交流,歡迎指正。實際上,在摸索試錯的過程、在技術研發的過程中、在應用的過程中,如果能儘量回到根本去理解區塊鏈技術是什麼,逐漸看清地底下的根系究竟是什麼,我們可能可以更好地一起培育出地面上的森林與生態。我們也還不知道,這個根系是跟現在的信息網際網路是緊密纏繞形成一個更龐大的根系,還是另一個真正全新的根系。
  • 區塊鏈被大規模採用後的臨界點是什麼
    打開APP 區塊鏈被大規模採用後的臨界點是什麼 發表於 2019-08-19 11:12:36 一份調查了102位區塊鏈創始人和執行長的新報告顯示,區塊鏈迫切需要整改。
  • 區塊鏈行業的奧卡姆剃刀原則分析
    ),已經無形中建立了一個又一個圍牆,將「舊世界」的人推向牆外,將「新世界」的人拉攏在一起開一個個無盡的party,因此在區塊鏈的世界,凡事都是多角度多維度,信息密度又極高,新名詞和新名詞的組合不斷湧現,就像是蒸汽波藝術,仿佛PS技術不高的圖片各種鑲嵌堆積,但是又有說不出來的美感。
  • 區塊鏈概念到底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為啥這麼火?
    區塊鏈概念到底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為啥這麼火? 2018年01月23日 09:0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葉子 張一琪 字號 內容摘要:區塊鏈為啥這麼火?
  • 比特幣是區塊鏈的試金石嗎?
    所以,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對於數字資產的監管並不是說數字資產不是區塊鏈的發展方向,而是說當數字資產成為區塊鏈的唯一應用場景,並且缺少了實體經濟的支撐時,所謂的火熱或許僅僅只是假象和泡沫而已。從底層邏輯上來看,以炒幣和ICO為代表的區塊鏈概念與網際網路金融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當數字資產僅僅只有金融屬性,僅僅只有交易的時候,它已經不再是一種貨幣,而是一種虛擬的金融類型。
  • 上漲的比特幣:區塊鏈的試金石
    所以,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對於數字貨幣的監管並不是說數字貨幣不是區塊鏈的發展方向,而是說當數字貨幣成為區塊鏈的唯一應用場景,並且缺少了實體經濟的支撐時,所謂的火熱或許僅僅只是假象和泡沫而已。從底層邏輯上來看,以炒幣和ICO為代表的區塊鏈概念與網際網路金融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當數字貨幣僅僅只有金融屬性,僅僅只有交易的時候,它已經不再是一種貨幣,而是一種虛擬的金融類型。
  • 區塊鏈與量子計算的較量
    《自然》雜誌在文中表示,很多人只會說一些與區塊鏈有關的詞語,比如去中心化、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這些人不一定懂這些詞的意思。《自然》認為美國人負責技術進步,而中國人則負責複製這些技術並迅速將這些技術上升到恐嚇大眾的哲學,這個說法有一定的片面性,我們暫且不做過多評論。
  • 區塊鏈中的不可能三角是什麼丨金色百科
    在區塊鏈行業中,我們有時會看到某某項目宣傳他們打破了「不可能三角」,比如近期大火的「荷蘭式拍賣」項目Algorand。那麼,不可能三角究竟指的是什麼,打破它意味著什麼?區塊鏈不可能三角,指的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可擴展性(Scability)、安全性(Security)這三項要求無法同時滿足,必須有所取捨。
  • 區塊鏈在太陽能市場中的應用價值是什麼
    儘管區塊鏈毫無疑問地帶來了跨越三個層次的變革:基礎設施、協議和應用程式,但投資者對區塊鏈仍抱有相當大的懷疑。 然而,投資者正在意識到區塊鏈的這種革命性潛力,《福布斯》(Forbes)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到2019年,企業和政府在區塊鏈上的支出總額應該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