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行業的奧卡姆剃刀原則分析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區塊鏈行業的奧卡姆剃刀原則分析

BM 發表於 2019-12-09 09:10:02

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最好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最簡單的方案。

而對於區塊鏈行業來說,原本就複雜的技術組合(混雜著密碼學、分布式資料庫、共識機制、圖算法等或是在某個領域過於古老而被棄之不用的理論因為遇到區塊鏈又煥發的活力;或是某個過於試驗性質的理論還沒有站穩腳跟就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為不明覺利的證明幣圈技術過硬的語言),夾雜著潛在的顛覆式的金融創新(比如DeFi/Dai/xDai/iDai/cDai/dDai/……)和組織治理創新(比如DAO、DAC),已經無形中建立了一個又一個圍牆,將「舊世界」的人推向牆外,將「新世界」的人拉攏在一起開一個個無盡的party,因此在區塊鏈的世界,凡事都是多角度多維度,信息密度又極高,新名詞和新名詞的組合不斷湧現,就像是蒸汽波藝術,仿佛PS技術不高的圖片各種鑲嵌堆積,但是又有說不出來的美感。在這樣的世界,區塊鏈的奧卡姆剃刀在哪裡?

目前行業中,拋開用於炒作為目的的項目和與區塊鏈技術大體無關的生態項目(礦場、交易所、媒體等),剩餘有技術含量的項目大致可以分為「原生區塊鏈 Originated Blockchain」項目和「區塊鏈技術驅動 Blockchain Tech Enabled」項目。

「原生區塊鏈」指的是BTC、以太坊發幣、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社區自治等應用和場景。有些如火如荼,有些被寄予成為「下一場牛市的開端」的厚望,有些是精神寄託,還有一些是在下一個技術突破來臨前的過渡階段。這其中的趨勢是「區塊鏈是一場大型社會實踐」,無論是商業層面還是精神層面,「原生區塊鏈」項目擔負著社會實驗的的使命。從下圖「當我們在談論以太坊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可以看出,大家對以太坊的定義和實踐逐漸從技術特徵(比特幣2.0、智能合約)轉移到其社會學特性能產生的原生應用(開放金融、更激進更自由的原生市場應用比如挑戰Facebook這種傳統資本主義精神培育和崇尚的大公司)。

而對於大公司和大機構來說,區塊鏈更像是一種可嵌入式的技術和向創新靠攏的旗幟。16年起,他們對區塊鏈概念熱衷起來,並在世界範圍內做了大規模投資,然而迄今為止大規模可用的區塊鏈還是少之又少。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技術不成熟無法支撐大規模商用、無法納入金融監管和合規框架、在一些場景中有更好的(中心化)方案等。在一篇分析文章中,麥肯錫對可落地的區塊鏈場景進行了聚類:

1)小眾領域:區塊鏈技術真正能解決的,比如可以用數據方式監測資產所有權和狀態的場景(資本市場、供應鏈領域等)。

2)「現代化」價值:區塊鏈成為數位化、流程簡化和協作的工具,比如國際貿易、支付,但技術其實並不是這類場景的核心,往往商業條件才是最核心的影響因素。

3)「名譽」價值:更多被用於展示公司或機構的創新能力,比如用戶積分系統等。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16年到19年,歐美大公司運用區塊鏈的方式主要是PoC測試(Proof of Concept),而進入到19年以來,仿佛該講的故事已經講完,該做的PoC已做完,離真正商業化很遠,陷入青黃不接的時候。當然,國內從11月開始,區塊鏈技術的關注度和甲方需求進入到一個新高度,而技術供給層面進入了青黃不接的狀態。但是否這種需求代表著在國內區塊鏈可以大規模落地呢?還是說區塊鏈的落地需要找到簡單而特定場景?究竟什麼時候區塊鏈才能真正落地呢?

引用一位長期耕耘在聯盟鏈和公鏈領域的科技公司的創始人的話:「我覺得什麼時候沒人談論區塊鏈了它就落地了,就像現在沒人談論雲計算一樣,雲計算無處不在」。
責任編輯;z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區塊鏈的奧卡姆剃刀在什麼地方
    打開APP 區塊鏈的奧卡姆剃刀在什麼地方 BM 發表於 2019-12-09 09:13:46 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最好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最簡單的方案
  • 奧卡姆剃刀的效力
    「奧卡姆的剃刀」是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思維法則,今天好像人人都在揮舞著這把剃刀,不管是物理學家、生物學家還是政策制定者。>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說:奧卡姆曾為不見於他本人著作中的一句格言而享有盛名,但這句格言卻獲得了「奧卡姆的剃刀」這一稱號。
  • 奧卡姆剃刀
    事實上,只有前兩種形式見於他現存的著作中,而第三種形式則由後來的一位學者撰寫。威廉使用這個原理證明了許多結論,包括「通過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結論」。這使他不受羅馬教皇的歡迎。  許多科學家接受或者(獨立的)提出了奧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萊布尼茲的「不可觀測事物的同一性原理」和牛頓提出的一個原則: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釋自然事物的特性,則我們不應當接受比這更多的原因。
  • 奧卡姆剃刀原理(簡單有效原理)
    ------------------------------        一、對奧卡姆剃刀原則總的看法奧卡姆剃刀原則是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決策原則,它具有局限性;作為一種原則,它又具有應用的廣泛性(適用於各個領域),對它做任何改動就會破壞它應用的廣泛性。
  • 科學界的名刀-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奧卡姆的剃刀」是於14世紀由奧卡姆提出的,該原理通常表述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中,「剃刀」的含義就在於剪除一個理論模型中那些不必要的假設或參量,或者是從兩個處於競爭地位、結論相同的理論模型中,選擇那個形式或結構更簡單的模型。
  • 奧卡姆剃刀思維:簡單成就高效
    奧卡姆剃刀原則,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且看文章介紹其在產品設計、工作、生活中的運用吧。前面我們提到了「奧卡姆剃刀」原則,那究竟什麼是「奧卡姆剃刀」呢?一、「奧卡姆剃刀」(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的。
  • 「奧卡姆的剃刀」是一把什麼樣的刀?我們為何要相信簡單性原則?
    對於普通人來說,很可能會基於直覺來做判斷,但科學家們不是這樣,他們會經常使用一種方法,那就是所謂的「簡單性原則」,即「奧卡姆的剃刀」原則或定律。它是由中世紀英格蘭邏輯學家奧卡姆的威廉提出的。「奧卡姆的剃刀」是科學和哲學領域最重要和最具價值的概念性原則之一,長期以來,它都是理論和實驗研究的基石。
  • 奧卡姆剃刀原理
    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
  • 奧卡姆剃刀定律
    ■管理速遞  在管理學領域,重要的事實是百人法則,即很多國際集團公司的總部不超過100名職員,這種人少高效率的組織結構,不能排除根植於西方文化領域中的奧卡姆剃刀作用。  什麼是 奧卡姆 剃刀?
  • 「雙11」玩法應遵循「奧卡姆剃刀原則」
    這是著名的「奧卡姆剃刀原則」,意思就是儘量去繁就簡,不要增加過多繁瑣的東西。因為複雜容易使人迷失,只有簡單化後才利於人們理解和操作。將「奧卡姆剃刀原則」去衡量「雙11」平臺玩法,就會發現問題所在,平臺玩法過於複雜、繁瑣,成為一個高難度的數學遊戲,令消費者感覺太燒腦,逐漸喪失了耐心,產生了厭倦心理。因此,各大平臺應吸取教訓,儘量簡化玩法,不要給消費者帶來太多負擔。
  • Laws of UX - 奧卡姆剃刀定律
    之前我們依次聊了費茲定律、席克定律、雅各布定律、米勒定律,以及格式塔理論的三大基礎原則,包括蘊涵律、接近律、相似律;今天來看名字很酷的奧卡姆剃刀定律。新開微內容系列,Laws of UX,用戶體驗(設計)定律,由Lawsofux.com整理,每期一句話簡述相關定律或設計原則,附送漂亮的海報卡片。
  • 林峰拿起了奧卡姆剃刀
    文/旭輝控股總裁 林峰房地產行業正進入一個小寒冰期,這是一個少數人才能生存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堅持長期主義的時代,這是一個需用奧卡姆剃刀來精簡聚焦、減耗提效的時代。01當灰犀牛遇上黑天鵝這兩年在行業宏觀調控的灰犀牛衝擊下,今年又遇上疫情的黑天鵝,房地產行業面臨到20年來未有之環境考驗。
  • 保持簡單——奧卡姆剃刀原理
    這則小故事蘊含著一個重要的原理—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
  • 舉起奧卡姆剃刀解剖量子通信的贅疣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是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該原理可歸結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那些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 一切理論之母:奧卡姆的剃刀
    嚴格的說,它們應該被稱為吝嗇定律(Law of parsimony),或者稱為樸素原則。有沒有完整的數據依據是猜想或臆斷與科學家們苦苦構建的理論之間的區別。公元 14 世紀,英國薩裡的奧卡姆(William of Ockham)對當時無休無止的關於「共相」、「本質」之類的爭吵感到厭倦,於是著書立說,宣傳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要領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他所主張的「思維經濟原則」,概括起來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因為他叫奧卡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句話稱為「奧卡姆剃刀」。
  • 用「奧卡姆剃刀」做出有效決策
    而這也是「奧卡姆剃刀原理」的核心內容。電影教父裡的一句臺詞是這個原理的最佳註腳: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同樣的事情,想得相當「簡單」的人,比想得非常複雜的人,可能更接近真相。奧卡姆剃刀原理,是源於14世紀英國邏輯學家威廉·奧卡姆的一句話:「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
    (避虛就實)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英國奧卡姆的威廉所提出來的。在他主張的唯名論中,奧卡姆的威廉說到:「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這個定律在14世紀的歐洲,剃禿了幾百年間爭論不休的經院哲學和基督教神學,使科學、哲學從神學中分離出來,引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而其深刻意義,也在時間的沉澱中變得更加廣泛和豐富。
  • 怎樣理解奧卡姆剃刀原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中的「必要」和...
    奧卡姆剃刀如果我對B有三種解釋,如果我有一個B,我就傾向於選擇最大的。哦,不,最簡單的解釋是觀察現象。另外給大家介紹「奧卡姆剃刀」對於組織在目標設置與執行過程中因上述種種原因而出現的目標曲解與置換,有一個根本的解決之道,即「無情地剔除所有累贅」,這也正是「奧卡姆剃刀」所倡導的「簡化」法則:保持事物的簡單化是對付複雜與繁瑣的最有效方式。
  • 奧卡姆剃刀和貝葉斯估計
    因此,儘管第二個假設也可以解釋樹倒了這個現象,由於這第二個解釋需要更多的且相當罕見的假設,我們仍然應該堅定不移的選擇第一個解釋,這就是用奧卡姆剃刀得到的結果。例子2: 醫生診斷奧卡姆的剃刀也經常用於醫生診斷中。當一個症狀可以有多種病症對應時,醫生應該首先懷疑的是最普遍的病症。
  • 奧卡姆剃刀不是「剃鬚刀」
    實際上,在自媒體上就活躍著一位以「奧卡姆剃刀」為網名的網絡科普達人,他本名張弛,是科學松鼠會會員,通信領域的科普專家,也是微博籤約自媒體,2020年初又在今日頭條上多次現身講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