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簡單——奧卡姆剃刀原理

2021-01-14 諸善奉行

某化妝品公司收到客戶抱怨,買來的肥皂盒裡面是空的。於是他們為了預防生產線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工程師想盡辦法發明了一臺X光監視器去透視每一臺出貨的肥皂盒。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們的解決方法是買一臺強力工業用電扇去吹每個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沒放肥皂的空盒。

這則小故事蘊含著一個重要的原理—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


奧卡姆剃刀常用於兩種假說的取捨上:如果對於同一現象有兩種不同的假說,我們應該採取比較簡單的那一種。

對於科學家,奧卡姆剃刀原理還有一種更為常見的表述形式:當你有兩個處於競爭地位的理論能得出同樣的結論,那麼簡單的那個更好。這一表述也有一種更 為常見的強形式:如果你有兩個原理,它們都能解釋觀測到的事實,那麼你應該使用簡單的那個,直到發現更多的證據。對於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比較複雜的解釋更正確。如果你有兩個類似的解決方案,選擇最簡單的。需要最少假設的解釋最有可能是正確的(或者以這種自我肯定的形式出現:讓事情保持簡單!)。注意這個原理是如何在上述形式中被加強的。嚴格的說,它們應該被稱為吝嗇定律(Law of parsimony),或者稱為樸素原則。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使用奧卡姆剃刀區分能夠做出相似結論的理論。現在我們試圖選擇做出不同結論的理論。這不是奧卡 姆剃刀的本意。我們不用檢驗這些結論嗎?顯然最終不是這樣,除非我們處於理論的早期階段,並且還沒有為實驗做好準備。我們只是為理論的發展尋求一種指導。

這個原理最早至少能追溯到亞里斯多德的「自然界選擇最短的道路」。亞里斯多德在相信實驗和觀測並無必要上走得太遠。樸素原理是一個啟發式的經驗規則,但是有些人引用它,仿佛它是一條物理學公理,它不是。它在哲學和粒子物理中使用的很好,但是在宇宙學和心理學中就不是特別好,這些領域中的事務往往比你想像的還要複雜。或許引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要勝過引用奧卡姆剃刀:「天地之大, 赫瑞修, 比你所能夢想到的多出更多」。

許多科學家接受或者(獨立的)提出了奧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萊布尼茲的「不可觀測事物的同一性原理」和牛頓提出的一個原則: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釋自然事物的特性,則我們不應當接受比這更多的原因。奧卡姆剃刀以結果為導向,始終追尋高效簡潔的方法,600多年來,這一原理在科學上得到了廣泛的應 用,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奧卡姆剃刀已經成為重要的科學思維理念。



看看他們是如何描述奧卡姆剃刀原理的:

1.愛因斯坦:萬事萬物應該都應儘可能簡潔,但不能過於簡單。

2.羅伯特-格羅斯泰斯特: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要求得越少的那個就越好,越有價值。

3.亞裡土多德:自然界選擇最短的道路。

4.艾薩克·牛頓: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釋自然事物的特性,則我們不應當接受比這更多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奧卡姆剃刀原理(簡單有效原理)
    3.簡化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文書作業事實上,由於個體受自身思維方式的限制,簡單的信息遠比複雜的信息更有利於人們的思考與決策。因此一個優秀企業的主要特徵,就是他們知道如何保持事情的簡單化,不管多複雜的事情都能將其變得簡單易行。儘管導致組織目標曲解與置換的原因很多,但奧卡姆剃刀定律對解決目標的曲解與置換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簡單」的理念與思路。
  • 奧卡姆剃刀原理
    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
  • 奧卡姆剃刀
    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 praeter necessitatem.  事實上,只有前兩種形式見於他現存的著作中,而第三種形式則由後來的一位學者撰寫。威廉使用這個原理證明了許多結論,包括「通過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結論」。這使他不受羅馬教皇的歡迎。
  • 奧卡姆剃刀定律:學會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做
    奧卡姆曾在巴黎大學和牛津大學學習,知識淵博,能言善辯,被人稱為「駁不倒的博士」。他曾提出這樣一個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含義是:只承認一個個確實存在的東西,凡幹擾這一具體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和廢話,應當一律取消。後來由於反對教皇,奧卡姆和他的名言一起出了名。
  • 奧卡姆剃刀:讓事情回歸簡單
    支持我做這些決策的背後原因只有一個——奧卡姆剃刀原理。奧卡姆剃刀原理奧卡姆剃刀原理,是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即「簡單有效原理」。
  • 科學界的名刀-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的剃刀」在科學界是一個廣為人知,但卻並未得到廣泛認可的一個原理。至於這個原理的提出者,我也是真沒弄明白這哥們到底叫什麼名字,到底是叫威廉還是叫奧卡姆,還是叫個性十足的「奧卡姆的威廉」,今天我就不糾結了,就暫且叫他奧卡姆吧,希望學識淵博的朋友可以為我們指點迷津。
  • 奧卡姆剃刀原理:去除無用的東西,讓你更簡潔高效!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奧卡姆剃刀原理。(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奧卡姆剃刀原理的提出者,奧卡姆。奧卡姆,全名奧卡姆的威廉(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人的名字,總感覺有這個「的」字很奇怪),英國學者、邏輯學家,被稱為無敵博士。他被認為是中世紀思想的主要人物之一,並且是14世紀主要思想和政治爭論的中心。
  • 奧卡姆剃刀思維:簡單成就高效
    事實上,簡單的解釋反而最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現在也有人認為這些離奇的時間本身就不夠神秘,例如可能是遭遇颶風、船體損壞等緣故,每一起事件都有其合理解釋。前面我們提到了「奧卡姆剃刀」原則,那究竟什麼是「奧卡姆剃刀」呢?
  • 一切理論之母:奧卡姆的剃刀
    解釋事物時,把語言「剃」減到最簡潔的程度,把理論「剃」減得只留下精髓,保持簡單,這就是奧卡姆的剃刀。
  • 奧卡姆剃刀定律
    ■管理速遞  在管理學領域,重要的事實是百人法則,即很多國際集團公司的總部不超過100名職員,這種人少高效率的組織結構,不能排除根植於西方文化領域中的奧卡姆剃刀作用。  什麼是 奧卡姆 剃刀?
  • Laws of UX - 奧卡姆剃刀定律
    之前我們依次聊了費茲定律、席克定律、雅各布定律、米勒定律,以及格式塔理論的三大基礎原則,包括蘊涵律、接近律、相似律;今天來看名字很酷的奧卡姆剃刀定律。新開微內容系列,Laws of UX,用戶體驗(設計)定律,由Lawsofux.com整理,每期一句話簡述相關定律或設計原則,附送漂亮的海報卡片。
  • 奧卡姆剃刀定律: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文|羅輯回歸(專注為大家整理感興趣的內容,如大家喜歡,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奧卡姆剃刀原理,是14世紀由英格蘭的威廉提出!相比之前給大家介紹的破窗效應、蝴蝶效應等,奧卡姆剃刀原理顯得比較陌生但很重要。奧卡姆剃刀原理又被稱為簡單有效原理,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 奧卡姆剃刀法則
    和許多14世紀的宗教團體一樣,方濟各會的總部設在牛津,它為牛津大學的在校生提供了住所。威廉是一名主修神學的牛津學生,儘管沒有畢業,他後來還是成了中世紀最主要的思想家之一,對物理學、神學、邏輯學和哲學都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最著名的思想是奧卡姆剃刀法則,即主張最簡單的解釋通常是最好的解釋。「剃刀」一詞比喻我們可以把一個理論中糾纏複雜的部分像鬍子一樣「剃除」,只留下最簡單的解釋。
  •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提出者:14世紀歐洲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內容精解: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所說的,「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應用要訣:不做任何多餘的事。
  • 奧卡姆剃刀的效力
    「奧卡姆的剃刀」是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思維法則,今天好像人人都在揮舞著這把剃刀,不管是物理學家、生物學家還是政策制定者。《劍橋奧卡姆研究指南》,2000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哲學教授保羅·文森特的《奧卡姆的唯名論形上學》文章出自此指南 奧卡姆剃刀是一條經驗法則
  •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
  • 林峰拿起了奧卡姆剃刀
    02奧卡姆剃刀原理奧利弗-威廉姆森在科斯企業交易成本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研究,並以此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核心成果是企業規模的邊界在於其內部交易成本少於外部交易成本,也即如果企業的內部交易成本等於或者大於外部交易成本,這個企業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企業的內部交易成本與外部交易成本差異的核心部分就是管理成本。
  • 【寫作素材】管理中的十大經典定律—奧卡姆剃刀定律
    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 12世紀,英國奧卡姆的威廉主張唯名論,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他主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就是常說的奧卡姆剃刀。 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脅,被認為是異端邪說,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
  • 奧卡姆剃刀不是「剃鬚刀」
    熟悉科學史的朋友應該都在某種場合聽說過所謂的「奧卡姆剃刀原理」,這是一個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原理,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或者通俗地說就是簡單直接才最有效。
  • 用「奧卡姆剃刀」做出有效決策
    而這也是「奧卡姆剃刀原理」的核心內容。電影教父裡的一句臺詞是這個原理的最佳註腳: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同樣的事情,想得相當「簡單」的人,比想得非常複雜的人,可能更接近真相。奧卡姆剃刀原理,是源於14世紀英國邏輯學家威廉·奧卡姆的一句話:「如無必要,勿增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