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

2021-01-08 人才加Lite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有時為了顯示其權威性,人們也使用它原始的拉丁文形式:

Numquam ponenda est pluralitas sine necessitate.(避重趨輕)

Pluralitas non est ponenda sine necessitate.(避繁逐簡)

Frustra fit per plura quod potest fieri per pauciora.(以簡御繁)

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 praeter necessitatem.(避虛就實)

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英國奧卡姆的威廉所提出來的。在他主張的唯名論中,奧卡姆的威廉說到:「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這個定律在14世紀的歐洲,剃禿了幾百年間爭論不休的經院哲學和基督教神學,使科學、哲學從神學中分離出來,引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而其深刻意義,也在時間的沉澱中變得更加廣泛和豐富。

用簡單的話語來說明奧卡姆剃刀定律就是,保持事情的簡單性,抓住根本,解決實質,我們不需要人為地把事情複雜化,這樣我們才能更快更有效率的將事情處理好。而且多出來的東西未必是有益的,相反更容易使我們為自己製造的麻煩而煩惱。

奧卡姆剃刀定律的另外一種闡釋就是:當你有兩個處於競爭地位的理論能得出同樣的結論,那麼簡單的那個更好。這裡就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的是:

日本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收到客戶抱怨,買來的肥皂盒裡面是空的。於是他們為了預防生產線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工程師想盡辦法發明了一臺X光監視器去透視每一臺出貨的肥皂盒。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們的解決方法是買一臺強力工業用電扇去吹每個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沒放肥皂的空盒。同樣的事情,採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辦法,你認為哪個更好呢?

對於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比較複雜的解釋更正確;如果你有兩個類似的解決方案,選擇最簡單的。這些所提到其實就是馭繁於簡。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所以奧卡姆剃刀定律對我們的啟示是必須深刻記憶的。只要我們能勇敢地拿起"奧卡姆剃刀",把複雜事情簡單化,你就會發現人生其實好簡單,成功其實離你也並不遠。

奧卡姆剃刀定律告訴我們:萬事萬物應該儘量簡單,而不是更簡單。(愛因斯坦)

剃刀原則並不是一種定理(在數學上有推導,數學之美——劉未鵬),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可用於指導我們的工作,比如我們可以用A和B達到同樣的效果,但B更簡單,於是我們選擇B。同時,也有人說可能因為能力不足,於是我們選擇更簡單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這也是剃刀的原則的一種應用吧。舉個貼切的例子,做決策樹分析的時候,採用9個屬性的預測性能和5個屬性的預測性能是相似的,那麼我們就會選擇5個屬性來預測。

相關焦點

  • 思維模型09 - Hanlon’s Razor | 漢隆的剃刀
    根據墨菲定律(只要事情有變壞的可能性,不論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得出壞事總是發生,就圖書館上網特慢,走路上有個人撞了一下,如果只是埋怨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的,而且還會讓你陷入負面情緒中,喪失理性,嚴重的可能還會做出一些不合適的舉動。漢隆的剃刀漢隆的剃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模型,它用於排除一個現象可能解釋的選項的方法。
  • Laws of UX - 奧卡姆剃刀定律
    繼續定律系列,這篇完成之後這個系列會暫時告一段落,有些大內容要做;也感覺蠻久沒有正經翻譯些文章了,手癢;接下來或許會陸續介紹些新朋友給大家認識,都是很棒的設計師,希望可以為各位、為我們自己帶來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之前我們依次聊了費茲定律、席克定律、雅各布定律、米勒定律,以及格式塔理論的三大基礎原則,包括蘊涵律、接近律、相似律;今天來看名字很酷的奧卡姆剃刀定律。
  • 【寫作素材】管理中的十大經典定律—奧卡姆剃刀定律
    奧卡姆剃刀定律: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 1349 年)提出。
  • 奧卡姆剃刀定律
    ■管理速遞  在管理學領域,重要的事實是百人法則,即很多國際集團公司的總部不超過100名職員,這種人少高效率的組織結構,不能排除根植於西方文化領域中的奧卡姆剃刀作用。  什麼是 奧卡姆 剃刀?
  • 奧卡姆剃刀
    洛侖茲的理論認為在以太中運動的尺收縮、鍾變慢。愛因斯坦關於空—時變換的方程與洛侖茲方程在鍾慢尺短效應上一致,但是愛因斯坦和龐加萊(法國數學家——譯註)認為以太不能根據洛侖茲和麥克斯韋方程組檢測到。根據奧卡姆剃刀,以太就被排除了。  這一原理也被用來證明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海森堡從光的量子本性和測量效應中推出了不確定原理。
  • 奧卡姆剃刀原理
    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
  • 保持簡單——奧卡姆剃刀原理
    這則小故事蘊含著一個重要的原理—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
  • 奧卡姆剃刀原理(簡單有效原理)
    什麼是奧卡姆剃刀定律?
  •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提出者:14世紀歐洲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內容精解: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所說的,「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應用要訣:不做任何多餘的事。
  • 巧妙運用奧卡姆剃刀定律
    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提出。簡單來說就是「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其實原理在中國很早便流傳開來,就是家喻戶曉的「精兵簡政」思想。綜上,奧卡姆剃刀定律——把握關鍵,化繁為簡。
  • 奧卡姆剃刀定律:學會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做
    奧卡姆曾在巴黎大學和牛津大學學習,知識淵博,能言善辯,被人稱為「駁不倒的博士」。他曾提出這樣一個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含義是:只承認一個個確實存在的東西,凡幹擾這一具體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和廢話,應當一律取消。後來由於反對教皇,奧卡姆和他的名言一起出了名。
  • 奧卡姆剃刀定律很好用
    總有一些詞比如墨菲定律,馬太效應等,乍一看這是什麼,都沒見過。仔細一看解釋,原來是這個意思。用大白話解釋一下,就秒懂了。比如好多寫財報的書,財報裡面的術語對於非會計專業的人來說一點都不友好,當然為了賺錢還是得看呀。
  •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零和遊戲原理
    來源:第一理財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 一切理論之母: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 奧卡姆剃刀法則
    和許多14世紀的宗教團體一樣,方濟各會的總部設在牛津,它為牛津大學的在校生提供了住所。威廉是一名主修神學的牛津學生,儘管沒有畢業,他後來還是成了中世紀最主要的思想家之一,對物理學、神學、邏輯學和哲學都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最著名的思想是奧卡姆剃刀法則,即主張最簡單的解釋通常是最好的解釋。「剃刀」一詞比喻我們可以把一個理論中糾纏複雜的部分像鬍子一樣「剃除」,只留下最簡單的解釋。
  • 奧卡姆剃刀和貝葉斯估計
    奧卡姆剃刀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的一個解決問題的法則
  • 科學界的名刀-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奧卡姆的剃刀」是於14世紀由奧卡姆提出的,該原理通常表述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中,「剃刀」的含義就在於剪除一個理論模型中那些不必要的假設或參量,或者是從兩個處於競爭地位、結論相同的理論模型中,選擇那個形式或結構更簡單的模型。
  • 善用「奧卡姆剃刀」提速增效能
    14世紀英格蘭邏輯學家、來自奧卡姆的威廉提出奧卡姆剃刀定律,主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數百年來,這把「剃刀」被廣泛應用在哲學、管理學、語言學等方面。 「黨員幹部要在工作中善用『奧卡姆剃刀定律』,抓住主要矛盾,科學地化繁為簡,激活幹部活力,凝聚力量提高效率。」
  • 奧卡姆剃刀思維:簡單成就高效
    奧卡姆剃刀原則,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且看文章介紹其在產品設計、工作、生活中的運用吧。前面我們提到了「奧卡姆剃刀」原則,那究竟什麼是「奧卡姆剃刀」呢?一、「奧卡姆剃刀」(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的。
  • 舉起奧卡姆剃刀解剖量子通信的贅疣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是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該原理可歸結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那些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