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速遞
在管理學領域,重要的事實是百人法則,即很多國際集團公司的總部不超過100名職員,這種人少高效率的組織結構,不能排除根植於西方文化領域中的奧卡姆剃刀作用。
什麼是 奧卡姆 剃刀?
奧卡姆剃刀又稱「奧康的剃刀」,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威廉提出,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公元14世紀,英國奧卡姆的威廉對當時無休無止的關於「共相」「本質」之類的爭吵感到厭倦,於是著書立說,宣傳唯名論,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要領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
他所主張的「思維經濟原則」,概括起來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因為他是英國奧卡姆人,人們就把這句話稱為「奧卡姆剃刀」。
解讀
這把剃刀出鞘後,剃禿了幾百年間爭論不休的經院哲學和基督教神學,使科學、哲學從神學中分離出來,引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同時,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脅,被認為是異端邪說,威廉本人也受到傷害。然而,這並未損害這把刀的鋒利,相反,經過數百年越來越快,並早已超越了原來狹窄的領域而具有廣泛的、豐富的、深刻的意義。
今天,這把陰冷閃光的剃刀又向我們複雜的企業管理髮出了挑戰,指出許多東西是有害無益的,我們正在被這些自己製造的麻煩壓跨。事實上,我們的組織正不斷膨脹,制度越來越煩瑣,文件越來越多,但效率卻越來越低。這迫使我們使用「奧卡姆剃刀」,採用簡單管理,化繁為簡,將複雜的事物變簡單。
為什麼要將複雜變簡單呢?因為複雜容易使人迷失,只有簡單化後才利於人們理解和操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時間和精力成為人們的稀缺資源,管理者的時間更加有限,許多終日忙忙碌碌的管理者卻鮮有成效,究其原因正是缺乏簡單管理的思維和能力,分不清「重要的事」與「緊迫的事」,結果成為了低績效或失敗的管理者。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之道就是簡化之道,簡化才意味著對事務真正的掌控。
簡單管理對於處於轉型和成長時期的中國企業具有非凡的意義,但簡單管理本身卻不是簡單。奧卡姆剃刀定律也認為: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一些人動輒以「無為而治」「治大國若烹小鮮」來概括簡單管理,但又有幾人能若庖丁般遊刃有餘?我們所知道的一流的企業家無不抱著異常謹慎的態度經營企業,如比爾蓋茨「微軟離破產只有18個月」的論斷、張瑞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態以及任正非一直所擔憂的「華為的冬天」。可見,簡單管理作為一種古老而嶄新的管理思維和能力,蘊涵著深刻的內涵。
啟示
對於組織在目標設置與執行過程中因種種原因而出現的目標曲解與置換,有一個根本的解決之道,即「無情地剔除所有累贅」,這也正是「奧卡姆剃刀」所倡導的「簡化」法則:保持事物的簡單化是對付複雜與繁瑣的最有效方式。
奧卡姆剃刀定律對解決目標的曲解與置換提供了一種「簡單」的理念與思路。具體而言,有三種措施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目標曲解與置換現象的發生:一是精兵簡政,不斷簡化組織結構;二是關注組織的核心價值,始終將組織資源集中於自己的專長;三是簡化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文書作業。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