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到晚間共喝掉三杯美式,夜裡失眠了約有十分鐘,今早感到整個人在原本基礎上又變黑了一些,此刻手邊還擺著一杯冷萃。
繼續定律系列,這篇完成之後這個系列會暫時告一段落,有些大內容要做;也感覺蠻久沒有正經翻譯些文章了,手癢;接下來或許會陸續介紹些新朋友給大家認識,都是很棒的設計師,希望可以為各位、為我們自己帶來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之前我們依次聊了費茲定律、席克定律、雅各布定律、米勒定律,以及格式塔理論的三大基礎原則,包括蘊涵律、接近律、相似律;今天來看名字很酷的奧卡姆剃刀定律。
新開微內容系列,Laws of UX,用戶體驗(設計)定律,由Lawsofux.com整理,每期一句話簡述相關定律或設計原則,附送漂亮的海報卡片。
奧卡姆剃刀定律
Occam’s Razor
針對同一問題的多種理論當中,所包含的假定最少的理論最為合理。
"Among competing hypotheses that predict equally well, the one with the fewest assumptions should be selected."
百科知識
奧卡姆剃刀,拉丁文為lex parsimoniae,意思是簡約之法則,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的一個解決問題的法則,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換一種說法,如果關於同一個問題有許多種理論,每一種都能作出同樣準確的預言,那麼應該挑選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
奧卡姆的剃刀原則對之後的中世紀晚期之後的自然科學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例如在關於金字塔的由來,存在兩種假說:一種認為是外星人的「作品」,另一種則認為是古代人類所為。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哪種解釋理論最為簡單明了和直接,中間的間接證明過程越少,哪種假說就更有說服力。
相關閱讀
設計法則:奧卡姆剃刀原理
交互學堂
可用奧卡姆剃刀原理來對多個功能相等的設計進行評價、選擇。這裡功能相等指在相同的衡量標準下設計的可比性能。其次在所選擇的設計裡評價每一個元素。在不損及功能的情況下,去掉儘可能多的元素。最後,在不損及功能的情況下,使餘下的元素盡少出現。
奧卡姆剃刀原理並不是只肯定簡單的設計就是好的,也不是否定一切複雜含蓄的設計就是不好的。其核心是:「簡單」設計,強調當兩個設計方案都能達到設計目的的時候,選擇較為簡單的那個。因為「簡單」設計比「複雜」設計更容易讓人理解,傳達效果更好,可以以小博大...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