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卡姆剃刀定律:學會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做

2021-01-08 黑馬原創文章

奧卡姆曾在巴黎大學和牛津大學學習,知識淵博,能言善辯,被人稱為「駁不倒的博士」。他曾提出這樣一個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含義是:只承認一個個確實存在的東西,凡幹擾這一具體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和廢話,應當一律取消。

後來由於反對教皇,奧卡姆和他的名言一起出了名。這一似乎偏激獨斷的思維方式,後來被人們稱為「奧卡姆剃刀定律」。

奧卡姆剃刀定律的出發點就是:大自然不做任何多餘的事。如果你有兩個原理,它們都能解釋觀測到的事實,那麼你應該用簡單的那個,知道發現更多的證據。對於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比複雜的更正確。如果你有兩個類似的解決方案,選擇最簡單的、需要最少假設的解釋最可能是正確的。一句話:把繁瑣累贅一刀砍掉,讓事情保持簡單!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思維方法時總是與複雜聯繫在一起的。他們凡是總往複雜的地方想,而且以為解決問題的方式越複雜就越高級,以制鑽進牛角尖裡無法出來。遇到問題時,有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想得越多就越深刻,說得越多就越能顯示出自己的才華,做得越多就會越有收穫。事實上,把視角放在問題本身,學會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才是一種大智慧。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掌握一把「奧卡姆剃刀」,隨時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細枝末節,學會用簡單的方法做事情,找出做事情的捷徑,這才是做事情的藝術。

相關焦點

  •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提出者:14世紀歐洲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內容精解: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所說的,「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應用要訣:不做任何多餘的事。
  • 奧卡姆剃刀定律
    ■管理速遞  在管理學領域,重要的事實是百人法則,即很多國際集團公司的總部不超過100名職員,這種人少高效率的組織結構,不能排除根植於西方文化領域中的奧卡姆剃刀作用。  什麼是 奧卡姆 剃刀?
  • Laws of UX - 奧卡姆剃刀定律
    繼續定律系列,這篇完成之後這個系列會暫時告一段落,有些大內容要做;也感覺蠻久沒有正經翻譯些文章了,手癢;接下來或許會陸續介紹些新朋友給大家認識,都是很棒的設計師,希望可以為各位、為我們自己帶來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之前我們依次聊了費茲定律、席克定律、雅各布定律、米勒定律,以及格式塔理論的三大基礎原則,包括蘊涵律、接近律、相似律;今天來看名字很酷的奧卡姆剃刀定律。
  • 奧卡姆剃刀原理(簡單有效原理)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奧卡姆(Ockham)在英格蘭的薩裡郡,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 【寫作素材】管理中的十大經典定律—奧卡姆剃刀定律
    奧卡姆剃刀定律: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 1349 年)提出。
  •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
  • 保持簡單——奧卡姆剃刀原理
    於是他們為了預防生產線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工程師想盡辦法發明了一臺X光監視器去透視每一臺出貨的肥皂盒。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們的解決方法是買一臺強力工業用電扇去吹每個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沒放肥皂的空盒。這則小故事蘊含著一個重要的原理—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
  • 奧卡姆剃刀:讓事情回歸簡單
    特別是在簡潔性上做的不好,感覺做了不少畫蛇添足的事情。試想一下,有些功能我作為作者都很少去使用,我實在想不到,它為什麼還有存在的理由。基於上面的思考,我做了這一次COLA 2.0 到 COLA 3.0的升級。在本次升級中,我沒有增加任何新的功能,而是儘量多刪減了一些概念和功能。
  • 奧卡姆剃刀原理
    奧卡姆剃刀原理,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奧卡姆(Ockham)位於英格蘭的薩裡郡,那是威廉出生的地方,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 奧卡姆剃刀思維:簡單成就高效
    那我們認為這樣的假說相對於其他解釋太複雜了,可以優先排除。事實上,簡單的解釋反而最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現在也有人認為這些離奇的時間本身就不夠神秘,例如可能是遭遇颶風、船體損壞等緣故,每一起事件都有其合理解釋。前面我們提到了「奧卡姆剃刀」原則,那究竟什麼是「奧卡姆剃刀」呢?
  • 巧妙運用奧卡姆剃刀定律
    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提出。簡單來說就是「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其實原理在中國很早便流傳開來,就是家喻戶曉的「精兵簡政」思想。前一陣看到一則故事大概是講馬克·吐溫在一個禮拜天去教堂,恰逢趕上一位傳教士在用令人動容的語言講述非洲傳教士的苦難生活,當他聽了5分鐘時,馬克·吐溫立馬決定對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捐獻50元,接著傳教士又講了10分鐘,此時他決定將捐款減到25元;最後傳教士講了一個小時後,拿起缽子準備向聽眾請求捐款時,馬克·吐溫已經厭煩之極,1分錢都沒有捐……很容易看出,有時短小精悍的語言,其實是事半功倍
  • 奧卡姆剃刀
    事實上,只有前兩種形式見於他現存的著作中,而第三種形式則由後來的一位學者撰寫。威廉使用這個原理證明了許多結論,包括「通過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結論」。這使他不受羅馬教皇的歡迎。  許多科學家接受或者(獨立的)提出了奧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萊布尼茲的「不可觀測事物的同一性原理」和牛頓提出的一個原則: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釋自然事物的特性,則我們不應當接受比這更多的原因。
  • 奧卡姆剃刀定律很好用
    總有一些詞比如墨菲定律,馬太效應等,乍一看這是什麼,都沒見過。仔細一看解釋,原來是這個意思。用大白話解釋一下,就秒懂了。比如好多寫財報的書,財報裡面的術語對於非會計專業的人來說一點都不友好,當然為了賺錢還是得看呀。
  • 墨菲定律——奧卡姆剃刀定律:把握關鍵,化繁為簡
    有時候事情並不是越複雜越好,大道至簡,把握關鍵,化繁為簡才是正確的做法。長篇大論有時候太過冗長空泛,讓聽者感覺睏乏,毫無意義。我們學會用簡單的語言,精準的描述定位問題,才能更加有效率,更加容易獲得成功。蘇格拉底曾說:「任何問題最可能的解決辦法是步驟最少的辦法。」
  • 一切理論之母: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 奧卡姆剃刀定律: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文|羅輯回歸(專注為大家整理感興趣的內容,如大家喜歡,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奧卡姆剃刀原理,是14世紀由英格蘭的威廉提出!相比之前給大家介紹的破窗效應、蝴蝶效應等,奧卡姆剃刀原理顯得比較陌生但很重要。奧卡姆剃刀原理又被稱為簡單有效原理,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 科學界的名刀-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奧卡姆的剃刀」是於14世紀由奧卡姆提出的,該原理通常表述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中,「剃刀」的含義就在於剪除一個理論模型中那些不必要的假設或參量,或者是從兩個處於競爭地位、結論相同的理論模型中,選擇那個形式或結構更簡單的模型。
  • 奧卡姆剃刀法則
    和許多14世紀的宗教團體一樣,方濟各會的總部設在牛津,它為牛津大學的在校生提供了住所。威廉是一名主修神學的牛津學生,儘管沒有畢業,他後來還是成了中世紀最主要的思想家之一,對物理學、神學、邏輯學和哲學都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最著名的思想是奧卡姆剃刀法則,即主張最簡單的解釋通常是最好的解釋。「剃刀」一詞比喻我們可以把一個理論中糾纏複雜的部分像鬍子一樣「剃除」,只留下最簡單的解釋。
  • 善用「奧卡姆剃刀」提速增效能
    14世紀英格蘭邏輯學家、來自奧卡姆的威廉提出奧卡姆剃刀定律,主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數百年來,這把「剃刀」被廣泛應用在哲學、管理學、語言學等方面。 「黨員幹部要在工作中善用『奧卡姆剃刀定律』,抓住主要矛盾,科學地化繁為簡,激活幹部活力,凝聚力量提高效率。」
  •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奧卡姆剃刀
    人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千萬不要把事情過於複雜化,簡單的時候就得簡單,太多的顧慮反而會讓人們走彎路,事情的結果也會和人們希望的相反。奧卡姆剃刀定律它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引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