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話說「釣魚釣蝦餓死全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05 啊新聊社會

農村老俗話說「釣魚釣蝦餓死全家」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農村老話形成於過去唯農是業的農耕經濟時代,在那時候,唯有務農才是正業,「千生意萬買賣,不如老農搬土塊」,一切與農業生產無關的愛好,都被視做不務正業。釣魚釣蝦,我們當地稱為釣魚摸蝦,被農民以為是吊兒郎當不知過日子的行為,是被農民瞧不起的。在舊是時農村,和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事情,和人們生活相關的事情才會被農民認可。農村木匠、瓦匠等從業人員,老百姓稱為手藝人,因為這些工作和生活密切相關。但此外的一些愛好,比如畫畫、釣魚摸蝦,抓個麻雀,打個兔子,都會被認為不務正業,農民稱為「五脊六獸」的。

在我們農村,過去的每一條河溝中,都會生長著很多野生的小魚小蝦。有些愛好捉魚摸蝦的人,便會想辦辦法將這些魚蝦捉來,臨時改善一下生活。但是,捉魚摸蝦要置辦工具,還要耽誤農活。再是,這些魚捉來,雖然可以解解饞,但是,魚蝦被農民以為是菜餚,畢竟不能果腹,節省不了糧食。何況,有魚有蝦就著,便會想起喝點小酒,有時候再呼來三兩朋友,喝多了更耽誤了農活。而老婆孩子,也不可能陪著男人們喝點小酒吃點魚蝦。所以,釣魚摸蝦的人自己倒是酒足飯飽的,但家裡人可是跟著受餓了。長此以往,一門心思釣魚摸蝦,不把心思放在種地上,肯定影響糧食的產量,民以食為天,沒有足夠的糧食,家人肯定會跟著挨餓。所以老百姓會說「釣魚釣蝦餓死全家」,其實這是一種告誡,告訴年輕人要把心思用在正地方,不要搞歪門邪道。

產生這句老話的原因,主要是當時社會比較閉塞,人們生活比較困難,所以認為解決吃飯問題是第一要務,其他都是旁門左道。現在,社會進步了,人們的日子悠閒了,有點興趣和愛好是頗受推崇的,不能一門心思光守著土地生活了。所以,這句過去看起來比較有道理的農村老話,現在已經不合時宜了。畢竟釣魚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不管是退休工人,還是專業老農,釣魚摸蝦者非常多了,前些日子農村的親戚弄了兩條大鰱魚,還專門邀請我去吃魚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大王八,說的是啥意思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垂釣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也有: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一朝學會狗攆兔,從此踏上不歸路。首選釣魚人是不會對吃飯有有什麼挑剔的,自己喜歡吃什麼無所謂,反而是魚喜愛吃什麼,哪是無比的重要,自己飯菜味道都不重要,魚餌的味道一定要合魚的口味才好,喜歡上釣魚之後,不怕熱了,也不怕冷了,也變的勤勞了,在偏僻的釣魚地方也能找到,在重的裝備也能背著亂跑,對待老婆也格外的好,只要老婆同意讓去釣魚,什麼髒活、累活都是在所不惜。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古代我國農業不發達的年代裡,一年中糧食能否有收成至關重要,而糧食也是人們生活的物質的重要來源。而在以前農村年代裡,氣候預測和科學技術不發達,很多農業生產都是依靠農民們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通過不同時段觀察氣候變化來預測後期天氣情況。
  • 湄公河釣魚過癮釣蝦更過癮,1斤多重的大河蝦挑戰你的想像!
    釣魚很常見,但是你都沒聽說過釣蝦嗎?其實兩者差不多,而且有人說,有時候釣蝦要比釣魚還爽。尤其是在湄公河釣蝦,那絕對是不一樣的體驗。湄公河有一種蝦叫做羅氏蝦,又名「羅氏沼蝦」,而且淡水羅氏蝦在湄公河裡的存在密度可是相當的大。如果是熟手,一天能釣十多斤的蝦。
  • 農村俗語「寧可餓死,不娶活漢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中流傳著很多簡明精練、膾炙人口的俗語,反映了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有的關於農耕勞作、有的關於生活瑣事、有的關於風俗習慣、有的關於人生哲理……總之,農村俗語是祖先們根據生活經驗積累而來,對子孫後代們的生活大有裨益,不過有些俗語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並不是所有的農村俗語都值得學習與傳承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可是大事情,一方面現在能給批塊宅基地很不容易,而且蓋房建設成本也很高,蓋好一棟二層房子要是沒有二十來萬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蓋房時要考慮很多,既要有好的房屋戶型,更要有好的風水,因為農村人對於這個比較講究。
  • 老農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講的什麼意思?
    記得村裡有個老人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當時並不是很理解,之後後來經歷、看到過一些事情以後,才發現確有一定的道理。原話是這樣說的,「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不是感覺這句話的警示作用非常強。就算是窮困到了極點、飢餓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也不能做這兩件事。很多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朋友,可能並不懂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關於農村選地址、建房子的風水可真是多,小編整理了幾天都沒整理完。其中不乏充滿道理的農村老話和風水俗語,即使放在現在也可以站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還有一些就有點帶有迷信、恐嚇的色彩,之所以寫這個系列不是為了宣傳封建迷信,而是讓大家辨別清楚這些究竟是糟粕還是精華。
  • 陰天釣魚釣深還是釣淺,野釣鯽魚有什麼絕招?
    陰天釣魚釣深還是釣淺,這個是與季節有關係的。陰天什麼季節都有,但釣深還是釣淺,季節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春季的時候,釣魚就要釣淺。夏季釣魚,陰天是比較舒服的,因為沒有酷熱的太陽,很涼爽。夏季陰天釣魚,就不能釣太淺,因為太淺的地方,經過太陽暴曬後,水溫會比較高,魚是受不了高溫的。這時,就要選擇稍微深一點的地方釣魚,特別是樹蔭下面比較涼爽的地方,是非常好的選擇。沒有樹蔭,就選擇稍微遠一點的地方。秋季陰天釣魚,也是比較舒服的。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後面還有幾句,句句經典卻很少有人知
    常言道: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後面還有幾句,你聽過嗎?中國古代有一句俗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字面意思是一個小孩生下來三歲,就能看出來他長大會是一個怎樣的人,而等他7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他老了以後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 水庫中釣了條魚,看起來很像「過山鯽」,有釣魚人認識嗎,求鑑定
    對於一名釣魚人來說,最能讓他們牽掛的可能就是跟釣魚相關的事情吧。正所謂「一日不釣,如隔三秋」,如果連續好幾天都不能去釣魚,想必大家的心中往往是極為難受的。作為一名釣魚人,小編還算比較有克制能力,工作和休息都區分得相對明確,該工作的時候就專心工作,該休息的時候就敞開了心的的玩。
  • 釣魚時總是遇到蝦該咋辦呢?
    釣魚「留大放小」,「垃圾帶走,分類放置」。在釣魚時總是能釣到蝦怎麼辦?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理解是釣魚遇到的是河蝦,我就基於這點來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釣魚遇到蝦,打包早回家」對於這句話我是很認同的。因為我釣魚遇到河蝦估計有十幾,二十幾次了,收穫往往是不好的。
  • 農村俗語:「一家有三象,神鬼不敢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家有三象,神鬼不敢撞」,是怎麼回事?有道理嗎?在農村裡,人們做事也是有禮節,還有很多講究的。而農村老人也常常教導一些年輕人,凡事在做人、做事的時候,要禮讓別人三分,給別人一條路,給自己一條後路,這樣才能皆大歡喜。
  •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這一句俗語,就是拿動物的一種排洩方法做了一個比喻,小雞沒有排尿系統,但同樣需要排尿,只是說洩殖腔不同罷了。這句話也是比喻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不一樣,但同樣都能生活得很好,也是比喻各有各的擅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農村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年輕人整天看是遊手好閒,東遊西逛,看他是無所事事,但他生活的也挺好。殊不知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他自己的業務,他能在東遊西逛的同時,把這些業務辦成了,自己能從中得到收益。
  • 農村水庫釣到條2斤重的「泥鰍」,背上有倒刺,這是什麼魚?
    摘要:在農村水庫釣到條2斤重的「泥鰍」,背上居然有倒刺,這是咋回事?文/農夫也瘋狂在大夏天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去釣魚。農夫也有這個愛好,在我們南方這邊水庫、河流這些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因為是農村,有些水域裡面的魚都是野生的,而且農村裡釣魚的也少,如果大家喜歡都可以去釣的,並且是真正不花錢的。而前不久有個朋友就跟我們分享了一個釣魚的趣事。他說在水庫裡釣到一條兩斤重的大「泥鰍」,但是去捉它的時候卻被刺傷了,劃拉出了一道大口子。細看才發現原來這種魚的背上有一排倒刺,非常的鋒利。這是什麼魚呢?為什麼還會有倒刺呢?
  • 釣不到魚,拉走別人一車白菜,好個釣魚不走空!
    享受的是垂釣過程,但釣魚結束以後都希望可以看到魚,哪怕是拍照之後再放入水中。但這種畫面,往往都是奢望!越是這樣想,偏偏就越釣不到!越是釣不到魚,內心就越是難受!如果都釣不到還行,偏偏水邊別人能釣到,自己釣不到!這就讓人更是無奈了,因此對漁獲就更為看重了!
  • 農村老話「寧救百隻羊,不救一頭狼」什麼意思,老農的話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寧救百隻羊,不救一頭狼」什麼意思,老農的話有道理嗎在我們日常中,經常會聽到老人說一些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包含不同方面的意思。
  • 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今年是大年初七了,按照法定節假日的話,今天正是上班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已經踏上了返城的道理了吧。不過在農村就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七不出,八不歸,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海島釣魚,深海油架船釣偶遇魚群,爆釣滿滿一船艙50多條的海狼魚
    海島釣魚,深海油架船釣偶遇魚群,爆釣滿滿一船艙50多條的海狼魚,首先潿洲島是一個旅遊海島,相對於海南和新馬泰等國外海島來說,這裡的開發時間完,所以島上的環境相對原始,用農村來形容也不為過,而且由於島上的物資基本還是需要靠船運上島,所以島上的物價相對內地也是略高的。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有時候要結合很多因素去懂,特別是一些初看莫名其妙的話,比如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讓人冷不丁看見時就會感覺茫然,為啥男人怕八月,女人怕臘月?他們在害怕什麼?這麼一看,意思就比較明白了,可是還是多少讓人不解。那麼這具體是啥意思呢?現在還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這句話啥意思我國農業生產的巨大變化就在近二三十年中,在過去的五千年都屬於原始農業勞動。什麼叫原始農業勞動?就是靠著非常原始的手段去實現農業的勞作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