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我趕上了「史上最強颱風」

2021-01-18 南都周刊



這就是日本人對待「最強颱風」的辦法:自己做到最好,然後平靜接受一切。

文 | 張豐 




因為來訪學,在日本,我趕上了「史上最強颱風」。 


10月13日上午11點,東京銀座的大街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遊蕩。他們和我一樣,想找點吃的,但這並不容易,絕大多數商店和餐館都還沒開門。那些平常笑臉相迎的服務人員,因為颱風,多休息了半天。 


被稱為史上最強颱風的海貝思,已經離開了東京,消失在浩瀚的太平洋中。


超強颱風海貝思登陸日本  


被誇大的颱風,造謠也沒人在意


「史上最強颱風」不僅是中國媒體的說法,日本人也很信。據說這說法最初來自美國,「強颱風一共分為五級,這次的海貝思達到了6級(根本不存在的級別)。」日本媒體在報導中普遍把這次颱風和1958年的狩野川颱風相提並論,那次颱風從名古屋開始,奪走了四千多人的生命。 


10月11日,我在銀座陪家人逛街的時候,聽到講漢語的店員說:「這次颱風預計會死四千多人呢,明天就全部放假,不上班了。」開始我以為這來自不懷好意的網友的編造,後來發現這竟然是正規媒體的封面,有一份叫《日刊現代》的報紙,頭版頭條赫然寫著:「最兇颱風預測東京死者8000人。」當然,「預測」兩個字比較小。 


8000人的算法,大概是這樣來的:既然颱風比狩夜川還厲害,又是正面襲擊東京,那死亡人口就翻一倍吧。 


這份報紙看上去不太正經,是標準的「八卦小報」,發行量卻超過160萬份(這數字擱中國報媒的黃金時期,也能排前三),很多便利店都能買到。為了多賣幾份報紙,標題往往聳人聽聞。除了大膽預測颱風死亡人數外,當天的頭版還有兩條是咒罵安倍首相的。 


安倍不會相信這份報紙上的內容,估計日本人民也不信,但是那樣的「預測」卻毫無疑問加深了讀者的印象,到一個華人店員那裡,就成了「報紙上說的」了。


像《讀賣新聞》《朝日新聞》、NHK這樣的媒體,當然不會這樣預測,但是他們在報導颱風的時候,也有誇大災情的可能性。 


事實上,整個日本社會都有點反應過度了。在抖音上,有中國大媽在颱風中揮舞自己的絲巾,也有不少中國遊客拿颱風逗樂,但是日本人卻非常嚴肅,如臨大敵。早在幾天前,基金會的黑川小姐就向我通報,會有史上最強的颱風,讓我一定注意。幾位在日本的朋友都聯繫我,囑咐我千萬別出門,多囤點吃的在家裡。 


普通日本人就是這樣做的,超市裡很多貨架都空了。日本人在搶購、囤積食品和水,也有人認真地把浴缸放滿水,應對可能出現的停水。媒體不會報導「人民群眾情緒穩定」,也不會呼籲大家不要去搶購。因為,民眾在天災面前的情緒不穩定不僅是正常的人性,也並不影響社會的「穩定」。 


10月11日,颱風登陸前,搶購一空的超市貨櫃,圖源:新華社 


政府的反應也有些過度——啟動了最高級別的應急預案,各地共轉移安置了160萬人,平常的那些應急安置點派上了用場。他們絕對不敢讓「死亡8000人」這樣的事情出現,不能讓「謠言」成為「遙遙領先的預言」。  


NHK,一個冷漠的核心


12日正好是周末。平常都要正常上班的銀座各大商場、飯店,也都關門歇業了。我訂的房間正好到期,不得不去前臺延一天。服務員告訴我,因為颱風,打掃房間的人手不夠了,酒店餐廳也不能提供服務,「如果你能接受的話,可以減免3000日元的打掃費。」 


我沒有別的選擇,就這樣成為了「災民」。有幾個小時,躲在酒店房間裡看NHK的直播。 


剛來日本的時候,就去參加了NHK電視臺搞的迎奧運活動。日本朋友說,NHK就是日本的中央電視臺。其實還真不太一樣,比如NHK作為公共電視臺,靠份子錢(市民的收視費)活著,從來不播放廣告(最近開始為自己的節目做廣告了)。 


為了應對最強颱風,NHK派出各路記者,發回最新的報導。和中國災難報導不同的是,NHK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受災群眾的穩定」上,他們給災民的鏡頭並不多。同樣,他們也沒有給官員進行自我表揚的機會,除了氣象廳,很少政府官員出現在電視畫面中。讓我頗感意外的是,看了幾個小時的直播,沒發現一個「感人的故事」,也沒發現他們採用一條來自網際網路上的視頻。 


看來,NHK對那些戲劇性的新聞並不感興趣,他們關注的是災情本身。電視上反覆播放的是最新的災情、交通變化以及各地安置點的消息——他們更重視的是這些真正有用的。我大概看了8個小時電視,沒有發現一個日本人哭了,或者情緒激昂地「救災」,電視主持人也是一臉平靜,這可能就是日本人特有的冷靜(或者冷漠)吧。 


後來想明白了,這就是公共媒體的角色。朋友告訴我,千萬不要關掉電視,因為重要的信息或者通知,都會從那上面出來。在超級颱風這樣的災難中,NHK成為日本社會的核心,政府和各類信息處理、搶險機構,都團結在這個核心的周圍。  


平靜接受一切


12日晚上,在酒店的12樓,我感受到清晰而劇烈的搖晃。在四川生活多年的我知道,這是地震了。查了一下,震中在東京附近的千葉,芮氏5.7級。大概三小時後,房間又開始明顯搖擺,這次沒有地震的消息,大概是颱風掃過銀座吧。 


對日本來說,這是奇怪的一天。早上千葉發生了龍捲風,白天電視上出現最多的受災畫面,就是龍捲風造成的,幾家屋頂被掀翻,有一人死亡。除了颱風和地震,日本還有兩處火山不甘寂寞地噴發了。 


日本千葉,房屋被大風掀翻。圖源:NHK


但是,如果你在13日的早上醒來,會發現世界又恢復美好。街上沒有一處積水,也沒有一片垃圾。「史上最強颱風」沒有毀滅東京。乘坐電車去成田機場,經過幾條河流,在昨晚的電視中,這裡的水位都超過了警戒線。河水湍急而渾濁,不像平常那樣清澈,這就是颱風來過的證明,但是時間會讓它恢復平靜。 


想起不久前的15號颱風,也是晚上造訪東京。第二天上午是工作日,我走出居所,那個偏僻的地方,竟然有很多人。男性都是清一色的白襯衫和深色褲子,這些上班族平常都早出晚歸,現在卻無可奈何地在街上徘徊。 


交通一時不能正常,有很多人滯留在地鐵站,他們站著或者坐在地上,看手機或書,真正的「情緒穩定」。旁邊就是咖啡館,但是這些人都沒有去咖啡館找個座位休息,他們就那樣安靜地站在外面看書。或許這就是日本人的習慣:只有真正喝咖啡,才會去咖啡館。 


基金會的兩個女孩都告訴我,那天她們上班路上花了三個小時,都遲到了。「為什麼不請假?」「如果上司沒說可以休息,日本人都會去上班,不管用多長時間。」 


這就是日本人對待「最強颱風」的辦法:自己做到最好,然後平靜接受一切。







EN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聯繫原公號。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    


相關焦點

  • 我趕上了「日本史上最強颱風」:媒體和民眾都異常平靜
    日本人對待「最強颱風」的辦法:自己做到最好,然後平靜接受一切。颱風天裡的日本人,這位朋友,你好歹尊重一下颱風啊。 這就是日本人對待「最強颱風」的辦法:自己做到最好,然後平靜接受一切。
  • 史上最強颱風襲擊日本卻被漫迷惡搞,颱風:我不要面子的嗎?
    這幾天日本遭受到了號稱世界上最強的颱風襲擊,最強颱風海貝思襲擊日本之後遭受到了很嚴重的損失。從衛星上面看最強颱風海貝思是一個大奶蓋的樣子看起來就十分恐怖。就算颱風很厲害卻抵擋不住樂觀的日本漫迷各種惡搞,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史上最強颱風海貝思被惡搞成什麼樣子!
  • 史上最強颱風席捲日本!這張報紙的預測是什麼鬼?
    這幾天刷微博的朋友,可能都被一張報紙嚇到了: 史上最強颱風:東京預測死亡8000人… 報紙上所說的颱風,指的是目前正在日本東南沿海上空盤旋著的「海貝思」,是日本今年的第19號颱風。
  • 史上最強颱風登陸日本?假的,沒有破歷史紀錄
    這兩天,網上出現了關於「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的消息有微博大V稱「日媒報導:19號颱風(海貝斯)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根據美國氣象衛星的雲圖測量,已經超過了目前為止的颱風最大等級,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也有微博曬出日本報紙「東京預測死亡8000人?」等等。
  • 闢謠|史上最強颱風登陸日本?假的,沒有破歷史紀錄
    這兩天,網上出現了關於「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的消息有微博大V稱「日媒報導:19號颱風(海貝斯)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根據美國氣象衛星的雲圖測量,已經超過了目前為止的颱風最大等級,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
    颱風是一種不容小覷的自然災害,隨後還會引發各種災害。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歡迎閱讀!中國史上最強颱風颱風威馬遜超強颱風威馬遜(英語:Typhoon Rammasun,國際編號:14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lenda)為201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九個被命名的風暴。「威馬遜」(泰語:รามสูร)一名是由泰國提供,是指當地神話的雷神。
  • 海貝思是史上登陸最強颱風?中國氣象局颱風專家:並不是
    海貝思是史上登陸最強颱風?A-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此前有消息稱,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是史上登陸最強颱風。預計,「海貝思」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北轉東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減弱,逐漸趨向日本東南部沿海,並將於12日傍晚到夜間在上述沿海登陸,登陸時的強度為14級,強颱風級,隨後從日本東京附近地區掠過。新京報:「海貝思」是否為「史上最強」登陸颱風?
  • 史上最強颱風?萬萬沒想到,有天竟要幫日本闢謠……
    ),引用@中央氣象臺 的話「萬萬沒想到,今天要幫日本闢個謠」—— 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雖強,但絕非地球史上最強/最大颱風! 失實報導四起 近日,在颱風「海貝思」登陸日本之前,「最兇颱風」「地球史上最大級颱風」「預測將導致8000人死亡」等誇張說法見諸當地媒體報端——
  • 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強颱風?不正確
    關於颱風海貝思幾點官方且正式的說明。這個颱風值得我們重視和防範,更需要公眾建立正確的認知,但千萬不要引起不必要恐慌1、首先這個颱風叫海貝思,名字來源於菲律賓,意義是褐雨燕。它的名字不叫海貝斯。2、「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史上最強颱風」,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首先,「海貝思」強度確實很強,截至目前維持超強颱風級別已經超過90個小時,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上的風王;它的體積也很龐大,影響(直徑)範圍在800公裡以上,一般的颱風在500公裡左右。
  • 可能地球史上最強的超強颱風!「海貝思」將不久登陸日本
    日本19號超級颱風「海貝思」正在成型!太空俯瞰圖由圖中可以看出,這「團」颱風正在逐漸呈現,將於不久後登陸日本。這次颱風為什麼被譽為「可能是史上最強的颱風」呢?因為:1,颱風最高等級為5級,而美國氣象專家將19號超強颱風定義為不存在的「6級」。2,上次重創千葉的大颱風也沒能讓美國軍艦離開,而這次卻出海避風去了。3,被眾多專家譽為「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強颱風」。4,周六恰逢滿月天文大潮,海浪將更瘋狂。5,可能出現大範圍停水停電,沿海低洼地區可能會被淹沒!
  • 史上最強颱風+地震+火山爆發,日本昨天真是太難了…...
    日本昨天真是太難了……12日,日本有記錄以來最強颱風登陸該國東部地區;
  • 超強颱風「海貝思」即將登陸日本 史上最強到底有多恐怖?
    這兩天,網上出現了關於「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的消息有微博大V稱「日媒報導:19號颱風(海貝斯)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根據美國氣象衛星的雲圖測量,已經超過了目前為止的颱風最大等級,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 「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強颱風?不可信!
    中國天氣網訊 日前,關於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的一些報導在日本網絡刷屏,比如「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大的颱風、「海貝思」已經超過目前為止的颱風最大等級,颱風影響已經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這些報導一經發出,在日本社會引起極大恐慌,不少超市的食物、飲用水等被搶購一空。
  • 疫情、酷暑之後,這周末史上最強颱風將登陸日本?
    日本氣象廳2日宣布,1日晚,發現的第10號颱風(此次颱風的命名為海神),在小笠原近海向西推進,將有可能發展為史上最強級別的颱風,6~7日將從鹿兒島·奄美向西日本靠近並登陸。由於擔心會產生大範圍的巨大影響,呼籲大家提前做好最大級別的警戒。
  • 日本10號颱風升為「超強級」,引發最高警報!可能是史上最強?
    最近生活在日本的朋友,恐怕都被連續登陸的9號、10號颱風新聞刷屏了吧! 被命名為「美莎克」和「海神」的兩尊強力颱風,前幾天還在國內江浙一帶肆虐,好在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 地球史上最大颱風登陸日本 預測死亡8000人?科普博主闢謠:2019最強
    近日,微博上流傳起關於颱風海貝思的傳言,稱其是「地球史上最大颱風」、「日本最兇颱風」、「預測東京死亡8000人」等等。由於這些消息出自日本紙媒與知名博主,引起了在日華人與微博網友的高度緊張與大量轉發。
  • 超強颱風「海神」即將登陸日本九州地區 或發展為史上最強級別
    人民網東京9月3日電(吳穎 滕雪)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3日上午在日本南部太平洋海域向西移動。日本氣象廳預測,不斷增強的「海神」 將有可能發展為史上最強級別的颱風,並將於6日至7日期間強勢先後接近日本鹿兒島縣奄美群島和九州地區,並有登陸的可能性。
  • 「海貝思」是颱風登陸史上最強「風王」?專家:更厲害的不止一個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雖然沒來叨擾我國,但正在氣勢洶洶地逼近我們的鄰居日本,預計今天傍晚將在日本伊豆半島到房總半島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為強颱風級(風力14級,42-45米/秒)。
  • 史上最強颱風,橫掃日本
    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颱風,是發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熱帶空氣旋渦,風力巨大,同時有暴雨。今多稱為熱帶風暴。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飈風」這一名稱,到1956年,飈風簡化為颱風。在我小的時候不懂得颱風的危害,那時只覺得好玩,依稀記得在沒雨的時候用毛線繩綁著熟料袋在逆風裡奔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有記錄以來全世界來最大的熱帶風暴,『泰培』源於1979年10月4日澎貝島附近季風槽產生的擾動天氣
  • 日本遭遇史上最強颱風?跟著來的還有地震+火山噴發
    ,在各大媒體關注下的19號颱風海貝思,終於登陸了日本。 其實,在颱風未登陸前,它就已經引起了全球網友的重視,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了。據氣象衛星的雲圖顯示,幾乎大到吞噬整個日本。還有網友十分中肯的形容了這次海貝思來襲: 雖然海貝思在登陸過程中逐漸縮小成為強颱風等級,並不是日媒口中所謂的地球史上最強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