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一種不容小覷的自然災害,隨後還會引發各種災害。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歡迎閱讀!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
颱風威馬遜
超強颱風威馬遜(英語:Typhoon Rammasun,國際編號:14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lenda)為201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九個被命名的風暴。「威馬遜」(泰語:รามสูร)一名是由泰國提供,是指當地神話的雷神。
超強颱風威馬遜(140kt)登陸中國海南省文昌市後,打破了2006年颱風桑美(130kt)的記錄,成為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登陸時17級,錄得最低氣壓899hpa。
威馬遜兩度出現臨岸急劇增強的情況,分別在穿越菲律賓中部及中國海南島前出現,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65.5億元,並導致南寧發生海變,城市內部被淹,損毀嚴重。
由於威馬遜給中國華南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根據颱風命名法中退役規則,威馬遜被除名,替代名博羅依(Bualoi),其意為泰式鮮奶。
傷亡情況
截至20日統計,「威馬遜」共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65.5億元。海南因倒房、洪水衝淹等死亡9人、失蹤5人,廣西因倒房、滑坡等死亡5人。[5]
社會損失
截至2014年7月19日,海南文昌、海口、瓊海、澄邁、定安等地
基礎設施損毀嚴重,農作物大量受損。18.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5100餘間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全省18日平均降水264毫米,其中昌江、海口降雨量均超過500毫米,全省水庫庫容增加3.18億立方米,241個水庫洩洪,未出現水庫垮壩。
廣東11.1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近2萬間房屋倒塌或受損。農作物受災面積79.62千公頃,其中絕收3.8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48億元。雷州半島香蕉、甘蔗等農作物大面積被毀,農業遭受重創。
廣西緊急轉移安置20.91萬人,12.57萬人需要緊急生活救助;還有426.87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成災 120.73千公頃,絕收13.81千公頃;倒塌農房822戶1577間,嚴重損壞農房872戶1356間,一般損壞農房23809戶43822間;直接經濟損失16.25億元,其中農業損失12.91億元,家庭財產損失5851.75萬元。
「威馬遜」對三省區電網造成衝擊。截至2014年7月19日上午,南方電網10千伏以上線路累計跳閘1342條次,累計損失負荷139.74萬千瓦。
廣西數十條普通公路部分路段斷通,高速公路沿線設施受到較大破壞,北海、欽州、防城等地數百條客運班線停運,交通部門正全力救災搶通。
盤點歷史上最強的颱風
颱風威馬遜
2014年第9號超強颱風威馬遜三次強勢登陸我國,成為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35.5億元,並導致南寧發生海變,城市內部被淹,損毀嚴重。
2颱風洛克
2011年9月21日,第15號颱風洛克在日本上空登陸,從這張日本MTSAT-1R0430Z衛星圖可以看出。颱風洛克是日本本月來遭受的第二場颱風,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其規模相當於四級。截至9月22日,已造成11人死亡。
3颱風南希
1961年9月12日,颱風南希形成於西北太平洋地區。據測量,當其風速達每小時343千米,威力相當於5級超強颱風。由於距離久遠,如今都認為那次測量過高。而已被證實的幾場颱風,風速達每小時306千米,可算作史上第二強。南希破壞範圍廣,波及日本及美國關島,死亡人數達191。
4颱風梅姬
颱風梅姬於2010年10月18日在菲律賓登陸,是有記錄以來登陸菲律賓風速最高的颱風。梅姬,在韓語中為「鯰魚」的意思,最強時風速每小時達241千米,據JTWC指標,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相當於超強颱風。熱帶氣旋速度必須達到每小時118千米,才能被稱之為颱風,而超強颱風梅姬造成菲律賓和臺灣地區69人死亡。
5颱風維拉
維拉,是史上最致命颱風之一,於1959年九月底席捲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萬多人受傷。維拉破壞性之大,主要因颱風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勢灣洪水嚴重泛濫,與其每小時305千米的強勁風速聯繫不大。巨浪摧毀了防波堤,莊稼、馬路、鐵道全都付之一炬,150萬居民無家可歸,痢疾大範圍爆發,壞疽和破傷風也隨之而來。此外,維拉帶來的這場災難,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達系統的建立,用以預期未來的重大風暴。
6颱風薩拉
超強颱風薩拉,最大風速可達每小時310千米。1959年9月17日,薩拉在韓國南部登陸,狂風暴雨造成6人死亡,並摧毀6000間房屋,農作物損失達數百萬美元。整個韓國,泛濫的洪水與巨浪造成669人死亡,782123人無家可歸;此外,洪災還造成日本死亡24人,數千座房屋無一完好。
7颱風佛利斯特
1983年9月,超強颱風佛利斯特在西太平洋形成發展,這是有記錄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熱帶氣旋,氣壓以24小時為周期每次下降100毫巴。這一熱帶風暴在當年9月28日襲擊日本,最大風速達每小時137千米,整個日本降雨量高達48.3釐米,毀壞46000間房屋。這場風暴總共造成傷亡21人,損壞程度為中等。
8颱風約翰
颱風約翰,是持續最久、波及範圍最廣的熱帶氣旋,形成於厄爾尼諾現象猛烈的1991到1994年間,威力最強時相當於5級颶風。約翰活動期間,從東太平洋到西太平席捲了13280千米,然後返回中部太平洋地區,共持續31天。因為同時活躍於東西太平洋兩個地區,因此約翰既是颶風,也被稱為颱風。由於大部分時間它都停留于洋面,因此對夏威夷島造成的損害不大。
9颱風諾拉
諾拉的風眼可達30℃,勝於任何熱帶氣旋。當風速達298千米每小時,它就形成超強颱風。1973年10月10日,諾拉在抵達中國東南地區時減弱,但也造成18人死亡,損失超過200萬美元。
10颱風泰培
1979年10月12日,泰培形成於西北太平洋,是有記錄以來最猛烈的熱帶氣旋,風暴直徑為2220千米,幾乎等於美國大陸的一半長度。據測量,風暴中部氣壓為870毫巴,表層風速為每小時190英裡,共造成日本與美國關島86人死亡。泰培也屬嚴密監控的熱帶氣旋,美國空軍曾進去執行過60次任務。
史上最強的颱風
1、颱風洛克
2011年9月21日,第15號颱風洛克在日本上空登陸,從這張日本MTSAT-1R 0430Z衛星圖可以看出(來源:JMA/NOAA)。颱風洛克是日本本月來遭受的第二場颱風,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其規模相當於四級。截至9月22日,已造成11人死亡。
2、颱風南希
1961年9月12日,颱風南希形成於西北太平洋地區。據測量,當其風速達每小時343千米,威力相當於5級超強颱風。由於距離久遠,如今都認為那次測量過高。而已被證實的幾場颱風,風速達每小時306千米,可算作史上第二強。南希破壞範圍廣,波及日本及美國關島,死亡人數達191。
3、颱風梅姬
颱風梅姬於2010年10月18日在菲律賓登陸,是有記錄以來登陸菲律賓風速最高的颱風。梅姬,在韓語中為「鯰魚」的意思,最強時風速每小時達241千米,據JTWC指標,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相當於超強颱風。熱帶氣旋速度必須達到每小時118千米,才能被稱之為颱風,而超強颱風梅姬造成菲律賓和臺灣地區69人死亡。
4、颱風維拉
維拉,是史上最致命颱風之一,於1959年九月底席捲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萬多人受傷。維拉破壞性之大,主要因颱風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勢灣洪水嚴重泛濫,與其每小時305千米的強勁風速聯繫不大。巨浪摧毀了防波堤,莊稼、馬路、鐵道全都付之一炬,150萬居民無家可歸,痢疾大範圍爆發,壞疽和破傷風也隨之而來。此外,維拉帶來的這場災難,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達系統的建立,用以預期未來的重大風暴。
5、颱風薩拉
超強颱風薩拉,最大風速可達每小時310千米。1959年9月17日,薩拉在韓國南部登陸,狂風暴雨造成6人死亡,並摧毀6000間房屋,農作物損失達數百萬美元。整個韓國,泛濫的洪水與巨浪造成669人死亡,782126人無家可歸;此外,洪災還造成日本死亡24人,數千座房屋無一完好。
6、颱風佛利斯特
1983年9月,超強颱風佛利斯特在西太平洋形成發展,這是有記錄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熱帶氣旋,氣壓以24小時為周期每次下降100毫巴。這一熱帶風暴在當年9月28日襲擊日本,最大風速達每小時137千米,整個日本降雨量高達48.3釐米,毀壞46000間房屋。這場風暴總共造成傷亡21人,損壞程度為中等。
7、颱風約翰
颱風約翰,是持續最久、波及範圍最廣的熱帶氣旋,形成於厄爾尼諾現象猛烈的1991到1994年間,威力最強時相當於5級颶風。約翰活動期間,從東太平洋到西太平席捲了13280千米,然後返回中部太平洋地區,共持續31天。因為同時活躍於東西太平洋兩個地區,因此約翰既是颶風,也被稱為颱風。由於大部分時間它都停留于洋面,因此對夏威夷島造成的損害不大。
8、颱風諾拉
諾拉的風眼可達30℃,勝於任何熱帶氣旋。當風速達298千米每小時,它就形成超強颱風。1973年10月10日,諾拉在抵達中國東南地區時減弱,但也造成18人死亡,損失超過200萬美元。
9、颱風泰培
1979年10月12日,泰培形成於西北太平洋,是有記錄以來最猛烈的熱帶氣旋,風暴直徑為2220千米,幾乎等於美國大陸的一半長度。據測量,風暴中部氣壓為870毫巴,表層風速為每小時190英裡,共造成日本與美國關島86人死亡。泰培也屬嚴密監控的熱帶氣旋,美國空軍曾進去執行過60次任務。泰培帶來的災難十分深重,且威力仍在繼續,最近一次是在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