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月9日報導,最近一位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伊朗姑娘在中國網際網路「火」了!
報導稱,這名來自伊朗的姑娘有個中文名字,叫孟雅琪。孟雅琪告訴記者,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自己喜歡中國古代文化,喜歡孟子,雅琪的寓意則是優雅如玉的意思。據悉,孟雅琪從事中文導遊工作近10年,現在還是國內外多個社交媒體平臺的自媒體「網紅」。她在微博、抖音、嗶哩嗶哩、Youtube、Instagram上發布作品介紹中伊文化,累計粉絲超過250萬。
孟雅琪的家鄉是伊朗歷史名城伊斯法罕,她的波斯語名是阿蕾祖,有「希望」之意。談起為何學習中文,孟雅琪說,她高中畢業後就讀伊朗沙希德·貝赫什提大學中文專業,這是母親的建議。「選擇專業時,媽媽告訴我,中國歷史文化悠久,與伊朗關係密切,這個專業對你的未來將很有助益。」
當被問到中國文化和波斯文化有何相似之處,孟雅琪告訴記者,伊朗傳統節日「雅爾達」之夜類似中國的冬至。古代波斯人認為,「雅爾達」之夜後白晝逐漸變長,象徵著光明戰勝黑暗。西瓜和石榴是伊朗人在「雅爾達」之夜最鍾愛的水果,紅色代表光明和希望。而在中國,冬至節一般會吃餃子或者湯圓。
孟雅琪和記者分享了一張此前接待的一個中國旅行團團友發來的照片,照片裡她正在擦拭淚水。
她回憶說,這位團友當時讀了一條自己發的朋友圈,其中寫道,對伊朗片面的消極印象被當地人的禮貌和笑意逐漸化解。「我被感動哭了。這是一種被誤解後又被理解的感動,也是一種對自己國家、工作被認可的感動。」
在採訪最後,孟雅琪還談了關於疫情的感受。她表示,十分感謝中國在疫情吃緊時期竭力幫助伊朗,中國人的善良不僅感動了自己,還感動了她的同胞。她希望能通過自己拍攝的視頻和照片讓更多的伊朗人了解中國和中國人民,這也是她做自媒體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