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川普卸任不足兩周,蔡英文當局可謂進退維谷。
儘管卸任已進入倒計時,川普政府粗暴插手臺灣問題的行動仍在繼續。繼美國國務院日前高調宣布美臺舉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之後,當地時間7日凌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7日表示,克拉夫特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
港媒評論痛批,川普政府距卸任僅剩12天,美國國會又才發生暴動事件,川普仍不惜各種手段幹預臺海問題,這份川普送給臺灣的「禮物」堪稱雙面刃,臺灣如今只能選擇趕緊跳船,或是陪著一起發瘋。
臺灣只有兩個選項據報導,香港媒體「中評社」今日評論表示,一直以來外界不斷盛傳,川普會在下臺前上演「最後瘋狂」,7日美國國務院透過視訊與臺灣「政治軍事對話」不僅印證了這個揣測,更顯示川普下臺前仍堅持以粗暴方式幹預臺海問題。克拉夫特來訪對臺灣是一個雙面刃,畢竟蓬佩奧、克拉夫特都將隨川普政府下臺,蔡英文當局接不接招都不對,可謂進退維谷。
評論直言,川普目前已是千夫所指、眾叛親離,包括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馬特·波廷格(Matthew Pottinger)等4人昨日(7)已辭職,讓臺灣處境更顯尷尬。
臺灣如今能夠選擇的只有「跳船」或「陪演最後瘋狂」,而這個選擇權就在蔡英文當局手上。評論稱,若蔡英文當局選擇前者,那克拉夫特就難來臺灣,川普的「最後瘋狂」也難以成真;若蔡英文當局選擇後者,那臺灣與美國都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提醒:距川普卸任不足兩周克拉夫特此次訪臺頗有「雷聲大、雨點小」之嫌。臺灣學者戴萬欽指出,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最多只有象徵意義,一是克拉夫特並非負責美對臺政策,份量與影響也不夠大;二來拜登政府1月20日上臺後,克拉夫特很可能不會被留任;三是即使訪臺,克拉夫特所做的任何承諾不太可能實現。
事實上,細數川普上臺後所打的「臺灣牌」,便會發現臺美之間勾連向來不是什麼「利益交換」,都是美國在單方面獲利,川普許諾臺灣也是口惠而實不至,沒有任何實質作用。
去年,美國數位官員也曾訪臺,包括美衛生部長阿扎、副國務卿克拉奇等人。當時阿扎離臺後不久,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便宣布開放「萊豬」進口臺灣;克拉奇訪臺時,也不過是為了給川普提升選票,民進黨當局什麼也沒有得到。
克拉夫特訪臺,恐怕又是美國開的一張「空頭支票」。要知道,一旦克拉夫特踏足臺灣成真,美臺均須為相互勾連、禍亂臺海行為付出沉重代價。需要提醒的是,「引火燒身必自焚」,距離川普卸任不足兩周,民進黨當局,恐怕要獨自面對臺海局勢緊張的後果。
來源:海峽導報大莆田綜合臺海網、華夏經緯網、中國臺灣網,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