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鬱:蔡英文當局「倚美抗中」阻斷兩岸協商的可能性

2020-12-05 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368期】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記者 李傑)第六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22日在杭州市舉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臺事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謝鬱在論壇上指出,蔡當局以「綠色恐怖」斷絕兩岸人民的往來,嚴重損害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斷送兩岸交流的既有紅利,更給未來兩岸關係蒙上巨大的陰影。

謝鬱指出,2019年,兩岸關係處在一個特殊時期,影響兩岸關係的內外因素正發生或將發生重大變化。新舊矛盾交織,內外挑戰並存,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的有利因素遞減,不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破壞性因素增加,兩岸關係呈現變動期、調整期、敏感期三期疊加的態勢。

雖然兩岸關係當前處於風險高挑戰大的階段,但事物的發展往往是辯證的,審時度勢,登高望遠,我們就會看到,兩岸關係中的基本發展大勢和方向並未改變,勢比人強,諸多成果與進步已不可逆轉,國家要統一、民族要復興、人民要福祉,這些都是不會改變的,也預示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可期。

謝鬱認為,當前兩岸關係面臨以下風險與挑戰:

第一,美國頻打「臺灣牌」,挑戰「一個中國」紅線。

中美之間圍繞和維護「一中」和破壞「一中」展開多個回合的激烈較量與鬥爭。美國的作法,直接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衝擊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也成為兩岸關係中最大的風險點。

第二,蔡英文當局「倚美抗中」,攪動臺海風雲。

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不斷衝撞「一個中國」紅線,挑釁大陸的容忍度,更一步步將兩岸關係置於風險高發的境地,兩岸圍繞「反獨」與「謀獨」鬥爭持續升溫。

第三,蔡英文借香港亂局煽動「反中仇共」拉抬選情,嚴重毒化兩岸關係。

蔡英文為拼連任,選擇主打兩岸對抗牌,借香港亂局煽動「反中抗中」情緒,惡毒攻擊「一國兩制」,不斷升高兩岸關係的對抗情緒,藉以拉抬選情。這樣的煽動與操弄,升高了兩岸民間的對立情緒,嚴重毒化兩岸關係。

第四,民進黨「修法」阻斷兩岸協商,破壞兩岸交流。

兩岸交流30多年來,積累了大量交流紅利與成果,也突顯了蔡當局對臺灣經濟民生的無能與無力,民進黨和蔡英文千方百計阻斷兩岸交流,並且隨著選舉的加溫,更進一步往政治極端化發展。

蔡英文於2019年初提出構建「民主防護網」的口號之後,民進黨利用在「立法」機構過半席次的人數優勢,緊鑼密鼓修改所謂「國安五法」,將大陸視為「敵國」,刻意升高兩岸敵對氣氛,短期是為拼2020年選舉煽動「仇中」情緒,長期則是為實現「法理臺獨」。

修改後的規定,對於兩岸間涉及政治議題的協議的嚴苛限制,等於阻斷了兩岸協商談判解決爭端與政治分歧的可能性,也等於是要斷送兩岸和平的前景。

看到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特別是青年世代西進大陸發展意願快速升高,民進黨當局還出臺多種措施威脅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

謝鬱最後說,蔡當局此舉是要以「綠色恐怖」斷絕兩岸人民的往來,嚴重損害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斷送兩岸交流的既有紅利,更給未來兩岸關係蒙上巨大的陰影。(完)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陳水扁於2003年下半年拋出「公投制憲」、「2006年催生'臺灣新憲法'及2008年實施'新憲'」的「臺獨時間表」、引起美國的疑慮和不滿後,蔡英文多次赴美「滅火」,借「民主」旗號來掩蓋陳水扁的「臺獨」本質,騙取美國的「諒解」與支持。  2000年8月,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在「立法院」發言稱,「'一個中國'是臺灣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臺灣沒有空間與可能性去逃避。
  • 被問「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蔡英文說出這樣的話
    原標題:蔡英文說擔心區域「擦槍走火」,被懟:你一直在挑釁大陸,還會擔心?[環球網報導]「區域軍事活動日益增加,我們擔心會擦槍走火」,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7日,被問「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說出了這樣的話。
  • 港媒:拜登上臺前,蔡英文當局竟然還在配合川普 升高兩岸對抗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 拜登上任後的中美關係可望趨緩,至少不會如川普任內的尖銳對抗,所謂「美臺關係」也會有所調整。但臺灣最近為何不是降溫兩岸緊張迎新局,反而升高衝突全面緊縮交流?川普卸任前這些看來有些瘋狂的大動作不外乎為4年後可能捲土重來參選美國總統做準備,另也試圖影響拜登的對陸、對臺政策,尤其是若干「抗中」行政命令,國務院下了之後,除非拜登政府上臺後要撤銷,官方還是要執行,增添拜登新政的靈活度。
  • 蔡英文 只能讓臺灣失去「永續生存」的大局
    與重點國家實質關係難如預期   在對美方面,配合川普政府頻打「臺灣牌」,蔡英文當局加緊投靠美國的步伐,改變不了臺美為謀求各自政治利益互相利用的本質。儘管美臺互動頗多,但在涉及美切身利益的經濟問題上,蔡當局始終佔不到什麼便宜,犧牲島內民眾健康,開放美豬、牛進口限制的代價,仍未換取美臺經貿協定的籤署,拜登明確表示近期不會籤署任何新的貿易協議,顯示美將臺僅視為「棋子」的意圖未變;臺日關係轉趨消極,蔡英文當局「媚日」政策受民進黨內派系牽制以及進口核食問題影響,並未收到預期效果,日本處理臺灣問題則更趨謹慎。
  • 蔡英文一周三場重要活動,彰顯「美臺熱絡」
    但是在大陸做出強硬反制措施之後,民進黨當局一方面假意的放緩語調,聲稱要和大陸一起維護兩岸和平,另一方面又不斷的在島內鼓吹所謂的「臺美友好」,企圖「倚美抗中」。 最近,更是傳出蔡英文在一周內參加了三場重要活動,故意彰顯所謂的「美臺熱絡」。
  • 蔡英文的兩岸形勢判斷
    在兩岸持續缺乏政治對話基礎互信之時,在激烈「抗中」的川普總統敗選離任之際,在大陸海空兵力頻繁操練繞臺之刻,蔡英文「新年談話」,既沒有刺激論述,也沒有創新提法,平凡而不突兀。蔡英文的談話內容,顯示她對於兩岸關係在新的一年,並沒有特殊的期待;然而今年卻是蔡英文2024年卸任前,雖非僅有,卻可是難得的兩岸機會時段。
  • 蔡英文赴美「面試」未過關
    蔡英文訪美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獲得美方的信任和支持,為其選情加分,但從實際效果看,她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究其原因,還是美國對蔡英文不放心,而其中的關鍵是對其兩岸政策存在顧慮,也就是說蔡英文無法讓美國方面相信她有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的能力。    正如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所言,美國的利益不等於民進黨的利益,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對於美國而言,相對穩定的臺海關係就是其利益所在。
  • 蔡英文與大陸對著幹的態勢日益明顯
    「答卷」首先,蔡英文露出拒絕完成兩岸關係「答卷」的馬腳。去年5月20日民進黨的蔡英文上臺執政,然而其就職演說中兩岸關係的表述並未被大陸點頭認可,被認定為「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在蔡的表述中,「答卷」成了雙方應面臨的「新問卷」,這就意味著她已明確表態「不認可大陸出的這道問卷」,也不打算回答這份答卷,更不認兩岸關係惡化的責任在她一方。所以,未來外界也就不太可能再期待蔡英文回答「兩岸關係根本性質」這道答卷,更加不可能期待她能夠認同「九二共識」與「兩岸同屬一中」的兩岸政治定位。
  • 臺媒:魚沒了,蔡英文當局把水攪渾有什麼用?
    臺媒:魚沒了,蔡英文當局把水攪渾有什麼用?,繞來繞去,就是刻意把「九二共識」這一潭池水攪混,寄望可以概括承受2008年以來兩岸協商交流的成果。  蔡英文面對中國大陸,始終採取四兩撥千金的方式。大選前,蔡英文說要維持現狀,但對於什麼是現狀,她始終不提「九二共識」;她也說不挑釁、溝通、沒意外三原則,要建立可預測的兩岸關係。綜觀大選前後的兩岸言論,蔡英文的確做到了表面上的不挑釁,表現也一如預期。即使大陸的話講得愈來愈重,但蔡英文依舊維持一貫的基調。蔡英文的言行,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 臺民眾對兩岸開戰感受度創新高,蔡英文新年講話預示兩手牌
    新年伊始,全國各地都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喜迎新春。臺蔡英文發表了新年講話:期望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時,兩岸恢復正常有序交流;"在符合對等尊嚴的情況下,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表示一貫堅持"共同討論、找出方法、務實解決問題"的原則。島內部分輿論認為,蔡英文的新年講話目的是向大陸發送和解的信號,期待兩岸關係緩和穩定。
  • 周志懷:蔡英文當局切香腸式「臺獨」增加臺海風險
    周志懷:蔡英文當局切香腸式「臺獨」增加臺海風險 2019年11月09日 17:2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但從局部看,從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以來,持續進行「去中國化」和「漸進式臺獨」活動,導致兩岸良性互動與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坍塌,兩岸溝通對話協商談判隨之停擺,兩岸通過協議維護和平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可持續性已受到嚴重挑戰。  從島內形勢看,臺灣政局變動與兩岸關係發展的聯動越來越密切。
  • 蔡英文利用宋楚瑜製造兩岸回暖假象
    作者 朱穗怡  最近臺灣政壇傳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將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席11月20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此消息在島內引起諸多猜測,甚至有媒體爆料稱「大陸方面已經否定了宋楚瑜這一人選」。
  • 不承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兩岸論述仍是「兩國論」思維
    還說,要解決兩岸關係的僵局,必須在「對等、不預設政治前提」的基礎上進行溝通,建立「互信」,這是她的堅持。蔡在訪談中還表現出,對目前的兩岸關係「基本保持穩定」感到滿意,稱「有利於將主要精力用於解決內部問題」等。由於這是蔡在執政將滿二周年前夕所接受的一次比較全面的採訪,頗受各方關注,筆者特作如下的評論與回應。
  • 對美關係「重要裡程碑」?小人得志便猖狂,蔡英文又跳出來了
    今天(9日)上午10時許,蔡英文也跳出來對克拉夫特來訪表態了。蔡英文在推特上發文稱期待並歡迎克拉夫特下周訪臺,她還聲稱克拉夫特的訪問對"臺美關係"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如今,隨著美國方面的動作加劇,臺灣當局似乎接收到了不一樣的信號,開始變得興奮起來,蔡英文也開始對美臺關係大唱讚歌,稱其為"重要的裡程碑"。這裡,可以借用國臺辦的一句話回應蔡英文,那就是:不要在"倚美謀獨"的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不要把臺灣民眾推向災難,否則必遭嚴懲。 首先,蔡英文的興奮和高調,完全沒有任何必要。
  • 解放軍大規模亮劍臺海,蔡英文稱盼「兩岸對話」
    一段時間以來,臺當局無視兩岸民意,執意背靠美國「以武拒統」,嚴重傷害了兩岸民眾的友好情感。2020年12月,解放軍大規模亮劍,警告臺當局,重壓之下,蔡英文果然「服軟」,1月1日新年致辭上,再度稱「期盼兩岸對話」,「臺獨」這是怕了?
  • 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原標題: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資料圖:蔡英文。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 (記者 劉舒凌)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所長吳東野7日在臺北指出,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目前有關兩岸政策的言與行來看,所謂「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 蔡英文態度變軟,兩岸可進行對話?
    據相關專家表示,拜登很有可能弱化川普當政時對中國的敵視態度,也將弱化「以臺制中」的政策,而去尋求一種新的中美交往方式。對此民進黨當局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12月10日,蔡英文在接受採訪時對兩岸關係進行了重申,她表示「我們尋求的是建設性的兩岸對話,在不預設前提下,和平解決歧見。」 這話聽起來是如此的「順耳」,因為此前我們所聽到的都是民進黨的叫囂。
  • 「九二共識」提出者蘇起:蔡英文需對大陸釋放善意,爭取決戰2020年
    「蔡英文應該把這次『九合一』選舉當成臺灣老百姓給她的一個臺階,」臺灣地區「國安會」前秘書長、臺北論壇董事長蘇起1日表示,民進黨在剛剛結束的「九合一」選舉中以慘敗收場,表明臺灣民眾對兩岸現狀的不滿。如果蔡英文能夠調整其兩岸政策,向大陸釋放善意,兩岸關係就有緩和的機會。
  • 蓬佩奧即將離場 媒體:莫非蔡英文當局自甘為蓬佩奧之流陪葬?
    這是對中美關係和兩岸和平的惡意衝撞與挑唆,後果極其嚴重,甚至將給臺灣帶來滅頂之災!這必然要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制。隨即,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又打圓場說,蓬佩奧本周沒有訪臺計劃等等。其色厲內荏一看就知道。而臺灣民進黨當局的醜惡表演,卻令世人警覺。蔡英文之流把美國大選押寶川普身上的美夢一直揮之不去,幾乎到了聞「特」起舞的地步。
  • 蔡英文真的變了!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臺媒)「大華網絡報」18日發表評論說,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走訪彰化時,向基層民眾喊話「拜託大家給我更多時間」;她認為,民進黨當局過去3年為臺灣打基礎,過程中雖然爭吵、有灰塵,但接下來要開始「蓋一棟又好看又實用的房子,讓大家過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