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資料圖)
蔡英文上臺即將屆滿一年,對於兩岸關係根本性質問題這道「必答題」一直拒絕回答,留下了一份「未完成的答卷」。近期,蔡英文對外釋放出不願意「答卷」的信息。中國社科院臺灣問題專家陳桂清為海外網(m.haiwainet.cn)撰文分析,蔡英文近期表態釋放出三重信號。受此影響,兩岸關係可能朝更加兇險、更加艱難的階段發展。
------------------------------
5月20日,民進黨的蔡英文上臺執政即將屆滿周年。面對著近一年來兩岸關係的重大變化,關心兩岸命運與前途的人們再一次將目光投向了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關注其「獨葫蘆」裡究竟能倒出什麼樣的新玩意,玩出什麼樣的新把戲。不出所料,蔡英文近來先後以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社交媒體主動發文等形式,開始就兩岸關係與相關議題發表看法。
從其最新表述看,蔡英文已經不在乎對大陸是不是「善意」,也不準備回答「兩岸關係的答卷」,甚至開始擺出與大陸撕破臉皮、開啟對抗,並「倚靠美國抗衡大陸」的姿態。由此可見,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表述很難再往前走,看不出有任何實質調整的可能。受此影響,未來幾年的兩岸關係更加不容樂觀,很有可能出現媒體所說的「螺旋式沉淪」狀況,朝更加兇險、更加艱難的階段發展。
「答卷」
首先,蔡英文露出拒絕完成兩岸關係「答卷」的馬腳。去年5月20日民進黨的蔡英文上臺執政,然而其就職演說中兩岸關係的表述並未被大陸點頭認可,被認定為「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此後,大陸方面一直等待蔡英文能夠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潮流、順應島內要求其接受「九二共識」的主流民意,回答兩岸關係根本性質問題這道「必答題」,交出令兩岸民眾滿意的合格答卷。但是蔡英文自認為通過對「立法院」的完全掌控,運用「不當黨產條例」打垮了島內主要競爭對手國民黨,未來可在島內長期執政,而未對兩岸關係作出實質調整。
因此,儘管去年5月20日以來,兩岸要求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改善兩岸關係發展的民意不斷累積,甚至上萬民眾走上街頭,喊出「九二共識,蔡英文不要,我要」的口號,給蔡的兩岸政策施加壓力。但蔡英文對於這股民意壓力似乎毫不在意,其兩岸政策表述一直停留在520就職演說內容,表面聲稱對大陸「善意不變」,但實質沒有任何的進步,甚至大有撕下善意面具、擺出與大陸抗衡的新姿態。4月27日,蔡英文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在回答「未完成答卷」的問題時,更是再次揭下善意的偽裝面具,露出拒絕完成兩岸關係「答卷」、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真實面目。蔡英文稱,「與其說我沒有完成一個問卷,倒不如說我們雙方都面臨一個新的問卷,我們也期待中國大陸方面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面對這張新的問卷」。在蔡的表述中,「答卷」成了雙方應面臨的「新問卷」,這就意味著她已明確表態「不認可大陸出的這道問卷」,也不打算回答這份答卷,更不認兩岸關係惡化的責任在她一方。所以,未來外界也就不太可能再期待蔡英文回答「兩岸關係根本性質」這道答卷,更加不可能期待她能夠認同「九二共識」與「兩岸同屬一中」的兩岸政治定位。
要挾
其次,蔡英文企圖拿「參與WHA問題」要挾大陸。蔡英文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還有一處關鍵內容便是拿世界衛生大會(WHA)參與問題說事,企圖挑戰國際社會的「一個中國框架」,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參加WHA。
眾所周知,國民黨與馬英九執政時期,由於兩岸有著認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在「一個中國框架」下就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相關事務做出了合情合理的安排,臺灣才得以順利參與WHA、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等。去年的WHA年會,由於邀請函發送時國民黨馬英九尚且執政,WHA組委會最終將邀請函發給了臺灣當局,並在邀請函中首次加注了聯合國2758號決議,最終讓政黨輪替之際的臺當局參加了大會。
然而,自民進黨上臺以來,大陸方面一直不斷強調,只有承認「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兩岸才能恢復協商,也才能夠在臺灣參與國際事務問題上有妥善安排。否則如果試圖在國際社會製造「一中一臺」或「兩個中國」,臺當局不可能有機會再參與WHA等國際組織會議。但是從目前蔡英文接受路透社專訪稱「臺灣今年能否參與WHA,是兩岸關係上非常重要的指標」,以及4月29日在社交媒體語帶威脅地聲稱「臺灣今年不得因為任何理由被排除在WHA之外」來看,她要麼是妄想不承認「九二共識」也要參加WHA年會;要麼明知沒有機會參與,就是要將責任推給中國大陸,以為她後期在無法參與情況下打「悲情牌」、訴諸大陸打壓做鋪墊。
抗衡
最後,蔡英文擺出「倚靠美國與中國大陸抗衡」的姿態。在接受路透社專訪的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談論臺美關係。從其釋出購買F-35戰機、期待與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通話等內容看,蔡英文已經打定了「倚靠美國抗衡中國」、通過強化臺美關係與大陸對抗的主意。訪問中,蔡英文公開對川普「獻媚」,感謝川普接聽她的電話,並且迎合川普通過軍售拉臺美國國內經濟的舉動,甚至釋出購買F-35隱形戰機、再次與川普通話的消息,公開挑釁大陸的政策底線與紅線。
殊不知,蔡的這種幻想在政治現實面前瞬間被捏得粉碎。蔡的專訪發布不久,川普便公開拒絕了蔡英文與其再次通話的提議,表示「不希望引發與中國關係的問題」,等於給蔡英文的提議一次重重的「打臉」。不過即使如此,未來蔡英文當局很有可能繼續朝美國靠攏,哪怕「熱臉貼冷屁股」也不會在意。未來蔡很有可能繼續打「倚靠美國抗衡大陸」的盤算,繼續充當美國制衡中國大陸、遏制中國崛起的「棋子」與「馬前卒」。
總之,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倚美、抗中、固權、謀獨」意圖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清晰。在執政即將屆滿周年之際,不排除蔡進一步通過接受外媒專訪等途徑,為其開啟與中國大陸的對抗、營造臺灣「被打壓」的悲情做鋪墊,為其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找理由、找藉口。在此情況下,兩岸關係難言樂觀,很有可能以「螺旋式沉淪」的態勢繼續惡化,甚至不排除由當前的「冷對抗」走向「熱對抗」。
(陳桂清,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李鵬宇
30890710,.蔡英文與大陸對著幹的態勢日益明顯,.2017-05-02 10:54:35,.204250,.李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