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期榮胡鴻烈:傳奇夫妻毀家辦學

2021-01-09 央視網

鍾期榮(左) 胡鴻烈(右)

  香港樹仁學院堅持四年制,經歷35載風雨,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12月19日,香港樹仁學院接獲香港教育統籌局通知,獲批准升格為大學,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表示,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樹仁學院升格為大學,並考慮提供一筆過撥款資助樹仁。

  對於樹仁學院歷經35年的漫漫長路,終升格為大學,學校上下都充滿喜悅。副校長胡懷中表示,樹仁學院獲升格,是對兩位創辦人———校監胡鴻烈及校長鍾期榮的肯定,也證明樹仁一直堅持四年制是正確的。

  樹仁的創辦人胡鴻烈及鍾期榮夫婦,是民國時期的頂尖人物。他們在1971年自資創辦樹仁學院,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為莘莘學子打拼35年,為香港社會培養數以萬計的人才。上世紀70年代港英政府曾以給予津貼為條件,要求其放棄四年制,改用「二二一制」(即二年預科、二年專科、最後一年學術性教育),但胡氏夫婦堅持辦學理想,結果不獲資助。經多年爭取,終於讓樹仁修成正果。

  外交官狀元邂逅第一女法官,夫妻二人決定通過辦學來報國

  「在過去的35年,我已把青春、生命、一切一切,都奉獻給了這個書院。」86歲的鐘期榮曾經中風,行動和說話都有困難。但說起自己的夢想成真,她異常激動。胡鴻烈為妻子溫柔地拭去不能控制的垂涎,他把一切榮譽歸於妻子:「樹仁今天的地位,正是她的遠見和毅力的結果。」

  鍾期榮1920年7月出生於湖南長沙。抗日戰爭爆發不久,她考入國立武漢大學法律系。1944年,她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同一年,鍾期榮參加重慶全國高等文官考試,獲得司法組第一名,之後成為中國首位女法官。胡鴻烈則是當時外交官考試的第一名。

  當時兩人要接受為期半年的訓練,外交官考第一的胡鴻烈四處打聽誰是司法界狀元,碰巧當時鐘期榮要為這批新外交官進行司法訓練,兩位狀元談起戀愛來。翌年11月12日,兩人在重慶結婚。外交官考試狀元配中國第一女法官,一時傳為佳話。兩人之後育有二子。

  1945年,鍾期榮與胡鴻烈一起漂洋過海,留學於法國巴黎大學,專攻青少年犯罪學,1953年獲博士學位。1955年回香港定居。

  在此後的16年中,鍾期榮先後在聯合、浸會、珠海、崇基、崇華等院校任教,她高超的授課藝術和豐富的學識,使她在香港教育界聲譽鵲起。

  1971年,鍾期榮辭去教職。當時,她的丈夫胡鴻烈在跑馬地成和道買下了一幢花園洋樓。喜歡孩子的鐘期榮最初想利用這個場地辦一所幼稚園以怡情寄興,後在丈夫的支持下,經過反覆的考慮和討論,決定「不為己,但為群;犧牲小我,達成博愛」,辦一所大專學校。多年以後,鍾期榮在回憶自己辦學的初衷時說道,她與丈夫「均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為典型的中國書生,一腔熱血,報國無門,慕古思賢,憂時憂國,鹹信興絕學於當今,重振人文,乃大丈夫應有之壯志,故此不避萬難,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負起復興中國文化之重任,來推行仁者教授,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培養出仁人君子,故創立樹仁學院」。

  與港英政府鬥法堅持四年制,港英政府最後只好承認學校有選擇學制的自由

  1978年,港英政府發布《高中及專上教育發展白皮書》,建議樹仁、浸會、嶺南三家政府認可的專上學院改行「二二一」制(即二年預科、二年專科、最後一年學術性教育),改行這種制度後,政府將提供經濟資助。

  港英政府提出這一制度的目的是試圖讓這幾所學院的學制與英國學制相銜接。鍾期榮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拒不改制,結果樹仁學院被港英政府排除出政府資助名單。由於鍾期榮的堅持,港英政府最後不得不承認學校有選擇學制的自由,並繼續承諾給予樹仁學院免息貸款。

  1989年,港英政府宣布將所有大學學士學位課程統一為三年,將入學資格之預科統一為兩年,以與英國本土合軌。此令一下,全港譁然,有5000多名學生憤而走上街頭,遊行請願。港英政府不顧輿論反對,一意孤行,強行改制。鍾期榮頂住壓力,孤軍奮戰,獨立堅持四年學制,再一次渡過了難關。

  35年風風雨雨,樹仁學院從創辦初期的三層花園小樓校舍、200多名學生,不斷發展壯大,為香港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專業人才。現在,該校已發展成擁有一棟12層的校舍樓和一棟19層的綜合大樓,文、商、社會科學等3個學院和中文、法商、社會等13個系,200多教職員工及3000多名在校學生的初具規模的大專學院。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曾評價鍾期榮「是一位憑著一顆熾熱的中國心,赤手空拳興辦教育的創業者」。

  為保中國國籍選擇當大律師,與何厚鏵同年當政協委員,放棄立法局議員身份

  從1944年在重慶全國高等文官考試中邂逅,到60多年後的今天,夫妻二人始終相攜相隨,給對方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胡鴻烈1920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他自幼家貧,至九歲才能讀小學。他只用了短短的兩年半時間,就完成了一般人要六年才能完成的小學課程。之後,胡鴻烈自行參加省升中試,在浙江省三萬多名考生中高中狀元。高中畢業後,胡鴻烈順利進入頂級學府之一「中央政治大學」,主修法律,並於1942年畢業。1949年他和妻子一起赴法國巴黎大學修讀法學博士,並於1952年畢業。之後只用了兩年多時間在英國考得大律師資格,於1955年回港當執業大律師。

  胡鴻烈說,當時大部分修法律的學生都會選擇當事務律師,因市場需求大,錢亦比大律師賺得多。不過,當時要做事務律師就必須放棄中國國籍,胡博士為保留中國國籍而選擇了當大律師。

  回港當執業大律師後,胡鴻烈一直平步青雲,及後更成為最早期的民選立法局議員。1979年,胡博士獲邀回大陸,出席中國國慶三十周年紀念,並獲鄧小平接見,成為第一位踏足內地的立法局議員。對於港英管治的那套什麼「事先必須申請批准,回來後還要寫報告」的規矩他統統不理,「愛國有理,大不了不做議員」。

  結果,他真的在1983年從立法局退下來,不再擔任民選議員,並在1987年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特首何厚鏵也在同一年獲得委任。胡鴻烈說,當年他欣然接受了這項任命,「皆因早就盼望可以為國家做點事」。1993年第八屆開始,他連續兩屆獲委任為政協常委。

  五億身家用完妻子積勞成疾,為給學校建大樓,大律師80多歲還在打官司賺錢

  年屆86歲的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及校長鍾期榮攜手創立樹仁學院,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胡鴻烈說起自己51歲時創立樹仁學院,只基於一個看似簡單的理由:「好多年輕人無辦法進大學嘛!」

  胡氏夫婦事業有成,生活無憂,胡鴻烈深知太太有辦學之心,希望開辦幼兒園,他卻認為其時本港只有兩所大學(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大專學額短缺,中學生缺乏出路,於是決心辦大專。他們在1971年以51歲之齡創立樹仁學院,後來更註冊成為本港第二所專上學院,一直堅持四年學制。人家50歲已經開始盤算退休,但他們兩人才剛剛在跑馬地起步,一個當起校監,一個當起校長來。

  樹仁大學位於寶馬山的3幢校舍,是胡氏夫婦的畢生心血。由於一直以來堅持開辦四年制課程,所以當時港英政府沒有資助過樹仁一毛錢,多年來的開支除了依靠學生的學費,其餘都靠胡鴻烈打官司的收入來支出。為了建立學院大樓,他們賣掉在跑馬地的小洋房,花了7年才建成。

  1978年獲政府撥出寶馬山斜坡,原本只能興建幾層校舍,胡鴻烈卻堅持打176條樁,最終建成12層大樓;為建成圖書館大樓,胡鴻烈又變賣灣仔峽道的校舍,籌募過億元;為令學生享有舍堂生活,2002年興建29層高的學生宿舍和文康大樓,胡鴻烈更不惜以遲暮之年,回律師樓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為大樓掙工程費。大律師多生活富裕,胡氏夫婦卻為學校拼盡心力,生活非常節儉。

  幾億元不是小數目,夫婦二人義無反顧把真金白銀投進在學校中,有為錢而爭吵過嗎?胡鴻烈還是答得一臉從容:「從來沒有試過。因為校長從來不管錢,她對錢沒有多大的概念,她只負責學校的事務,我負責去掙錢支持學校。」

  2001年某日,兩夫婦在學校飯堂吃飯,大家正在說笑時,鍾期榮突然倒下。胡鴻烈說:「當時還以為校長跟我開玩笑。」這刻雖說來得有點突然,但丈夫說太太中風,可能早有因由。「中風前,我已經很憂慮她的身體,因為她經常忙工作,胃口也不好,只是我未有提醒她多注意身體時,她已經出事了。」

責編:劉英來

相關焦點

  • 鍾期榮 胡鴻烈 毀家辦學的傳奇夫妻(圖)
    86歲的鐘期榮曾經中風,行動和說話都有困難。但說起自己的夢想成真,她異常激動。胡鴻烈為妻子溫柔地拭去不能控制的垂涎,他把一切榮譽歸於妻子:「樹仁今天的地位,正是她的遠見和毅力的結果。」  胡鴻烈、鍾期榮夫婦,是民國時期的頂尖人物。鍾期榮1920年7月出生於湖南長沙,抗日戰爭爆發不久,她考入國立武漢大學法律系。1944年,她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
  • 視頻:《感動香港》鍾期榮、胡鴻烈
    視頻:《感動香港》鍾期榮、胡鴻烈今年兩人均已屆九十高齡,是香港樹仁大學的創辦人,夫婦兩人曾經是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1971年兩人有感香港年輕人讀大學機會很少花掉積蓄自資辦樹仁學院,兩人堅持辦學理念,拒絕政府改學制要求,寧願不要資助自力更生,竭盡家財和心血,培養數以萬計的專上學生,經過35年打拼,樹仁終在2006
  • 【紹興法律人】「法力宏深、佛恩廣博」的香港大律師——胡鴻烈博士
    1944年,國民政府舉行全國高等文官考試,胡鴻烈奪得外交官考試的「狀元」,武漢大學法律系第一名畢業的湖南人鍾期榮則摘取了司法官考試的桂冠。在接下去為期半年的崗前培訓中,兩個學霸成了戀人。1945年11月,兩人結為夫妻。此後,鍾期榮成為民國第一位女法官。胡鴻烈擔任外交官的時間不長,上個世紀40年代末,即與妻子一起赴法國留學,均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 2007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鍾期榮 胡鴻烈
    專題:《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評選  樹仁立德 鍾期榮 胡鴻烈>>>點擊觀看視頻<<<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鍾期榮 胡鴻烈的頒獎詞: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
  • 拋家舍業投入教育 紹興人胡鴻烈伉儷感動中國
    昨晚,拋家舍業創辦樹仁學院(現樹仁大學)的紹興人胡鴻烈與夫人鍾期榮成為央視200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鍾期榮、胡鴻烈均已89歲高齡,香港樹仁學院創辦人。1987年,胡鴻烈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93年開始,他連續兩屆任全國政協常委。胡鴻烈還是紹興市榮譽市民,目前擔任著紹興旅港同鄉會名譽會長,並在紹興文理學院、紹興一中、紹興職教中心設立獎學金。  胡鴻烈、鍾期榮夫婦青年時代已經是民國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1953年兩人學成回香港後,一直是執業律師。
  • 員工專欄 | 百歲校監 香江傳奇
    (來源:香港文匯報)新春伊始,非常高興陪同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到訪香港樹仁大學,向校監兼校長、大紫荊勳賢胡鴻烈大律師致送新春祝福。胡校監1920年1月20日出生於浙江紹興,正滿百歲。他一定是當今世上最年長的大學校監兼校長,任期近五十年,真是杏壇傳奇!聽說有客人到訪,胡校監非常高興,一早就在學校圖書館會客室等待。
  • 香港「樹仁之母」鍾期榮病逝 散盡家財畢生育英才
    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是鍾期榮和丈夫樹仁校監胡鴻烈獲頒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亦是他們為教育付出的寫照。  樹仁師生校友都為這位「樹仁之母」有教無類的精神、為學校的貢獻、對學生施與援手深感敬佩,形容是「偉大的付出」。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亦指:「港人將永遠懷念這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 樹仁立德:鍾期榮、胡鴻烈[組圖]
    樹仁立德:鍾期榮(資料圖片) 香港樹仁大學的創辦人胡鴻烈、鍾期榮夫婦,是民國時期的頂尖人物。1979年,胡鴻烈博士獲邀回大陸,出席中國國慶三十周年紀念,並獲鄧小平接見,成為第一位踏足內地的立法局議員。1987年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1993年第八屆開始,他連續兩屆獲委任為政協常委。 龍邦 文
  • 《新香港故事》採訪對象——胡鴻烈
    《新香港故事》採訪對象——胡鴻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5日 17:05 來源:   《新香港故事》採訪對象:  胡鴻烈,香港樹仁大學校監,香港首位華人大律師
  • 【傑出校友】樹仁之母,教育傳奇:鍾期榮
    這簡短的話,道出了鍾校長的辦學風骨和「樹仁形象」。事實驗證了不改制的正確性。樹仁於此年(1979年)招生千餘名,報考者竟達5000人,全校學生人數增至3000,課程增至300項,增設多項碩士課程,每周授課達5000學時,知名教授慕名而來,學校一片欣欣向榮。而寶馬山新校舍也破土動工,港督尤德親臨主禮,許多政府首長蒞臨致賀,轟動一時。
  • 集團化辦學何去何從
    在這一背景下,長沙出臺政策,允許一些公辦中小學進行「辦學體制改革」的嘗試,即通過「國有民辦」「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等形式,吸納社會資源,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以彌補辦學經費的不足。    從1997年起,長沙市長郡、雅禮等省示範性普通高中相繼舉辦了依託本校辦學的民辦初高中學校,即「名校」辦「民校」。長郡中學創辦了湘郡中學,雅禮中學創辦了長雅中學。
  • 吸毒染愛滋毀了丈夫毀了全家 女子講述痛苦經歷
    趙楠家住在一個小區自行車庫旁的兩間低矮的平房中,走進去看不見一件像樣的家具,爐灶上只有一個飯鍋,她的丈夫劉龍(化名)半躺在床上,身邊放著一副拐杖。當金珊把1000元捐款送到趙楠手中時,大顆的淚珠從她臉上流下來,而且哭個不停。這淚水中有自責、有悔恨、還有對幫助他們的好心人的感激……她哭著向記者訴說了她放縱自己而毀了丈夫,毀了全家的經歷。
  • 與美國愛因斯坦學校聯合辦學,鹿城實驗幼兒園開園招生了!
    與美國愛因斯坦學校聯合辦學,鹿城實驗幼兒園開園招生了!鹿城實驗幼兒園是區委、區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實施「大建大美,教育先行」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鹿城區學前教育勇於突破既有辦學體制機制、大膽嘗試國際合作辦學的重要成果;是鹿城區第一期「大建大美」項目中,首批投入使用的重點項目之一。它的建成和投用為鹿城教育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帶來新的經驗和模式,為鹿城區廣大適齡兒童入學提供全新的高品質的教育選擇。
  • 夫妻接連患癌,老婆崩潰痛哭!這個惡習,真的會毀了全家!
    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會呈現出人們所說的「夫妻相」卻不知夫妻生活久了還會得「夫妻病」浙江省玉環市的一對老夫妻家庭和睦
  • 開放式辦學激活「一池春水」
    新校區建設為開放式辦學奠定硬體基礎  筆者:開放式辦學作為一種機制的創新,依賴於優質的辦學基礎。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優質辦學基礎是什麼?它與開放式辦學有什麼關係呢?  劉延明:首先,每個學校的辦學歷史不同,其依賴的辦學基礎也不同。對於我們學院而言,新校區建設是開展開放式辦學的最重要基礎。
  • 傳奇大戲《白狼》登陸山東衛視 3月15日首播
    電視劇《白狼》  搜狐娛樂訊 3月15日,由蘇舟導演,小宋佳(在線看影視作品)、邵兵、常戎、馮恩鶴主演的大型傳奇電視連續劇《白狼》即將登陸山東衛視。昨日,該劇在濟南召開了上星首播的新聞發布會。  大型傳奇電視連續劇《白狼》是著名導演蘇舟繼熱播的主旋律電視劇《紅日》、《東方紅》後的第三部戰爭巔峰力作,它以濃墨重彩、曲折跌宕、環環相扣、驚心動魄的情節,描述了解放前四川東部一個小縣城的富家女子白曉月如何由大家閨秀變成一個兇悍女土匪頭子的傳奇一生。一個柔弱富家女子慘遭橫禍家毀人亡的悲慘故事。
  • 夫妻相
    我第一次對「夫妻相」的說法有感應,是看魯迅和許廣平的合影,一家三口神情嚴肅地坐在院子裡,發現夫妻倆挺像的。這種相似,肯定是日濡月染的結果。有專挖舊時八卦的文章說,許廣平一開始喜歡玩點小情趣,經常在魯迅寫作的時候,走到背後為他捏捏肩膀,撒撒嬌,但覺得被打擾的魯迅並不受用,還表現出極大的厭惡。久之,許廣平也有了魯迅如同戰士般的表情和面容。
  • 這四個夫妻相處的禁忌,被稱為「末日四騎士」,看看你家有幾個?
    這種批評在夫妻關係中又很常見,但即使夫妻雙方彼此批評,兩人的婚姻也不會走到盡頭,它只會引來下一個「末日騎士」,讓夫妻關係越發緊張。任何形式的鄙視都能毒害夫妻關係,而且是最惡毒的那一種,因為它表達的是人的厭惡之情。夫妻間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事,但長期積聚的對伴侶的負面看法會讓鄙視一觸即發,尤其談到最後,會變成一種攻擊性的憤怒,表現出威脅和挑釁,是一種好戰的行為。(比如丈夫說的「你想怎麼辦,打我罵我嗎?」)這在夫妻相處中尤為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