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談丨菅義偉首次施政演說重內政避外交,凸顯謹慎務實風格

2021-01-09 澎湃新聞
扶桑談丨菅義偉首次施政演說重內政避外交,凸顯謹慎務實風格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房迪

2020-10-29 16:32 來源:澎湃新聞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其上臺執政40天後才作了首次國會施政演說,這一時間跨度甚至超過了其前任安倍晉三33天的紀錄。因此,菅義偉也遭到了在野黨的批評,認為其間隔如此之久才進行施政演說是「輕視國會」之舉。然而,縱觀這份遲來的答卷不難看出,菅義偉的一貫謹慎行事風格在這次國會施政演說中依然明顯,梳理全文主要呈現出了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凸顯實務型的內閣特色。

外界期待菅義偉的此次施政演說是其作為首相後的宏觀政策與發展願景,然而實際呈現出的感覺則更像是其作為官房長官時對日本政府即將開展的具體政策而進行的事前說明。之所以造成這一印象,主要根源在於黨內對菅義偉內閣的特殊定位。

雖然菅義偉在黨內博弈中最終勝出,成功接任首相之職,但從其就任以來的一系列表態,尤其是前不久對東南亞國家的外交首訪,都可以看出其身上存有濃重的安倍政策繼承人的痕跡。而這一點在菅義偉的施政演說中也體現得格外明顯。

在經濟政策方面,菅義偉明確表示要繼續延續「安倍經濟學」;在外交政策方面,也將繼續推進安倍所提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甚至在社會保障方面,菅義偉提到的「育兒安心計劃」也是安倍提出的2018-2020三年計劃的收尾工作。

雖然菅義偉通過提出建立「數位化廳」等政策,努力尋求政策創新,但從其施政演說來看,依然難以擺脫安倍「收尾內閣」的特性。這也是菅義偉自上任之初就被指沒有自身主張和特色的根源所在。因此,菅義偉無需也不能在其任內提出超出安倍內閣時期的政策宏願,也由此使得菅義偉的施政演說更加呈現出實務型色彩的一面。

二是凸顯施政效果的「速度感」。

菅義偉在施政演說中對涉及的大多數政策都設定了明確的時間表,此舉旨在實現其提出的「有速度感」的政策實施理念。

菅義偉除了在減排問題上設定了2050年這一遠期目標之外,針對其他政策則主要以中短期目標為主,其中五次提及「年內完成」或「年末開始」。這反映出菅義偉在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的「對於應該做的事情要有速度感,毫不猶豫地付諸實踐」這一執政理念。但從另一角度來看,菅義偉注重設定短期政策目標,可能是旨在為即將迎來的眾議院大選穩步積累業績,謀求連任。

三是凸顯重內政避外交的謹慎姿態。

菅義偉在其施政演說中詳細提出了一系列內政目標,並設置了明確的時間表。然而在外交方面,菅義偉雖然按照慣例提及了朝鮮綁架問題、衝繩基地問題、北方領土問題以及與中日和日韓關係等內容,但都僅停留在務虛表態和以往一貫原則層面,並未觸及務實舉措和具體議題。

另外,從涉及外交內容所佔施政演說的篇幅比重來看,佔比僅為15%。對比而言,安倍晉三在其執政期間的三次施政演說中,外交內容佔比分別為19%、19%和23%。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對頭號盟友美國處於總統大選的搖擺時期,以及中美博弈加劇的國際形勢下,菅義偉的施政演說更多地體現了其內求建樹、外無功過的謹慎姿態。

綜上所述,菅義偉上臺後的首次施政演說的整體表現較為平淡。但不難看出,菅義偉作為安倍政策繼承人這一角色,在這一特殊任期內也很難塑造出屬於其自身的內閣特色。

(房迪,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扶桑談,菅義偉,施政演說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菅義偉發表首次施政演說: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他強調,將堅決防止疫情暴發,並在此基礎上重啟社會經濟活動,推動日本經濟早日復甦。菅義偉還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 菅義偉發表施政演說:2050年實現日本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他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據日本共同社10月26日報導,菅義偉當日發表了擔任日本首相以來的首次施政演說,他表示,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共同社此前分析稱,為實施這些計劃,政府需要收緊對電力、冶金和汽車產業公司的環保要求。
  • 日首相菅義偉: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中新網10月26日電 綜合日媒報導,當地時間26日下午,日本臨時國會開幕,首相菅義偉在會上發表了其上任以來的首次施政演說,內容包括行政改革、新冠疫情以及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等。資料圖:日本首相菅義偉。
  • 【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日本首相菅義偉在10月26...
    【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日本首相菅義偉在10月26日召開的臨時國會上發表施政演說時宣布,日本將爭取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他同時強調,應對氣候變化已經不再是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而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更強勁增長的重要舉措。
  • 菅義偉的回應有點矛盾
    11月4日,日本首相菅義偉也再次對此作出表態。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4日報導,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4日上午舉行會議,菅義偉和全體內閣成員出席並進行答辯。菅義偉在回應在野黨質詢時表示,「目前還沒有考慮新增設核電站」。
  • 全國兩會地方談:求真務實、為民所想的施政綱領
    3月5日下午,山西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有代表認為,總理的報告是一個求真務實、為民所想的施政綱領。求真是追求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中國共產黨歷來以追求真理為已任。馬克思主義是歷史和實踐證明了的社會前進發展的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 川普願與菅義偉合作加強美日關係,日媒:後者外交能力待觀察
    ,美國總統川普願意與新任首相菅義偉合作,以加強兩國關係。聲明說:「美國和日本的關係從未像現在這樣牢固,川普總統期待與菅義偉首相合作,使之更加牢固。」報導指出,現年71歲的菅義偉長期以來一直是安倍的忠實支持者,他誓言要延續安倍的外交政策,並表示,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仍將是日本外交和安全的基石。
  • 王孟源:自私小氣,也可以是美國總統的「施政理念」
    Trump所任命的內閣職位,毫無例外都來自傳統共和黨背後的財團勢力,只有在他的核心幕僚圈子裡,除了幕僚長Priebus是前任共和黨主席、典型的圈內人之外,有三個局外人:亦即他的女婿Kushner(也代表了他的女兒Ivanka)、他的內政總智囊班農(Bannon)和他的國際貿易主管納瓦羅(Navarro)。Kushner是政治外行,只能提供常識性(但並不一定正確)的建議。
  • 菅義偉時代美日關係將開啟自動導航?川普失去了最好的「基友」
    ,應該沒有時間練高爾夫,而且他還缺乏外交經驗,他如何能否維持這樣的個人關係呢?安倍在2016年首次提出了" 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 ",核心包括重視印度作用、加大對非洲投資等,體現出在維護並強化以美國為主導的現有秩序的同時,強化日本在印太地區的存在與夥伴關係。
  • 道義理想主義:中國外交的政治邏輯
    中國外交以「道義理想主義」為價值基礎,這是一種與經濟利益為中心的外交形成鮮明對照的外交思維,它旨在固守外交的價值取向,全力分辨敵友,經濟利益得失不是主要考量選項。四是外交轉型必要性凸顯。由於中國國家處境的變化,「後革命社會」塑形外交,政治脫敏成為新外交戰略思維形成的前提條件。政治脫敏成功,中國外交就會進入一個新天地;政治難以脫敏,由內政到外交方式都會循排斥性的政治思維展開。
  • 菅義偉會見蓬佩奧,雙方擬就諸多事項達成共識
    東京時間10月6日,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新任日本首相菅義偉與蓬佩奧於當日下午舉行了兩人首次會談,這也是菅義偉上任後首次面對面地進行外交活動。除此之外菅義偉在上世紀的朝鮮對日本人進行綁架的「拉致問題」上繼續向美國尋求幫助。而蓬佩奧則稱讚菅義偉是一個極富「影響力」的人,自他擔任日本官房長官以來就一直如此。他還稱菅義偉一定會為促進美日關係做出最大的努力,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 習近平致電祝賀菅義偉當選日本首相
    習近平致電祝賀菅義偉當選日本首相李克強向菅義偉致賀電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致電菅義偉,祝賀他當選日本首相。同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致電祝賀菅義偉當選日本首相,表示中方願同日方一道,加強兩國各領域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共同推動兩國關係取得新的更大發展。
  • ...回顧2019年外交工作並展望明年工作:七十年歲月崢嶸 新時代接續...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按期完成,投資協定談判加速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不斷進取,中國—中東歐合作首次擴員。雙方還就加強全球治理等重大問題達成廣泛共識。中歐作為世界上兩大文明和兩大力量,我們都主張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都堅守多邊主義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都致力於自由貿易和開放型世界經濟。中歐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多於分歧。我們是夥伴,而不是對手;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 獨家丨東博會上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背後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北京...
    翟崑為東協地區論壇(ARF)中方專家名人、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交學會理事,以及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中方專家組成員,中國-東協博覽會高級顧問。翟崑長期從事全球、周邊地區及國別的綜合研究和科研管理,尤其是對東南亞和大洋洲地區有著深入的研究與觀察。以下是對於倡議的詳細解讀。
  • 印度批加拿大總理言論「幹涉內政」
    印度批加拿大總理言論「幹涉內政」鄭昊寧印度外交部4日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抗議加拿大總理涉及印度的言論,指責加方幹涉印度內政。印度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印方召見加方高級專員納迪爾·帕特爾並提出強烈抗議,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和一些加方議員涉及印度部分農民抗議示威活動的言論「對我們的內政構成幹涉,令人無法接受」。聲明說:「如果上述舉動繼續,將對印度和加拿大的關係造成嚴重的破壞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