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作用與功效
白芷的功效:
1、白芷的傳統的功效有祛風,燥溼,消腫,止痛,通常都會用在治療頭痛、骨痛、牙痛、腹痛、皮膚燥癢等問題;白芷是巫山的特有藥材,有名的鎮痛藥,後來全國開始慢慢的都在應用。
2、白芷能夠使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興奮感,提奮精神。但是需要注意用量,小量的能夠興奮中樞神經系統,諸如運動中樞、呼吸中樞以及脊椎等系統,但是如果劑量較大,則容易造成痙攣、麻痺等,需要注意用量。
3、通竅止痛。大詩人蘇軾曾經頭痛、鼻塞,後來一和尚帶來一包藥材,讓他煎湯服用,沒想到直通鼻竅,使人感到一股清新之氣,原來這副藥就是白芷,又稱「香白芷」、「杭白芷」。
4、白芷還能夠降血壓,白芷中含有異歐前胡素和印度榲桲,能夠起到降血壓作用。另外還具有抗菌、抗炎之功效。
5、白芷還有抑制脂肪合成、解熱鎮痛、止血、平喘等功效。
6、治療行經不舒。傳說北宋時期,有一個富商女兒每次月經都會疼痛難忍,身體日漸衰弱,富商甚是著急,準備帶女兒到京城尋名醫診治,後途遇一個草藥老翁,摸清情況之後,從自己的藥簍裡取白芷一份相贈,讓其煎水服用。沒想到喝了幾次,竟然藥到病除,這裡主要說明白芷具有治療行經不舒之功效。
7、白芷能夠治療皮膚問題,如白芷中含有「光活性物質」,如香柑內酯、花椒毒素、異歐前胡素這一類的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可以有效的治療白癜風;白芷還能抑制皮炎的發生。
8、祛風散寒。白芷能夠治療因風寒引起的風寒感冒、頭痛、鼻炎、牙痛。
9、活血排膿,用於瘡瘍腫痛。如乳癰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蔞同用,膿出不暢配金銀花、天花粉同用。
10、生肌止痛。白芷對於腰肌勞損,肌肉酸痛有祛瘀生肌消炎止痛的作用。
11、燥溼止帶,白芷溫燥寒溼,主要用治寒溼白帶,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屬溼熱帶下,也可配清熱燥溼藥如黃柏、椿根皮等同用。
白芷的作用:1、抗炎作用,2、解熱鎮痛作用,3、解痙作用,4、對心血管的作用,5、抗菌作用,6、光敏作用,7、抗癌作用,8、降血壓作用,9、抗輻射作用。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症與用量
白芷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我們可以用白芷來治療感冒和鼻炎,白芷對於牙痛和頭痛也很有療效,白芷還可以祛溼、生肌和活血,但它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美容效用,下文我們認識一下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是婦女最喜歡的中藥之一了,很多婦科病都可以求助於白芷,白芷能夠治療婦女的白帶異常,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白芷有一些的禁忌。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1、感冒風寒,頭痛,鼻塞等症:白芷發散風寒,且有止痛、通鼻竅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風寒表症兼有頭痛鼻塞的病症。如頭痛劇者加羌活、細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為理脾肺之氣)、薄荷等。
2、婦女白帶:白芷溫燥寒溼,主要用治寒溼白帶,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屬溼熱帶下,也可配清熱燥溼藥如黃柏、椿根皮等同用。
3、頭痛、眉稜骨痛、齒痛:白芷祛風止痛,主要適用於病在陽明經者,頭額、眉稜骨、上下齦都屬於陽明經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進行治療。治頭痛可配蒿本、蔓荊子等;治眉稜骨痛屬風寒者可單獨應用;屬風熱者可配黃芩同用。
4、為治鼻淵要藥,有化溼通鼻竅之功,多配合辛夷、鵝兒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還可用於毒蛇咬傷,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單用煎湯內服,用渣外敷的記載,現代有些蛇藥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內。
5、用於瘡瘍腫痛:白芷治瘡瘍,初起能消散,潰後能排膿,為外科常用的輔助藥品。如乳癰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蔞同用;膿出不暢配金銀花、天花粉同用。在消散瘡瘍方面還可以研末外敷。
白芷用藥禁忌:
1、陰虛血熱者忌服白芷。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白芷,知道了白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可以用來治療頭痛和鼻炎,白芷還有很好的抗菌和抗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