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共青森林公園和上海市林業總站共同舉辦石蒜類植物繁育應用和...

2021-01-14 瀟湘晨報

為進一步推進石蒜栽培技術與園林應用水平的提升,12月24日,上海市共青森林公園和上海市林業總站聯合舉辦了一場石蒜類植物繁育應用和標準宣貫培訓,上海森園綠化養護公司、上海園林展覽公司、上海景森園藝有限公司共計50餘名綠化養護管理和技術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

會議邀請了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副研究員鄭玉紅老師和上海辰山植物園高級工程師周翔宇做專題講解。鄭教授為大家深入講解了石蒜屬植物繁殖技術,對技術規程標準進行了詳細解讀。大家對鄭老師講解的石蒜繁殖技術耳目一新,問題也接連不斷,會議現場交流氣氛熱烈。周老師深入淺出的為大家講解了石蒜屬種質資源和園林應用方面知識,展示了很多日常少見的石蒜品種以及石蒜園林應用案例,讓大家受益匪淺。下午,大家一同前往共青森林公園石蒜種植區域進行現場考察與探究,兩位專家現場為大家講解了石蒜品種在葉片上的區分及林下空間的應用方式。

此次培訓進一步推廣了《石蒜類植物種球生產技術規程》,使參會人員能夠更深入理解、準確把握標準相關要求,為石蒜在在園林中的應用提供了更多方法。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內容豐富、收穫滿滿,學到了很多新知識。下一步,公園將進一步梳理石蒜品種的分類,優化石蒜在林下空間的配置與養護管理形式,進一步提升石蒜景觀。

【來源:上海市綠化市容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共青森林公園這種花開了,白色的它難得一見!
    說到石蒜科植物,種類就多了。單說石蒜花本身,通常為紅色、橙色、白色、黃色,其中我們多見紅色和黃色的石蒜,在爽文專欄中我也發過這兩種石蒜。
  • 上海市林業總站對紐西蘭銀蕨實施查驗和取樣
    近日,上海市林業總站與海關動植檢處會同崇明區林業站與海關執法人員共赴崇明的指定隔離苗圃,對紐西蘭銀蕨實施進一步查驗和取樣。12株紐西蘭銀蕨在浦東國際機場完成進境檢疫,運往指定地點實施隔離種植。在2021年,這些銀蕨將在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的奧克蘭花園裡,向人們展現紐西蘭的獨特風情。
  • 申城公園石蒜花「乘風破浪」後,綻開笑顏進入花期
    現在是石蒜花期,雖然前段時間遭受了4號颱風「黑格比」的洗禮,但申城多數公園內的石蒜花們「乘風破浪」後,依舊綻開笑顏,迎接每位遊客的到來~古猗園賞花地點:古猗園的曲溪鶴影景區濱江森林公園賞花地點:上海濱江森林公園遊樂場附近林下
  • 上海建「城市森林觀測站」,用數據揭示城市「綠肺」價值幾何
    「上海森林覆蓋率,從上世紀90年代的3%,提高到現在的15%,但過去我們只能定性地知道森林的生態價值,現在則有了定量依據。」3月9日上午,上海市林業總站副站長潘士華這樣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正在建設的「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 上海地區的珍貴樹種大盤點——針葉篇
    上海地區的珍貴樹種總共分為落葉闊葉類、常綠闊葉類和針葉類三種,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針葉類珍貴樹種。銀杏地點:世紀公園、古樹公園、共青森林公園、上海音樂廳廣場、陸家嘴中心綠地、濱江森林公園、古猗園、上海植物園、徐家匯公園、世博公園01上海世紀公園
  • 「愛鳥周」啟幕 「雲觀鳥」上線 上海記錄的野鳥種類已達501種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今天(11日),上海市第39屆「愛鳥周」拉開帷幕。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愛鳥周取消了線下活動,但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將在「雲端」呈現。記者獲悉,上海新近陸續發現了多種從未到訪過的鳥類身影,目前本市記錄「在冊」的野鳥種類已達501種。
  • 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建設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20日訊 11月10日,上海市林業局組織專家對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建設項目進行驗收。來自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上海辰山植物園等5個單位的專家組成驗收專家組。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
    為進一步宣傳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方針政策,充分展示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效,積極營造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氛圍,我局組織編制了《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供工作中參考。 特此通知。
  • 「報秋花」石蒜上海植物園盛開
    中國園林網8月23日消息:著氣溫下降,大片大片的白、黃、紫色石蒜花,盛開在上海植物園(上圖)。記者昨日從園方獲悉,石蒜堪稱上海地區的「報春花」,近日才開始盛開,為市民帶來初秋的美麗。專家表示,石蒜開花拉開了上海地區秋花競豔的序幕,申城進入物候學意義的初秋季節。   在上海植物園盆景園,一株株石蒜的花葶破土而出,花朵明亮秀麗,朵朵亭亭玉立,贏得遊客喜愛。上海植物園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石蒜堪稱上海地區的「報秋花」,8月份開放,目前花色有白、黃和紫三種。而備受關注的紅色石蒜,被稱為「曼珠沙華」,要到9月才會開花。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
    黑龍江省林口縣退耕還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黑龍江省訥河市林業和草原局 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和荒漠化防治處 上海市 上海市崇明區綠容局林業科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林業站 江蘇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生態環境監測評估處 國際竹藤中心竹藤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國林學會學術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蟲害防治總站檢疫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調查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南調查規劃設計院碳匯計量監測評估處
  • 上海秋天的美藏在公園裡,藏在街道裡,藏在廣場上……
    02上海青西郊野公園 地址:上海市青浦區西部澱山湖溼地 最佳觀賞時間: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 03共青森林公園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軍工路2000號 門票:15元
  • 上海地區的珍貴樹種,你都知道嗎?—針葉篇
    珍貴樹種是指能提供經濟價值高的優良木材和副產品,並具備一定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的樹種;屬於我國特產稀有或瀕於滅絕的樹種以及目前雖有一定數量,但也逐漸減少的優良樹種的統稱。——《上海市「四化」森林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2020年)Q&AQ:上海地區有哪些珍貴樹種呢?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職能配置、
    組織開展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擬訂及調整國家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植物名錄,指導陸生野生動植物的救護繁育、棲息地恢復發展、疫源疫病監測,監督管理陸生野生動植物獵捕或採集、馴養繁殖或培植、經營利用,按分工監督管理野生動植物進出口。(六)負責監督管理各類自然保護地。擬訂各類自然保護地規劃和相關國家標準。
  • 第七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建立了基於分水嶺算法的森林植被碳儲量監測、集體林區木材生產成本資源供給風險評估與預警、林權改革後小規模和分散化經營條件下的森林經營規模和價值優化技術、基於風險分區的集體林區政策性森林災害保險保費精算技術、森林生態環境影響的成本—效益分析、林權改革後野生動物生境影響監測評估與預警等技術,構建了以林農合作組織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為主的規模化經營模式,這些技術或模式在相關指標選取、調查和分析方法或研究結論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創新
  • 森林文化周 廣州5個公園和動物研保機構活動預告
    由廣東省林業局主辦,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承辦的 " 粵見森林 · 悅見美好 " 第二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 11 月 21 日在流花湖公園開啟。作為此次活動的廣州分會場,流花湖公園當日在觀鷺臺廣場舉辦 " 萬物和諧 美麗家園 " 觀鳥活動。據悉,近期廣州 5 家公園和動物研究保護機構將舉辦相關宣傳保護活動。
  • 野外植株不過千「極危種」杜鵑紅山茶「植物界大熊貓」悄現森林公園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8月1日報導:炎炎夏日,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的杜鵑紅山茶開得正爛漫。杜鵑紅山茶有「植物界大熊貓」的稱號,現存野外植株不及千株,該種已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種(CR)。盛開的杜鵑紅山茶朵朵紅豔豔的花朵簇擁枝頭,甚是壯觀,為炙熱的夏日增添了有一抹熱烈的色彩。
  • 江蘇:首屆中山杉種苗繁育及推廣應用技術交流會
    中國園林網8月9日消息:近日,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及靖江市國家中山杉良種基地在靖江聯合舉辦了中山杉種苗繁育及推廣應用技術交流會,會議邀請了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江蘇省種苗站、江西省、湖南省、安徽省、雲南省、湖北省等二十個省市政府林業機構領導以及三十餘家中山杉生產繁育苗圃負責人等
  • 上海:兩大溼地公園生態功能顯現
    吳淞炮臺灣溼地公園位於寶山區吳淞街道和友誼街道,東瀕長江、黃浦江,南迄塘後支路,北至寶楊路。長達2000米曲折蜿蜒的濱江岸線,使市民「與長江零距離接觸」的夢想變為了現實。為了讓市民真正享受到長江的生態原味,沿江岸線運用了大小生態島的組合,利用植物的多樣性和生長特性等條件,營造豐富的溼地森林景觀。為方便周邊居民健身,在南部塘後支路入口附近設籃球場、籠式足球場、體育俱樂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