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茬種植西葫蘆,想結瓜又多又好,花五分鐘解讀掌握,並不算難

2021-01-20 三農的高度

春早茬種植西葫蘆,首先要選用耐低溫、長勢比較強、抗病能力好、瓜條直順、商品性能佳的短蔓早熟品種。選擇好栽培時間很重要,華北這邊通常在2月下旬育苗,3月中旬至4月上旬定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收穫,6月中下旬拉秧。各地應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種植環境和條件,選擇適宜的種植時間為準。早春種植西葫蘆,應根據大棚內的安全溫度來決定播種日期,大棚栽培西葫蘆的安全定植指標為地溫11℃以上,夜間最低氣溫不能低於2℃。通常來說,華北地區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東北、內蒙和新疆地區,通常在3月中下旬播種。一般一個月就可以育成4片真葉秧苗,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濃綠、莖粗壯、節間短、已顯現雄蕾,根系土坨外鬚根密布又潔白。育苗健壯優質無病害,是確保豐產豐收的基礎條件之一,便可以進入定植生產階段。

一、早春茬西葫蘆整地施肥。

當前茬耐寒蔬菜收穫以後,立即清除殘株,深翻曬垡,每畝施用優質農家肥3000~4000㎏,複合肥100㎏,腐熟的農家肥1000㎏,腐熟充分的油餅殘渣50㎏,有條件的再施用30㎏草木灰,滅菌改良土壤環境。施肥以後再深耕一遍,耬平耙細。然後按照0.5米小行距,0.8米大行距,南北向開溝起壟,壟高0.2米,寬0.8米待種。

定植前2~3個禮拜,將保護地的設施覆蓋好,提高棚室溫度。白天扣嚴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儘量提高棚室內的地溫。在早春定植中,較高的地溫不僅可以提早定植,而且更有利於提高成活率、促進西葫蘆幼苗迅速生長發育。

二、早春茬西葫蘆定植事宜。

大棚早春茬西葫蘆適宜的定植期,應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根據棚室內的有效恆溫性來確定。當棚室內10~15㎝的土層地溫能夠達到11℃以上,夜間棚室內最低氣溫不低於10℃時,就可以確保西葫蘆幼苗定植的成活率,在這個條件下,儘量適期早定植。在華北這邊拱圓形大棚內(冷棚),3月份的溫度比露地最低氣溫通常高2~5℃,西葫蘆的安全定植期通常在3月下旬。如果大棚內加小拱棚雙層覆蓋的冷棚,保溫效果更好,可比外界自然溫度高4~8℃,西葫蘆的安全定植期在3月上、中旬。通常情況,大棚內覆蓋地膜可以提前4天左右定植,扣小拱棚可以提早5~10天定植。各地區種植戶,應因地制宜,根據種植環境和條件,達到西葫蘆安全定植的溫度條件,靈活選擇定植期。

定植早春西葫蘆,應選擇晴好天氣的上午,在寒流剛過去,天氣開始轉晴變暖的時候進行定植最佳,避開寒流安全生產。選用穴栽暗水定植,或者開溝明水定植,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如果定植期比較早,為了防止大水澆灌造成地溫下降,不利於緩苗,通常採用穴栽暗水定植為宜。事先在0.8米寬的高壟上開一條水溝,溝寬50㎝,深10~15㎝。在溝兩側的壟上,按照設定好的株距挖穴,將幼苗帶坨放入穴中,每穴澆水2.5㎏左右,以澆透水為準,當水滲透後,封土覆蓋地膜。

如果定植較晚,外界已經開始回暖,可採用開溝明水定植,以確保緩苗期植株水分供應充足。做法是在高壟上開兩條定植溝,溝距50㎝,溝深10㎝為宜,按照株距將幼苗放入定植溝內,埋少許土,然後引水灌定植溝。待水澆透以後,從兩溝中間取土封溝、培土。在兩條定植溝處形成小高壟,兩條溝之間形成一條淺溝,方便以後澆小水使用。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西葫蘆根系生長速度迅猛,大齡苗移栽的時候,容易使得根系受損,因此一定要帶母土坨移栽。栽種不宜過深,以幼苗所帶土坨的表面於壟面齊平為宜。

三、定植後的溫度管理要適宜。

西葫蘆屬於喜溫蔬菜類,不耐霜凍。因此,早春茬種植西葫蘆,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要避免其生長環境0℃低溫的出現,嚴防低溫災害,保持適溫才有利於其生長發育。在華北這邊,西葫蘆定植期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此時外界氣溫還比較低,光照強度偏弱,在管理過程中,以提高棚溫為主。

定植後4天左右,要保持棚內高溫、高溼,白天氣溫應控制在25~30℃,夜間20℃左右,儘快促進緩苗。緩苗以後要預防幼苗徒長,溫度指標要白天控制在26℃左右,夜間16℃左右,草苫要早揭晚蓋,適當延長中午的放風時間。進入結瓜期以後,要適當提高棚溫,且要加大晝夜溫差,白天棚室溫度控制在28℃左右,晚上控制在14℃左右。隨著外界氣溫逐步升高,要適時延長通風時間,增大通風量,由只通頂風到上下同時進行通風。當外界氣溫穩定在12℃以上的時候,可以進行晝夜通風;當進入5月中旬以後,太陽光照強度顯著增強時,氣溫升高,要注意棚室溫度過高引起植株早衰的問題,要及時通風,儘量延長西葫蘆的生育期,提高產量。

當外界的氣溫達到20℃以上時,可在白天揭開棚膜,夜間覆蓋即可。當夜間外界氣溫穩定在13℃以上時,就是徹底撤出棚膜之時,此時,西葫蘆可以在自然溫度下正常生長發育。各地種植戶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並不是晚霜已過立即撤出,而是外界溫度完全適宜西葫蘆安全生長發育的範圍之內進行。

種植戶在棚室溫度管理過程中應注意:採用冷棚定植西葫蘆,如果時間是在3月中旬。此時,外界溫度已經回暖,但是冷棚的保溫性比較差,管理上應採取閉棚、保溫、保溼為主,儘量不通風。緩苗以後,根據當地天氣、棚溫的具體情況,來操控通風時間的長短。特別要注意倒春寒,在寒流到來之前,可以將棚室地面鋤松1~2遍,適當提高棚溫,使土壤中儘量貯藏較多的熱量。寒流來時,嚴封大棚,棚室內可以採用覆蓋地膜、臨時覆蓋作物秸稈等,防止低溫災害。當植株進入生長中後期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通風。

四、定植後水肥管理很重要。

西葫蘆是需求水肥比較多的蔬菜,水肥供應充足與否,是其高產的關鍵因素。但是應注意,早春由於氣溫比較低,澆水容易降低地溫,所以,低溫階段其水肥利用率並不高。因此,在3月份以前定植的西葫蘆,澆水一定要慎重。只要定植水充足,緩苗以後可以適當延長澆水時間。如果定植水不足,需要早澆水,注意要小澆水,一次水量不能過大。

在低溫期,如果澆水過多,降低地溫,還容易造成其植株徒長、落花落果,非常影響早熟。一些早熟品種,坐瓜比較早、瓜密、植株長勢比較弱,結瓜以後容易發生贅秧的問題,所以應輕度蹲苗,以促為主,緩苗以後第1水就要適當早澆。結合第1次澆水,可以隨水衝施腐熟的人糞尿,每畝用量400㎏左右,促進植株生長和根瓜膨大。在根瓜的膨大期和開花結瓜期,應加大澆水量和增加澆水次數,澆水以保持土壤見幹見溼為宜。通常每4天左右澆水1次。當撤出棚膜以後,應根據當地的雨水量,注意澆水和減排工作,保持土壤溼潤無水漬。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澆水要因地制宜,靈活掌握。遇到寒流來襲前不宜澆水。3月中、下旬定植的西葫蘆,可以適當提前澆水,在4~5月份西葫蘆需水、需肥量大的時候,應及時施肥澆水。

早春西葫蘆栽培,通常10~15天追肥1次,一共追肥3~4次,每次每畝施用複合肥18㎏左右。在結瓜盛期,應每7~10天根外追肥0.2%磷酸二氫鉀液,提高植株長勢和結瓜質量,防止植株早衰。

五,定植以後光照管理要認真。

西葫蘆植株葉片肥大,其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光照對於西葫蘆自身的營養代謝功能意義重大。當光照不足時,葉片同化功能減弱,葉大而薄,顏色比較淡;在低溫弱光的情況下,西葫蘆容易發生落花化瓜現象,且易發生病害;在高溫弱光環境下,西葫蘆植株呼吸作用加強,養分積累不成比例,容易徒長。再來了解一下棚膜的大致透光率指數:通常新棚膜透光率在80%~88%,覆蓋一個月後,棚膜下50㎝處的透光率大致為70%,覆蓋3個月後,棚膜的透光率大致下降在50%左右。所以,早春種植棚室蔬菜,在光照偏弱的情況下,想提高植株的光合效率,需要管理好棚膜的透光率。

通常在2中下旬定植的西葫蘆,棚膜早使用過一段時間,棚膜上的灰塵相對比較嚴重,所以定植前應用肥皂水衝洗一遍,再用清水衝洗乾淨。西葫蘆定植以後,應定期用幹布擦拭上面的塵土和雜質等,保證棚膜有較高的透光率。採用大棚多層覆蓋模式,要注意白天要及時揭去不透明的覆蓋物,以及小拱棚上的薄膜。但是,應注意要按照棚室安全範圍的溫度指數來揭蓋草苫,通常來說,早春日出拉開草苫,棚室內溫度不降或者略降,就合適。穩妥期間,多採用逐步拉開草苫,不要一下子全部拉開草苫;日落前蓋草苫,翌日日出前後棚室內溫度達到所要求的溫度,證明蓋草苫時機合適;如果溫度比較低,說明蓋的晚了,如果溫度高,就是蓋早了。在陰雨天氣晚適當早蓋草苫,雨雪天氣情況,棚室內氣溫不下降就應該掀開草苫;連陰天也應該揭開草苫,下午早蓋就好。在連續陰雨天后突然轉晴,切記不能在陽光強時猛然揭除棚室上全部的覆蓋草苫等,應在光照強度低的情況下,掀開草苫等物,在光照強度大時,應斷續的間隔時間揭開,讓西葫蘆植株有一個逐步適應強光的過程。

通常在3月份以後,春暖花開,外界光照強度和氣溫條件逐步改善,此時的西葫蘆也進入快速生長期,管理上要勤擦拭棚膜,給西葫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在其生長中後期,應對西葫蘆植株做相應的調整,使得其枝葉分布合理,處於最佳的光照條件下,促進早產、高產、高質。

早熟的西葫蘆品種,多為矮生品種,分枝能力比較弱,通常不用整枝,將其生長點朝南採光為宜。這樣瓜秧方向比較整齊劃一,互不影響,也便於管理和採收。西葫蘆可以單性結瓜,不過授粉有利於提高坐瓜率,減少化瓜,增加產量。早熟栽培早春外界氣溫比較低,昆蟲也少,加上棚膜的隔離,不易接受到昆蟲授粉。因此,人工輔助授粉也十分必要。另外,用生長刺激素防止落花落瓜也很重要,要合理使用。為了節約植株的營養,多餘的雄花、雌花、以及枯黃老葉應及時摘除。在早春西葫蘆種植中,採收越早,經濟收益越高。所以,開花後10天就可以根據當地市場行情,採收0.25㎏左右的嫩瓜上市,趕一個好價錢,增加種植效益。

相關焦點

  • 西葫蘆結瓜少,產量低怎麼辦?教你學會兩招,西葫蘆能結滿藤
    西葫蘆是人們比較喜歡吃的一種瓜菜,農民種植西葫蘆,經常出現結瓜少的情況,你知道原因嗎?如何採取預防和補救措施?一、西葫蘆結瓜少的症狀表現西葫蘆結瓜少的現象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1)間歇結瓜現象在莖蔓 上有1個瓜坐住(特別是根瓜),並開始發育膨大後,在它以後出現的小瓜會停滯發育或化掉,只有坐住的瓜收穫後,其他的小瓜才能發育膨大或坐住。(2)停止結瓜現象在莖蔓上結了2~3瓜後,以後再採取追肥澆水等措施,也很難恢復結瓜。
  • 早春大棚西葫蘆結瓜期要做好五防
    早春大棚西葫蘆一般在1月上中旬播種,3月下旬即可開始採收,是早春瓜果類蔬菜中上市較早的蔬菜,經濟效益較好。然而,由於其結瓜期氣候變化大、棚內溼度大等,經常出現的各種問題會影響開花坐果,因此,應提前採取應對措施,簡稱「五防」。
  • 大棚西葫蘆不膨瓜原因及解決方法!
    大棚種植西葫蘆,在坐瓜後容易出現瓜不膨大的現象,這是讓農戶十分頭疼的一點,瓜不膨大,即使再多的結再多的瓜也無任何意義。那麼大棚西葫蘆為什麼不膨瓜呢?該怎麼解決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綠色科技保大興頭茬西瓜上市 微生物菌劑成根結線蟲剋星
    茁壯碧綠的瓜藤蔓葉中藏著一個個墨綠色條紋西瓜,切開後陣陣清香撲鼻而來。看著豐收的西瓜,龐各莊鎮老宋瓜園負責人宋紹堂在瓜棚裡笑得合不攏嘴。 「我們今年一共種植了9個溫室和20餘個冷棚的小型西瓜,品種為L-600,分批次定植,錯峰上市。你看到的這批溫室西瓜是最早的一批,1月12日就已經定植了,2月20號完成了授粉,清明節後就成熟上市了。」園區負責人宋紹堂邊查看西瓜的長勢邊對記者說道。
  • ...群眾吃的是些什麼瓜?|南瓜|西瓜|絲瓜|菜瓜|冬瓜|西葫蘆_網易新聞
    經常有這種情形,剛烤好一隻南瓜準備享用,突然手機叮叮噹噹響個不停,刷開一看,全朋友圈都在呼喚:快來,吃大瓜!哎,我這吃著呢。先秦吃貨們能吃到的瓜,通過今天的考古資料去判斷,最接近的,是我們今天稱之為菜瓜的一種小型薄皮甜瓜——葫蘆科甜瓜屬成員,但它並不甜。菜瓜從古至今,在鄉間普遍種植,它的果肉脆爽,味道清淡,適合用來做菜。由於不同種植區域的氣候差異,菜瓜有豐富的變種,用今天的話來說,它保存了相當的原生態特徵。《本草綱目》裡說:「越瓜以地名也,俗名梢瓜,南人呼為菜瓜。」
  • 種植瓜菜,老是化瓜,掌握3點關鍵技術,防止化瓜多結果,不愁了
    花果無論是菜農朋友還是蔬菜愛好者,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種植黃瓜類蔬菜時,植物長得好,開花很多,但不結果,好的果態都融化了,所以往往認為產量很低。黃瓜類蔬菜植物經常結成一個或幾個,很難控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關係。只要結一個果實,植物的生長勢頭就太旺,可以融化南瓜。結果太多,植物養分不足,會融化南瓜。3.花果的根本原因是水分不全或植物養分不足,導致子房膨脹時沒有足夠的養分供應,停止膨脹,最終枯萎。具體分為兩個方面。
  • 佛手瓜好看又好種,掌握好這幾點關鍵種植方法,佛手瓜結得吃不完
    現在就為您簡單介紹佛手瓜的種植技術,供您種植時參考。種瓜選擇:佛手瓜和一般的瓜類蔬菜不同,佛手瓜的種子是不能夠直接剝離出來的,否者會出現種子失水,無法發芽的情況,也就是說在種植佛手瓜的時候需要將整個瓜種植下去。這樣的話就涉及到如何選種和存貯種瓜的問題。
  • 南瓜種植,如何防止南瓜化瓜現象?做好8點,南瓜結的滿地都是
    在氣溫超過32度時,隨著溫度升高,花器發育不正常,花粉粒機能不斷下降,如遇到40度高溫時,花粉粒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顯著下降,花粉粒壽命短,引起受精障礙,由此導致花瓜。當子房發育及開花期氣溫低於15度時,形成的果實多為畸形,空心,種子量少。
  • 西瓜怎麼種植能結瓜多?首先控制旺長,合理留蔓、施肥,防好病蟲
    西瓜好吃但不容易種,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不易坐瓜、畸形瓜)導致西瓜產量低,這不近期有農民問:西瓜怎麼種植能結瓜多?下面根據以往種植經驗談談露地西瓜要想結瓜多的幾點看法,以供參考。首先控制旺長或陡長。西瓜植株出現旺長或徒長容易出現長細長的藤蔓,不利於開花坐果、果實發育,易萎縮化瓜。
  • 彎黃瓜不好賣,賣不上價,一把牙籤,幫你「彎瓜」變「直瓜」
    菜農自己的圈子,點上面藍色字關注菜農圈多了解一些種植技術和蔬菜價格信息。現在正值黃瓜大量上市的時節,可愁壞了山東的李大爺。
  • 春季黃瓜種植期,黃瓜出現「花打頂」傷腦筋,專家教你避免這問題
    目前到了3月份,也是大部分地區春耕的時候,那麼對於今年的春耕來說有點特殊,畢竟疫情當前,很多地區也是在有序的進行春耕,此時處於春季,也是黃瓜的種植期,對於春季種植黃瓜來說,畢竟此時的溫度並不是很高,所以黃瓜的病蟲害還是比較多的,像低溫造成的霜黴病這個時候也是容易出現,大家也要注意,其次對於大棚溫室種植的黃瓜來說
  • 掌握這5點「技巧」,想不豐收非常難
    所以我們可以在自家陽臺上或者庭院裡自己種植天然無公害的黃瓜。但是種黃瓜很多人都種不好,果實太瘦小或者果實上細下粗,長相難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幾點技巧,黃瓜種不好?掌握這5點「技巧」,想不豐收非常難。第一點技巧:要學會什麼時候播種黃瓜種子發芽的最佳溫度是二十五至三十度左右,春黃瓜品種一般都在二至三月播種。如果條件允許,儘量早播比較好。
  • 一棵苗結5、6個瓜,「盆栽」這種甜瓜,2加倫的小花盆就能種出來
    一棵苗結5、6個瓜,盆栽這種甜瓜,2加倫的小花盆就能種出來!羊角蜜瓜是一種甜瓜,果實一端大,一端小,形似羊角,所以它才有此名,而目前它也是比較流行的網紅水果,皮薄肉厚,直接削皮生食,切開後去掉黃色的瓜子,直接吃瓜瓤,脆甜汁多,所以又名「羊角脆」。
  • 早春冷棚蔬菜管理技術要點
    早春冷棚蔬菜與溫室蔬菜相比,以投入小、風險小、收益高受到了眾多菜農的青睞。但是,好些菜農對早春冷棚蔬菜的關鍵技術掌握不足。為此,針對今年低溫的實際情況,應當儘早支好大棚骨架,及早覆蓋棚膜,提高栽培畦內的溫度,為適時栽植秧苗創造適宜的溫度。 二、早澆水保墒早春蔬菜栽植秧苗後一般都要澆蒙頭水,水量較大,因澆水後往往導致地溫的下降,反而不利於蔬菜儘快緩苗,容易造成僵苗或老化苗。
  • 種植茄子,做好4點,一棵能結一大串
    種植茄子,做好4點,一棵能結一大串春天的到來讓菜市場也變越發活躍了起來,大早上的就收到了不少對於蔬菜種植戶的問題,有這樣一位大叔是紫茄種植戶,說因為種植的茄子這段時間剛剛掛上門茄,結果就出現了大問題,落花又落果,讓人實在擔心,心裡十分著急,相信說道這裡也會有很多大棚蔬菜種植戶會有這樣的情況吧
  • 三個方法葉子綠、結瓜多
    黃瓜和西瓜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果蔬了,最近有很多農戶就問我,自家種植的黃瓜和西瓜為什麼年年黃葉?有時候葉子還乾枯,噴藥也不管用,今天就來告訴大家防治黃瓜和西瓜黃葉病和葉斑病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不妨試一試。黃瓜、西瓜黃葉病、葉枯病咋防治?三個方法葉子綠、結瓜多。
  • 根結線蟲治不住?難怪番茄死苗多,產量低,快來看看好方法
    農戶吳師傅是當地的一個番茄種植戶,隨著種番茄開始賺錢後,番茄的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連年種植後,產量卻越來越低,現在和往年相比幾乎減產了一半, 吳師傅也非常頭疼,本來能賺到錢的一種蔬菜,現在保本都難。走到吳師傅的番茄大棚中,番茄植株非常矮小,而且結果量少,果實發育不良,當時正是乾旱天氣,葉面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蔫,拔起番茄植株,還能看到番茄根部的鬚根和側根出現腫大的情況,而且根內還有白色線蟲的情況,所以,這不難判斷出,番茄產量低和根線蟲有很大的原因。
  • 掌握這個技巧,黃瓜長的快結的多
    掌握這個技巧,黃瓜長的快結的多土壤積鹽是農民在種植黃瓜過程當中最常遇見的問題。土壤積鹽相對於其它的病蟲害來說,它的危害更大。因為單純的土壤積鹽會直接導致黃瓜品質的下降,導致黃瓜質量的下降,導致黃瓜產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