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指紋一樣,寶寶的足印同樣是獨一無二的,可以作為判斷身份的有效憑證。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過去有壞人趁著醫院混亂暴走新生兒的案例屢見不鮮,再加上一些電視劇頻繁出現「錯換人生」的情節,不僅讓孕媽擔憂,自己的孩子出生時會不會有抱錯的風險。
對於這一點,醫生其實也想到了,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分鐘裡,醫生們只用一個動作就解決了孩子有可能被抱錯的難題,那就是留下「小腳印」。
害怕新生兒會抱錯?足印可比胎記靠譜多了
葉眉在孕期看多了言情劇,每每看到因為抱錯孩子,鬧出一場「真假千金」的大戲,就聯想起自己即將到來的寶寶。
她捅了捅旁邊的老公,鄭重地叮囑:「我生完孩子以後,你不用管我,千萬得跟在孩子後邊,孩子去哪你去哪,先看看有沒有什麼特殊胎記之類的,別把寶寶給我抱錯了。」
老公看葉眉認真的樣子,不免覺得十分好笑:「放心吧,我聽人說,醫生都會給孩子印足印,這可比胎記靠譜多了。」
葉眉一臉的不相信:「你要說指紋我還信,腳印也有這功能?」面對妻子的質疑,老公一時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寶寶足印除了可愛,更是寶寶臨時「身份證」
許多寶媽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出生以後除了剪臍帶、洗澡等等操作,還有一個印腳印的步驟,紅紅藍藍的印泥多髒啊,如果只是為了留念,實在是大可不必。
實際上醫生可沒有那麼無聊,印小腳丫也不是因為覺得可愛才去做無用功。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需要填寫各項資料,包括病歷、出生證明等等。
而此時的新生兒一切有效的身份信息都還沒有辦理,寶寶需要一個有力的驗證信息,足印相當於孩子的臨時「身份證」。
為什麼足印是最佳選擇?醫生在幫家長「省錢」呢
1. 具有唯一性
新生嬰兒雙手握拳,而且手腳呈屈曲狀,基本保持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在出生一段時間後,手部肌張力仍較高。
之所以不使用指紋,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手部肌肉組織未發育完全,會呈現自然抓握狀態。強行掰開手指,有弄傷寶寶的危險,指紋也比較淡,因此足印才是最佳選擇。
2. 採集方便
指紋識別、足紋識別、血型分類、DNA識別,視網膜識別、親子鑑定等方式,都是能判定新生兒身份的生物技術手段。
為了照顧新生兒家人急切見到寶寶的心理,醫生從中選擇了採集最方便的方式,也就是印足印,同時也為醫護人員節省了大量時間。
3. 成本低
採集血液化驗,登記具體基因信息雖然準確度高,但是都有著周期長、成本高的缺點。
而給新生兒採集足印,在同樣能作為身份依據的情況下,給千百個寶寶登記,只需要用掉一盒印泥,醫生節約成本的同時,也避免了家屬不必要的醫療支出。
小小一個「腳印」,登記材料少了它可不行
1. 補全檔案信息
病歷上的身高、體重、身體狀況等關鍵信息需要與嬰兒本人一一對應,沒有有效的身份憑證是不行的。此時的寶寶還沒有自己的身份證號,印上一個小腳印,補全身份信息。
2. 作為身份證明
在醫院檔案上印上小腳印,就可以證明寶寶是在這家醫院出生的,之後辦理任何與身份有關的手續,都需要用到這一憑證。
在寶寶沒有落戶口、擁有自己的身份證之前,小腳丫印就相當於「臨時身份證」。
3. 便於確認身份
儘管如今抱錯孩子的事情已經很少,醫院監控系統、安防措施已經十分完善,但是我們仍然要提防有壞人打新生兒的注意。新生兒模樣都長得差不多,在一歲內模樣變化較大,難以憑肉眼分清。
一旦寶寶脫離了家屬和醫護人員的視線,再次尋回時,足印可以作為判斷依據,嬰兒之間混淆了,也可以快速比對身份信息,是確認身份高效準確的一個途徑。
糖果媽媽叮囑:醫生為寶寶印腳印的印泥無毒無害,只要洗淨即可,不必擔心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