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開始,老師就告訴我們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老師口中的陵墓是什麼樣子。我們普遍認為金字塔有4個面,當我們從高空俯視可以發現它有8個面;古人無法上天之前,是無法看見這個現象。至今也沒再金字塔裡發現木乃伊。絕大部分法老的陵墓都在離胡夫金字塔600公裡之外的帝王谷中。帝王谷墓室中有大量的精美壁畫,發牢門的棺槨都很華麗,這才符合陵墓的標準,也符合當時人們入土為安的陵墓思想。反觀金字塔內根本就沒有壁畫,棺槨更是簡陋,根本就不像法老的陵墓,更像是地標式的建築產物。這讓很多科學家,考古學家思索金字塔到底是什麼。
距今埃及發現的金字塔一共96座,最大的金字塔就是胡夫金字塔,至少有4500年的歷史。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就——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它的坐標和地球的真北方向對齊完美,坐標誤差不超過兩分,在科學角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個可以同理,哪怕進入現代化的現代人們。要找到正北方向就必須依賴微信的精確定位。人類到現在才可以做到的事,古埃及人卻在4500年前早已實現。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胡夫金字塔位於地球大陸正中心,是北半球的4萬3200分之一,而人類一天中的時間剛好是4萬3200秒。
它的高度是146.59M,它的高十億倍就是14659萬公裡,這個距離正好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它的底部周長除以高度的兩倍得到的數字是3.1415926。這不難發現我們從小學習的圓周率π就是3.1415926...
它裡面的三角型庭室,直角的各邊比就是3比4比5。這不正是我們熟知勾三股四玄五———勾股定理。
它的總重量是6000萬噸。如果你用這個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
他的坐標是北緯29.9792458。而光在真空的速度是299792458。這一切的數字難道是巧合嗎?還是古埃及的人們早已掌握了現代科技所企及的高度。如果說其中的這些都是巧合都是偶然,是現在人們的肆意揣測。那麼我們繼續往下看。
胡夫金字塔建造於公元前2560年,耗時三十年才建造完成。使用230萬石頭組成,其中石塊的平均重量是2.5噸。最大的重量是160噸,如果使用現在的火車運送這些石塊,最大的承重是60噸,那麼使用將近十萬節火車。
如此巨大的石塊要進行完美的切割,並重下往上精確的疊放,其中的隙縫卡都不能插入其中。我相信大家都疊放過積木,若其中出現不精確的疊放便會完全影響後期的排列。其中的還需運用到物理學與數學。
當時還是在青銅器時期的古埃及人們是如何做到分毫不差。還是說古埃及人早已掌握了現在人們所熟悉的一切。短時間內無法完成的工程。不符合時代建造的科技水平。
太多的巧合,金字塔到底是誰建造的?金字塔建造到底有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