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牛」公路火了,形成「山路68彎」,老外都讚嘆不已!

2021-01-15 李四說娛樂啊

我們國家的建築歷史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在交通建設方面,歷史悠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不僅僅是民族的驕傲,連外國人都發出了感嘆聲。我的國家的「最牛」公路火起來,形成了「68號山路」,老外們讚嘆!

曾經是這樣一個奇蹟的項目就是小編可以(有圖),中國牛最多的公路之一,那是為了節省成本,最初可以建設(可能有),但是最終形成了「山路68拐」,連外國人都讚嘆之聲!

這是中國雲南的一條獨特之路,位於昆明市宜良縣的這條路確實讓很多人震驚。在雲南有許多高山,為了節省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當地修築了一條沿山而建的小道。

最後形成了獨特的標識,就像電影中的「秋色名山」一樣,是「山路68角」。在這方面,德國專家尤其無法解決,因此受到德國人的讚揚!

這種奇特的公路吸引了許多開車的愛好者。從山谷之間走68個彎的愉悅感。摩託愛好者,也有人在這條山路上玩。

因此,這不僅僅是一項神奇的工程,它為每個人提供了許多旅行的可能,令人嘆為觀止,你難道不知道這條路嗎?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雲南「最牛」山路,7公裡68個彎道,「天下第一彎」震撼外國人
    各位好,今天要介紹的是我國修建的「最牛」山路,它以其特色聞名於世,眾所周知,道路不僅可以方便人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作為溝通各地區經濟聯繫的橋梁,我們有句老話說,要想成為富翁,首先要修路,的確是這樣,因為交通便利,所以經濟能力一般都不差,而且我們國家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下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我國「最有意思的」公路,7公裡70個彎道,為省錢建卻成世界奇蹟
    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各種交通工具層出不窮,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像飛機高鐵這樣十分方便的交通工具,大家都十分願意去選擇它們出行,不過並不是所有地方都要搭乘飛機或者高鐵才能去的,甚至有的地方沒有這種條件,所以這個時候就汽車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 試駕幾何A|縱橫青山綠水山路十八彎的極暢之旅
    穿梭寧靜的鄉村林道,馳騁山路十八彎。看層林盡染,雲舒雲散。快意人生,莫過如此。8月17日,小編就跟隨幾何A金佛山自駕品鑑之旅。從重慶主城區出發,前往200裡之外的南川金佛山景。經歷一段難忘的旅程,感受吉利幾何A的非凡魅力。
  • 世上最「詭異」的公路:圖二的死亡5公裡,最後1個叫旋轉木馬!
    世上最「詭異」的公路:圖二的死亡5公裡,最後1個叫旋轉木馬!圖:喀喇崑崙公路,法國的Passage du Gois 公路:法國Passage du Gois 公路,全長 2.58 公裡。每當漲潮期間,這條公路會完全湮沒消失在水下 4 米,每天只有兩個時段可以通行。
  • 山路十八彎,您先幹了這碗酸
    然而,即便身為辣醬師奶老乾媽的原產地,當人們提到嗜辣勝地,貴州也總是最容易被遺忘的小透明。在人們的普遍印象裡,嗜辣地區的姑娘,多少都沾著點辣味十足的紅火、活力,多年前,寧靜在採訪中坦陳自己脾氣大,「不過貴州女孩子比我還辣,我是貴州女孩的敗類。」
  • 山路試駕體驗全地形輪胎究竟有什麼能耐
    首先輪胎的胎面無論是縱向與橫向,皆採用了加大的高效排水溝槽以及獨特的破水膜橫向刀槽花紋設計,可大幅減少行經高積水路面時的水飄現象;此外強化矽配方膠料也能凸顯疏水效率,滿足各種氣候下平穩的駕駛性,確保輪胎行駛在溼地路面上都能擁有與幹地相同出色的剎車制動能力。其次,在胎體結構方面,則運用了柔韌雙層胎體設計以及胎肩壓力均衡科技,使其輪胎在轉向時提供更優異的支撐性,進而能提升高速過彎的穩定性。
  • 成都記憶:見證成都東郊歷史的牛龍公路
    在成都市東郊曾經有一條牛龍公路,老成都人都應該知道,他是通往龍潭寺的必經之路。曾經的牛龍公路,已經從羊腸小道擴建成今天的通暢大道了,今天已經改名為成華大道了。說起牛龍公路的歷史,很多人應該都遺忘了。牛龍公路,起自成都東門牛市口,經雙橋子、萬年場、跳蹬河、崔家店、十裡店、大墳包,止於龍潭寺,所以叫牛龍公路,全長11公裡。牛龍公路,1951年11月動工修建,1953年1月31日正式通車。當時,牛龍公路全長9.88公裡,止於龍潭寺南場路口,大部分為碎石路面,也有沙土路面,路基寬9米,路面寬5米。當時路況很糟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 換上溼式雙離合後,這臺運動A級車還能在山路起浪嗎?
    以及最重要的,這套雙離合還保留了多少的運動基因?說來這個SuperSport的啟動按鈕「致敬」了保時捷家族的元素,儘管有些誇張過頭,但體驗下來儀式感還不錯,最關鍵是足夠順手,可以隨時切換。保持在2-3檔跑山,轉數維持在4000-5000轉左右,名爵6真正的運動狀態才爆發出來——這時候181匹馬力處於隨叫隨到的狀態,每一次出彎,或每一條大直道,都能壓榨出它該有的潛能。
  • 繼老乾媽風靡海外,中國「冥幣」又在國外爆火,老外:不早拿出來
    文:蔣南最近幾年,隨著「中國製造」的產品走紅國外,很多老外都被我國的國貨給震驚到了。無論是老乾媽還是辣條,常常引起老外的感嘆:這麼好的東西為何不早拿出來?現在老乾媽在國外火了,經常被哄搶一空,西方的口味也逐漸被東方化,可見「中國製造」的產品歡迎程度有多高。
  • 我國最美穿山隧洞,15分鐘穿越中國南北,隧道裡還建3個袖珍公園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我國開始修建一些標誌性建築,還有標誌性的奇特公路,有沿途風景美的,還有山路十八彎的,總之人類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隨著這些標誌性的修建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走進人們的視野後,引來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去圍觀。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我國一大神奇穿山隧道,15分鐘穿越中國南北。跟著小編一起來看吧!
  • 世界最酷炫的公路,俄羅斯路上隨處有坑,中國這條堪稱「奇蹟」!
    世界最酷炫的公路之玻利維亞北永加斯山路。 北永加斯山路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道路,有1000英尺的路是垂直衝入下面的熱帶雨林,而且沒有護欄,被稱為「死亡之路」。世界最酷炫的公路之華盛頓島嶼吊橋。 看圖驚險刺激,將近90°直角路,汽車怎麼行駛呢?
  • 「中國黃牛」牛起來——我國肉牛品種40年保育發展記
    從此,保護渤海黑牛成了楊佔崗最重要的事情。挨家挨戶打聽、東奔西走牽牛,才勉強湊夠了100多頭核心群體,成立起渤海黑牛保護基地。楊佔崗把每頭牛的來源都記錄得清清楚楚,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族譜」。在中國農科院、山東省農科院等單位的幫助下,他們利用活取胚胎和凍精技術,定位了影響渤海黑牛生長的一系列控制基因,按圖索驥般探索選育新的品種。
  • 上百年的「軍用罐頭」,被老外撿到,盒子都生鏽了,老外竟然吃了
    罐頭是一種可以長期保存食物的方法,最近大家都宅在家裡,一般沒事的話都是不會出門的,很多人在家裡囤了一些食物,其中罐頭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可以放的時間長,而且味道吃起來也不錯,其實罐頭最開始的時候,是部隊的軍糧,就是為了讓士兵們吃的方便一些,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有一個老外,無意間撿到了一個上百年的軍用罐頭
  • 我國總公路裡程接近500萬,印度說他們有800萬,印度公路到底啥樣
    除了高速公路之外,我國更令人驕傲的一個成績就是村村通,到每一個行政村,不管它有多偏遠我們都有公路,而且這不是簡單的公路,是硬覆蓋之後的,真正可以長時間行車的公路,我們用公路把每一個村莊,都聯繫了起來,不管它是在大山深處,還是祖國邊陲。
  • 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彩虹為什麼是彎的?
    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彩虹為什麼是彎的?時間:2018-03-30 10:49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彩虹為什麼是彎的? 天空上的彩虹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是越來越少見了,不過還是有可以製造彩虹的方法,但是你知道彩虹是怎麼形成的嗎?彩虹到底有7個顏色嗎?
  • 我國最漫長公路,僅一公裡設置31個紅綠燈,暢通無阻也要走半小時
    現在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早期在農村居住的村民也搬到了縣城,對於一些稍有條件的人來說更是搬到了大城市,而且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尤其在城市中上下班的時候經常路上都是一輛車接著一輛車,而且在上下班高峰期時常常都會是堵車的狀況。
  • 國外一段中國廚師切土豆的視頻火了,老外:土豆切成發的烹飪魔術
    還比如曾經一段在國外非常火的視頻,中國廚師展示用菜刀除雞骨的視頻,在短短幾十秒剔除一隻雞的所有骨頭讓,讓所有在場老外驚嘆不已。在國外還有這樣一個視頻,視頻中展示中國廚師用傳統菜刀切土豆絲。這個視頻僅僅在8個月時間播放就達到了1800多萬。很多老外被中國廚師的這種刀功所折服,他們感嘆:這是驚人的切割技能,將土豆切成發的烹飪魔術。
  • 水葫蘆入侵我國幾十年,現在越來越少了?老外:國人技術真牛!
    應該來說,大家對水葫蘆是不陌生的,因為這種水生植物生命力和繁殖力都非常的強,經常在水塘或者小河邊能看到一大片,而且這種水葫蘆經常小小的一堆,沒過多久就能繁殖成一大片。而且清理沒多久又會長出來。水葫蘆原名叫鳳眼藍,原產巴西。
  • 各種牛的品種簡介
    牛按經濟用途一般可分為乳用牛、肉用牛、肉乳兼用牛和役用牛。其共同點為牙齒32枚,其中門齒 8枚,上下臼齒24枚,無犬齒。上顎無門齒,只有齒墊。胃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芻。蹄分兩半。鼻鏡光滑溼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
  • 「山路」通暢幸福來——懷化市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百米」見聞
    「山路」通暢幸福來——懷化市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百米」見聞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通訊員 楊玉捷 向桂芳看著滿載冰糖橙的貨車沿著寬闊的山道遠去,周太江笑了,如冬日裡和煦的暖風。「山路難行果難銷」曾經困擾著這位侗家漢子,種植的冰糖橙深藏芷江侗鄉無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