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冷凍,是指在人死亡後,以適當的方式迅速把屍體通過冷凍處理,在將來某個時刻就有希望「復活」。這一設想最早出現在科幻小說家尼爾·瓊斯發表於 1931年的科幻小說《奇異的故事》中。日前,牛津大學三位哲學教授選擇「死後」冷凍人體。人體冷凍,真能讓人在未來復活嗎?科學家表示,人體冷凍目前只 是商業行為,沒有證據證明被冷凍的人體將來能夠「復活」。
1牛津三位哲學家選擇「死後」冷凍人體
計劃接受人體冷凍的三位哲學家,分別是牛津「人類未來研究所」所長、現年40歲的哲學教授波斯特倫、41歲的研究員桑德伯格和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預訂了全身冷凍。波斯特倫和桑德伯格預訂了收費較便宜的服務:只冷藏頭部。
由於牛津「人類未來研究所」沒有人體冷凍保存研究,因此波斯特倫和桑德伯格向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阿姆斯特朗向另一家設於美國密西根州的「人體冷凍機構」預約。
據報導,當他們將來臨終時,冷凍保存團隊就會在旁待命。一旦他們被宣告不治,工作人員就會著手冷卻遺體,同時利用機器保持他們體內的血液流動、注入防腐劑和防凍劑保護體內組織。如果只選擇了凍存頭顱,工作人員就會將他們的頭切下,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態氮中。
波斯特倫擁有物理學和神經科學背景,2009年時還曾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選為當代百名思想家之一,他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公眾對人體冷凍技術的判斷。
波斯特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越不確定,選擇活下來就越有意義,你可以儘可能多地保存大腦中的信息,而不是簡單地丟棄他們。」
2人體冷凍花費不菲青睞富人
所謂人體冷凍學,是指在人死亡後,如果立刻以適當的方式把屍體冷凍處理,就有可能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復活。
人體冷凍技術被美國的生活科學雜誌列為十大人腦未解之謎之一及十大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科學技術之一。
要接受人體冷凍,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因此,目前這項技術幾乎成了富人的賭博。
據悉,人體冷凍的收費分別為1萬美元(俄羅斯KrioRus公司的腦神經冷藏項目)、2.8萬美元(人體冷凍機構的全身冷藏項目)、15.5萬美元 (美國人體冷凍學會的全身冷凍)、20萬美元 (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的全身冷藏項目),收費視不同的公司、服務、國家或地區而定。
人體冷藏者可以考慮使用以人壽保險的形式付款,或分期付款。
阿姆斯特朗就選擇了人壽保險的形式,每月投保25英鎊,作為死後冷凍所需的資金。
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目前已經冷凍了117具屍體,其中包括美國最偉大的棒球運動員之一泰德·威廉斯。其他仍然在世但已經選擇了阿爾科的人中,也不乏名人,如美國導演查爾斯·馬修。
不過有人擔心,過了幾百年後,這些提供冷凍服務的公司,是否依然存在。
3令所有細胞「保鮮」是急凍關鍵
如何進行急凍是這個話題中很關鍵的一步。
羅伯特·埃廷格的人體冷凍機構所採取的方法是:當一個人心臟停止跳動,被認定為「法定死亡」時,該機構的應急小組便會首先為死亡者的大腦提供足夠的氧氣和血液來維持最基本的大腦活動;然後把身體放入冰塊中,並注射一種抗凝血劑以防止在途中血液凝結;把死亡者送到人體冷凍機構後,才開始實施真正的「急凍」。如果只是將死亡者放入一桶氮液中,會使死者細胞中的水分結冰,一旦水分結成冰,細胞就會發生膨脹,導致細胞破裂,就無法做到真正的「保鮮」,所以必須先去除細胞裡的水分,然後注入一種基於甘油的化學混合液,即低溫防護劑(是一種用於人體的防凍劑)。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器官和組織,使其在極低溫度下不形成冰晶。這個過程稱為「玻璃化」(不結冰的冷凍),能使細胞進入「假死」狀態;當身體裡的水分被低溫防護劑替代後,他們會將死亡者的身體放置在一張乾冰床上進行冷凍,直到溫度達到零下130攝氏度,至此「玻璃化」過程才結束;下一步是將身體放入一個單獨的容器裡,並將容器放入一個盛滿零下196攝氏度液態氮的大金屬箱內。
此時,被凍者身體是頭朝下放置的,這樣即使箱子有洩漏,大腦也會浸泡在冷凍液中
4「復活術」缺證據 仍是商業活動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低溫生物學研究員保羅·西格爾曾將活著的倉鼠冷凍2小時後復活。在倉鼠試驗成功後,西格爾又對一隻小獵犬進行試驗。結果,他成功讓小獵犬復活過來。
有專家表示,雖然冷凍實驗在某些動物身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這種方法卻並不一定適用於人類。
雖然目前有多家從事「人體冷凍」的公司,但很少有醫療機構介入。在專家看來,人體冷凍只是一個新的商機,而非醫學。
國際低溫生物學會前任主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低溫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約翰·鮑斯特此前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人體冷凍組織的大多數成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也沒有具有執業資格的醫生。關於任何人體冷凍能復活方面的報導都沒有一篇是出自科學期刊,也都沒有一篇報導被證明是真實的。
上海理工大學低溫醫學研究所所長華澤釗明確表示,「從技術上說,低溫冷凍人體的實現是非常困難或者說是完全不可能的。」
華澤釗說,按照目前低溫生物醫學的水平,大部分細胞以及部分組織能低溫保存,但是心臟之類的器官不能低溫保存。每種器官中都有不同種類的細胞,冷凍一個器官都很難成功。
「人體冷凍之父」冷凍自己待「復活」
2011年7月23日,長期飽受爭議、渴望長生不死的「冷凍人體之父」羅伯特·埃廷格的傳奇一生終於畫上了句號,當天埃廷格在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市郊區的家中病逝,享年92歲。埃廷格死後不久,他的遺體就被迅速送往「人體冷凍協會」,按照其生前遺願用「最理想的狀態」冷藏起來。據悉,埃廷格是該協會冷藏的第106具人類遺體,埃廷格的家人期待,終有一天,未來的高科技能有機會令他「復活」。
受科幻小說啟發 欲「長生不死」
據悉,埃廷格從小就沉醉於物理和數學,喜愛閱讀科幻小說。一個偶然的機會,埃廷格讀到一篇由尼爾·瓊斯所寫的短篇科幻小說《詹姆森衛星》後,從此對「長生不死」這一想法產生了濃厚興趣。
二戰爆發後,埃廷格加入美軍部隊,成為一名士兵。然而在一次戰鬥中,埃廷格被德軍炮彈擊中,導致腳部受到重傷。埃廷格住院治療了數年時間,最終依靠骨骼移植手術保住了雙腿。這一事故讓埃廷格對未來醫學科技的可能性充滿期望,與此同時,埃廷格在療傷期間也對死亡問題進行了深刻思考,再加上多年科幻作品的薰陶,這些都為埃廷格日後研究人體冷藏技術打下了基礎。
二戰結束後,埃廷格在密西根州的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取得了物理和數學碩士學位,並成為該校的一名物理系教授。從此,埃廷格開始一門心思地研究人體冷藏技術。雖然1947年到1960年期間埃廷格以人體冷藏為主題發表了多篇文章,但並沒有引起關注。
母親和兩任妻子均被冷凍
直到1964年,埃廷格受法國科學家發現青蛙精子在冷凍後仍能使卵子受精的現象啟發,出版了《長生不死的前景》一書,提出「人體冷凍法」,終於引起全球關注。隨後,埃廷格成立了「長生不死學會」,致力於研究延長人類壽命及人體冷凍法。
1976年,埃廷格創立非牟利機構「人體冷凍協會」,旨在令「長生不死」技術大眾化,終身會員只需付2.8萬美元,就可永久冷凍遺體。據報導,到2011年,「人體冷凍協會」在全球有935名會員,保存了105具人類遺體,此外被冷凍的還有幾十具寵物遺體,包括狗、貓以及鸚鵡。
據悉,「人體冷凍協會」首具保藏的遺體是埃廷格死於1977年的母親,其後他兩任妻子的遺體也被冷藏。不過,埃廷格的父親和兄長都拒絕冷凍遺體。
2011年7月23日埃廷格在密西根州底特律市郊區的家中病逝。據透露,埃廷格死後不久,他的遺體就被迅速送往「人體冷凍協會」,與其亡母和亡妻的遺體一同冷藏保存。
7月25日,埃廷格的兒子大衛說:「我的父親一生都竭盡所能地致力於讓他的家人、朋友和其他人再次復活重生。目前,沒有人知道他將來是否能實現這一目標,但我們認為他做得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