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人來說,庚子年多災多難。
1840年,鴉片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平,中華文明「瑰寶」——圓明園慘遭洗劫;1960年,我國發生百年少有的特大災害;2020年,COVID-19肆虐人間。
時間回溯兩甲子,1900年底,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在德國物理學會的報告宣告了量子論的誕生。我們這個時代的很多重要科技進步都可追溯到那個歷史節點。還有半年多(2020年12月14日),量子論將迎來「兩甲子」誕辰紀念日。今天我們首先重溫一下,中國科技屆在2000年的那場紀念活動。
「新華網北京12月14日專電(記者江國成)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納米專家、半導體專家等科技界權威人士今天聚會,紀念100年前創立、對本世紀經濟、科技、軍事和社會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量子論。
應用量子論,參與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物理學家、中國科學協會主席周光召在紀念大會上說,量子論和量子力學對人類社會的科學、哲學、技術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沒有量子論就不可能有半導體、集成電路、雷射器和信息科學」。
周光召說,由於人類能夠操縱單個原子,在21世紀,人類按照量子力學將會設計出越來越多符合人們要求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結構。
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開幕式上說,量子論和相對論的誕生堪稱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革命。從1982年開始的新一輪量子力學研究將深化對這一學科基本概念的認識, 「有可能對當代電子學、光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等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路甬祥說,量子論和相對論已共同成為20世紀人類科技文明的基石,從哲學上根本改變了人們關於時間、空間、物質和運動的概念。
他說,100年前的今天,德國的理論物理學教授普郎克在柏林宣讀了他的論文《論正常光譜能量分布規律》,這一天標誌著量子論的誕生。
中國科學院在過去兩年特別安排了有關量子物理與信息研究的項目。」
普朗克為人類揭開了新篇章,個人卻遭受著命運的「壓迫」。在發表量子論論文的10年之內,他的第一任妻子Marie Merck病逝。此後,他與瑪麗所生的兩子兩女竟然都先他而離世。由此,才有了物理八卦之謎:「普朗克的顏值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