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怎樣成為了超級組合的「六十甲子」

2021-01-13 中觀國學

之前我們談了很多關於十天幹,十二地支的理論知識,看起來天幹地支好像很複雜神秘,但其實說到底,十天幹,十二地支22個符號就像英語裡的二十六個字母,也像化學中的元素周期表,幹支22個符號關鍵還是要看如何運用和組合。

十天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組合,從"甲子"起,到"癸亥"止,滿六十為一周。稱為"六十甲子",也稱"六十花甲",因為起頭是「甲」字的有六組,所以也叫「六甲」,熟悉吧,古人稱懷孕就是「身懷六甲」。

幹支運用組合就是六十「甲子」

「甲」是天幹的首位,指代第一,比如甲冠天下,富甲一方,連中三甲,更別說甲方乙方,甲方爸爸了。

甲為木,參天大樹,乙次之也為木,乙木乃花花草草,可見甲乙的區別。

甲木特代表東方,我們中國是東方的第一大國,所以對應著天幹甲。

子是地支的首位,天幹的第一位「甲」需配上地支的第一位「子」,就得到「六十花甲子」幹支組合的第一組——甲子。

子為水,子水的藏幹是「癸水」,水生木,癸水是甲木的正印,凡生我者就為印,我們中華民族有「母親河」的說法,就是源於六十花甲的「甲子」。

「甲子」還跟我國的第一大姓有關呢

甲子也是「李」字,「木子李」嘛,「李」姓的地支為為子水,天幹為甲木,地支生子水,李姓常常被選為中國的第一大姓,李唐王朝是我國數千年歷史中,國力和影響力最強大的大唐盛世,這真的是巧合呢,還是天幹地支蘊藏的奧秘呢?

幹支組合的「六十甲子」貫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

說起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跨越了幾千年,而這是用現代的公元紀法的說法,比如今年是2021年,在古代是沒有這個說法的,古代的每個朝代,都以當朝帝王的年號命名,比如漢武帝時期就有建元,元光,元朔,元鼎等11個年號,而不管年號變化如何,幹支紀法是一定要用的。

記載國家大事,都會用年號+甲子年份,如開寶 癸酉年,癸酉就是六十甲子或者是年號+年數的紀法,如宣德六年,但在這個說法上一般也會加上「六十甲子」記錄當年的幹支。

如稱呼公元968年,公元1543年,都是現代的紀年法,沿用的西方的西元紀法。

據傳自漢代以來,開始用「六十甲子」的紀年法來紀年。

順序自「甲子」而起,「癸亥」而終,六十一個輪迴,下一個新的開始再由「甲子」而起,「癸亥」結束,如此循環往復,綿延不絕。

六十甲子的運用貫穿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

王羲之的書法聖品《蘭亭序》開篇即是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云云,沒有幹支紀法,這幅聖品我們就沒法知道是何年寫成。

單個的幹支似乎不起眼,但幹支組合起來,就是雙雄了,而六十個花甲更是天下無敵,除了紀年,月日時都用六十甲子來紀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出生年月日是都可以換算成六十甲子紀法。

古時候人們要社交送自己的簡歷或名片,那時候稱為名帖,都要附上自己的出生幹支紀法:在下乃庚寅年生人云雲,更別說「媒妁之言」男女婚配時,更要看男女雙方的四柱幹支歷了。

六十甲子的運用還遠遠不止這些呢,還有哪有你知道的六十甲子小知識,歡迎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天幹地支如何配六十甲子?幹支含義是什麼?地支的十二生滅狀態
    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天幹地支及六十甲子的應用習俗 自己也能算年份幹支
    天幹地支在我們現在的日曆上是重要的內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十天幹從甲到癸相當於數字一至十,十二地支也相當於十二進位的數字,常常用來計時,比如十二時辰;用來紀月,紀年。農曆的幹支歷年月日時都使用幹支配合的六十甲子循環表示。
  • 六十甲子——宇宙神經系統
    宇宙體腔和消化系統 宇宙體腔系統由「地天泰」和「天地否」兩類宇宙原子造化,位置處於陰陽魚的中軸線上,自身能量平衡;宇宙消化系統由「乾為天」和「坤為地」兩類宇宙原子造化,位置處於小蝌蚪的頭部,負責宇宙和外部世界進行高低熵能量交換。 可見,構造體腔和消化系統的四種宇宙原子不需要考慮內能平衡問題,剩下的六十種宇宙原子內能處於不平衡狀態,成為構造宇宙神經系統的六十甲子。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幹支」,天幹共有十個字數,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個字數,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天幹的運行周期為十,以十個時辰、十天、十個月、以及十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地支的運行周期為十二,以十二個時辰、十二天、十二個月、以及十二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天幹地支的配合,製造出一個以六十個時辰、六十天、六十個月、以及六十年為一周的運行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
  • 天幹地支及生肖,你又知道多少?
    在上面的十二生肖中,對應了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了中國傳統曆法紀年。一年十二個月,即地支十二個符號一個循環紀錄。一月三旬,一旬十天,即天幹十個符號一個循環紀錄。將十二地支與十天幹組合排列得到六十個不同的符號,這就是六十甲子。
  • 西方推演計算唯一沒有蠶食掉的神壇,八卦推演之十天幹十二地支!
    我相信對於阿拉伯數字,大家再也熟悉不過,但是有幾個卻知道我國古人除了一些度量衡之外,在風水學等等之中一直都是用十天幹十二地支來詮釋一個特殊的數字,包括如今一些飛彈、等等一些特殊的物件都是用甲乙丙丁來命名。不錯,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下這十天幹十二地支到底是什麼。
  • 道家宇宙學之—六十甲子及八卦由來
    道家宇宙學之—六十甲子及八卦由來昨天我們講到了天幹的陰陽及五行屬性,地支的十二長生狀態。有粉絲私信問我天幹配地支怎麼配的,一個十、一個十二,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首先,天幹從甲開始,配上地支子如下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gui)酉、甲戌、乙亥大家發現沒有,天幹甲開始,配到酉就沒有了,後面又是從甲開始配戌,而數學好點的朋友可以發現,十和十二配成兩兩組合,剛好需要六十組結束一個循環,再從甲子開始起。
  • 地支解密--與天幹之間的關係?和生肖之間的秘密?
    在上一篇的內容中,我們了解了十天幹的秘密,以及天幹與五行的關係。但其實與天幹密不可分的還有一塊重要的內容 —— 地支。那麼什麼是地支?我們之前了解到,天幹有十個,就是五行的陰陽兩極之道,也就是五行的陰陽變化。
  • 十二地支奇門中的屬性與推算
    一,二月為木月;四,五月為火月;七,八月為金月;十、十一月為水月;三、六、九、十二為土月。這裡的月份以農曆為準,農曆的月份是以十二個節令來劃分的。所謂的十二個節令分別指的是:正月立春、三月驚蟄、三月清明、四月立夏、五月芒種、六月小暑、七月立秋、八月白露、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
  • 奇門遁甲實戰入門之三:十天幹
    奇門遁甲實戰入門之二:十二地支》中,我們講述了十二地支的相關知識,這次我們來講講十天幹。>在前文中我們曾提到,十二地支在古代用於紀時、紀月,但沒有詳說,是因為地支需要與十天結合起來,按照固定的順序用於紀年,即同性幹支依次組合,進行不重複的排列。
  • 純乾貨:如何簡單推算自己生辰八字,國人必學的天幹地支紀年法
    給大家打個樣,假如現在是陽曆2020年8月21日下午3點半,那在天幹地支紀年法中這個時辰庚子年、甲申月、丙申日、戊申。假如這個時刻有寶寶出生了,這裡的「庚子甲申戊申」就是這個寶寶的生辰八字,命理學也叫四柱,根據四柱與天幹地支的五行結合,有可推出其五行。下面開始講重點了!下面的內容,必要時需要做好筆記,必要時可停下來整理思路。
  • 天幹地支到底都代表什麼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天幹地支相當於樹幹和樹葉。它們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體。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互聯叫做「天幹」;「地」和「支」互聯叫做「地支」,合起來就是「天幹地支」。天在上主明是顯而易見的東西,地支為暗,主隱藏的東西,一般主內部陰性的社會屬性。
  • 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與天幹地支有關
    實際上,我們已經接觸和很多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了,只是我們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到,例如,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幾件大事情: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你知道嗎,這些大事情統統按照中國傳統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來進行的;如果不知道的話,剛好我想要分享下中國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希望分享完成後
  •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農曆的年月日天幹地支計算
    農曆的年月日天幹地支計算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怎麼看呢?它又有什麼作用?
    那麼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怎麼看呢?它又有什麼作用?天幹地支概念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六爻基礎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相配是陽配陽,陰配陰,如甲為陽,子為陽,可配成甲子,乙為陰,醜為陰,可以配成乙丑,甲為陽,醜為陰,不能相配,以此類推,天幹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60年,這叫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 孟令偉奇門遁甲丨學奇門遁甲前必備基礎知識 天幹地支
    易經佔卜應用都離不開天幹和地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我們學習的這個系統對時間和空間的判定是以幹支計時和表達空間為基礎的。這就像我們要學習英語,需要首先學習二十六個字母一樣。天幹地支是奇門遁甲中重要的元素,是基礎中的基礎,必須了解和掌握。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天幹地支我們聊一聊
    很多考生看到有關天幹地支的題目,第一反應就是——完了,我怎麼知道天幹地支、五行八卦!事實上,公職考試中天幹地支的考試題目而言,看似難度很大,但實則略懂天幹地支常識即可做出來。我們一起來看下關於天幹地支的試題:【例題-單選】在我國農曆的幹支紀年中,從甲子年到癸亥年共六十年構成一個循環,如果將上一個甲子年當做本循環的第1年,那麼第31年是( )。
  • 每天五分鐘一起學周易,六十甲子納音表如何在實際預測中運用
    在周易預測實際操作中,不管是四柱預測還是八卦預測,或是蓍筮法,都是以陰陽變化,五行生剋為原則的,陰陽變化和五行之氣的變化,結構,排列及生克,是如何發生,有何規律,怎樣作用;在何時何地對人有何影響。為此古聖先賢發明天幹地支,以此來標記各種信息。運用五行之氣來推斷事物的發展變化。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是怎麼來的?
    和他一同出生的還有十二個兄弟,他是大哥。這個說法的另一版本就是天皇君一共長了十三個腦袋,這樣一來十三個人就合為一體,發布希麼號令也就更為方便一些。後來的地皇君、人皇君也有十一頭、九頭的說法。在天皇君統治時期,剛剛成形的大地還不是十分堅固,所以火山噴發相當頻繁,神界和人間都遭受了巨大的火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天皇君制訂出了天幹地支來確定歲次和二十四時。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