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基礎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2020-12-04 算點啥

十大天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陰陽:

甲、丙、戊、庚、壬為陽;

乙、丁、己、辛、癸為陰。

地支陰陽: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

醜、卯、巳、未、酉、亥為陰。

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相配是陽配陽,陰配陰,如甲為陽,子為陽,可配成甲子,乙為陰,醜為陰,可以配成乙丑,甲為陽,醜為陰,不能相配,以此類推,天幹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60年,這叫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十天幹生旺墓絕表

十大天幹

春季甲乙東方木,

夏季丙丁南方火;

秋季庚辛西方金,

冬季壬癸北方水;

戊己中央四季土。

卦象震:

天幹甲乙,地支曰卯,五行屬木,時在仲春。

卦象離:

天幹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屬火,時在仲夏。

卦象兌:

天幹庚辛,地支曰酉,五行屬金,時在仲秋。

卦象坎:

天幹壬癸,地支曰子,五行屬水,時在仲冬。

十二地支生旺墓絕表

十二地支

寅卯東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亥子北方水,

辰戌醜未四庫土。

十二地支六合局:

子醜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十二地支三合局: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

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醜合化金局

十二地支相衝:

子午相衝,醜未相衝,寅申相衝,

卯酉相衝,辰戌相衝,巳亥相衝

十二地支相刑:

子卯相刑為無禮之刑,寅巳申為無恩之刑,

醜未戌為恃勢之刑,辰午酉亥為自刑

天幹地支是六爻卦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地支的五行生剋衝合,在預測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簡稱幹支,是易學入門的基礎,不論是想學習預測還是風水,或者是命理都必須要熟悉掌握。幹支的陰陽五行方位等,初學者常常感到不容易記憶,其實只是剛剛接觸的原因,有興趣在易學上學習慢慢都會達到熟練。十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的陰陽區分,甲丙戊庚壬是陽幹,乙丁己辛癸是陰乾。
  •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 孫福來易經教學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簡稱幹支,是易學入門的基礎,不論是想學習預測還是風水,或者是命理都必須要熟悉掌握。幹支的陰陽五行方位等,初學者常常感到不容易記憶,其實只是剛剛接觸的原因,有興趣在易學上學習慢慢都會達到熟練。十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的陰陽區分,甲丙戊庚壬是陽幹,乙丁己辛癸是陰乾。
  • 六爻基礎:爻的衰旺,月建,月破,日辰的作用,空亡,長生十二宮
    本期詳細講解:爻的衰旺,月建,月破,日辰的作用,空亡,長生十二宮等幾個基礎知識點。爻的衰旺卦中每一個爻的休囚、旺相決定著所測之事的吉兇,而爻的衰旺又取決於日、月、動爻的影響。其中日月的影響最大,日月如天,能生克卦中的任何一個爻和變爻,而卦中之爻即使是克日月的五行,也不能作用於日月。
  • 天幹地支如何配六十甲子?幹支含義是什麼?地支的十二生滅狀態
    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天幹代表「顏值」,而地支才是「真才實學」?
    在之前「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哪個更重要」的文章中,驚喜地發現我們的讀者真是藏龍臥虎,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中觀國學非常感謝這些博學多聞的朋友們,您們的寶貴意見我們將仔細體會。有讀者朋友談到:先有地,後有天,所以是先有地支再有天幹。
  • 十二地支理論
    一般情況下鼠年旺的年份,北方的鼠更多,因此子為北方;我國東北的虎很兇很大,因此寅居東北;東南為沿海地帶,為龍之故鄉,因此辰居東南。古人根據這種規律,發現了十二屬相與十二方位的關係。 3、十二地支與木星 木星也是圍繞著太陽旋轉,其周期近十二年。
  • 六爻斷卦基礎二:日建月建與旬空
    上期講了天幹地支與五行生剋衝合。這次講一下日月與旬空。日建月建,也稱日辰與月辰。就是起卦當天的月令幹支與日辰幹支,時辰的幹支在六爻中一般不用,有時測當天短時間內的,可以參考時辰幹支。還有年幹支,也稱太歲,年幹支比較常用,在算年運甚至普通事情時可參考年幹支。
  • 如何在六爻斷卦中正確分析空亡理論,入門必讀。
    空亡,也叫作旬空,這是六爻預測中的一種特殊規定。大家都知道,中國傳統的陰曆(又叫農曆)紀年法中,年月日時都是用天幹和地支的組合排列來表示的,天幹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十天幹配十二地支,在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的條件下,組成六十組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十甲子。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怎麼看呢?它又有什麼作用?
    那麼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怎麼看呢?它又有什麼作用?天幹地支概念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周易——六爻入門到精通——第一篇——啟蒙節要——六十甲子納音
    六爻是傳統文化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講的是學習六爻的過程。學習周易文化整體來說是枯燥乏味的。就好比學習其他任何技能,都需要學習基礎知識,練習基本技能,日後方能熟練地運用。作者打算做一整套的學習方法,從掌握基礎知識,到運用。循序漸進的講解六爻入門及應用。
  • 十二地支對應的時間 十二地支分別對應幾點
    古代,人們用十二地支紀月。除此之外,地支也是中華民族用來紀錄時間的文字,叫做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麼,十二地支對應的時間分別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與天幹地支有關
    實際上,我們已經接觸和很多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了,只是我們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到,例如,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幾件大事情: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你知道嗎,這些大事情統統按照中國傳統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來進行的;如果不知道的話,剛好我想要分享下中國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希望分享完成後
  •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農曆的年月日天幹地支計算
    陰曆: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積累的一種曆法。農曆: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華歷、夏曆、漢歷、中歷等名稱,但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 天幹地支,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子醜寅卯-十二地支
    十二星座也在逐漸成為現代人精神必須品。」「西風東漸」是我們不得不去重視的事實。這也是中央不斷提出「傳統文化復興」其中的原因之一吧。十天幹相對於十二地支而言,則為陽;十二地支相對於十天幹而言,則為陰。天幹與地支的關係猶如樹幹與樹枝的關係一樣,天幹為樹幹,地支為樹枝。
  • 十二地支詳解:子醜
    濁氣陰氣下降為地,於是八個方向各自定位而分成十二地支。隨著時間的變化,五行之氣也跟著變化,每一年的自然現象都有與五行相應的法則,五行之氣按一定的規律上升下降的變化,所以天幹與地支配合起來就可以達到奇妙的效果,從而人物、事物在天幹和地支的作用下,其吉兇禍福是可以預測的。
  • 承霖國學:李承霖講六爻第二課,天幹地支陰陽對應時辰。基礎入門
    啟蒙基礎知識(一)天幹地支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天幹地支簡稱「幹支」。4、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醜是紐,陽氣在上未降。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 十二地支奇門中的屬性與推算
    一,二月為木月;四,五月為火月;七,八月為金月;十、十一月為水月;三、六、九、十二為土月。這裡的月份以農曆為準,農曆的月份是以十二個節令來劃分的。所謂的十二個節令分別指的是:正月立春、三月驚蟄、三月清明、四月立夏、五月芒種、六月小暑、七月立秋、八月白露、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
  • 十二地支與二十八星宿
    我們很多人經常研究十二星座,一般研究基礎入門級的都是只知道十二星座,資深的研究者就可能會知道星盤,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十二地支與二十八星宿的相關訊息
  • 10天幹,12地支的來歷和含義
    這就是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來歷。十天幹也是古代人們用的十進位數。十二地支的來歷十天幹是物質的屬性、現象。物質有其現象就必有其形體、質量,因此《易經》繫辭傳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