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 孫福來易經教學

2021-01-13 孫福來易經教學

大家好!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簡稱幹支,是易學入門的基礎,不論是想學習預測還是風水,或者是命理都必須要熟悉掌握。

幹支的陰陽五行方位等,初學者常常感到不容易記憶,其實只是剛剛接觸的原因,有興趣在易學上學習慢慢都會達到熟練。

十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的陰陽區分,甲丙戊庚壬是陽幹,乙丁己辛癸是陰乾。天幹的五行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天幹的方位,甲乙在東方,丙丁在南方,戊己在中央,庚辛在西方,壬癸在北方。

天幹的五合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合化五行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天幹五合在年找月,日找時要用。

天幹可以放在手上記憶,左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手指。甲在食指的根部,乙在食指的最下關節,丙在食指的中間關節,丁在食指的最上關節,戊在中指最上關節,己在無名指最上關節,庚在小手指最上關節,辛在無名指中間關節,壬在無名指最下關節,癸在無名指根部。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寅辰午申戌是陽支,醜卯巳未酉亥是陰支。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辰戌醜未屬土。亥子醜在北方,寅卯辰在東方,巳午未在南方,申酉戌在西方。

地支的六衝,子午衝,醜未衝,寅申衝,卯酉衝,辰戌衝,巳亥衝。地支的六合,子醜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地支三合局,申子辰三合水局,亥卯未三合木局,巳酉丑三合金局,寅午戌三合火局。

地支也可以放在手上記憶,左手無名指根部起子,中指根部是醜,食指根部是寅,食指最下關節是卯,食指中間關節是辰,食指最上關節是巳,中指最上關節是午,無名指最上關節是未,小手指最上關節是申,小手指中間關節是酉,小手指最下關節是戌,小手指根部是亥。

十二地支可以代表時辰,十二月份,十二生肖等等,點擊關注下一章繼續講解。

相關焦點

  •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簡稱幹支,是易學入門的基礎,不論是想學習預測還是風水,或者是命理都必須要熟悉掌握。幹支的陰陽五行方位等,初學者常常感到不容易記憶,其實只是剛剛接觸的原因,有興趣在易學上學習慢慢都會達到熟練。十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的陰陽區分,甲丙戊庚壬是陽幹,乙丁己辛癸是陰乾。
  • 六爻基礎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相配是陽配陽,陰配陰,如甲為陽,子為陽,可配成甲子,乙為陰,醜為陰,可以配成乙丑,甲為陽,醜為陰,不能相配,以此類推,天幹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60年,這叫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 易經的預測入門:八卦五行與天幹地支,以及河圖洛書的由來
    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易經的預測入門的一些基礎知識,希望通過講解,能讓各位朋友對易經有個更好的了解,打下堅實學習易經的基礎。5 天幹地支有十個天幹、十二個地支。天幹地支圖天幹地支是古軒轅時期的大撓氏發明的,一開始天幹用來記日,因為每個月的天數都是十進位的;地支用來記月,因為一年有十二個月,正好用十二地支相配。
  • 10天幹,12地支的來歷和含義
    這就是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來歷。十天幹也是古代人們用的十進位數。十二地支的來歷十天幹是物質的屬性、現象。物質有其現象就必有其形體、質量,因此《易經》繫辭傳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 易經中「天幹地支」是如何搭配的,其實大有來歷,看完真長見識!
    我國古代的書籍當中,多次談到了天幹和地支這兩個概念。其實天幹和地支,是古人為了探索人生的奧秘和宇宙時空而發現的密碼,這種密碼經過簡化後,才有了天幹地支這兩種符號。我們理解天幹地支,首先要先了解古人對天文的觀察,二十八星宿就作為了很好的參照物。
  • 8句話,讓你記住《易經》中的64卦和384爻,從此順風順水
    談到《易經》大家都非常的頭疼,都知道《易經》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古籍,也特別想讀一讀,但是翻開書,就讓人有一種想放棄的感覺,眼花繚亂的符號讓人很難堅持下去。《易經》是一部帶有符號的古老經典,《易經》符號是一種特殊的半語言化的符號或潛語言、準語言符號,乃是人類思維史上彌足珍視的一個獨特的原始思維體系。
  • 易經卜卦基礎篇一:天幹、地支、五行與八卦
    陰陽是構成易經八卦的基本要素,後面的64卦也是由八卦延伸而來,而八卦也有屬性之分,要卜卦,是必須與天幹、地支結合在一起。一、天幹地支與八卦後天八卦分別為:坎、坤、震、巽、乾、兌、艮、離。地支分貝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行為:金、水、木、火、土。二、八卦與五行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 天幹地支如何配六十甲子?幹支含義是什麼?地支的十二生滅狀態
    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十二地支對應的時間 十二地支分別對應幾點
    古代,人們用十二地支紀月。除此之外,地支也是中華民族用來紀錄時間的文字,叫做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麼,十二地支對應的時間分別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十二地支理論
    1、十二地支 2、十二地支與屬相 子代表鼠,醜代表牛,寅代表虎,卯代表兔; 辰代表龍,巳代表蛇;午代表馬,未代表羊; 申代表猴,酉代表雞,戌代表狗,亥代表豬。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怎麼看呢?它又有什麼作用?
    那麼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怎麼看呢?它又有什麼作用?天幹地支概念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天幹代表「顏值」,而地支才是「真才實學」?
    在之前「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哪個更重要」的文章中,驚喜地發現我們的讀者真是藏龍臥虎,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中觀國學非常感謝這些博學多聞的朋友們,您們的寶貴意見我們將仔細體會。有讀者朋友談到:先有地,後有天,所以是先有地支再有天幹。
  • 十二地支之「子時與凌晨」,農曆節氣陰曆陽曆排八字之注意點
    上一節中將十二地支在手掌中的布局位置和月份,結合五行方位進行了串聯,本節將十二地支與節氣、與時辰進行串講。再溫習一下上圖上節中結合手掌對應圖之口訣:亥子北方水,寅卯東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戌醜未土。
  • 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與天幹地支有關
    實際上,我們已經接觸和很多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了,只是我們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到,例如,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幾件大事情: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你知道嗎,這些大事情統統按照中國傳統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來進行的;如果不知道的話,剛好我想要分享下中國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希望分享完成後
  • 十二地支與二十八星宿
    我們很多人經常研究十二星座,一般研究基礎入門級的都是只知道十二星座,資深的研究者就可能會知道星盤,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十二地支與二十八星宿的相關訊息
  • 天幹地支,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子醜寅卯-十二地支
    十二星座也在逐漸成為現代人精神必須品。」「西風東漸」是我們不得不去重視的事實。這也是中央不斷提出「傳統文化復興」其中的原因之一吧。十天幹相對於十二地支而言,則為陽;十二地支相對於十天幹而言,則為陰。天幹與地支的關係猶如樹幹與樹枝的關係一樣,天幹為樹幹,地支為樹枝。
  • 十二地支詳解:子醜
    濁氣陰氣下降為地,於是八個方向各自定位而分成十二地支。隨著時間的變化,五行之氣也跟著變化,每一年的自然現象都有與五行相應的法則,五行之氣按一定的規律上升下降的變化,所以天幹與地支配合起來就可以達到奇妙的效果,從而人物、事物在天幹和地支的作用下,其吉兇禍福是可以預測的。
  • 十二地支奇門中的屬性與推算
    ②相剋寅卯木克辰戍醜未土,醜戌醜未土克亥子水,亥子水克巳午火,巳午火克申酉金,中酉金克寅卯木十二地支配月建:正月建寅,三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中一,二月為木月;四,五月為火月;七,八月為金月;十、十一月為水月;三、六、九、十二為土月。這裡的月份以農曆為準,農曆的月份是以十二個節令來劃分的。所謂的十二個節令分別指的是:正月立春、三月驚蟄、三月清明、四月立夏、五月芒種、六月小暑、七月立秋、八月白露、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
  • 簡單分享一下易經智慧
    《易經》含蓋萬有,在中華文化組成部分中被譽為「群經之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易經》是古人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思考、總結和創造的一門以天幹、地支、卦象等符號系統為載體,以太極理論、五行理論、陰陽理論、先後天八卦理論、神煞系統等理論構成的具備象、數、理、佔四個功能解讀大自然規律的智慧體系
  • 知識分享:農曆十二月為什麼稱「臘月」以及天幹地支的含義是什麼?
    014.天幹地支的含義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代用以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系統,在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