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霖國學:李承霖講六爻第二課,天幹地支陰陽對應時辰。基礎入門

2020-12-04 承霖國學小幫手

啟蒙基礎知識

(一)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辭源」裡說,「幹支」取義於樹木的「幹枝」。如此解釋那麼「幹」讀音即四聲。我的解釋是「幹」讀一聲,天地為名詞,幹為幹擾,主宰;支為支撐,主生養。承霖國學算命,算卦,預測,運勢。

1、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天幹陰陽屬性: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

2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3、地支陰陽屬性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

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4、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醜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5、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6、十二地支對應十二月: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

九月建戍,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7、十二地支對應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

承霖國學算命,算卦,預測,運勢。

相關焦點

  • 基礎知識第4講 天幹地支的陰陽五行關係
    學習陰陽的時候我們講過,天為陽、地為陰,所以天幹是陽性的。陽性具有能動性、調動性、引動性、穿透性等特點。相對的地支,是從地球內部發出來的十二種能量。地是有形的,所以地支代表各種有形有相,摸得著看得見的實體物質。
  • 六爻基礎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地支陰陽: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相配是陽配陽,陰配陰,如甲為陽,子為陽,可配成甲子,乙為陰,醜為陰,可以配成乙丑,甲為陽,醜為陰,不能相配,以此類推,天幹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60年,這叫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的知識告訴人們,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十天幹與十二地支都有一個陰陽性質的分類,和有一個五行性質的分類,具體的分類劃分為:天幹分陰陽:甲、丙、戊、庚、壬屬於陽幹,屬於陽,說明它們都有增長、旺盛、強壯的陽性質;乙、丁、己、辛、癸屬於陰乾,屬於陰,說明它們都有消減、衰落、萎縮的陰性質。
  • 當代算命先生:妙音老師教你學命理之【八字天幹地支的作用順序】
    我們知道,古人用天幹和地支紀年,十個天幹大家一定要記牢順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易學的精髓是陰陽,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有陰必有陽,有陽必有陰。有成必有敗,有美必有醜,有長必有短,沒有白不能顯黑,有好才能顯壞,故而,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所以十個天幹也分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為什麼妙音還要重複這些東西呢?
  • 《黃帝內經》時間哲學:十二時辰,簡說天幹地支五行八卦
    米修兔十二時辰養生寶把《黃帝內經》的十二時辰養生法,通過計時工具,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隨時提醒人們科學養生,從而讓每個人都懂得用《黃帝內經》養生,讓科學養生得以普及,這對改善人們體質,提高人們生存質量,無疑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亥子為水,子時是陰陽交匯之時,也是萬籟俱靜之時,這個時候最好是睡覺,而且要儘量的舒服,睡的時候宜屈膝臥,變換姿勢。
  • 奇門遁甲中的天幹地支到底說的是什麼意義
    奇門預測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框架就是天幹地支。天幹、代表天。地支代表地。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天可以克地,地同樣也可以克天。天幹代表旺相休囚生死,地支代表著吉兇福平。為了掌握速斷的準確性,下面就介紹一下天幹與地支與人的密切關係。
  • 六爻斷卦基礎二:日建月建與旬空
    上期講了天幹地支與五行生剋衝合。這次講一下日月與旬空。日建月建,也稱日辰與月辰。就是起卦當天的月令幹支與日辰幹支,時辰的幹支在六爻中一般不用,有時測當天短時間內的,可以參考時辰幹支。還有年幹支,也稱太歲,年幹支比較常用,在算年運甚至普通事情時可參考年幹支。
  • 天幹地支與時間的詳細解讀
    天幹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 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幹支歷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幹支歷主要由幹支紀年、幹支紀月、幹支紀日、幹支紀時四部分組成。
  • 四方五行與天幹地支宜忌
    【幹支配陰陽五行】幹支與陰陽的配合較簡單,即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中按排列順序,凡為奇數者屬陽幹,為偶數者屬陰乾。具體為:天幹中甲、丙、戊、庚、壬五者為陽幹,乙、丁、已、辛、癸五者為陰乾;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六者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六者為陰支。幹支與五行相配要複雜得多。
  • 易經中「天幹地支」是如何搭配的,其實大有來歷,看完真長見識!
    我國古代的書籍當中,多次談到了天幹和地支這兩個概念。其實天幹和地支,是古人為了探索人生的奧秘和宇宙時空而發現的密碼,這種密碼經過簡化後,才有了天幹地支這兩種符號。我們理解天幹地支,首先要先了解古人對天文的觀察,二十八星宿就作為了很好的參照物。
  • 十二星座與天幹地支是否有對應關係?
    拿到這份星座報告後,研究人員又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發起者希特勒的生日資料發送給其他星座研究公司。並找來五十多名並不知道希特勒具體出生日期的星座愛好者參加討論。與星座有相似之處的是天幹地支曆法中地支有十二個字(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對應了全年的十二個月。寅月就是每年春天的開始,丑月就是春天的結束。這十二個字也有對應的生肖。五行學中的一個分支,四柱八字,四柱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時四柱,八字就是每一柱按幹支曆法排盤下來對應的天幹地支一共兩個字,四柱下來也就是八個字了。
  • 易經的預測入門:八卦五行與天幹地支,以及河圖洛書的由來
    5 天幹地支有十個天幹、十二個地支。天幹地支圖天幹地支是古軒轅時期的大撓氏發明的,一開始天幹用來記日,因為每個月的天數都是十進位的;地支用來記月,因為一年有十二個月,正好用十二地支相配。後來人們用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記日期更方便。
  • 八卦圖之三:後天八卦與天幹地支
    只有在記錄日子的時候,才用到了天幹地支。因此,一個正規的記錄是:「魯恆公元年、夏四月、丁末」。到了漢代,一些學習易學的人們,開始試圖把天幹地支的方法擴展至年和月,再到了後來,又有人嫌這樣做還不夠,於是又擴展至時辰,大約到了唐代,年月日時就開始全部用天幹地支來表示了,自此開始有了所謂的「八字命理」。閒話了這麼多,下面開始正式說天幹地支。
  • 八字基礎知識——天幹地支及五行對應人體五臟
    四柱五行生剋中對應需補的臟腑和部位木: 肝與膽互為臟腑表裡, 又屬筋骨和四肢.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肝, 膽,頭, 頸, 四肢, 關節, 筋脈, 眼, 神經等方面的疾病.火: 心臟與小腸互為臟腑表裡, 又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
  • 天幹地支及生肖,你又知道多少?
    但是完整知道十二生肖的順序及天幹地支的小夥伴們應該不是很多吧,當然啦,也不排除大神們啦,畢竟生活如此多嬌,大神從來不缺。在上面的十二生肖中,對應了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了中國傳統曆法紀年。一年十二個月,即地支十二個符號一個循環紀錄。一月三旬,一旬十天,即天幹十個符號一個循環紀錄。
  • 天幹地支及六十甲子的應用習俗 自己也能算年份幹支
    天幹地支在我們現在的日曆上是重要的內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十天幹從甲到癸相當於數字一至十,十二地支也相當於十二進位的數字,常常用來計時,比如十二時辰;用來紀月,紀年。農曆的幹支歷年月日時都使用幹支配合的六十甲子循環表示。
  • 純乾貨:如何簡單推算自己生辰八字,國人必學的天幹地支紀年法
    給大家打個樣,假如現在是陽曆2020年8月21日下午3點半,那在天幹地支紀年法中這個時辰庚子年、甲申月、丙申日、戊申。假如這個時刻有寶寶出生了,這裡的「庚子甲申戊申」就是這個寶寶的生辰八字,命理學也叫四柱,根據四柱與天幹地支的五行結合,有可推出其五行。下面開始講重點了!下面的內容,必要時需要做好筆記,必要時可停下來整理思路。
  • 曆法中為什麼要有天幹地支?天幹地支與河圖洛書又有何關聯?
    ,天幹是天道的運行之氣,其大地感應天道運行而體現的自然變化就是地支。生成之數就是五行的陰陽之數,單陽雙陰,分別代表五行在天地間運行時的陰陽狀態。它們單雙相配成組各為一行,五行分陰陽有十,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這十天幹。
  • 天幹代表「顏值」,而地支才是「真才實學」?
    在之前「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哪個更重要」的文章中,驚喜地發現我們的讀者真是藏龍臥虎,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中觀國學非常感謝這些博學多聞的朋友們,您們的寶貴意見我們將仔細體會。有讀者朋友談到:先有地,後有天,所以是先有地支再有天幹。
  • 天幹地支原意與生肖的傳說
    地支是中國古人用於紀年、月、日、時辰之用的,木星的軌道分為12個部分,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木星的公轉周期是12年,被古人用來紀年,所以又叫「歲星「。地支起於何時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