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時間哲學:十二時辰,簡說天幹地支五行八卦

2021-01-10 史鹹魚

時間醫學,養生真諦。

藏在時間裡的生命智慧:十二時辰的時間醫學,修身養生真諦。

生活當中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我們晚上吃完飯以後,8、9點鐘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點就清醒了,所以現在很多人習慣11點以後開始工作。還有的人到了夜裡11點總想吃點東西,在屋子裡找點食,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個時候恰恰是陽氣開始生發了,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最好在11點前睡覺,這樣才能慢慢的把這點生機給養起來,人的睡眠與人的壽命有很大關係,所以睡覺就是在養陽氣。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

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是指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個時候是膽經當令。「當令」就是當班的意思。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裡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米修兔十二時辰養生寶把《黃帝內經》的十二時辰養生法,通過計時工具,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隨時提醒人們科學養生,從而讓每個人都懂得用《黃帝內經》養生,讓科學養生得以普及,這對改善人們體質,提高人們生存質量,無疑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亥子為水,子時是陰陽交匯之時,也是萬籟俱靜之時,這個時候最好是睡覺,而且要儘量的舒服,睡的時候宜屈膝臥,變換姿勢。環境宜靜,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說要全力的睡覺,不要想其他的事情。因為水是萬物滋生的源泉,陰陽交感之時是元氣始生之時,道家有云:「一氣分陰陽」,而陰陽相合則又變生為元氣。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用思不寧,勞作不息,就會干擾陰陽交合,使元氣生發受到幹擾。子時又是膽經開令之時,此膽並非只是強調人體內的膽藏,《內經》曰:「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也。」

凡五臟六腑皆以氣機通順為要,肝膽氣機通順自可對五臟六腑之氣機條達有力的支持,五臟六腑自可功能正常運行。所以順應膽經的主令會使人體的氣機條順,五臟六腑都受之裨益。膽又是決斷之官,為了生存,我們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謀慮」,為工作而謀,為前途而謀,為人際關係而謀,為生意而慮,為孩子而慮,為健康而慮,為情感的糾葛而慮。如果我們謀慮的事情能夠被「決斷」,並得以順利地貫徹執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會氣血通暢、肝膽條達了。但是,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事情難盡人意,多是壯志難酬、事與願違的,所以,我們會有很多謀慮積壓在肝而沒有讓膽去決斷執行,肝膽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於情志被壓抑,肝膽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嚴重影響,人體就會百病叢生。

丑時:肝經當令

丑時是指凌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不起來。

在這個時候陽氣生發起來,而這個時候叫丑時,丑時是什麼樣子呢?醜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

十二時辰養生法

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

寅時:肺經當令

寅時是指凌晨3點到5點,肺經當令。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為動的開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

心臟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鍛鍊,有心臟病的人一定要晚點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張早上鍛鍊。晚上是一片陰霾之氣,你可以活躍一下。而早晨是陽氣生發的時候,你就順其生發好了。

卯時:大腸經當令

卯時是指早晨5點到7點,這個時候是大腸經當令。這個時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門開了,五點醒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這個時候代表地戶開,也就是肛門要開,所以要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排便不暢,應該憋一口氣,而不是攥拳。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足了才有大便。

辰時:胃經當令

辰時是指早晨7點到9點,這個時候是胃經當令。胃經是人體正面很長的一條經脈,胃疼是胃經的問題,其實膝蓋疼也是胃病,腳面疼也是屬於胃經病,這些地方都是胃經循行路線。

這時候吃早飯,就是要補充營養。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吃早飯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早飯吃多了是不會發胖的。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飯就如同「春雨貴如油」一樣金貴。

巳時:脾經當令

巳時是指上午9點到11點,這個時候是脾經當令。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我們的胃就像一口鍋,吃了飯怎麼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裡的東西一點點消化掉。

脾是什麼呢?脾字的右邊是一個卑,就像古代的一個燒火的丫頭,在旁邊加點柴,扇點風什麼的。在五臟六腑裡,脾就像個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們五臟六腑這個大宅門就都不舒服了,就會得所謂的富貴病,比如說糖尿病什麼的。如果人體出現消瘦、流口水、溼腫等問題,都屬於脾病。

午時:心經當令

午時是指中午11點到13點,這個時候是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體也要注重這種天地之氣的轉換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最為重要,夜裡11點睡覺和中午吃完飯以後睡覺,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因為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段轉換,轉換的時候我們別攪動它,你沒那麼大的能量去幹擾天地之氣,那麼怎麼辦呢?歇著,以不變應萬變。這個時候一定要睡一會兒,對身體有好處。

未時:小腸經當令

未時是指下午13點到15點,這個時候是小腸經當令。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午飯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心和小腸相表裡。表就是陽,裡就是陰。陽出了問題,陰也會出問題,反之同樣。心臟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兩點多鐘就會胸悶心慌,可到醫院又查不出心臟有什麼問題。因為小腸屬於陽,是外邊。外邊敏感的地方出了問題,裡邊的心臟肯定也會出現問題。

申時:膀胱經當令

申時是指下午15點到17點,這個時候是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從足後跟沿著後小腿、後脊柱正中間的兩旁,一直上到腦部,是一條大的經脈。

比如說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是陽虛,是太陽經虛的相。後腦疼也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記憶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經有關的,主要是陽氣上不來,上面的氣血不夠,所以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酉時:腎經當令

酉時是指17點到19點,這個時候是腎經當令。腎主藏精。什麼是精?人的精,就像家裡的「錢」,什麼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變現。人體細胞組織哪裡出現問題,「精」就會變成它或幫助它。精是人體中最具有創造力的一個原始力量。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把精調出來就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比如你缺紅細胞,精就會變現出紅細胞。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元氣藏於腎,元氣是我們天生帶來的,也就是所謂「人活一口氣」。這個元氣藏在哪裡?它藏於腎。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齡階段都講究補腎,而身體自有一套系統,經脈要是不通暢的話,吃多少補品都沒用,補不進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腎精足的一個表現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會志向不高遠,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遠。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腎精。

戌時:心包經當令

戌時是指晚上19點到21點,這個時候是心包經當令。心包是心臟外膜組織,主要是保護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人應在這時放鬆娛樂,古人在這時都是聊天休閒。

心是不受邪的,那麼誰來受邪呢?心包來受邪。很多人出現心臟的毛病都可以歸納為心包經的病。如果你心臟跳得特別厲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後毛病就沿著心包經一直走下去。中醫治病的原則就是從髒走到腑,所以當你懂得經脈就可以治療這類病。

心包經又主喜樂。所以人體在這個時候應該去有些娛樂。

亥時:三焦經當令

亥時是指晚上21點到23點,這個時候是三焦經當令。三焦指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三焦一定要通暢,不通則生病。

亥時的屬相是豬,豬吃飽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時我們就要休息了,讓身體和靈魂都沉浸在溫暖的黑暗中,讓生命和身體在休息中得以輪迴。

五行調養

總體理論

治則:實則洩其子,虛則補其母;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

五行相生關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每個房間分四條經。

火:為心;配小腸;心與小腸互為表裡;木生火配肝;火生土配脾。

(一)養心調理健康處方

1.經穴處方:心經、心包經、膽經

心俞、膽俞、內關。

2.脊柱處方:C3、C4、T1_T5手法:彈撥、順壓、校正錯位錐體。

3.足道處方:

(1)基本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尿道。

(2)症狀反射區:心、頸椎。

(3)關聯反射區:膽。

4.食療藥膳處方:芝麻醬炒紅豆銀杏茶、老玉米、燕麥。

5.按摩處方:按心包經、敲膽經。

6.運動處方:腹式呼吸法、312經絡鍛鍊法、心臟舒張功、五步肢體操。

7.音樂處方:五行音樂:徵(火)。

8.耳穴處方:心、膽、大腦。

(二)養心調理手法→心血管系統調理

"火曰炎上",代表了溫熱、向上等性質,在人體為心。

適應症:睡眠調理、心理減壓、冠心病:心慌、失眠、多夢。

作用層次:脈;脈屬火。

五行手法:摩擦類手法:擦法、摩法、抹法、搓法、推法。

按法、壓法、點法。

具體方法

1.卯時(5:00至7:00)。見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先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熨摩兩目六七遍;再將兩耳揉卷五六遍;然後以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用食指彈中指、擊腦後各24次。然後去室外打太極拳或練其他導引術。

2.辰時(7:00至9:00)。起床健身後,飲一杯白開水,用木梳梳發百餘遍,有醒腦明月的作用。洗臉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飽。飯後,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虛弱,輕微活動和按摩腹部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

3.巳時(9:00至11:00)。此時或讀書、或理家,或種菜養花。疲倦時即閉目靜坐養神,或叩齒咽津數十口。不宜高聲與人長談,因為說話耗氣,老年人本來氣弱,所以須「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00至13:00)。午餐應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軟,不要吃生冷堅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飽。食後用茶漱口,滌去滑膩,然後午休。

5.未時(13:00至15:00)。此時或午眠或練氣功,或邀友弈棋,或瀏覽時事(相當於現代人看報),或做家務。

6.申時(15:00至17:00)。此時或讀名人詩文,或練書法。或去田園綠地,或觀落霞。

7.酉時(17:00至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飲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熱水洗腳,有降火、活血、除溼之功效。晚漱口,滌去飲食之毒氣殘物,以利口齒。

8.戌時(19:00至21:00)。輕微活動後安眠。睡時宜右側,「睡如弓」。先睡心,後睡眠,即睡前什麼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至1:00)。安睡以養元氣,環境宜靜,排除幹擾。「睡不厭蹴,覺不厭舒」。即睡時可屈膝而臥,醒時宜伸腳舒體,使氣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種姿勢。

10.醜寅(1:00至5:00)。此時為精氣發生之時,人以精為寶,宜節制房事,但也不宜強制,60歲以後可20日或一個月一次。

簡說天幹地支五行八卦圖與九宮八卦

天幹與五行:

甲、乙同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

丙、丁同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

戊、己同屬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

庚、辛同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

壬、癸同屬水,任為陽水,癸為陰水。

地支與五行:

寅、卯同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巳、午同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同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亥、子同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辰、戌、醜、未同屬土,辰戌為陽土,醜未為陰土。

天幹與五方:

甲、乙屬木,為東方;

丙、丁屬火,為南方;

戊、己屬土,為中央;

庚、辛屬金,為西方;

壬、癸屬水,為北方。

地支與五方:

寅、卯屬木,為東方;

巳、午屬火,為南方;

申、酉屬金,為西方;

亥、子屬水,為北方;

辰、戌、醜、未屬土,為四季土,各隨一方。

天幹地支與五方中有一個區別之處,即天幹的方位有「中」,而地支的沒有。

天幹與五季:

甲、乙屬木,為春季;

丙、丁屬火,為夏季;

戊、己屬土,為長夏;

庚、辛屬金,為秋季;

壬、癸屬水,為冬季。

地支與四季:

寅、卯、辰為春季;

巳、午、未為夏季;

申、酉、戌為秋季;

亥、子、醜為冬季。

天幹地支與五季中同樣有一個區別,即天幹中有一「長夏」,而地支中沒有。

為了把這些要素能夠看得更清楚,我把上面的那幅圖用不同的顏色進行了區分,從內由外分別為:第一圈和第三圈是天幹,第二圈是八卦,第四圈是方位,第五圈是月份,第六圈是地支,第七圈是八卦的五行。

九宮概述

九宮者: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也!其中,乾、坎、艮、震屬四陽宮,巽、離、坤、兌屬四陰宮,加上中宮共為九宮。九宮在奇門遁甲中代表地,大地,為奇門遁甲之基,是不動的,奇門遁甲分為天、地、人、神四盤,四盤之中唯有地盤是不動,為坐山。如下圖:

巽四宮

離九宮

坤二宮

震三宮

中五宮

兌七宮

艮八宮

坎一宮

乾六宮

(方位:上南,下北,左東,右西)上表即稱為九宮格,《煙波釣叟賦》云:「先須掌上排九宮,縱橫十五在其中」。上述九宮:坎一宮,坤二宮,震三宮,巽四宮,中五宮,乾六宮,兌七宮,艮八宮,離九宮,共計九宮,不管是橫,是豎,是斜,三個數字加起來都是十五,這就是奇門九宮格。

有一首歌訣來描述奇門遁甲的九宮格:「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宮」。

九宮八卦

八卦即是上面表格中標示出來的八個卦,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此八卦按後天八卦方位排列,所以奇門遁甲的地盤是後天八卦方位,八卦的象意對在奇門遁甲中預測起參考作用

三、九宮先後天數

預測事情必然要用到數,例如預測某人做生意會賺多少錢?,或是賠本,賠多少錢?都要用到數。九宮先天數就是後天八卦序數;九宮後天數即如上表的序號數:

比如:用神落一宮,如果用神旺相的話,則可能表示一百、一千、一萬或是十萬,也可能表示六百、六千、六萬、六十萬,那麼具體是哪個數呢?這就要結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體會了,也就是社會經驗,例如一個開小商店的,他要預測一個月能賺多少錢的話,你絕不可能斷成六十萬,六萬的,要根據當地的生活水平及生活中的現實情況來斷,這個就是活斷了,意在深會,不好言表,關鍵就要靠讀者在實踐中去體會、摸索了。

四、九宮地支

就是八卦地支:乾宮:戍土亥水,坎宮子水,艮宮醜土寅木,震宮卯木,巽宮辰土巳火,離宮午火,坤宮未土申金,兌宮酉金。中宮不入地支。 '

天幹地支是古代哲學思想的核心,宇宙當中不同事物的代表象徵。天幹地支應用範圍:曆法、醫學、佔卜、天文、地理。

那麼天幹地支的含義有哪些?天幹地支代表的象義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天幹地支內容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今天幹地支主要是易經佔卜學的核心,所有預測學術都離不開的基礎。

天幹地支象義

1、十天幹象義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

丁: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繁榮。

己:起也,紀也,萬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2、十二地支象義

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於下也。

醜:紐也,寒氣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

巳:巳也,陽氣畢布已矣。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陰陽交相愕而仵,陽氣充盛,陰氣開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則昃,陽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萬物之體皆成也。

酉:就也,萬物成熟。

戌:滅也,萬物滅盡。

亥:核也,萬物收藏,皆堅核也。

天幹地支五行

甲為棟梁之木,乙為花果之木,甲乙東方木。

丙為太陽之火,丁為燈燭之火,丙丁南方火。

戊為城牆之土,己為田園之土,戊己中央土。

庚為斧鉞之金,辛為首飾之金,庚辛西方金。

壬為江河之水,癸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

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

巳(蛇)屬陰火,南方;午(馬)屬陽火,南方。

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

辰(龍)、戌(犬)屬陽土,中央;

醜(牛)、未(羊)屬陰土,中央。

天幹地支含義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類似「幹支」取義於樹木的「幹枝」。

十天幹: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

十二地支: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現在我們跟出版社聯繫後,以團購的方式把這本書帶給大家。現在只需69元,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黃帝內經正版原著全彩全譯全解中醫藥學國學典藏

相關焦點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天幹的運行周期為十,以十個時辰、十天、十個月、以及十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地支的運行周期為十二,以十二個時辰、十二天、十二個月、以及十二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天幹地支的配合,製造出一個以六十個時辰、六十天、六十個月、以及六十年為一周的運行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
  • 奇門遁甲之陰陽五行,天幹地支九宮八卦,河圖洛書的神秘一面!
    關於奇門遁甲,就有一種很玄乎的說法,讓人諱莫如深,而今天我們簡單來理清一下奇門遁甲之陰陽五行,天幹地支,九宮八卦,河圖洛書一些常識(雖說「十個奇門九個瘋」。意思是說修習奇門遁甲的人,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會變瘋。但是裡面的知識還是值得品讀一下。)
  • 易經卜卦基礎篇一:天幹、地支、五行與八卦
    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陰陽是構成易經八卦的基本要素,後面的64卦也是由八卦延伸而來,而八卦也有屬性之分,要卜卦,是必須與天幹、地支結合在一起。一、天幹地支與八卦後天八卦分別為:坎、坤、震、巽、乾、兌、艮、離。天幹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分貝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四方五行與天幹地支宜忌
    【幹支配陰陽五行】幹支與陰陽的配合較簡單,即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中按排列順序,凡為奇數者屬陽幹,為偶數者屬陰乾。具體為:天幹中甲、丙、戊、庚、壬五者為陽幹,乙、丁、已、辛、癸五者為陰乾;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六者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六者為陰支。幹支與五行相配要複雜得多。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怎麼看呢?它又有什麼作用?
    五行對照表上的內容,再結合實際情況,去判斷一些事情、研究一些東西。那麼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怎麼看呢?它又有什麼作用?
  • 奇門遁甲中的天幹地支到底說的是什麼意義
    奇門預測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框架就是天幹地支。天幹、代表天。地支代表地。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天可以克地,地同樣也可以克天。天幹代表旺相休囚生死,地支代表著吉兇福平。為了掌握速斷的準確性,下面就介紹一下天幹與地支與人的密切關係。
  • 西方推演計算唯一沒有蠶食掉的神壇,八卦推演之十天幹十二地支!
    我相信對於阿拉伯數字,大家再也熟悉不過,但是有幾個卻知道我國古人除了一些度量衡之外,在風水學等等之中一直都是用十天幹十二地支來詮釋一個特殊的數字,包括如今一些飛彈、等等一些特殊的物件都是用甲乙丙丁來命名。不錯,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下這十天幹十二地支到底是什麼。
  •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黃帝內經》裡記載著這樣一段對話: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農曆的年月日天幹地支計算
    農曆的年月日天幹地支計算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 純乾貨:如何簡單推算自己生辰八字,國人必學的天幹地支紀年法
    現在大多數人知道中國古代文化裡有天幹地支,有五行八卦,可是卻沒有幾個人對他們的真正用法了解過。一說到生辰八字,你腦海裡首先想到的是找個算命先生給你看看,其實生辰八字並沒有多玄奧複雜。要真論複雜程度,也就比星座複雜那麼一丟丟而已。下面傳正小二帶你簡單推算出自己的生辰八字,懂點命理常識。
  • 曆法中為什麼要有天幹地支?天幹地支與河圖洛書又有何關聯?
    ,天幹是天道的運行之氣,其大地感應天道運行而體現的自然變化就是地支。可以說大地就是天象的一面鏡子,天象的喜怒哀樂都映襯在大地上。天地形成之後,人在天地間沐浴於陰陽相交的氛圍中,人感地之陰陽不同而稟性各異,人感天之陰陽不同而有福祿深淺,人未來的命運都交織在天地陰陽兩氣之間。古書中說:「天清輕有十幹,主福祿,稱天元;地重濁,有十二支,主身世,稱地元。」所以曆法中幹支常作為中國傳統命理、擇日、宅葬、修造、風水、卜筮等數術的參考基礎。
  • 天幹地支,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子醜寅卯-十二地支
    上期我們介紹了十幹(天幹)。《關於甲乙丙丁那些事,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今天我們介紹十二支(地支)。就像「十二星座」逐漸取代」十二生肖「一樣。十二星座也在逐漸成為現代人精神必須品。」「西風東漸」是我們不得不去重視的事實。這也是中央不斷提出「傳統文化復興」其中的原因之一吧。十天幹相對於十二地支而言,則為陽;十二地支相對於十天幹而言,則為陰。天幹與地支的關係猶如樹幹與樹枝的關係一樣,天幹為樹幹,地支為樹枝。
  • 八字初學者必背的核心內容 五行與天幹地支
    序 上一章中,我們已經學習了陰陽與五行,在這一章中,我們主要講解天幹地支與五行的對應關係。 一個完整的八字命局預測盤就是由天幹和地支組合的,圖片會放到本章節的結尾處。
  •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簡稱幹支,是易學入門的基礎,不論是想學習預測還是風水,或者是命理都必須要熟悉掌握。幹支的陰陽五行方位等,初學者常常感到不容易記憶,其實只是剛剛接觸的原因,有興趣在易學上學習慢慢都會達到熟練。十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的陰陽區分,甲丙戊庚壬是陽幹,乙丁己辛癸是陰乾。
  • 「甲乙丙丁」大家都不陌生,可你知道誰創造的天幹地支嗎?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後被作為時間的計量單位,在現代社會中多用於序數、評級和分類。其中,天幹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認為天幹承載的是天道,地支承載的是地道。所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在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的前提下,設置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天幹地支我們聊一聊
    很多考生看到有關天幹地支的題目,第一反應就是——完了,我怎麼知道天幹地支、五行八卦!事實上,公職考試中天幹地支的考試題目而言,看似難度很大,但實則略懂天幹地支常識即可做出來。我們一起來看下關於天幹地支的試題:【例題-單選】在我國農曆的幹支紀年中,從甲子年到癸亥年共六十年構成一個循環,如果將上一個甲子年當做本循環的第1年,那麼第31年是( )。
  • 八卦圖之三:後天八卦與天幹地支
    本文接上篇《八卦圖之二:後天八卦用法》3.9 九州前面說到了天文星象,能一一對應到後天八卦圖中。那麼這一小節,我們探討一下地理,也就是九州的概念。在古人的眼中,有大九州和小九州的觀念。大九州將全世界分為九州,中國屬於其中一州。大九州的概念由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首倡,隨後在《淮南子》中有其記載。
  • 狗年的五行屬性是什麼?對應是什麼地支、什麼方向
    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有什麼關係?十二生肖有五行屬性嗎?且聽六甲番人介紹一二。一、十二生肖的起源:古今學者對十二生肖的起源從未達成一致意見,有人認為和星宿有關,有人認為和木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有關,還有人認為和圖騰有關,甚至有人認為和古代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有關。六甲番人更傾向於星宿說,中國古代將周天等分為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又以十二支配屬生肖。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_生辰八字取名字_懷孕_太平洋親子網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