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9日 08:11 來源:文匯報 作者:記者 韓宏
字號內容摘要:遊客通過手機百度AR功能就能一覽一號銅車馬原貌。兵馬俑200億像素展示也將加入到VR博物館體驗套裝中,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也能「零距離觸摸」秦始皇兵馬俑。
關鍵詞:像素;全景;世界奇蹟;兵馬俑;矩陣全景技術
作者簡介:
5月18日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百度聯合舉辦戰略合作發布會。會上,百度宣布,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可實現破損兵馬俑的「復原」,以及相關文物的信息智能化展示。當日,還發布並啟動了「200億像素360度全景兵馬俑坑展示」「百度AI秦始皇兵馬俑復原工程」兩個實驗項目,由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首次以200億像素的「超高清級別」將兵馬俑呈現給觀眾。這是世界八大奇蹟中第一個採用百億級像素進行網絡展出的歷史景觀。
200億像素大圖纖毫畢現,讓觀眾零距離「觸摸」歷史
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採用矩陣全景技術,收錄了秦兵馬俑的一號坑和三號坑的高精度全景圖資料。矩陣全景技術是在兵馬俑二層臺,使用200毫米焦距的鏡頭,通過拍攝不低於1000張、每張達到3500萬像素的圖片,後期通過計算機處理將這些圖片拼接成一幅200億像素的超大圖片,這種「極客精神」將兵馬俑一號坑內的所有遺蹟進行「毫米級」重現,相當於在距離100米以外的地方就能看清兵馬俑身上盔甲的紋路! 畫面所到之處,細節纖毫畢現。
觀眾可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進入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可以像用放大鏡一樣,突破現場觀看的視角限制,360度「觸摸」兵馬俑的每個細節,享受到超越現場參觀的視覺體驗:經過多次放大後,觀眾甚至可以把兵馬俑的眼睛拉大到整個屏幕進行觀察;還能發現很多有趣的細節,比如即使是同一列的兵馬俑,身上的鎧甲也各有不同。
這麼「大」的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會不會看起來很慢?實際使用效果卻很流暢。百度百科運用「可見區下載」技術,極大縮減了圖片加載時間,雖然圖片像素高達200億,但整個瀏覽過程流暢無比。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利用百億像素全景和AR(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通過網際網路搭建起最接近真實的秦兵馬俑參觀體驗,也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參觀視角,這在古遺址類的展示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說。
利用AR技術「復原」二號坑和跪射俑、銅車馬
此次「復原」計劃利用AR技術,主要對兵馬俑二號坑和跪射俑、銅車馬三處進行「復原」。遊客通過手機百度AR功能掃描兵馬俑二號坑「平面布局圖」「跪射俑燈箱」「銅車馬結構圖」三個觸發物,就可親眼看到「活起來」的兵馬俑等。
秦俑二號坑內埋藏著2000年前兵馬俑排兵布陣的盛大場景。此次「百度AI秦始皇兵馬俑復原工程」的另一大亮點,就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展現目前遊客看不到的兵馬俑布局。遊客只要使用手機百度AR功能掃描該區域的觸發物,就能看到二號坑裡不同單元的兵馬俑方陣,根據「戰車、鞍馬、戰馬、陶俑」四種分類色塊,分別展示不同的作戰方略,再現我國古代軍事盛況。遊客還可在AR界面自主點擊特定區域進行交互,了解該部分的作戰詳情。
兵馬俑出土後所處環境溼度較低,加上技術保存問題,顏料下的漆層暴露在空氣中僅僅15秒就會捲曲,4分鐘內上面的生動色塊便喪失殆盡。手機百度通過圖像識別和AR等人工智慧技術支持,實現了兵馬俑身上的色彩「復原」。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內的遊客,可以打開手機百度搜索欄內相機、在AR功能下掃描館內「跪射俑燈箱」等觸發物,原本沒有色彩的兵馬俑在手機百度中就會開始重現鮮豔的顏色,兵馬俑的臉部輪廓也會因此更加清晰,還原2000年前能工巧匠剛製作完工時的兵俑模型。
被譽為「青銅之冠」的秦陵銅車馬,是秦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過去,遊客參觀時無法觀看零部件的拆解演示。此次通過AR技術,實現了銅車馬的零件拆解演示,遊客只要用手機百度AR功能掃描銅車馬的結構圖,就可以在手機端呈現出清晰的銅車馬的結構畫面,看到每個部件及其功能介紹,深入了解其精細的結構和秦代精湛的青銅鑄造工藝。
為世界文化遺產推廣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過去,出於文物安全考慮,遊客進入實體博物館或文化遺址參觀,要與文物保持一定距離,難以近距離觀摩。新推出的秦始皇兵馬虎俑數字博物館用200億像素的「超高清級別」呈現方式,讓觀眾避免了實體參觀時的「走馬觀花」和偶爾的心不在焉。這種可「觸摸」的數字博物館,不僅幫助觀眾把世界文化遺產「帶回家」,也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推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上線的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共有中國國家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中國園林博物館等220家,累計接待在線參觀者超過5660萬人次。
記者今天獲知,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也將百科VR(虛擬實境)博物館體驗套裝贈送給貧困學校,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新的、持續的知識獲取途徑。兵馬俑200億像素展示也將加入到VR博物館體驗套裝中,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也能「零距離觸摸」秦始皇兵馬俑。
(本報西安5月18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