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官方網站上線了3張特殊的昆蟲標本照片,以超高清的畫面對昆蟲標本進行了展示。當點擊照片,逐級放大後,原本看似普通的昆蟲標本便瞬間展現出了驚人細節——蝴蝶翅膀上鱗片的排列、螞蟻身上的細毛、竹節蟲觸角的結構等都清晰可見。
超高像素的照片在逐一放大後,細節清晰可見
據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3張照片由谷歌公司專門為藝術品拍攝研發的谷歌藝術相機拍攝,像素達到了10億,「照片不僅讓我們能夠看到昆蟲標本的全貌,還能夠捕捉到昆蟲身體上肉眼無法看到的細節。」
10億像素記錄昆蟲細節之美
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網站上展示了3幅10億像素的昆蟲標本照片。這是網絡世界上首次以如此高的像素展示昆蟲。之前網上展示的最高像素昆蟲照片是國外(荷蘭)一家博物館展示的一張2億像素的蝴蝶標本照片。
博物館上線的10億像素昆蟲圖片
據介紹,這三張藏品照片內容分別是亞馬遜雨林的蝴蝶、亞洲的昆蟲、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證書的昆蟲。由於目前的各種看圖軟體所能識別的邊長最高像素有所限制,加上照片文件太大,這些照片在進行超高清展示時每張被分成了20格。瀏覽者可根據需求點擊相應的小格畫面,查看細節。
紅星新聞點開了其中一格畫面。當分級放大,點開照片後,原本看起來一盒普通的昆蟲標本展現出驚人的細節——蝴蝶翅膀上鱗片的排列、螞蟻身上的細毛、竹節蟲觸角的結構等均清晰可見。
照片中昆蟲標本細節清晰可見
趙力介紹,這些照片是該館與谷歌公司合作進行的藏品超高清數字典藏計劃中的一部分作品。由谷歌公司專門為藝術品拍攝研發的谷歌藝術相機拍攝,拍攝製作一張10億像素級的圖片至少需要花費半小時。
藏品數位化:與世界分享昆蟲標本
「這些照片不僅能讓我們看到昆蟲標本的全貌,還能夠捕捉到昆蟲身體上肉眼無法看到的細節。因為即使是人類眼睛這樣的『超級相機』,也只能達到5.76億像素。」趙力介紹,這些超高清昆蟲標本照片看起來比真實昆蟲更真實,因為它展現了更多昆蟲身體的細節、更多在實體博物館中觀賞時無法看到的「真相」。
博物館上線的昆蟲圖片
趙力稱,通過科技手段,對藏品進行數位化展示,可以讓觀眾有一個更加真實的觀展體驗。而藏品數位化,一方面除了能滿足觀眾的好奇心,讓大家看到平時在博物館裡肉眼無法看清楚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和世界各地的專家分享我們庫房裡的昆蟲標本。」
「此前很多世界各地的專家為了研究某一個類群的昆蟲,需要親自到我們博物館來查看。現在通過這種超高清的照片,他們在網絡上就能看到希望看到的東西,不用專門跑一趟了。」趙力說,在以前,要研究某一件昆蟲標本,一些專家甚至還得利用顯微鏡進行查看研究,「但是現在有了這些照片,他們只需要上網就能研究到昆蟲的細節,做出專業的判斷。」
超高像素的照片在逐一放大後,細節清晰可見
下一步計劃:讓深藏庫房的標本露面
趙力表示,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去年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作為我國非國有博物館中僅有的5家一、二級博物館之一,力爭與世界最先進的博物館展示手段同步,讓觀眾了解到中國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水平。
而將來數位化的超高清照片也會逐步上線,讓大家有機會見到博物館深藏在庫房裡的大量珍貴昆蟲標本、化石與藝術品。
同時,博物館也在積極尋覓場地,建設新館,讓庫房裡的70萬件藏品有機會與觀眾直接面對面。
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編輯 汪垠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