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使,我們儘可能的將各種美好的事物都給予他們,以至於家中各種用品、玩具、書本等數不勝數,但即便是這樣,孩子們也會經常不開心,一方面是父母眼中的美好事物未必是孩子眼中有趣的東西;另一方面就算是玩具再多,孩子們還是需要父母的陪伴。
我閨女今年4歲半,各種玩具買了不少,可總是沒有長性,差不多5分鐘的熱度,過後就扔到一邊吃灰去了,孩子的心思難以捉摸,愁壞了我和老婆,近幾年流行的早教類機器人也曾考慮過,市場中這類產品不算少,其功能主要有兒歌、詩詞、童謠、動畫播放等,但從多方面來看,或多或少的總感覺不盡如人意。
本次體驗的產品是布丁豆豆AI雙語教育啟蒙機器人,我將從產品外觀&安全性、互動能力、內容豐富程度以及孩子到底喜不喜歡這幾個角度來聊聊「布丁」這款產品怎麼樣。
外觀&安全性
高端大氣的產品包裝,整體亮綠配色看上去很討人喜歡,正面右下角是「布丁」在2017年德國紅點[最佳設計獎]的獲獎標識。打開包裝看到「布丁」靜靜的躺在那裡,有一種立刻把它抱起來的衝動。
與包裝相同的亮綠色機身,很能抓人眼球,擺在那裡是不是有點像一顆超大號的胖綠豆?「布丁」機身尺寸為152.5*145.5*203mm,採用了奶瓶級別的類膚材質,摸上去溫潤細膩,聞起來沒有任何工業品的塑料味道,1.2公斤左右的機身重量不輕,但閨女就是愛抱著它到處亂走。
「布丁」正面集成了一塊5英寸IPS觸控螢幕,帶有高清攝像頭、光線及距離傳感器,孩子距離屏幕較近時,「布丁」會主動提示。屏幕附有抗藍光屏幕膜,保護孩子視力的同時,還能保護屏幕。
機身左右帶有圓形白色指示燈環,開機狀態下通過燈光的閃爍、常亮來反應工作狀態。超大雙揚聲器同樣分列左右,音質相當不錯。從上圖可以看出「布丁」的機身是由上下兩部分組成,雖然「布丁」沒有腿,但它可以轉。
機身後部分別是TF卡槽、電源插孔、開關。底部附有防滑墊,中間金屬位置則是接駁充電底座的接口,「布丁」有直充、座充兩種充電方式,這樣的設計是從孩子使用的角度出發,利用充電底座,抱起來就能走,不用擔心充電線的牽絆。
「布丁」頂部有兩個圓孔,個人感覺應該是拾音麥克風,通過它還能實現一個有趣的功能,咱們後面實際體驗環節再談。
「布丁」其它附件還包括充電底座*1、12v1.5A電源適配器*1、說明書*1.
「布丁」整體造型圓潤無稜角,配色討喜,顏值超高,機身表面採用無毒類膚材質,屏幕帶有抗藍光保護膜,距離傳感器可以有效提示觀看距離,從外觀&安全性方面來看,「布丁」非常適合自律性不高的孩子使用。
互動能力
互動能力是目前市場中相關產品的軟肋,「布丁」在這方面做得如何呢?
「布丁」機身並沒有實體操控按鍵,操作都是通過語音和觸控來完成,屏幕在閒時成眼睛造型,會眨的眼睛哦,通過「你好布丁」進行喚醒,可以進行連續多輪交流,整個過程非常擬人化,「你幾歲了」「你是男孩還是女孩」「你想喝水嗎」,這些孩子的問話「布丁」都能對答如流。
受益於頂部拾音的設計,只要在一定距離內和「布丁」對話,它都能積極響應,而且迅速將機身正面轉向聲音來源的方向,雖然是機器人,但「布丁」的AI已經儘量向人類靠攏了。
在互動過程中「布丁」的表情非常豐富,閨女經常被「布丁」的表情逗得嘎嘎大笑,撫摸「布丁」的頭頂、兩側、點擊屏幕時,它都會有相應的表情進行回應。
聊開心了,一起合個影!良好的互動是溝通的基礎,孩子能夠簡單、快速的上手使用,聊天時就好像在和小朋友說話一樣,好比一個會動的「小愛同學」,另外,孩子有時候說話快,布丁聽不清,就會提示:「不好意思,我剛才走神了,再說一遍可以嗎」,這個時候孩子會放慢語速重說一遍,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懂得了與人交流需要什麼樣的語速、聲音多大合適。
內容豐富程度
提到內容這個方面,用過這類機器人產品的家長朋友可能會有相同的感受,就是往往集成了海量的故事、童謠、兒歌等,簡單的內容堆砌達不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反而讓人產生一種厭惡煩躁的情緒,而「布丁」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卻有獨到之處。
他將內容按照類似學科的體系進行劃分,有「布丁伴讀」、「一起學英語」、「小學同步練」、「國學經典」、「布丁電臺」、「小小科學家」、「社交小能手」、「天生藝術家」等,繪本閱讀、英語學習、小學課程、科學、溝通、藝術等分類非常清晰,每個大類中又有不同的科目,比如在「一起學英語」大類下面,有雙語視頻、英語繪本、雙語課程、字母村、英語對練、實時翻譯、寶狄英語、口語評測等科目,在每個分類裡通過卡通動畫、互動遊戲等方式來完成,孩子在玩遊戲、看動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學習了英語,達到了啟蒙的目的。
「布丁」定位雙語學習機器人,與清華階梯英語、新東方、Pearson等多家專業教育機構聯手打造內容平臺,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
除了專業的英語學習課程,還有更多的學習點滴,舉個例子,孩子在「天生藝術家--繪本日記」類目中進行塗色遊戲,每點擊一種顏色都會有相應的英語語音播放,通過不斷的「磨耳朵」,來加深英語單詞的印象與記憶,這些場景式的碎片積累,效果往往比抱著課本一遍一遍苦學強了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