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一二財經說,更多請關注原創作者。
原文:混得再差,也別從事這3類工作,堅持越久結局越糟,理由很簡單
隨著疫情得以控制,很多企業陸續開始復工復產了。不過也有不少人,需要面臨重新找工作的問題,但越是這種窮的的時候,越不能病急亂投醫,隨便找份工作來做。
老話常講男怕入錯行,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倒不是說工作有高低貴賤之分,而是要從長遠的發展來考慮。工作的性質會決定於你未來的發展,馬雲曾經公開表示,未來的20年裡會有50%的工資消失。
所以窮人再窮,也別從事這3類工作,堅持越久結局越糟,理由很簡單,實在是沒盼頭,甚至能把人「困死」。
1、不籤合同、不交社保的工作
有些人覺得自己還年輕,繳納社保還不如拿在手裡花掉。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為他根本沒有為以後做打算,甚至可以說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按照國家規定,企業必須與員工籤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保。有些老闆為了省成本,就不和你籤合同買社保。這種情況下,你就相當於一個非正式的員工。
出現小問題還好,如果一旦員工出現大的工傷,由於員工拿不出有效的證據從而導致所有的費用都要自己來承擔,企業不負責的現象。
勞動合同是員工與企業之間存在勞動關係的依據,而社保是對員工的一種保障,和買房、生育、治病以及養老都緊密聯繫。不籤正式的勞動合同、不交社保,實際上是對員工的「變相壓榨」,這樣的工作時間越長越「吃虧」。
2、替代性強的工作
替代性強的工作,就是有你無你都可以,充其量你只能算一個勞力,沒有任何的含金量。
這類工作類似保安、服務員、文員、送餐員等等。因為這些工作的含金量很低,應聘者不需要任何的學歷出身和專業技能。要的就是服務態度好,要會隱忍,然後有個健康的身體就行了。就算進行所謂的培訓,也不過三五天的時間,實質就是走走過程。
這類的工作做過渡可以,但一定不能長期就職。因為做這份工作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可能領導隨口的一句話,就能讓他拎包走人,甚至連申辯的機會都不曾給過。也不會因為你工作時間的長短而積累更多的知識。你做十年,到外面去還是一無是處。這也就是很多人員不願意去做流水線工人的原因。
所以找工作的時候不僅要看當下的勞動回報,更要看長遠的發展規劃。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能夠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經驗的積累而讓我們變得更有價值。
3、越輕鬆的工作越要慎重
大部分人都喜歡找自己能夠輕鬆勝任的工作,這類工作自己做起來很輕鬆,沒有壓力。這種想法沒有問題,但是人都是有惰性思維的。一旦長期以往呆在安逸的環境中,人是很難自律成長的。
慢慢地就成了溫水煮青蛙,斷送掉你上進求知的欲望,熬死了自己。選擇一份能給你帶來變化的工作,這才是真正能夠讓你真正混出來。
不管暫時因為生活所迫而選擇了這幾種工作,我們都要看清自己所選的工作,不要病急亂投醫,選擇大於努力。
你對「窮人再窮,也別從事這3類工作,堅持越久結局越糟,理由很簡單」怎麼看?
你覺得我們不該從事這3類工作嗎?
或許你有質疑和補充?歡迎留言評論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修改、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