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申萬電氣設備 4793 上漲 1.59%漲幅強於大盤。風電漲 2.9%,鋰電池漲 2.82%,工控自動化漲 2.59%,發電設備漲 2.56%,核電漲 1.84%,新能源汽車漲 1.81%,光伏漲1.07%,發電及電網跌 0.45%。漲幅前五為中電電機、寒銳鈷業、智雲股份、天齊鋰業、中國寶安;跌幅前五為兆新股份、勝利精密、江特電機、海陸重工、堅瑞沃能。
行業層面:電動車:4 月電動車產量 7.5 萬輛,同環比-30%/+44%,其中特斯拉 1.1萬輛;4 月裝機電量 3.6gwh,同比環比-33%/+30%,CATL 佔比 52%,LG 佔比 16%;加州拒為特斯拉復工開綠燈,建議再等 1 周,上海工廠因產線調整停工至 9 號,與韓國韓華集團籤署了電池製造機器設備的採購協議,電池日或於 5 月第三周舉行;大眾本周復工,本周將生產約 1400 輛汽車,到下周末產量將增至 6000 輛/周,即正常產能的 40%,ID3 將於 6 月開始交付,ID4 已投產;保時捷、法拉利等歐洲工廠逐步恢復產能;SKI 電池銷售全年目標下調 10%至 104 億元。新能源:隆基 9 日矽片掛牌價下降 0.15 元,158/166 分別降至 2.68 和 2.77 元/片;華電石城子 220 千伏光伏匯集站總投資 1.35 億元園加速併網步伐。工控&電網:工信部:推進建立 NBIoT、4G和 5G 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
公司層面:比亞迪:4 月銷量快報:新能源車銷 1.3 萬輛(同-45.9%),其中純電銷9966 輛(同-38.2%),插混銷 2296 輛(同-65.3%)。4 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 0.857GWh。新宙邦:定增的 3275.9 萬股將於 5 月 11 日在深交所上市,發行價格 34.8 元/股,本次募資總額 11.4 億元。錦浪科技:19 年度權益分派方案:每 10 股轉增 7 股,分紅後總股本增至 1.38 億股。國軒高科:股東珠海國軒實施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債券換股約 1271.74 萬股,佔總股本的 1.13%。福萊特:股東孫利忠累計減持 10 萬股,佔總股本 0.0615%,本次減持計劃減持股份數量已過半。匯川技術:股東王偉、邵海波、李瑞琳、易高翔分別持有 30 /58.34/26.25/34.50萬股,股份來源為股權激勵計劃,本次擬減持 7.5/14.5/6.56/8.63 萬股。科達利:1)持股 5.14%的股東大業盛德擬減持不超過約 270 萬股,佔總股本的 1.29%;2)公司擬設立南山分公司,吸引研發技術人才,增強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多氟多:聖光醫用籤訂 2 億元熔噴布銷售合同。天齊鋰業:股東天齊集團補充質押 3000 萬股,佔總股本的 2.03%。
投資策略:4 月產 7.5 萬輛,同環比-30%/+44%,裝機電量 3.6Gwh,同環比-33%/+30%,國內政策落定和地方加碼,預計 5 月加速回暖,全年預期至 140-150 萬輛,同增 15-25%,中遊排產 5 月環比持平,預計 6 月同環比將有明顯拐點;特斯拉節後國內 9號整車復工下線,美國全面復工仍需時日,歐洲大眾/寶馬等已復工,ID3 將在 6 月如期交付,海外疫情總體 Q2 影響明顯,今年海外銷量 130-140 萬,同增 25-35%;全球電動化大趨勢確定,新平臺新周期,下半年反轉明確,強烈推薦各方向全球龍頭。光伏國內 20 年項目陸續啟動,630 搶裝開始,今年估計 40-50GW,同增 30-70%,海外疫情拐點,海外尤其是歐洲光伏需求恢復,海外今年預計 80-90GW,同比持平,全球 120-130GW,同增 5-15%,產業鏈價格止跌或收窄,電池片漲價 1-2 分錢,龍頭份額逆勢擴張,強烈看好光伏龍頭。工控去年 Q1/Q2/Q3/Q4 同增 0.5%/同降 10.3%/同降 1.2%/同增 8.9%,Q4 弱復甦,疫情短期有利有弊,Q1 行業同降 12.4%,龍頭 Q1訂單超預期,4 月訂單增長普遍提速,反轉趨勢確立,強烈看好工控龍頭。電網投資今年計劃上修,逆周期投資急先鋒,特高壓提速,電網設備龍頭重估。風電 19 年併網 25.79GW(+27%),20 年估計 30GW+,整機盈利拐點,估值修復。
重點推薦標的:匯川技術(通用自動化上半年超預期、動力總成全面突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全球龍頭、優質客戶和領先技術)、隆基股份(單晶矽片和組件全球龍頭、一季報超預期)、璞泰來(負極全球龍頭、LG 等海外佔比高)、宏發股份(新能源汽車繼電器全球龍頭、傳統繼電器開始復甦)、科達利(結構件全球絕對龍頭、客戶鎖定寧德和 Tesla 等)、恩捷股份(溼法隔膜龍頭、LG 等海外客戶放量)、晶澳科技(組件一線龍頭、Q1 業績超預期)、華友鈷業(鈷價格見底、鈷加工龍頭)、通威股份(矽料和 PERC 電池龍頭、成本優勢突出)、國電南瑞(二次設備龍頭、電力物聯網受益)。建議關注:三花智控、新宙邦、天奈科技、愛旭股份、錦浪科技、當升科技、陽光電源、思源電氣、嘉元科技、天賜材料、華友鈷業、億緯鋰能、麥格米特、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比亞迪、正泰電器、中國寶安、欣旺達、星源材質、福萊特、八方股份、金風科技、許繼電氣、平高電氣、長高集團、長纜科技、國軒高科、國網信通、日月股份、邁為股份、捷佳偉創、天順風能、杉杉股份、林洋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