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高凱)因為主演是章子怡,9日於此間某視頻平臺開播的68集網劇《上陽賦》甫一亮相便受到了非常關注。
從最初被張藝謀相中出演《我的父親母親》到以李安的《臥虎藏龍》蜚聲海外,再到以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獲獎無數,章子怡的演員生涯幾乎一直都與大導演、經典作品密切關聯,一系列頗具國際影響的作品,令章子怡成為鞏俐之後在國際影壇頗具存在感的又一中國女演員代表人物。
《上陽賦》是身為國際影星的章子怡第一次離開大銀幕轉戰連續劇,被此間網友戲稱為「國際章下凡」。僅這一個理由,便不難理解該劇開播即上熱搜的「待遇」。
公開資料顯示,《上陽賦》改編自網絡作家寐語者的小說《帝王業》,講述了王儇與蕭綦因為一場權利的交易,先婚後愛共定天下的故事。
《上陽賦》自2017年定項便因章子怡的參演引發多方關注,該劇於2018年11月殺青,然而卻推遲兩年多、歷經三次改名才得以最終定檔播出。
截至目前,此間平臺已釋出《上陽賦》前8集的內容,儘管劇集的相關評分尚未顯示,但從已出評論來看,章子怡此番「下凡」收到的質疑之聲遠多於肯定。
《上陽賦》講述了王儇從15歲到30歲之中的成長經歷,對於39歲的章子怡而言,劇集初始對主人公少女階段的展現無疑是一次挑戰,於是,開播當日最先衝上熱搜的正是有關章子怡少女感的話題,章子怡隨即喊話稱,「我是本本分分塑造角色,其他對我的消費大可不必!」
然而網友和觀眾對此並不買帳,眾多關於「硬凹少女感」的評論洶湧而來,很多觀點認為,儘管章子怡對自身的演技有信心,但15歲的感覺在《上陽賦》中還是令人覺得頗為牽強。
客觀來看,章子怡在《上陽賦》前幾集中的表演還是達到了其自身應有的水準,並未出現此前同樣轉戰小屏幕的湯唯受到很多詬病的「找不到電視劇節奏」的問題,之所以受到質疑,「少女感」與否或只是表面。
無疑,盛名之下,人們會以更高的期待值來評判章子怡的第一部小屏幕作品,加之,連續劇在信息量和鏡頭的講究程度上本身就無法與電影相比。放大鏡加上品類差異,口碑折損似乎在所難免。
然而主導一切的根本原因則大多出在《上陽賦》本身。
該劇的故事系典型的「大女主」類,其立項之初,此間這類作品風頭正勁,然而將近4年過去,人們對於劇集的審美趨勢已經幾經變換。
從已播內容來看,當年迎風而上的《上陽賦》在身具「過時」味道的同時,人物和劇情也都鮮有「抓人」設計。主人公在劇中的「少女姿態」便是開心則舞,生氣則撅嘴不食,面對單薄的人物,即便是章子怡,或許也很難以找到用演技來填補其與人物間年齡差的機會。
這裡一個非常明顯的正向例子是20多年前不惑之年的劉曉慶在《武則天》中的表現,從少女一直演到老嫗,如果作為一劇之本的根基中沒有一個複雜立體並且足夠吸引人的人物種子,那再好的化妝,演員再純熟的表演,估計都很難成就那一版經典的「武則天」。
由此不難看出,在所謂少女感討論的背後,與其說是對章子怡表演的質疑,不如說更多是對這位巨星此番作品選擇的質疑。
當然,《上陽賦》畢竟剛剛開播,不排除隨著劇情的展開,章子怡能夠有更多機會充實自己的第一個小屏幕人物。畢竟,多年以來,無論何時,當年「玉嬌龍」(臥虎藏龍中角色)經典的倔強神情從未從她的臉上消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