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的現實隱喻,《小豬佩奇》背後的女權尷尬

2020-12-05 品論社

文/品論社

要說近幾年中國最火的兒童動畫,非《小豬佩奇》莫屬。

這隻來自英倫、外表平平無奇甚至帶著幾分魔性的小豬,在進入中國之後短短幾年時間,迅速紅遍全國,成為近年來繼喜羊羊、熊出沒之後又一個風靡全國的兒童動漫角色。

豆瓣評分高達9.2分,足以說明這部動畫片的火爆。

其熱度甚至突破童話世界,進入了現實社會和成人世界,實現了兒童動漫文化領域中為數不多的「破圈」壯舉。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小豬佩奇已然成為中文網絡世界現象級網紅,在短視頻風行的年代,這隻小豬從線下紅到線上,從兒童世界紅到成人社會,也許那些成年人們從來沒有正經看過這部動畫片,但不妨礙她們成為佩奇的「忠實」粉絲。

只有那些跟隨自家寶寶或主動或被動看過《小豬佩奇》的寶爸寶媽們,才會若有若無地感覺到,這部主打低幼益智的兒童動畫片,似乎夾帶著一些「私貨」。

和大多數的兒童動畫一樣,《小豬佩奇》雖是一部學前動畫片,其劇情卻是「現實主義題材」,其故事情節並不僅僅局限於異想天開的兒童世界,而是把成人社會與現實生活融入到故事結構中。

在共七季將近兩百集的《小豬佩奇》裡,人物(動物)角色多達數十個,除了小豬佩奇一家,還有佩奇的朋友們和他們的家人們,他們之間的社會關係其實很簡單,而所有的爸爸們(成年男性角色)的工作也很接地氣,有普通白領,有海員,有郵遞員,有驗光師,有獸醫……充分體現了職業不分高低貴賤。

而相較於爸爸們(男性角色)那些中規中矩的工作,媽媽們(女性角色)的工作和社會身份就顯得有些耐人尋味了,媽媽們的工作既有家庭主婦、收銀員、護士、售貨員這樣偏女性的崗位,也有公交司機、救援直升機駕駛員甚至消防員這樣理論上更適合男性的工作崗位,她們甚至還組建了一個由純女性成員組成的「媽媽消防聯盟」

作為一部以女童視角切入的兒童動畫作品,對於一些男性觀眾來說,《小豬佩奇》在突出女性優點、宣揚正確的性別觀念、強調男女平等方面,可能顯得有些刻意了。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佩奇的父母,豬爸爸和豬媽媽的對比。

相較於粗心大意、屢屢闖禍的豬爸爸,豬家女主人豬媽媽的形象明顯要英明睿智得多。她雖只是個家庭主婦,卻比那個總是冒冒失失卻又愛逞強的豬爸爸要靠譜得多,她曾不止一次「預言」豬爸爸因小心而犯下的錯誤,更曾在一次遊樂園活動中以驚人的實力挑戰了所有不可能實現的運動項目。

而另一位並不是那麼重要的角色,兔小姐的故事,則讓觀眾感到有些困惑不解。

在《兔小姐的休息日》這一集中,觀眾們會看到,兔小姐這個角色,居然同時是超市收銀員、冰淇淋店售貨員、公交車司機、救援直升機駕駛員,除此之外,在其他故事線裡,兔小姐還曾經擔任過圖書館管理員、吊車司機、博物館工作人員等工作。

讓兔小姐一人身兼數職,顯然不是劇情裡的bug,而是體現出了編劇和創作者的某種特殊用意。

對於這一點,有人解讀說,兔小姐身兼多職的背後,隱藏著某種生物學上的寓意,因為兔子繁殖能力極強,出生後三四個月即可繁殖,且多胎多產、孕期短,因此《小豬佩奇》裡的兔小姐並不是一隻兔子,而是很多隻兔子的統稱。

這一略顯腦洞大開的說法,雖然有過度解讀的嫌疑,卻也不是完全的空穴來風。

畢竟,兔災一直歐美發達國家的重要自然災害之一(作為一種優質蛋白質來源,兔災自然不會發生在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欠發達國家),而將環保意識儘可能地植入到文藝作品中,向來是歐美文藝界的一種政治正確。

對於兔小姐身兼多職,另外一種解讀認為,這是一種強烈的女權主義,主創刻意塑造一個「文能接待收銀、武能救援滅火」的女性角色,其用意可想而知。

女權主義,也是政治正確。

然而,即使在許多人看來,《小豬佩奇》已經做得足夠「正確」了,但在一些角度更刁鑽、要求更嚴格的人看來,還遠不夠。

《小豬佩奇》原版即英文版就曾在英國本土引起過性別歧視爭議,在其中一集《消防車》中,提到「消防員」時使用的是fireman,而不是已經更加「準確」的firefighter,這一「紕漏」也因此被倫敦消防局和英國女權主義者公開批評和抗議。

但實際上,這一集其實講的是爸爸們燒烤失火、媽媽們充當消防隊出動救火這樣的反常規故事(畢竟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消防員都是男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反而應該被歸為是偏向於女權主義的,事實上確實曾有澳大利亞政客因此抨擊其為「狹隘的女權主義」。

這隻當紅炸子豬萬萬沒想到,在女性平權話題上,自己居然會遭受如此兩極化的批判。

作為一部少兒動畫片,《小豬佩奇》在致力於提倡男女平等、宣揚正確性別觀、打破刻板印象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從豬爸爸和豬媽媽鮮明的性格對比,到工作能力逆天的兔小姐,再到由媽媽們組成的女性消防隊……《佩奇》的主創者們已經儘可能的符合「政治正確」了,可還是不可避免地裹入爭議。

這些年來,女權主義運動風起雲湧,但對於許多深陷其中的人們來說,她們往往無意識地陷入許多誤區,其實真正的平權,並不在於誰更適合做消防員和公交車司機,而是在於,即使只是最普通平凡的家庭主婦也應該受到毫無偏差的尊重和理解,而非歧視或同情。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童話形象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現實寓意?
    當把故事講給孩子聽時,我們傳達的或許只是好人有好報的普世價值觀,但實際上,如果將童話故事裡的人物和意象分別作為心理學角度的模型,就會發現童話背後讓人戰慄的黑暗真相。瑪麗-露易絲·馮·法蘭茲是榮格心理學的傑出繼承者,她擅長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對童話與夢境加以解釋,以剖析人內心深處的真實自我(即「自性」)。
  • 《三體》中童話故事的這3個隱喻,讓我們看清現實世界的人性
    題記:如果你長這麼大,還以為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那你就真的大錯特錯了。前言《三體之死神永生》中,雲天明曾講過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在一個「無故事王國」裡,國王膝下有3個兒女:大兒子深水王子、二兒子冰沙王子和女兒露珠公主。
  • 《美人魚》:周星馳童話背後的海豚灣真相
    《美人魚》裡的海豚灣 運用隱喻手法,將海豚擬人成擁有人類同樣面容語言,有情感智慧的美人魚,激發人類的同理心,用喜劇外殼包裹悲劇內核,闡釋背後對自然和生態的憂患與關懷,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解
  • 《密封罐子》:玻璃罐子隱喻的隔閡真相,遊戲背後的自我迷失
    它講述了關於親情,友情和夫妻之情的幾個故事,從而表達了「寂寞」這種宿命般的困境感。這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密封罐子》。它講述的故事是:畢業後獨居深山的兩夫妻,看起來很幸福。一天晚幾個孩子的嬉鬧聲打破了平靜。妻子固執地要找到那些孩子,並提出要玩一個遊戲:用紙條分別寫下對彼此最想說的話,裝進罐子裡埋著,等20年後再拆開看。
  • 《賣火柴的小女孩》:淺析小女孩「4種幻想」的隱喻內涵及現實意義
    安徒生回去以後便以小女孩為素材寫下著名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賣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上街賣火柴,最後凍死在街頭的悲劇故事。本文擬通過作者對冰冷的現實生活描寫與幻想中溫暖世界描寫,兩種極具鮮明的對比寫作手法,來解讀小女孩從「4種幻想」中隱喻的內涵及現實意義。
  • 以兒童視角寫就的童話故事《小王子》,其文字背後隱藏了什麼
    ——《小王子》前言《小王子》是法國著名作家安東尼·聖埃克蘇佩裡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作品中唯一的一部童話著作,於1943年出版。這名兼飛行員的偉大作家在1944年執行飛行任務時失事失蹤,成為文學史上一個最神秘的傳奇。
  • 童話故事《小王子》,卻道出成年人與孩子的成長隱喻
    大人們在田野裡幹活,晚上母親給我講述故事,時隔變遷,當我也已成為家長時,輪到我也給我孩子講述,有一種叫長輩對晚輩愛的別樣情愫發自內心的緩緩道來。童話,是孩子們開啟心智的主要媒介。孩子們通過童話中展現的奇妙情節發散思維、認識世界,並能從中學習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 童話故事中的樹,現實中有嗎
    如果提到會走路的樹可能很多人對於這件事,第一時間會想起以前的童話故事,裡面的樹仿佛有了生命,可以任意走動,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樹是不能走路的,是一直固定著的。那麼現實生活中是否有例外呢?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說的是,在世界上的一種會走路的樹。我們都知道,動物是會走路的,植物是不會走路的。今天來給大家說的這種樹,就是一種會走路的樹。你是否相信他真的會走路?
  • 一場關於西方神話的寓言,深度解讀《潘神的迷宮》中的「隱喻」
    《潘神的迷宮》中那多層含義的造型元素和視覺語言,與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互相融合,非常深湛地烘託了電影的主題、升華了立意,推進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傳達出多重視覺隱喻的無限魅力 03、電影中造型元素中的象徵意義,富有暗黑系童話色彩   《潘神的迷宮》裡現實與夢幻空間交叉敘事,兩種色調交叉運用,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金黃色幻想世界的美好多姿與灰色的現實世界的殘酷陰冷
  • 版本眾多的《美女與野獸》故事為何永遠無法成為女權主義表達
    這部影片力求在再現童話世界的夢幻場景的同時,展示新世紀精神面貌,選擇了一向堅持為女權發聲的艾瑪·沃森擔任女主角,試圖為這個古老的愛情故事添加一絲女權主義色彩。追溯「美女與野獸」愛情故事的沿革,女主人公在相似的文本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次敘述都讓女主角所代表的性別角色向前一步。但囿於文本結構上的先天缺陷,《美女與野獸》幾乎不可能為女性主義主張提供敘事上的支持。
  • 背後的故事反應現實!
    第一首歌曲是最近A妹剛剛發行的一首歌曲的,這首歌曲也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的,也是A妹四專中的第二首歌曲的,這首歌曲也是一首主打單曲的,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god is a woman」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上帝是個女人」,這首歌曲也是A妹想告訴大家,不僅是一首甜蜜和宗教性質的女權歌曲,MV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著不同的含義
  • 《寄生蟲》:不是現實意義的蟲子,而是對社會現象的隱喻
    本片是一部現實類題材電影,又不乏黑色幽默。如果要說本部電影有什麼不同,我認為是它更加的貼合底層人民,在韓國的階層固化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普遍人生活艱難。此片不僅僅是揭露現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讓人思考自己的人生。因此,今天我就從布局架構、情感隱喻、主題呈現三個方面來深度解讀本片的魅力所在。
  • 國際博物館日|關於博物館的文學隱喻和現實
    故事進行到這裡似乎並沒什麼精彩出奇之處,但接下來的行文一變,博物館今變成了一座時空迷宮。主人公在一間類似於劇院的房間中停了下來。聯想到納博科夫平生推崇人文自由的寫作立場,或許可以將陰險狡詐、專制貪婪的博物館館長理解成對於極權統治的隱喻。躺著中槍的大英博物館當然,將圖書館隱喻為權威體系並不是納博科夫的專利。出生於1935年的戴維洛奇在英國文壇享有特殊的地位。作為學者和文學評論家,他長期任教於英國伯明罕大學,在英美小說研究和文學理論方面頗有建樹。
  • 簡筆畫――小豬佩奇
    (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我相信是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看的動畫片之一,它的故事是簡單的圍繞著她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幽默而有趣。小豬佩奇的畫法也很簡單步驟準備,彩筆,鉛筆,橡皮1,用鉛筆在紙張上面畫出小豬佩奇的鼻子,黑色的兩小點是鼻孔2,在原有鼻孔的基礎上開始畫出小豬佩奇的臉3,畫好小豬佩奇的臉4,在臉部上面加上兩隻小小的耳朵5,畫上小豬佩奇的眼睛6,畫上小豬佩奇的嘴巴7,畫出身體呈現的是T型
  • 一個女人為何要反女權?|百家故事
    很多人說這是講女權最好的劇,它不只呈現關於性別議題的討論,同時也讓人看到權利如何被構建、合作、爭鬥。現實中的施拉夫利言辭自負,自信滿滿,笑起來像芭比娃娃,「髮型像高音譜號」。施拉夫利反覆強調,女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成為妻子和母親,男性的義務是提供經濟撫養,如果ERA通過,這會造成婦女們的損失。
  • 媽媽動漫說故事:霸王龍被感染,小豬佩奇一家唱歌
    媽媽動漫說故事開始了,今天給大家講述,霸王被小豬佩奇一家人唱歌傳染的故事。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小豬喬治一個人站在草原上開心地唱著歌。一隻綠色的霸王龍聽到了,慢慢的走向了歌聲發出的地方,看到了喬治在唱歌,霸王龍沒有打擾,停留在一個大樹旁邊,好奇地看著喬治。
  • 小豬佩奇:豬媽媽給孩子講故事,講到一半,卻都變成了數字!
    小豬佩奇:豬媽媽給孩子講故事,講到一半,卻都變成了數字!11-17 00:00 來源:拳擊那點事 原標題:小豬佩奇
  • 電影《小王子》,這部成人的童話,你理解了多少?
    《小王子》的故事人盡皆知。可能你看過書,或是看過電影,又或許都沒看過,但你一定聽說過,因為這是一部「大人的童話」。今天我們來悅享《小王子》的電影。這是一部動畫電影,2015年上映時引發不小的關注度。有了媽媽的逼迫,才有了小女孩與飛行員老爺爺一起走進「小王子」故事的機會。電影裡的飛行員老爺爺和原著一樣,是直接與小王子接觸的人。老爺爺把曾經和小王子的故事講給了女孩聽。他代表著一個沒有忘記童年的大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童心未泯的角色。
  • 「宇宙第一網紅」小豬佩奇的中國奇幻之旅
    小豬佩奇到底靠什麼魔力火遍全中國?骨朵經調查發現,從基礎故事形象打造,到先臺後網的渠道選擇和口碑效應,再到全民認知度極高的衍生品布局,品牌授權方Eone的清晰邏輯,都讓小豬佩奇一路開掛。接下來,骨朵將從影片內容、渠道、衍生品布局三個方面詳細梳理小豬佩奇在中國市場的這場「奇幻之旅」。
  • 格林童話的《小紅帽》故事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小紅帽》的故事,就是作者用以警醒女性的安全範例。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四、小紅帽與大灰狼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雖然故事的結局勇敢的獵人剪開了野狼的肚皮救出小紅帽和她的外婆,然而不要忘記社會的殘酷與現實,姑娘們一個人在外,請做好自我的安全保護,不要穿著漂亮的衣裙獨自行走在人煙罕見的林間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