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童話故事的這3個隱喻,讓我們看清現實世界的人性

2021-01-15 故事避錯

題記:

如果你長這麼大,還以為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那你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前言

《三體之死神永生》中,雲天明曾講過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在一個「無故事王國」裡,國王膝下有3個兒女:大兒子深水王子、二兒子冰沙王子和女兒露珠公主。深水王子人很善良,深得國王喜愛,但不幸的是,他有一年去了饕餮海上的墓島後,就再也沒回來,而冰沙王子,一直冷血無情,最終國王決定傳位於露珠公主。

冰沙王子知道繼位無望後,便請來了一位神奇的畫師:針眼,據說針眼只要拿著特製的筆墨作畫,畫中人就會立即消失死去。針眼把國王、王后及支持露珠繼位的大臣們都畫死了,還好畫到露珠時,針眼的師傅及時趕到,用魔法黑傘救了公主一命。他臨死時囑咐一個侍衛和公主的奶媽,讓他們帶著公主務必找到深水王子。因為唯有深水王子,是東方人的長相,他還未把東方畫法教授給針眼,他是永遠畫不死這位王子的。

最終,公主一行三人成功解救出困在饕餮島上的深水王子,他們一起幹掉了冰沙。而公主也自知沒有能力掌管國家,她讓位於深水,然後和那個護送自己的侍衛一起私奔,浪跡天涯了。

第一個隱喻:困住深水王子的「饕餮海」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兇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它是貪慾的象徵,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為什麼深水王子一入饕餮海中的墓島,就再也回不來了呢?

原來,小時候他和冰沙王子一起玩耍時,冰沙就動了害他的心思,他說父王近來身體不好,需要吃了墓島上的東西才能康復,深水聽後就去墓島尋找。然而,當他想再回來時,河裡已全是吃人的饕餮魚,他們國家那片海,也就變成了「饕餮海」。深水沒有魔法,為了生存,只能一直被困於墓島。

其實,這裡的「饕餮」不止是指冰沙對皇位和權力的貪慾,也有針眼對作畫執著的貪慾、公主對神奇香皂的貪慾、奶媽逃跑時對要帶物資的貪慾……只有當人人都有貪慾的時候,一條清淨的「河」才會慢慢匯聚成「海」。

一條饕餮魚不足以為懼,唯有它極速地繁衍,充斥一整片大海的時候,那時形成的「魚群」才能夠龐大到擋住深水王子的回程之路。若是貪慾一直不休止,它的力量一直累積,必將會形成一條人們無法回頭的斷頭路。

「饕餮」現象展現在現實中,就像2003年的非典,很多人瘋狂囤積鹽和板藍根,就像前幾天有人預測雙黃連有可能抑制新冠肺炎,人們又開始瘋狂囤積雙黃連……其實,這就是一種貪。

我們在今日頭條創作的很多創作者,初期很多人都是盯著微頭條和圖文的瀏覽量,當我們一心為了漲粉、閱讀量的不斷攀升而絞盡腦汁,甚至愁眉苦臉時,這也是一種貪的體現。

在「貪」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品嘗到的結果,是「失」。

越害怕失去,我們越要抓緊手裡還剩餘的東西。而殘酷的現實卻是,我們越要抓住的東西,往往越容易失去。這樣的惡循環中,導致了我們又一輪的「貪「。

那麼我們要如何防止自己的貪慾,不讓它演變成一條「饕餮海」呢?

對妹覺得,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發現自己所缺少的東西。冰沙王子並不缺機智和勇敢,他所缺少的其實是仁慈和善良。所以他應該在閒暇時,多和國王、王后及老師學習善待他人的優秀品質,多做些好事,來彌補自己性格的缺陷。他最不該做的,便是把這種自我缺失的應內化的情緒,轉成對他人的報復和欺辱!

是的,當貪慾來襲,我們不該讓它再繼續擴散,傷害他人,而應及時止損,去觀照自己。觀照自己的內心,湧起了怎樣的欲望,觀照自己的行為,抑制自己迫害他人的衝動。

冰沙以為,只要把深水困住,他就可以得到王位和皇權。可惜,一個德不配位的人,哪怕他最終得到了權力,民眾之間也沒人會響應一個無德的君主。最終,冰沙仍是潰敗的,他再也無法靠品行和德行拉攏人心。

我們應以冰沙為戒,自我管理好自己的貪念和貪慾。你缺少什麼,就自我修補,千萬不要讓一條「饕餮魚」遊在你的心裡,匯成那一大片無可挽回的「饕餮海」。

第二個隱喻:一直旋轉的魔法黑傘

當針眼把一個個人畫進畫中時,針眼的師傅來到宮中告訴奶媽和侍衛,只要把他手裡那把有靈性的黑傘一直打在公主的頭上,不停的旋轉著,公主就不會死去。傘不能轉的太快,太快會散架;也不能轉的太慢,太慢就會合上。一旦合上,公主便會消失。

其實,這裡的黑傘,對妹覺得,指的意向,是愛。

愛,就是時刻懸在我們頭上的一個重要指向標,就是我們生命的保護傘。當你愛的用力過度時,被你守護的人就會受傷,當你愛的太少時,對方又感覺不到你的用心,就會傷心離去。

愛,一定要旋轉到5到6分,不產生噪音,又不至於太過寂靜,一切,都要剛剛好。這樣,在愛呵護下的人,才能健康的享受愛的滋潤和呵護。但愛,卻永遠不能停歇,要一直轉動。如果愛停了,那麼人間,將是一片黑暗。

在《三體》這本書中,身患絕症的雲天明在臨死前擁有一大筆財產,他把所有的錢都花了,為心愛的姑娘程心買了一顆星星作為禮物。然而,當人類決定要運送一個大腦去外太空時,不知情的程心居然選中了將死的雲天明。愛到極致的雲天明,臨死前也沒有說一個「不」字,他甚至沒告訴程心,自己送了她一份人間最昂貴的浪漫禮物,一個外星球的行星!

天明死後,程心才意識到她失去了塵世間最愛自己的男人。程心的損失,其實就是「黑傘」不在,愛離去所帶來的錐心之痛。

這之後,雲天明被三體人克隆出了新的肉身,兩人於幾百年後再次相遇。雲天明在三體星球上,輕鬆自如地看著程心,沒有責備、沒有怨恨,只有平靜如水的眼神。幾百年了,他也許怪過她的無情,但時間和愛戀,卻讓他成為一個自愈能力很強的智者。

三體人警告雲天明,不得和程心談論一切它們星球上的內容,於是,雲天明就給程心講了上面那個冰沙、深水王子和露珠公主的故事。他說的雲淡風輕,但程心和地球人都知道,那是雲天明用幾個世紀想出來的隱喻最深的傳遞訊息的訊號,那是只有地球人的智慧才能夠解讀出來的複雜意向!

這所有一切良苦用心的背後,是愛。是懸在雲天明頭上的愛意的傾注,是懸在程心頭上滿滿的愛的關懷,是懸在所有人類頭上的希望之光。這個童話故事,不能講太深,太深人們便不能很好的拆解它的最終用意,又不能講的太淺,如果三體人都能解讀的出來,那便失去了故事傳遞的意義。

看,連個故事,我們都要做到左右逢源,讓它中庸,才得完滿,更別說「愛」這個用度了。無論何時何地,記得讓你頭上的「傘」,轉的適度剛剛好。

第三個隱喻:無故事王國

無故事王國最早叫故事王國,那時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故事,充滿了變化和驚奇。早晨醒來,誰也不知道今天要發生什麼事,要遇到什麼人,到處是刺激和驚喜。然而,隨著有天漁船裡運送的「饕餮魚」的不慎外洩,它們繁殖很快,不久就把故事王國的海域全部包圍,它們啃噬船隻,使得所有來往這裡的商船都不能再路過。這裡被封閉起來,王國與外部世界斷絕了一切聯繫,後來人們漸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不再嚮往其他地方的生活。人們有意的淡忘過去的記憶,慢慢的,故事王國就變成了無故事王國。

無故事王國的演變過程,對妹覺得,其實就暗指我們的成長所經歷的從開放到閉塞的過程。

拿很多小城市的人不想來大城市發展舉例,一部小城鎮的人認為,待在自己的小城裡,工資雖然不如北上廣這麼高,但起碼落得清閒自在。沒那麼大房租壓力,也沒那麼多的爾虞我詐,但是,慢慢的,這些安於現狀的「小城人」,就會給自己身邊築起了一個無形的屏障,這道屏障,就是外面世界不能再靠近的「饕餮海」。

有了「海」的圍護,小城人會變得更加不思進取,他們會日復一日的重複著每天的生活,不願改變自己,不願認識世界,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膽小,直到,把自己封閉成真正無故事的「小城人」。

對於一個王國而言,沒有故事是最好的,沒有故事的王國中的人民是最幸福的,因為故事就意味著曲折和災難。

也許正因為遠離熟悉的地方生活,就意味著要承擔更大的風險,為了保險起見,很多人是不願意折騰和變化的。他們寧願一生無故事,也不願去趟那趟有故事的渾水,去經歷想像不到的曲折和災難。

其實,無論你是否小城人,是否選擇無故事的生活,都是你的自由意志的選擇。只是,當晚年時,老去後,回憶自己平淡無奇的一生,覺得無悔就好。

但對妹其實更欣賞那些不斷突破自我的人,欣賞那些上進的小鎮青年,他們不顧一切也要往大城市裡鑽,去追夢、去努力、去挑戰安逸一直拼搏的樣子,真的很讓我感動。我們人類,就是需要這些上進的積極的人,來超越一個個不可能的任務,來實現一個個閃閃發光的夢。

在《三體之死神永生》中的童話故事中,饕餮海、旋轉傘及無故事王國,這三個隱喻讓我們不斷看清自己、看清人性。

貪慾,是我們前進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邁得過去的人,才能明白「愛」的真諦,才能在有故事的人生經歷裡,畫下那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者:對妹,《故事避錯》帳號的運營者。之所以開通這個帳號,是因為之前看《窮查理寶典》時,查理芒格曾說「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數成功來自你知道應該避免哪些事情,你該去總結和探索古今中外的人們犯過的大錯,從而通過反思他們的錯誤,修正自己的人生。」對妹希望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故事,讓自己和看故事的你都能受到些許啟發。讓我們打開生命的能見度,一起走正確的路。

相關焦點

  • 劉慈欣的《三體》中,雲天明講的三個童話,三體人是看不懂嗎
    我們知道,雲天明的三個童話對於故事情節的發展佔據著極大的分量。同時,也讓讀者掀起一番解讀。為什麼三體會突然在茶道談話後,又安排了雲天明?而雲天明帶來的三個童話,三體是否知曉內涵?下面,聽我細細講來。之前,雲天明用自己的智慧幫助了三體人解讀地球信息,也用童話故事獲得了一定的地位。但他的行為仍舊是被限制的,所以他只能通過智子觀看地球文明的發展,而不能指手畫腳。現在,三體星系毀滅後,可以說,群龍無首。在混亂中,三體人把目光聚焦在融合了兩個文明的雲天明身上。而雲天明也不負眾望,在三體世界中發光發熱。
  • 為什麼說雲天明的三個童話是《三體Ⅲ》的精華?
    初看《三體》,何曾不是有一種歷史小說的感覺?古今中外,縱橫捭闔,大劉筆下總是信手拈來。他的科幻,從來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嵌入實際,還嵌得很深。尤其是雲天明的那三個神話,能夠說是《三體3》的精華。這三個神話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 【SFW新書試閱】《<三體>秘密》之雲天明童話
    雲天明講的三個童話分別是《國王的新畫師》《饕餮海》和《深水王子》,它們是同一個故事的三個篇章。讀者最終看到了三個故事的完整內容和全部解讀,它們分別隱喻著維度打擊、低光速黑洞和曲率驅動飛船。為了解讀童話向人類傳遞的情報,聯合國專門成立了解讀小組,全球人類對其進行了上百種解讀。然而,最關鍵的維度打擊卻沒有被很好解讀,最終太陽系遭遇滅頂之災。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童話形象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現實寓意?
    故事的最後,小裁縫娶了公主,而最初想要陷害裁縫的鞋匠惡有惡報地成了瞎子。乍看起來,這不過是兒童睡前故事中最普通的一個,但實際上,小人物一路如有神助贏得勝利,而壞人惡有惡報地吃下自己種的惡果的劇情,是很多童話故事的原型。
  • 《三體》揭開人性很現實,主角程心反被罵,禍端葉文潔卻被欣賞
    《三體》憑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宏大的宇宙觀,得到了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在15年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把中國科幻的標杆拉到了世界級水平。在這本著作裡「葉文潔」某種意義上說是真正的壞人,是她的念頭毀滅了世界,而不管是我們觀影還是看書籍沒有多少人去罵她,因為她值得尊重,但是反觀我們的正派人物「程心」卻被眾人唾罵與鄙視。
  • 三體:雲天明才是地球文明真正的拯救者,最有成效的執劍人
    而在《三體》中,用最黑暗的筆法寫出最現實的故事,顛覆我們的認知。劉慈欣直接讓地球崩了,而最關鍵的失敗因素正是地球文明的傲慢和人性。呵呵!相信很多讀者跟我一樣,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帶有看地球如何反敗為勝的偏見,但是結局讓我們不得不為之震驚。
  • 為什麼三體人會允許雲天明講那三個故事?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嗎?
    所以雲天明的童話故事,應該是讓三體人也能聽得懂。就是說,雲天明的故事有兩層意思,一層講給三體人,另一層講給地球人。兩邊都能聽懂,只是兩邊聽到的含義不一樣。原著中有提到這個童話是三體世界流傳很久的童話,三體世界的人思維透明,雖然向人類學習了陰謀詭計,但是要破解人類的雙重隱喻還是不可能的,雲天明為這個鋪墊了很久,人類也沒有完全破解童話,其實起到真正作用的是程心,這個童話是為 程心講的。
  • 童話故事的現實隱喻,《小豬佩奇》背後的女權尷尬
    其熱度甚至突破童話世界,進入了現實社會和成人世界,實現了兒童動漫文化領域中為數不多的「破圈」壯舉。「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小豬佩奇已然成為中文網絡世界現象級網紅,在短視頻風行的年代,這隻小豬從線下紅到線上,從兒童世界紅到成人社會,也許那些成年人們從來沒有正經看過這部動畫片,但不妨礙她們成為佩奇的「忠實」粉絲。
  • 《隱秘的角落》還有第3個童話!原著裡人性的原罪,竟是無聲吶喊
    劇版《隱秘的角落》裡有兩個童話:一個是數學家卡笛爾的愛情童話,另一個是狐狸請三隻小雞吃飯的劇組版暗喻童話。在電視劇中,主角已經無數次向觀眾發出提問,到底該相信現實,還是相信童話?相對於紫金陳原著《壞小孩》的暗黑色彩,劇版已經明亮了很多,但無比清晰的事實就是:童話都是謊言,而現實是血淋淋的。
  •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僅百餘字犀利無比,看得羞愧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三篇短短百餘字的故事,寫出人性中貪得、險詐、逐利的醜陋面,宛如一聲聲警鐘,敲響在耳邊。1.碗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夏日午間,酷熱難耐,一行筋疲力盡的旅行者,發現了一棵梧桐樹。他們走進樹蔭,躺下休息。
  • 童話故事中的樹,現實中有嗎
    如果提到會走路的樹可能很多人對於這件事,第一時間會想起以前的童話故事,裡面的樹仿佛有了生命,可以任意走動,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樹是不能走路的,是一直固定著的。那麼現實生活中是否有例外呢?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說的是,在世界上的一種會走路的樹。我們都知道,動物是會走路的,植物是不會走路的。今天來給大家說的這種樹,就是一種會走路的樹。你是否相信他真的會走路?
  • 劉慈欣:《三體》之外,我只是個普通的工程師
    他說自己身上沒有那些我們期待的精彩故事,我不信!·壹·《三體3》像一場地震,把以前的「科幻」都震碎了「我們以前寫的那些東西——至少是絕大多數,在《三體Ⅲ》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我們的確是不敢搞科幻了。」——科幻作家韓松黑暗森林法則,猜疑鏈,技術爆炸……《三體2》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我們對《三體3》的期待推到了頂峰,結果沒讓我們失望,第一個收到書稿的編輯姚海軍表示——「完全超出了人的這個預想,他能爆發成這樣子。」
  • 學生閱讀《三體》,除了宇宙的浩瀚神秘,還要讀懂這4點
    《三體》一共三部,每一部都有一個核心主角,有兩、三個極其精彩的戲劇衝突大場面,第一部,主角葉文潔,最值得關注的核心情節是神秘的網路遊戲「三體」和納米材料參與的「古箏計劃」;第二部「黑暗森林」,主角羅輯,最值得關注的核心情節是面壁計劃和「水滴」屠殺人類艦隊;第三部「死神永生」,主角是程心,最值得關注的核心情節是人類遷移澳大利亞和雲天明的3個童話。
  • 《賣火柴的小女孩》:淺析小女孩「4種幻想」的隱喻內涵及現實意義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本文擬通過作者對冰冷的現實生活描寫與幻想中溫暖世界描寫,兩種極具鮮明的對比寫作手法,來解讀小女孩從「4種幻想」中隱喻的內涵及現實意義。
  • 楊振寧談《三體》:我曾買來看過,但沒堅持看完,原因有2個
    更多的原因是我太了解現實世界的複雜性,太了解其中的詭異和神秘。我覺得科幻小說和現實世界沒法比,所以看不懂。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三體》的確是一部科幻巨作,值得年輕人閱讀。第二個原因:第二個因素是年齡。楊振宇現在已經90多歲了。這個年齡的人的心理狀態,讓他們對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感覺不是很嚮往。他們傾向於關注現實,而不是幻想。就像你對百歲老人說:要不要去火星度假?
  • 雲天明的三個故事信息量極大,三體人真的絲毫不覺嗎?
    書中也說了,從他能夠提出和程心會面的要求並且獲得三體人的批准這一點來看,他已經融入了三體社會,並且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而會面之後,雲天明自己解釋,至少是部分解釋了他在三體世界所做的事情。他做了什麼呢?除了程心親眼看到的種地之外,還有給三體的孩子們講故事。他還在三體出了本書,叫做《地球的童話》。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三體》
    結果大劉橫空出世,用一部《三體》一戰封神。引用科幻圈的一句話:劉慈欣單槍匹馬,以一人之力將中國科幻拉高到世界水平。「失去人性 失去很多 ,失去獸性 失去一切」——《三體》故事從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一個外星智慧文明種群三體人說起。三體人的世界中有三顆太陽。
  • 《三體》的世界浩瀚無垠,對人性的描寫卻能「一針見血」
    《三體》是劉慈欣的一部代表作品,也是科幻小說界經典之作。劉慈欣:2015年8月23日,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2017年6月25日,憑藉《三體Ⅲ·死神永生》獲得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2018年11月8日,獲2018年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但對於這套書,許多人褒貶不一。
  •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讀過劉慈欣三體小說的任何人都知道,三體是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在這個科幻小說中,深刻描繪了距離地球4光年遠的三體文明生活環境、科技水平,以及宏大璀璨的宇宙。
  • 中國科幻小說創作中的科普問題
    他的很多小說,如《生死未卜》《欲擒故縱》《神秘衣》《秘密縱隊》以及「金明探案系列」等,都將科學知識融入奇幻冒險的探案推理中,從而化解了「問答式」知識講述的枯燥,使讀者在被故事情節吸引的同時,不知不覺理解和接受了故事中的科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