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三體》之外,我只是個普通的工程師

2020-12-06 中華網文化頻道

大劉是個甘於寂寞的人,

起碼他還不太願意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態,

哪怕再多人用金錢誘惑他。

他說自己身上沒有那些我們期待的精彩故事,

我不信!

·壹·

《三體3》像一場地震,

把以前的「科幻」都震碎了

「我們以前寫的那些東西——至少是絕大多數,在《三體Ⅲ》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我們的確是不敢搞科幻了。」

——科幻作家韓松

黑暗森林法則,猜疑鏈,技術爆炸……《三體2》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我們對《三體3》的期待推到了頂峰,結果沒讓我們失望,第一個收到書稿的編輯姚海軍表示——

「完全超出了人的這個預想,他能爆發成這樣子。」

雖然《三體3》的缺點依然是文學性不足,但它密集的概念簡直讓人在看書時興奮到戰慄!!

尤其是那飽含深意,精妙絕倫的三個隱喻童話,直到現在還被人不斷拿出來討論解讀。這裡的連結是三個童話的內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5821c0100upc1.html(請自由複製)



《三體》系列也因為《三體3》的問世,在國際名聲大振。

「中國的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法蘭克福書展的海報上這樣介紹劉慈欣。《2001太空漫遊》是阿瑟·克拉克廣為人知的作品,他被稱為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

去年《三體》英文版在美國科幻文學大會上得到了「雨果獎」

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冬天在夏威夷度假時,就隨身攜帶了英文版的《三體》。

2011年,雷軍向人推薦最多的一本書就是《三體》,加入討論的還包括馬化騰、李彥宏、周鴻禕。如果不熟讀《三體》,幾乎無法參加那幾年的網際網路大會,因為那裡充滿了劉慈欣創造的名詞:宇宙社會學、黑暗森林、思想鋼印、猜疑鏈、降維攻擊……《三體》幾乎成了中文網際網路世界的聖經。

劉慈欣也受邀參加了那次大會,然而他卻表示「關於網際網路,一句話都聽不懂,只能跟著嘿嘿笑」。



《三體》這麼紅,其實劉慈欣本人沒什麼太大波瀾,對他而言,這種火爆,只是「趕巧了」,第三部出版時,正值微博全盛,那麼作為話題,,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也不是不可能。

大劉這麼說,不是故作鎮定,而是真的平常心,這麼多年,他的「普通工程師」人設不倒,即使是紅透半邊天的現在,也依然選擇做一個沉默的宅男。



相關焦點

  • 《三體》之外,一個普通中國工程師對未來的面壁計劃!
    ,大部分讀者接觸《三體》是從其獲得世界科幻界最高獎「雨果獎」之後,按中央電視臺的評價,《三體》是中國作家第一次站在人類的角度,去思考整個人類命運的作品。而在此之前,這部由中國普通工程師所創作的這部晦澀又有點黑色的科幻小說,並不被中國主流文學界所看好。然而這部偉大的作品,卻憑藉其獨特的魅力迅速走紅,掀起一波又一波「三體熱」。無論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還是李彥宏、雷軍、馬化騰等網際網路精英,都迅速成為劉慈欣以及《三體》的粉絲。
  • 科幻巨作《三體》火了,作者劉慈欣被噴只是個電工,寫不出好作品
    《三體》爆紅,劉慈欣獲雨果獎,網友:電工能寫出什麼好作品!自從在文學大獎賽中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的《三體》在網絡上和各大實體書店中大行其道。不管你在哪家書店,你都能看到它被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現在劉慈欣已經不再是那個工作艱苦的工程師了,他成了一位偉大的作家,開始投身文學創作,為人們帶來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雖然有些人不喜歡他的風格,但他用這些作品填補了科幻世界的空白。他的作品出現在大屏幕上也是令人嚮往的。如果觀眾對這方面的文學不感興趣,《三體》怎麼會這麼受歡迎呢?
  • 劉慈欣:創作《三體》榮獲科幻界諾貝爾獎的首位亞洲人
    劉慈欣1963年6月出生於北京,祖籍是信陽市羅山,在山西陽泉長大,畢業後在山西省陽泉市的娘子關發電廠擔任計算機工程師,他利用工作中的點滴時間及業餘時間,寫科幻類型的小說,2015年8月,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第73
  • 潘石屹:三體我讀了三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沒必要讀那麼多遍
    《三體》斬獲「雨果獎」為中國科幻小說乃至近代文學撞出了一線曙光,應和著時代將文學發展也引進了另一個維度。 這部俘獲普通讀者、科幻和文學愛好者、商賈乃至政要芳心的神作為世人打開摺疊空間,越讀越能扒出些不同尋常的認知來。
  • 被國資委點名批評,歐巴馬催更,劉慈欣的《三體》到底多有毒?
    上班摸魚劉慈欣1989年,20歲出頭大學剛畢業的劉慈欣,在電廠當計算機維修工程師,做著一份一年也就三四個月忙的工作。但每天又必需按時去上班,必需據守崗位,幹些啥能打發時間呢?同事只幹兩件事:玩牌、打麻將。劉慈欣在打牌中輸掉一個月800塊工資後,痛定思痛開端寫小說掙錢。
  • 劉慈欣訪談錄(上):《三體》創作與修改秘聞
    雲天明初戀程心的地方有一段故事李召:《三體3·死神永生》裡面,雲天明講了三個故事,其實是一個寓言,裡面說到一個「無故事王國」。有的人說,作家把故事寫得很精彩,但他本人往往並沒有故事。我也查了很多您的資料,好像也不是這樣的。劉慈欣:您是說我的故事嗎?
  • 《三體》漫畫即將上線,劉慈欣這樣說
    《三體》漫畫將在騰訊動漫和波洞星球連載,來看看劉慈欣是如何看待的。本文來自騰訊科技,作者孫實儘管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如果問到「中國最偉大的科幻作品是什麼」這個問題時,恐怕很多人的會異口同聲回答——《三體》。
  • 潘石屹:我把《三體》讀了3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我寫著玩兒的
    潘石屹:我把《三體》讀了3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我寫著玩兒的著名企業家潘石屹就是《三體》的忠實粉絲,此前,潘石屹曾經親切的對作者劉慈欣說:「我把《三體》讀了3遍!」然後劉慈欣卻回答道:「看看就行,沒必要讀這麼多遍,我寫著玩兒的。」《三體》是如何一飛沖天的?
  • 三體,時間之外的空間
    ——題記 這是貫穿《三體》三部曲的一句話。初讀《三體》,做好了心理準備,理論性的東西很多,很難懂。第一遍讀完,除了情節的新鮮感,更深一層的理解沒達到。一直想讀第二遍,可是因為文章很長,沒有下定決心。恰巧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在家宅久了導致書荒,這才又重新拾起再讀一遍。 作品讓我感到驚豔的,首先是對人物的刻畫。羅輯是最深入我心的。
  • 科幻《三體》是利用上班時間偷寫的,劉慈欣:我好像佔了單位便宜
    不會寫小說的IT男不是好工程師,是網友為劉慈欣近30年火電廠工作經歷打上的標籤。有「劉電工」綽號的作家劉慈欣可謂是名滿天下。近日,有網友翻出了劉慈欣早些時候的採訪視頻,按照他當時的原話,曾經電力系統堅守崗位的固定上班制度,是他保證按時創作小說的時間保證,其相當大一部分寫作時間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完成的。
  • 為什麼科技大佬喜歡推薦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在裡面藏了什麼
    這部巨作的創作初衷竟然是為了戒賭,劉慈欣:一晚輸了80050年前的某天,一個小孩和一群大人一起仰望著晴朗的天空,看著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默默地擔心它會撞到其他星星。1963年6月,劉慈欣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的煤炭工人之家。
  • 歐巴馬:劉慈欣的《三體》讓我覺得當美國總統太卑微,太弱小了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助理曾給劉慈欣寫過這樣一份郵件:「你好,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當時劉慈欣看了後,以為是誰在惡作劇,就直接把郵件刪了,沒想到後來,外交部竟然派人來了解此事,劉慈欣這才確信這是真的,不是誰搞的惡作劇!
  • 劉慈欣《三體》,三部科幻巨作,一部比一部精彩,直到星辰大海!
    科幻巨作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中國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獎項——「銀河獎」,更是摘得了「雨果獎」,被譽為「中國科幻的領軍人物」。作者劉慈欣也以《三體》一書前所未有地提高了我國科幻小說水平,並包攬各大獎項。《三體》的全名叫做《地球往事》,又分為三個部分:即《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書中涉及複雜的物理學、博弈學、生物學、宇宙學等知識,浩瀚的知識成為一種精神享受,讓人感嘆星空之外的世界。
  • 《三體》的拍攝有多難?劉慈欣已低價出售版權,卻還是沒拍成!
    02業餘作家成就佳作劉慈欣所創作的《三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讓大眾感到意外的是,劉慈欣並非專業作家,他是一名工程師,利用業餘時間創作了《三體》,在《三體》問世以後名聲大噪,劉慈欣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知名作家。現在《三體》迷很期待能夠在大屏幕看到這部佳作,因為《流浪地球》的成功讓人們對國內科幻電影產生了十足的信心。
  • 《三體》紅了 作者劉慈欣自稱五年沒再寫一個字
    劉慈欣,生於1963年,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曾任計算機工程師的「理工男」,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表科幻作品後,連續八次獲得中國科幻「星雲獎」,並因為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的接連推出,而獲得越來越廣泛的知名度。從2006年,《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連載開始,這部長篇小說就在不斷創造奇蹟。
  • 劉慈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三體》那麼火
    《三體》能紅成這樣,對於劉慈欣(大劉)本人而言也是個謎:「坦率說,我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中國科幻大會的最後一天,被新京報記者在酒店早餐餐桌上「截獲」時,劉慈欣正飛快地扒拉著早餐。這位「中國科幻最大IP」本人,11月初剛因拿下克拉克基金會頒發的想像力貢獻社會獎而在朋友圈刷屏了一波。
  • 《三體》短片出世,劉慈欣看完稱:這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巔峰之作,擁有大量的粉絲。作者劉慈欣也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播,《三體》的粉絲們希望儘快看到《三體》的上映。然而,自2015年開拍歷經5年,遲遲未能上映,這讓《三體》的粉絲大失所望。但此時,另一部以「三體」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水滴》問世。
  • 《三體》英文譯者劉宇昆:要避免劉慈欣「顯得笨」
    而在創作之外,劉宇昆也致力於中美文化交流,他翻譯的陳楸帆、夏笳和馬伯庸的作品已經在國外發表。而他翻譯的《三體》第一卷英文版已於日前在美國出版。  剛領完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從北京回到美國的劉宇昆並不得閒,他手頭有一大堆工作,家裡還有女兒需要照顧,所以約到這次視頻採訪也是費了些時間和周折,好在一切都順利完成。
  • 僅僅看了劉慈欣《三體》第一部,這些情節便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如雷貫耳!很多年前自己就很想好好讀一下,因為《三體》是部「三部曲」的小說,體量有點大,導致很長時間都有抗拒心理。只是沒想到的是,2019中國電影的春節檔,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大火,這也讓我下定決心,好好拜讀一下這部獲得「雨果獎」的科幻作品。
  • 劉慈欣《三體》中的引力波_深度報導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山西...
    劉慈欣在《三體》中能引用引力波,已經稱得上先聞道了。《三體》中為什麼要用到引力波?讓我們還是從《三體》構建的基石——黑暗森林法則來說吧。    宇宙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中性的,還可能是惡的。劉慈欣說科幻文學只是提供一種可能性。《三體》中描摹的宇宙是惡的,這同人們通常期待的理想社會、烏託邦、天堂不同。《三體》中的宇宙是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