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製造院優秀青年張紀春:夢在遠方 路在腳下

2020-09-05 看航空

中國航空報訊:監視器前,一位「80後」青年攥緊了拳頭,目光如炬,隨著一聲轟鳴,他激動地跳了起來,他和團隊研製的產品通過驗證,成功了,笑容綻放在他的臉上。

他是張紀春,一位在平凡的崗位上鍥而不捨地追逐自己夢想年輕的科研工作者。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打在航空工業製造院金屬成形技術研究室的廠房裡,張紀春已經坐在電腦前開始了一天充實的工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要完成的工作進行梳理,一項一項列在筆記本上,7年如一日。

2013年4月,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宇航製造工程專業畢業的張紀春,選擇繼續追逐自己的航空夢想,在製造院金屬成形技術研究室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張紀春是幸運的,一入職便加入了製造院重點科研項目鈦合金寬弦空心風扇葉片研製團隊,承擔全尺寸空心葉片某關鍵工藝的優化與改進任務。初出校園的他感受到了理論和實踐之間的巨大鴻溝,面對實踐性極強的新工作任務,理論知識嫻熟的他竟也一時找不著北。但他深知所擔負工作的重要性,哪怕一丁點兒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大隱患。

他沉下心來,紮根試驗現場,從查驗熱電偶敏感度、模具溫度均勻性以及工藝參數執行的準確性入手,快速熟悉工藝過程。數不清查閱了多少文獻分析問題,記不得多少次通宵達旦做實驗,他不斷沉浸於對解決方案的找尋,與團隊成員一道,疲倦時再堅持,挫折時再冷靜,通過一遍又一遍試驗,一次又一次改進、分析、迭代驗證,終於解決關鍵技術問題,保證了葉片穩定、可靠交付。

這次項目就像是一次「青春的磨礪」,他說:「就像自己種下的種子長出果實。」張紀春既收穫了攻堅克難的勇氣,積累了經驗,也練就了樂觀積極的內心。

「在科研工作中註定不會一帆風順,遇到的問題也不可能迎刃而解。我們應該有不怕失敗的勇氣和敢於挑戰困難的決心。當經歷過多次試驗失敗,最終獲得成功的經驗才最寶貴,更重要的是帶來自信的提升。」他說。

奮鬥因夢想而堅定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發展,飛行器速度不斷提高,對於構件輕質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要求不斷提升,未來鈦合金塑性成形技術將更加關注大型複雜整體結構件成形、低成本高效率成形工藝技術、成形與各種連接組合工藝技術、難變形耐高溫材料成形技術方向發展。這對於7年來一直專注於鈦合金超塑成形/擴散連接技術研究的張紀春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他的專業方向逐漸由普通鈦合金的塑性成形技術研究向中高溫鈦合金材料的塑性成形技術方向拓展。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加飛彈總裝集成項目,他開展了高溫鈦合金及大尺寸翼面研究,掌握了高溫鈦合金舵面SPF/DB製造和運動機構大尺寸翼面精確成形等關鍵技術。除了負責技術攻關他還負責舵翼面產能提升、質量控制及產品交付,保障了項目的交付進度,實現年度交付目標。

他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了某型飛彈摺疊舵的研發,突破了擴散連接質量控制、質心精確控制等關鍵技術,經過近一年的工藝試驗,不斷吸取經驗教訓、改進工藝路線。最終如期完成試驗場地測試考核。

「這種感覺就像是考試,既緊張又興奮。當在監視器中親眼看到研製的產品通過驗證,我特別激動,為自己能夠參與國家的武器裝備研製感到無比幸運。」張紀春說。

工作以來,張紀春作為主要參加人參與總裝預研、國防基礎科研等科研課題5項,發表論文及專利申報7篇(件),也收穫了各項榮譽。「與榮譽相比,我們更在乎的是科研工作向前邁進的那一小步」,他坦言。

無論對待工作和生活,張紀春都抱有極大的熱情。路在腳下,夢在遠方,努力工作,努力生活,是青年航空人追夢徵程中無比堅定的態度。

相關焦點

  • 航空工業製造院韓銀龍:有方向的人生不迷茫
    ——他就是傳說中的「斜槓」青年,航空工業製造院前沿材料技術負責人韓銀龍。理想有了契合點2017年初,為切實承接集團公司航空材料自主保障的使命,製造院材料應用研究部成立。韓銀龍成為材料應用研究部成立的最初7人之一,並被任命為材料應用研究部前沿材料技術方向的負責人。說是負責人,成立之初,前沿材料專業方向,只有他一人。
  • 航空工業製造院王立東:從「菜鳥」博士到技術擔當
    工作7年,從「菜鳥」博士到航空工業製造院機械連接技術研究室的技術擔當,他專注於技術突破與創新,心中有個緊固件專業的大夢想、航空報國的大情懷。 「菜鳥」博士的千萬次試驗 本科材料成型專業、碩士專攻模具、博士研究新型鋼材料,剛到製造院工作的時候,王立東心想,「不就是造釘子?
  • 濟南交通加速度 腳下即是詩與遠方
    300趟高鐵直達全國254個城市,1.5小時抵京,3小時抵滬,在濟南,城市間的空間距離正在被不斷縮短;航空線路204條,通達120個城市,在濟南,你所見到的世界的寬度在被無限延伸;高速公路密度再提高,「三環十二射」未來以至,在濟南,說走就走,世界就在腳下……
  • 航空工業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航空工業計算所),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機、彈載計算機研製的專業科研生產機構。
  • 航空工業自控所王淞立:創新青年 專注的人生如此不同
    腳踏實地專注核心技術「中國芯就是我的航空夢」,王淞立經常用這句話激勵自己。目前航空工業中許多關鍵系統的核心傳感器仍受制於國外,國產化需求十分迫切。高精度矽諧振壓力傳感器就是其中之一。他主導的《高精度矽諧振壓力傳感器的研製》項目,榮獲自控所第14屆青年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此外,王淞立還承擔著矽諧振加速度計的研製工作。作為慣導系統的核心傳感器,加速度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主流的撓性擺式加速度計主要應用於中高精度慣導領域,因製造裝配工藝複雜,精度提升相對困難,一直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
  • 航空工業首部解謎書《OFFER》在揚州公開發行
    曾經,遙望浩瀚蒼穹;曾經,眺望無垠遠方。航空百年夢從未停歇,熱血一直在沸騰。灼熱的心是否還有些期待?也許,曾有一個無人知曉的絕密計劃?也許,曾有一場浩瀚宏偉的壯烈冒險?讓我們一起完成那讓世人驚羨的探索海上清輝與明月與夢同行!2020年9月21日,在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1周年之際,由航空工業和揚州市共同建設的揚州航空館在位於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的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建成開館。
  • 航空工業昌飛:讓民族直升機載夢起飛
    一路走來,昌飛人始終銘記「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使命,將責任與情懷鐫刻在心靈深處。那些炫舞藍天的鋼鐵雄鷹、那些生機勃發的企業形象、那些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都是昌飛人同心共築的昌飛夢、航空夢、中國夢!既是航空人就知責任重,既做新裝備就得多辛苦。
  • 航空工業通飛:強化黨建引領 確保AG600首飛成功
    在航空工業集團黨組和航空工業通飛黨委的領導下,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黨委積極發揮企業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實的作用,時刻謹記初心使命,緊緊圍繞年度計劃目標,以黨建為引領,凝聚和動員廣大黨員,戰疫情,保首飛,克難點,紮實推進,全力實現全年六大戰役的勝利。
  • 全國優秀青年代表在陝西重走抗戰路
    7月11日,在楊家嶺革命舊址,這裡曾經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解的講解員黨婕睿說,和來自全國各地優秀青年一起重走抗戰路,對於我一個一線講解員來說更是意義非凡,我們在緬懷先烈,感悟抗戰精神,延安精神的同時本身也是對這種精神的傳承和延續。
  • 航空工業航宇以「融合黨建」託起航空報國夢
    來源:人民網-人民電視      共0條新聞 人民網襄陽7月2日電 (王郭驥 郭婷婷)近幾年來,航空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用創新性的實踐 「航宇的事業是黨的事業,航宇的強軍夢和航空夢是中國夢的組成部分。用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夢來託舉中國夢,是黨、國家、軍隊和國人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馬永勝說。
  • 王衛紅:攻堅克難科研路,矢志奮鬥航空夢
    在幾十年的時代更迭與進步之下,航空航天技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科技中最為尖端的技術之一。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也在飛速地發展,而飛行器的控制與仿真就是航空航天技術發展的關鍵之一,特別是其所涉及的先進控制理論和應用技術一直是當今飛行器控制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具有前沿性、基礎性、綜合性,已成為支撐我國航空航天事業未來發展的核心關鍵領域之一。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4名青年教師入選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日前,中國科協公布了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者名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繼去年4人入選後又有4人入選,分別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周福輝、機電學院副教授房曉龍、自動化學院教授彭聰、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研究員薛敏。截止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有12名青年教師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 航空工業成飛優秀共產黨員郭喜鋒:用奮鬥雕刻青春
    自2012年入職航空工業成飛開始,他一頭扎進航空事業,用自己的奮勇拼搏,從一名普通工藝技術員成長為專業主任師,作為IT核心骨幹,用一種不服輸、不怕苦、不抱怨、勇擔責的態度,影響和帶領團隊攻克了數位化裝配軟體系統、工藝設計平臺構建等一個個難關。8年後的今天,他似乎沒變,還是那麼樸實、溫和;又似乎變了,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從容。奮鬥雕刻了他的青春,也雕刻了這名青年,他,就是郭喜鋒。
  • 航空工業航宇「火鳳凰」QC小組獲全國優秀質量小組
    近日,航空工業航宇「火鳳凰」QC小組獲全國優秀質量小組,這也是航宇連續11年獲此榮譽。全面復工復產以來,在科研生產「目標不變、任務不減、質量不降」的目標要求下,航宇質量改進活動持續開展。
  • 航空工業與揚州市共建的揚州航空館建成開館
    開館儀式上,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譚瑞松與揚州市委書記夏心旻共同為揚州航空館揭幕;航空工業黨組副書記李本正代表航空工業致辭;航空工業副總經理郝照平與揚州市委常委、秘書長韓驊共同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航空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 中航發動機陳銳:鑄就航空發動機的「中國夢」
    「對於中航工業發動機來說,『中國夢』反映為『航空夢』,『動力夢』。」中航工業發動機分黨組書記陳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航空動力發展迎來了歷史機遇,我們要把握好這一機遇,早日突破動力『瓶頸』。
  • 由航空工業與揚州市共建 揚州航空館建成開館
    揚州航空館開館儀式現場開館儀式上,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與揚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心旻共同為揚州航空館揭幕;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李本正代表航空工業致辭;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成員航空工業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先生,揚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心旻先生,共同為揚州航空館「開館」(嶽書華/攝)李本正在致辭中表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航空工業與揚州市的共同使命和責任
  • 《稅務青年Disco》,聽奮鬥的聲音
    憑奮鬥定義年輕 憑青春綻放光芒 值五四之際 一起來聽稅務青年的真誠告白吧Disco 心裡的話 逐夢的路在腳下 在這青春年華 盡情把汗水揮灑 無懼風吹雨打 奮鬥青春無價 你系最有型噶 你知道嗎
  • 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2021年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
    2017年,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其中,力學為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A+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為A學科。為聚焦國內外學術前沿,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討論和交流,中心將於2021年2月4-5日召開「2021年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藉此論壇之際,誠邀國內外英才加盟!
  • 航空工業與吉林大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12月21日上午,航空工業與吉林大學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和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出席儀式並致辭,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主持籤約儀式,航空工業黨組副書記李本正,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郝照平出席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