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昌飛:讓民族直升機載夢起飛

2020-09-19 看航空

中國航空報訊:讓民族直升機飛得更高更遠,是國人的期盼,更是祖國的囑託。航空工業昌飛相繼實現第一架直8頂風冒雪飛上祖國藍天;第一架直11自主研製挺起民主脊梁;第一架直10披荊斬棘激蕩風雷;第一架AC313昂首青藏高原;第一架AC311叩擊民用市場……這些都是一代代昌飛人激情進取、接續奮鬥,在風風雨雨中經受考驗的結果。

直8懸掛國旗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

向中央電視臺交付的第一架直11中繼航拍

直10機群整裝待發

直8護航

從每一個日出到日落,從每一季春天到秋天,這裡是孕育希望的搖籃,這裡是放飛夢想的港灣。一路走來,昌飛人始終銘記「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使命,將責任與情懷鐫刻在心靈深處。那些炫舞藍天的鋼鐵雄鷹、那些生機勃發的企業形象、那些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都是昌飛人同心共築的昌飛夢、航空夢、中國夢!

既是航空人就知責任重,既做新裝備就得多辛苦。如今,在「一心、兩融、三力、五化」新時代發展戰略指引下的昌飛人忠誠奉獻、逐夢藍天,正大步朝著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強、核心業務能力強、主營業務收益結構合理、人才體系科學、企業文化先進的目標堅實邁進。(羅佳)

攻堅克難的技術人員

信念堅定的試飛人

精益求精的一線工人

AC311開展高寒試飛

一絲不苟的質檢員

AC313開展水箱滅火演練

1991年,我出生於一個普通的昌飛家庭,22年後,我成為家裡第三代從事航空事業的人。對於我們家來說,這是一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接力跑。三代人,獻身航空,初心不改。

從事直升機維修工作的我,每當遇到一些老型號,總會多查一些圖紙,看一看手冊,其實更像是去尋找一些故事,一些屬於我父母、屬於我爺爺奶奶的故事。從這些故事裡去發現那些改變的東西。這些不斷進行的小改變和創新的嘗試可能並不起眼,但那是昌飛人在更迭的歲月中不斷發展新技術的印記。當這些改變漸漸放大、漸漸系統化的時候,我們的產品性能有了進步,我們的工藝技術有了發展,我們的綜合能力變得更強。

航空製造業的水平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祖輩的努力讓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父輩們見證、參與了我國航空工業的成長和發展。我始終相信,作為第三代的我們會用匠心與智慧,為祖國航空事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鍾福強)

扶貧攻堅送文化

直升機數位化裝配生產線

電磁兼容室內正在進行實驗

航空知識進校園

情定直升機

夢想出發地

作為一名「60後」,我與航空事業結緣於1991年,能成為其中一員,心中無比自豪。30年的工作經歷中,我一直保持對航空事業的熱愛,時刻謹記著報效祖國、獻身航空事業的初心,堅守在自己最初的崗位——表面處理。

在平凡的崗位上時常會有許多挑戰,每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多年累積的工作經驗解決一個又一個瓶頸問題時,都會為自己有能力為航空事業做出一點點貢獻而感到自豪。真心祝願祖國越來越美好,祖國航空事業越來越強大。(汪勝民)

我非常熱愛航空事業,在上學的時候,就經常參加各種有關直升機的講座以及航模展活動。2010年,我榮幸加入昌飛這個大家庭,每當看到昌飛製造的直升機飛上藍天,我就會自豪地說:「看,那架直升機有我加工的零件。」在工作中,每一件零件我都要認真幹好,保證合格交付。這是對每一位飛行員負責、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

為了航空事業,為了國家安全,作為航空工業的一員,我將不忘初心,航空報國,願航空事業越來越強,祖國越來越好。(楊陸軍)

航空技術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引擎轟鳴的背後飽含無數航空工人的辛勤努力和奮鬥。

自小在父母的薰陶下,航空情懷逐漸在我的內心滋生。成為「航空工人」後,我按照工藝文件、圖紙、作業指示把產品做出來,在自己的崗位上持續創新、超越自我,在每日不變的工作中尋找改善點、創新點,在崗位上不斷提升自我,在創新中提高自信心和滿足感,把工作做得更好。

看著我國的航空製造由弱變強,那份驕傲與自豪難以言表。我將在執著堅守中默默努力,為祖國航空事業的大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孫濱生)

2003年,我畢業於南昌航空工業學院,懷揣著對航空的熱愛加入昌飛。已不記得少年時代,是否像別的男孩一樣做過衝上雲霄的夢,但我此刻從事的工作卻實實在在與航空有關,為航空獻青春是我對航空熱情的最好詮釋。翱翔蔚藍天空,發展航空事業,建設航空強國是每一個航空人的航空夢,是我堅守崗位、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

昨天,航空人艱苦奮鬥,手工打造一個個精密零件,今天,智能製造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下的數位化航空漸入佳境。航空人砥礪前行,匠人匠心,不斷突破技術壁壘,一代代新型航空裝備接踵而至。我堅信將航空夢、強軍夢和中國夢交織在一起的航空人,一定能讓中國的航空事業走向輝煌,一定能夠建設更強大的中國航空工業。(胡輝)

我是一名普通機務,加入試飛大家庭已經8年了,這裡給予我太多太多。

我曾經為自己沒有信仰而著急,羨慕那些為夢想而奮不顧身的人,直到與航空工業結緣,就像人生有了燈塔,為我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讓我確定為直升機做好試飛是值得奮不顧身的終身事業。

如今的試飛團隊是一支年輕的團隊,大家都有一顆奮鬥的心,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國產直升機飛得更高更遠。希望我們團隊能夠越戰越強,希望我們的航空工業能夠再創輝煌!(段航航)

大學畢業後,我選擇了昌飛,選擇了投入祖國的航空事業。

第一次參加直升機型號研製,披星戴月、連續作戰,體會到了航空人的苦;第一次看到自己參與研製的直升機首飛,心情激動,難以言表,體會到了航空人的樂;第一次看到自己參與研製的直升機飛越天安門廣場,無比自豪,體會到了航空人的驕傲;第一次看到自己參與研製的直升機在祖國需要的地方大顯身手,體會到了航空人的重要作用。(白雪梅)

未來航空製造技術全面向智能化製造發展,航空製造技術發展帶來的技術進步,將極大促進我國工業體系的完善,對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具有重要作用。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祝福祖國航空工業發展越來越好,祖國繁榮富強。

相關焦點

  • 航空工業昌飛:同臺共較量 競技展風採
    中國航空報訊:8月29~30日,由江西省總工會主辦,景德鎮市總工會、航空工業昌飛承辦的2020年江西省「天工杯」十大示範性技能大賽航空製造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決賽在昌飛舉行。航空製造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旨在積極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和造就一支技術精、能力強、作風硬的高素質操作技能隊伍,為推動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為江西省早日實現航空產業發展願景奠定人才基礎。
  • 航空工業機載GNC事業部創新中心在西安揭牌
    8月12日,航空工業機載GNC事業部創新中心在西安航空工業自控所正式揭牌,這標誌著航空工業機載落實集團公司專業化整合,深入推進事業部建設,邁出堅實一步。為提升航空機載系統能力與專業化能力,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避免重複投資,航空工業機載按照集團公司黨組的決策部署與有關要求,對系統內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單位進行了專業化整合,於2018年12月和2019年8月相繼成立包括航空工業機載導航/
  • 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成立
    他指出,航空工業機載全體幹部職工要認清形勢,充分認識整合組建航空工業機載的重大意義,此次整合有利於更好地承擔國家機載重大專項,是順應了全球航空機載產業機、電一體化發展趨勢的需要,是航空工業突出強軍首責,落實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應對市場競爭,突破航空機載企業體制機制困境的內在需要。
  • 中國航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賈寶軍赴景德鎮調研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和昌飛公司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國資委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改革發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等決策部署要求,與中航工業在通用航空領域及高高原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等進一步加強合作,2020
  • 航空工業:南昌飛行大會上的亮點都在這裡了
    「小時候我有一個藍色的夢,長大後我就在那夢中飛翔……在藍色的夢中,我搖一搖翅膀,牽著彩虹,我們的豪情灑滿長空……」這首《藍色的夢》是否也讓你想起屬於自己的藍色夢想?Video Player is loading.
  • 決勝2020:航空工業人用奮鬥向祖國致敬
    十一國慶期間,航空工業洪都試飛站員工正在對飛機進行機務保障。航空工業昌飛員工向全年生產任務目標奮力衝刺。這裡是試飛站,機務正在檢查直升機側翼狀態。辛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十一國慶期間,航空工業直升機所高原試飛團隊奮戰在高原。
  • 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核心受益股出爐(附股)
    屆時,國產大飛機C919將全球首次動態展示,飛行展示的機型還包括:中國商飛江西生產的ARJ21飛機、洪都公司生產製造的L15、初教6、昌飛公司生產製造AC311、AC311A機型等。  航空工業是國產民機
  • 航空工業昌飛投入使用基於機器人的發動機支架焊縫檢測平臺
    (白歐 攝)中國航空報訊:近日,航空工業昌飛基於機器人的發動機支架焊縫檢測平臺正式投入使用。該平臺主要依託自動化、智能化技術,運用機器人的靈活性及精確定位,通過程序控制實現複雜零件自動調姿、高效完成發動機支架零件焊縫多點自動檢測的目的,打破了傳統手工檢測工藝方法,發動機支架焊縫檢測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為直升機關重件焊縫檢測水平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 航空工業航宇以「融合黨建」託起航空報國夢
    來源:人民網-人民電視      共0條新聞 人民網襄陽7月2日電 (王郭驥 郭婷婷)近幾年來,航空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用創新性的實踐 「航宇的事業是黨的事業,航宇的強軍夢和航空夢是中國夢的組成部分。用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夢來託舉中國夢,是黨、國家、軍隊和國人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馬永勝說。
  • 2020南昌飛行大會上演航空視覺盛宴
    圖為一架初教6飛機正在跑道上準備起飛。劉佔昆 攝10月31日,2020南昌飛行大會表演在南昌瑤湖機場舉行,來自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自研自產的L15、初教6,昌飛公司AC311、AC311A等一批「江西製造」的飛機進行了精彩的編隊和特技飛行;動力三角翼、阿若拉、閃電、空中寶馬等國內知名飛行表演隊也展示了精彩的特技飛行動作,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航空視覺盛宴。
  • 航空工業昌飛技術人員的衝刺表情
    這是航空工業昌飛工程技術部駐呂蒙攻堅突擊工作組的大幹宣言(來源:航空工業昌飛)
  • 革命老區加速「起飛」逐夢藍天:江西為什麼能?
    中新社南昌9月24日電題:革命老區加速「起飛」逐夢藍天:江西為什麼能?事實上,江西是中國航空資源大省,當地近年來加速「起飛」逐夢藍天,「掘金」航空產業。繪就「航空夢」搶佔制高點江西發展航空產業並非「半路出家」。1935年1月,與義大利合作建立的中意南昌飛機製造廠在江西設立;1954年7月,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初教-5」在南昌研製成功並翱翔藍天。
  • 民航知識:飛機機載氣象雷達
    這裡小編不由得想起了我們飛機的天氣預報員,那就是機載雷達系統。下面我們為您介紹下機載雷達是如何工作的。機載氣象雷達的用處機載氣象雷達系統(WXR)用於飛機在飛行中對前方航路上的危險氣象區域進行實時地探測,選擇安全的航路,保障飛行的舒適和安全。
  • 馬永勝:提升航空工業整體發展水平
    中國航空報訊:國家逐漸加大對航空的支持力度,但是航空機電系統始終是個盲區,目前的狀態是企業分散、規模小、能力弱,沒有核心競爭力,無法與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航宇董事長、總經理馬永勝帶來了相關議案:建立「航空機電系統發展專項」,提升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水平。
  • 昌飛首架份C919項目縫翼通過局方適航檢查
    中國航空報訊:日前,經過適航當局為期3天的製造符合性檢查,航空工業昌飛首架份C919項目縫翼部段一次性順利通過適航檢查,並成功取得適航批准標籤,將於近期交付中國商飛。
  • 越飛越高——寫在2020中國航空產業大會即將開幕之際
    近年來,該市緊緊圍繞「打造航空產業集聚區、開放發展先行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現代化宜業宜居產業新城」的目標定位,全力推動航空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力爭為江西「航空夢」注入更多新活力。蓬勃發展的景德鎮航空產業,如今已成為千年瓷都與世界對話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 中航工業航宇研製的航空座椅獲美國「通行證」
    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 (記者 周音)中航工業旗下的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KKY400系列航空座椅取得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籤發的《FAA-TSO設計批准函》(適航證件)。標誌著該座椅獲得了出口美國的通行證,為中國民航業「飛」向國際市場插上了翅膀。
  • 航空工業計算所讓中國飛行器裝上國產航電系統
    11月6日,記者從航空工業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依託「一體化預研」項目成果研發的綜合航電系統,在多款國產飛行器(包含飛機)上應用,使越來越多的中國飛行器裝上了國產航電系統,將逐步改變中國飛行器長期依賴進口航電系統的局面。5月27日,航空工業計算所根據國產民機發展需要,整合資源成立了民機事業部,進一步做強做大民機市場。
  • 航空工業昌飛苗德建:只為「鐵鷹」穩健翱翔
    他以過硬的技術素養和管理才能,在航空工業昌飛發展徵程中銳意進取、擔當作為,以新時代奮鬥者的姿態揮灑汗水、奉獻青春,助力直升機穩健翱翔藍天,他就是試飛站第一副站長苗德建。對待試飛工作,苗德建始終不忘航空報國初心,飽含著無比的熱愛與激情,透射出強烈的使命責任意識。謹記「飛行安全無小事」參加工作不久,苗德建立下「要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祖國航空事業」的鏗鏘誓言。在試飛保障工作中摸爬滾打,既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又不斷積累經驗,他練就了直升機維護保障的過硬本領,很快成長為主持昌飛公司試飛站工作的負責人。
  • 昌飛:推拉加自主 探索多樣企業文化作業方式
    航空工業昌飛從方法論和實踐論兩個維度編撰了《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指導書》。在航空工業「航空報國、強軍富民,敬業誠信、創新超越」價值觀的統領下,公司結合企業歷史傳承和時代特點,討論梳理構建了「心、行、言、形」為一體的企業文化落地體系,「心」即是「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宗旨信仰,以「敬業誠信、創新超越,精益求精、團隊快樂」為內容的思想理念;「行」就是以「行為準則、行為底線」為主要內容的行為規範和管理制度;「言」就是以「言行一致、數據說話」及「說老實話、辦老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