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讓民族直升機飛得更高更遠,是國人的期盼,更是祖國的囑託。航空工業昌飛相繼實現第一架直8頂風冒雪飛上祖國藍天;第一架直11自主研製挺起民主脊梁;第一架直10披荊斬棘激蕩風雷;第一架AC313昂首青藏高原;第一架AC311叩擊民用市場……這些都是一代代昌飛人激情進取、接續奮鬥,在風風雨雨中經受考驗的結果。
直8懸掛國旗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
向中央電視臺交付的第一架直11中繼航拍
直10機群整裝待發
直8護航
從每一個日出到日落,從每一季春天到秋天,這裡是孕育希望的搖籃,這裡是放飛夢想的港灣。一路走來,昌飛人始終銘記「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使命,將責任與情懷鐫刻在心靈深處。那些炫舞藍天的鋼鐵雄鷹、那些生機勃發的企業形象、那些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都是昌飛人同心共築的昌飛夢、航空夢、中國夢!
既是航空人就知責任重,既做新裝備就得多辛苦。如今,在「一心、兩融、三力、五化」新時代發展戰略指引下的昌飛人忠誠奉獻、逐夢藍天,正大步朝著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強、核心業務能力強、主營業務收益結構合理、人才體系科學、企業文化先進的目標堅實邁進。(羅佳)
攻堅克難的技術人員
信念堅定的試飛人
精益求精的一線工人
AC311開展高寒試飛
一絲不苟的質檢員
AC313開展水箱滅火演練
1991年,我出生於一個普通的昌飛家庭,22年後,我成為家裡第三代從事航空事業的人。對於我們家來說,這是一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接力跑。三代人,獻身航空,初心不改。
從事直升機維修工作的我,每當遇到一些老型號,總會多查一些圖紙,看一看手冊,其實更像是去尋找一些故事,一些屬於我父母、屬於我爺爺奶奶的故事。從這些故事裡去發現那些改變的東西。這些不斷進行的小改變和創新的嘗試可能並不起眼,但那是昌飛人在更迭的歲月中不斷發展新技術的印記。當這些改變漸漸放大、漸漸系統化的時候,我們的產品性能有了進步,我們的工藝技術有了發展,我們的綜合能力變得更強。
航空製造業的水平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祖輩的努力讓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父輩們見證、參與了我國航空工業的成長和發展。我始終相信,作為第三代的我們會用匠心與智慧,為祖國航空事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鍾福強)
扶貧攻堅送文化
直升機數位化裝配生產線
電磁兼容室內正在進行實驗
航空知識進校園
情定直升機
夢想出發地
作為一名「60後」,我與航空事業結緣於1991年,能成為其中一員,心中無比自豪。30年的工作經歷中,我一直保持對航空事業的熱愛,時刻謹記著報效祖國、獻身航空事業的初心,堅守在自己最初的崗位——表面處理。
在平凡的崗位上時常會有許多挑戰,每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多年累積的工作經驗解決一個又一個瓶頸問題時,都會為自己有能力為航空事業做出一點點貢獻而感到自豪。真心祝願祖國越來越美好,祖國航空事業越來越強大。(汪勝民)
我非常熱愛航空事業,在上學的時候,就經常參加各種有關直升機的講座以及航模展活動。2010年,我榮幸加入昌飛這個大家庭,每當看到昌飛製造的直升機飛上藍天,我就會自豪地說:「看,那架直升機有我加工的零件。」在工作中,每一件零件我都要認真幹好,保證合格交付。這是對每一位飛行員負責、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
為了航空事業,為了國家安全,作為航空工業的一員,我將不忘初心,航空報國,願航空事業越來越強,祖國越來越好。(楊陸軍)
航空技術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引擎轟鳴的背後飽含無數航空工人的辛勤努力和奮鬥。
自小在父母的薰陶下,航空情懷逐漸在我的內心滋生。成為「航空工人」後,我按照工藝文件、圖紙、作業指示把產品做出來,在自己的崗位上持續創新、超越自我,在每日不變的工作中尋找改善點、創新點,在崗位上不斷提升自我,在創新中提高自信心和滿足感,把工作做得更好。
看著我國的航空製造由弱變強,那份驕傲與自豪難以言表。我將在執著堅守中默默努力,為祖國航空事業的大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孫濱生)
2003年,我畢業於南昌航空工業學院,懷揣著對航空的熱愛加入昌飛。已不記得少年時代,是否像別的男孩一樣做過衝上雲霄的夢,但我此刻從事的工作卻實實在在與航空有關,為航空獻青春是我對航空熱情的最好詮釋。翱翔蔚藍天空,發展航空事業,建設航空強國是每一個航空人的航空夢,是我堅守崗位、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
昨天,航空人艱苦奮鬥,手工打造一個個精密零件,今天,智能製造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下的數位化航空漸入佳境。航空人砥礪前行,匠人匠心,不斷突破技術壁壘,一代代新型航空裝備接踵而至。我堅信將航空夢、強軍夢和中國夢交織在一起的航空人,一定能讓中國的航空事業走向輝煌,一定能夠建設更強大的中國航空工業。(胡輝)
我是一名普通機務,加入試飛大家庭已經8年了,這裡給予我太多太多。
我曾經為自己沒有信仰而著急,羨慕那些為夢想而奮不顧身的人,直到與航空工業結緣,就像人生有了燈塔,為我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讓我確定為直升機做好試飛是值得奮不顧身的終身事業。
如今的試飛團隊是一支年輕的團隊,大家都有一顆奮鬥的心,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國產直升機飛得更高更遠。希望我們團隊能夠越戰越強,希望我們的航空工業能夠再創輝煌!(段航航)
大學畢業後,我選擇了昌飛,選擇了投入祖國的航空事業。
第一次參加直升機型號研製,披星戴月、連續作戰,體會到了航空人的苦;第一次看到自己參與研製的直升機首飛,心情激動,難以言表,體會到了航空人的樂;第一次看到自己參與研製的直升機飛越天安門廣場,無比自豪,體會到了航空人的驕傲;第一次看到自己參與研製的直升機在祖國需要的地方大顯身手,體會到了航空人的重要作用。(白雪梅)
未來航空製造技術全面向智能化製造發展,航空製造技術發展帶來的技術進步,將極大促進我國工業體系的完善,對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具有重要作用。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祝福祖國航空工業發展越來越好,祖國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