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知識:飛機機載氣象雷達

2020-12-04 網易新聞


飛機機載氣象雷達。

前幾日的颱風天氣著實可怕,上海的航班幾乎全部癱瘓。這裡小編不由得想起了我們飛機的天氣預報員,那就是機載雷達系統。下面我們為您介紹下機載雷達是如何工作的。

機載氣象雷達的用處

機載氣象雷達系統(WXR)用於飛機在飛行中對前方航路上的危險氣象區域進行實時地探測,選擇安全的航路,保障飛行的舒適和安全。

機載氣象雷達的原理

機載氣象雷達主要用來探測飛機前方航路上的氣象目標和其他目標的存在以及分布狀況,並將所探測目標的輪廓、雷雨區的強度、方位和距離等顯示在顯示器上。它是利用電磁波經天線輻射後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原理,目標的導電係數越高,反射面越大,則回波越強。

機載氣象雷達對目標的探測

機載氣象雷達系統可以探測飛機前方的降水、湍流情況,也可以探測飛機前下方的地形情況。在顯示器上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降水的密度和地形情況。新型的氣象雷達系統還具有預測風切變(PWS)功能,可以探測飛機前方風切變情況,使飛機在起飛、著陸階段更安全。

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氣象雷達探測的幾個目標。

1.對降水目標的探測

機載氣象雷達所探測的降水目標,如雷、冰雹、雪等,它們屬於導電的水物質,對雷達輻射的射頻脈衝電磁波除一部分能量被吸收、損耗和散射外,均能被有效地反射回雷達天線。而反射的強弱與氣象目標含水量的多少有關,所以,天線接收的回波經雷達接收機處理後,在顯示器上用不同的顏色顯示出雷雨的強弱,被測目標的距離由電磁波從發射到接收所用的時間來確定。

2.對湍流的探測

湍流相對於飛機有速度的變化,接收信號的頻率相對於發射信號的頻率產生偏移,利用接收回波信號頻率的變化來探測湍流。

3. 對風切變的探測

風切變是在很短的距離範圍內,風速或風向,或兩者一起發生急劇變化。它可以在很大區域內發生,並伴有狂風暴雨,或者只在一個很小區域內發生,特別是在接近地面的高度發生時,對飛機的起飛和著陸造成嚴重的威脅,在飛行中,駕駛員需要儘快、儘早知道飛機航路上風切變的存在,以採取措施保障飛行安全。

機務對機載氣象雷達的維護

1. 夏季來臨之前,飛機維修人員會對飛機雷達罩的溼度和雷達系統進行檢查。在雷達罩和機身之間有一密封膠帶,由於膠帶老化,容易發生破損,導致進水。外在日常維護中檢查並提前更換新的封條或對破損處用膠修補來杜絕溼氣對雷達的影響,防患於未然。

2. 加強對顯示器和氣象雷達收發機通風口的檢查,避免由於顯示器和收發機散熱不好而超溫,從而導致圖像丟失。

3. 加強部件裝配檢查。在雷達系統中,波導管與天線驅動器之間以及天線驅動器和天線之間均有塑料薄膜,在安裝時一定要檢查其有無損壞,防止風塵、雜物進入其間而影響雷達功效。

本文來源:網易航空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機載雷達發展簡史: 從蝙蝠說起 到 機載相控陣
    1937年8月,世界上第一部機載雷達試驗機由英國科學家愛德華•鮑恩領導的研究小組研製成功,並把它安裝在一架雙發動機的「安森」飛機上,探索作為截擊雷達的可能性,這架「安森」飛機便成為最早載有雷達的飛機。不過雷達的功率雖然只有區區100瓦,但卻讓飛行員們感到不安——他們認為,雷達可能引起火花並點燃油箱,而且,雷達的天線會妨礙飛機的機動飛行。
  • 機載雷達簡史:向雷達先驅者們致敬
    1937年8月,世界上第一部機載雷達試驗機由英國科學家愛德華•鮑恩領導的研究小組研製成功,並把它安裝在一架雙發動機的「安森」飛機上,探索作為截擊雷達的可能性,這架「安森」飛機便成為最早載有雷達的飛機。不過雷達的功率雖然只有區區100瓦,但卻讓飛行員們感到不安——他們認為,雷達可能引起火花並點燃油箱,而且,雷達的天線會妨礙飛機的機動飛行。  正式試飛開始以後,結果有些出乎意料。
  • 機載預警雷達的工作模式
    機載預警與指揮系統包含兩個重要部分:機載雷達系統:用來遠距離探測飛機、船舶、車輛。預警機擁有高機動性和雷達系統先進、高性能的雙重優勢。 預警機雷達 空中平臺和雷達系統的組合能引導戰機到達任務區域,並對敵方兵力進行反擊。高空中的預警機有著巨大的優勢:目標可以在很遠的距離被偵測到。 現代預警機的脈衝都卜勒雷達系統有大約400km的探測範圍。
  • 疫情讓飛機停飛,居然影響了天氣預報?-虎嗅網
    就算需要飛機觀測高空數據,不是有現成的氣象飛機麼,什麼時候跟商用飛機也扯上關係了?你想得太簡單啦!其實,受到複雜地形和探測設備維護的限制,在高空、高原、沙漠、海洋等人跡罕至的地方,氣象站點稀少,地面雷達難以部署,氣象探測資料本就十分缺乏,更別提高空氣象探測資料了。
  • 「前沿技術」機載差分吸收雷射雷達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德國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發出機載差分吸收雷達系統,可測量大氣中的重要成分,且具有前所未有的精度和解析度。圖1 機載差分吸收雷射雷達採用差分吸收雷射雷達的探測系統可通過測量大氣對兩種不同波長雷射信號的吸收和反射情況分析其組成,目前已廣泛用於氣象研究
  • 談氣象雷達使用
    氣象雷達是通過探測降雨水滴的大小和數量來判定前方天氣的。水滴越大、越密集,在雷達上的反射回波也就越強。  氣象雷達對前方天氣的探測,只能是對正前方180度範圍內某一高度上的一部分進行掃描探測,類似於一瓣橫切出來的西瓜片,其波束厚度=距離×100×波束聚焦角。  如波音757-200型飛機,當雷達探測距離調定為80海裡,則距其80海裡處有波束厚度為80×100×3.5=28000英尺。
  • 飛機失事原因:雷擊?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探測研究所所長張義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認為:「飛機對雷電防護的標準比一般的地面建築物級別要高,從概率上講,因遭遇雷擊而導致航班失事的概率較小。」  飛機防雷電標準更高  張義軍說,「第一,飛機上都會有雷達裝置,雷達天線朝向地面,這樣在平面位置顯示器上就顯示出了一幅『雷達地圖』,領航員通過觀看『雷達地圖』,就能隨時知道雷暴發生的情況,保證飛機按航線飛行。第二,有相應的地面氣象預報與之配合。第三,雷暴一般發生在對流層,飛機在10000米以上的高空飛行時,如果遇到雷雨區,駕駛員可以操縱飛機離開雷雨區,繞道而行。
  • 民航知識:飛機如何防雷擊?
    那麼雷擊對飛機的影響究竟有多少呢?我們又得如何防範雷擊呢?提前判斷,避讓雷雨區  航空史已有100多年,飛機在防雷方面的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但是避讓雷區一直是最優的選擇。現代客機上都裝有氣象雷達,雷達會給我們的飛行員提供一份準確的「雷達地圖」,領航員通過這份地圖,就可以精準的知道雷暴發生的情況,保證飛機按安全的航向飛行。其次,地面氣象預報會與空中緊密配合,協助飛行員隨時了解天氣情況。雷暴一般都發生在對流層,飛機在一萬米以上高空飛行時,如果遇到雷雨區,飛行員可以操縱飛機,從容躲避。所以飛機一般遭受雷擊的現象主要在起飛和降落階段。
  • 中國氣象局用民航飛機採集傳輸實時氣象資料
    新華網北京6月22日電:中國氣象局與民航總局22日籤署了航空器氣象資料下傳合作項目業務化協議,這一項目將通過飛機採集氣象資料後及時下傳至氣象部門,從而豐富我國現有的實時氣象資料庫,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率、氣象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航空器氣象資料下傳(簡稱AMDAR)是國際民航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在全球範圍內積極推動的項目。
  • 圖文:氣象機構雷達捕捉到的飛機解體圖(動態)
    圖文:氣象機構雷達捕捉到的飛機解體圖(動態)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02日04:00  航空知識網站
  • 中國民航氣象事業發展迅速
    中國民航的氣象服務系統是一個直接為民航運輸飛行提供專業性服務的業務系統,包括7個民航地區管理局的氣象中心和近百個機場氣象臺站。十多年來,特別是在「八五」期間,中國民航在航空氣象服務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系統的業務建設,成批地引進航空氣象裝備,積極開展航空氣象的基礎業務建設。
  • 【氣象雷達:洞悉莫測風雲,助力防災減災】
    多年來,我們研製的氣象雷達參與了多項國家重大工程,為氣象現代化、防災減災等作出卓越貢獻。  氣象雷達的工作是「追雲逐雨」,給大氣中的風場和雲層做CT掃描,實現精細化氣象探測。今年6月以來,中央氣象臺持續多日發布暴雨預警;7月2日,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形成。
  • 風廓線雷達:捕風捉影的「氣象預報神器」
    民航有三大災害氣象天氣,除了雷暴、低能見度,還有一種災害天氣「風切變」。這個詞,可能大家並不熟悉,飛機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如果發生了風切變,很有可能飛機會被拍在跑道上,造成安全事故。那麼,如何應對這個無形的機場殺手呢?一起來了解一個航天神器。發生在2009年廣州飛成田機場的貨機意外,造成正副駕駛當場罹難。
  • 國產輕型飛機首飛,關注軍工板塊的表現
    8月26日8時38分,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研製的「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成功首飛。AG50項目旨在打造一款高安全性、高性價比的飛機,讓更多人能夠飛行,由此帶動中國通航產業發展。首飛現場上,多家通用航空企業向航空工業方面籤下了105架購機合同。AG50總設計師曾友兵表示,未來15年,期望國內可以賣到3000架以上。
  • 飛機在萬米高空遭雹擊?這不是頭一次了,為什麼會這樣?
    7月26日,天津航空機型A320飛機GS7865次從天津飛往武漢的航班,因巡航過程中遭遇雹擊,導致機頭凹陷,風擋外層被擊裂,氣象雷達被雹擊後失效,並安全備降武漢,無人員傷亡。隨後,調機飛往武漢代替該客機執行飛行任務。飛機遭冰雹襲擊後的情形。
  • 氣象雷達:洞悉莫測風雲,助力防災減災-光明日報-光明網
    【一線講述】        作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雷達專業研究所,23所矢志以航天技術服務國計民生,把氣象產業做大做強。多年來,我們研製的氣象雷達參與了多項國家重大工程,為氣象現代化、防災減災等作出卓越貢獻。
  • 氣象雷達發展專項規劃(2017-2020年)內容是什麼?
    美歐已經建成風廓線雷達網,使用毫米波雲雷達探測雲的物理結構,使用機載雷射雷達開展了氣溶膠、三維風場探測,美國成功發射了星載雷射雷達開展全球氣溶膠探測,歐洲空間局研製出全球第一臺星載都卜勒測風雷射雷達準備開展全球風場探測。
  • 颱風過境 對民航飛機有何影響?
    民航客機主要都是前三點式起落架,每個起落架都採用兩根系留纜繩與位於機坪地面左側和右側的地錨固定。這些系留纜繩每根可以至少承受7噸以上的拉力載荷確保不發生斷裂。 目前保護飛機的方法,還有轉場和進機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