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00噸阻尼器護航降低大樓30%擺幅 深圳第一高樓力扛「山竹」襲擊
強颱風「山竹」肆虐深圳期間,高達600米的深圳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主體結構及玻璃幕牆均完好無損,電力及供水一切正常,成功經受住大樓建成後的最大颱風考驗。
這座深圳第一高樓緣何在強颱風中安然無恙?昨日,平安不動產工程管理部專家向記者還原了這棟大樓抗擊「山竹」的全過程。
「沒有一塊玻璃掉下」
平安金融中心運營中心總經理陳津華在巡檢颱風過後大樓受損情況時向記者確認,平安金融中心沒有一塊玻璃落下。「唯一受到影響的地方是大樓部分窗受風壓後產生輕微滲水,這些情況已在17日早間妥善處理。」
與周圍辦公樓相比,平安金融中心的體量大概是它們的3倍,因此在物業管理上,這棟大樓面對的問題更加複雜。「應對自然災害,大樓擁有非常完善的應對方案與流程,包括一年兩次全樓人員參與的消防演習等。」陳津華說。
記者了解到,為應對本次強颱風,有關方面一周前已實施應對方案並排查隱患,旨在減低所有可能的風險,包括9月9日-10日期間,先後完成對大樓內所有排水溝、雨水井的疏通,並加密檢查確保暢通;在有水淹風險的地庫機電設施房及地庫停車場放置合適的吸水裝置;為所有處於當風位置的玻璃窗、櫥窗及玻璃門加上保護物料或裝置;將露天地方容易被強風吹倒的物品綁緊或轉移到室內安全地方等。
一位物業人員告訴記者,大樓同時做好了應對停水停電的措施,即使颱風造成大面積停電,備用電機也可確保大樓在最低限度用電下運轉直至電力恢復。
9月15日夜間,隨著平安金融中心「颱風紅色預警信號生效」一排醒目的LED燈亮起,物業服務中心全員500餘人進入備戰狀態。9月16日全天,超過300名工作人員奮戰在崗位上,即時處理各項突發事項。此時,深圳已發布颱風紅色預警,動員全市停工、停業、停市、停課。
「事實上,對平安金融中心這樣大體量的建築,許多防災的功課都做在了平常。」陳津華透露,大樓玻璃穩固的原因除了在設計之初就非常重視防風抗震之外,還得益於每半年一次的固定保養。「大樓平均每半年會進行一次外牆的清潔工作,在清潔過程中,會同時對外牆玻璃進行檢查和保養。」
千噸「定樓神器」為大樓減振
除物業管理以外,在樓體設計施工時,平安金融中心內已安裝了兩個「定樓神器」,可在一般颱風及地震中,保護大樓及人員的安全。
平安不動產工程管理部專家向記者介紹,在大樓的114層,設置了兩臺分別重達500噸的混合式阻尼器,在地震、強風時,阻尼器能吸收並降低大樓晃動幅度,提高建築內部人員舒適度。「當颱風來臨,大樓在風中擺向某一方向時,阻尼器會在電腦和電機的控制下朝反方向運行,從而減緩大樓的擺幅,發揮天平砝碼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阻尼器擺動幅度與風速並不存在絕對的相關性。在風速小時,為提高減振效率,電機會主動加大阻尼器擺動幅度;當風速增大時,擺幅不會一直增加,將自動控制在單側擺幅範圍內運行。「換言之,阻尼器即使擺幅達到極限值,也不意味著大樓存在安全風險。」該專家表示。
「阻尼器在工作狀態時,可減少大樓擺動幅度30%左右,保護樓內機電設備和外圍護幕牆,它有一定的擺幅限制,設計擺幅是2.2米(單側),當擺幅超過時會自動鎖定,主動防止地震時對損壞設備帶來次生破壞。在一般風的作用下,不會達到最大擺幅。」平安不動產深圳分公司工程管理總監姚偉軍說。
「山竹」吹襲期間,大樓的阻尼器始終運行正常。全程實測監控顯示,阻尼器工作負荷達到設計值的50%,降低了平安金融中心30%的擺幅,減振作用明顯;大樓裡的高速電梯通過降速運行,仍可滿足值班人員往返巡視檢查的需要。
姚偉軍告訴記者,平安金融中心抗風設計可應對高預警級別的颱風,也能應對平均風速為60米/秒,陣風風速最高至80米/秒的颱風。在此模擬情景下,塔頂(600米位置)擺幅(單側)計算值為67釐米。他指出:「截至16日下午3時,監測到颱風『山竹』的最大風速為47.8米/秒,平均風速為30~35米/秒。根據監測數據推算,塔頂擺幅不超過30釐米(單側),也就是說還不到設計值的50%。」
(責任編輯:範藝凡)
中國網地產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以引導正確的行業輿論導向為己任,為行業上下遊關聯企業、相關產業提供一個高效溝通與互動的優質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