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贛州9月25日消息(記者王一凡)2018年1月,得知贛州市菸草專賣局(公司)選派人員駐村幫扶的通知後,牛玉偉自願報了名。2018年2月,該市局(公司)下派牛玉偉擔任贛州市石城縣小松鎮逕裡村精準扶貧駐村第一書記。
牛玉偉剛來村裡時,當他向村民介紹自己時,村民奇怪地問:「你是不是在逗我,還有這樣的姓氏啊?」後來他就主動開玩笑說:「沒錯,就是田裡的那種牛。」很快,村裡來了一個「牛書記」就傳開了,他也很快融入了村民當中。
「過去我們家土房子破破爛爛,多虧牛書記幫助,我們家搬離了漏雨的土房子,搬進了嶄新的保障房裡。」李菊蘭說。在牛玉偉的引導下,已有44戶貧困戶通過安居扶貧住進了新房,實現「住有所居」。
牛玉偉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向單位領導爭取各類援建項目資金、項目資金400餘萬元,大大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以前是又窄又泥濘的土路,只能靠人背馬駝運輸菸葉,現在菸農可以把三輪車開到田間地頭採收菸葉,菸草公司為我們修的是『致富路』啊。」村書記溫祖銀感嘆。
牛玉偉在鞏固提升白蓮、菸葉兩項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以培養致富帶頭人的模式,帶動農戶發展臍橙、大棚蔬菜、梅花鹿養殖、蜜蜂養殖等一批特色種養產業。同時,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2019年村集體收入達到了24.06萬元。
「白蓮渾身都是寶,煲湯、煮粥、做蓮葉茶,甚至還能製成化妝品,附加值高,銷路好得很。」溫祖銀說到,去年全村貧困戶種蓮352畝,每畝毛收入在5000元以上。
蛾公鉗小組貧困戶鄭忠秀,丈夫因病早故,兒子溫豪也在2015年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需要長期治療,婆婆年過七旬,日子勉強過得去。但禍不單行,2018年9月鄭忠秀也因病失去了勞力。為鼓勵鄭忠秀加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同時幫助溫豪重拾生活的自信,牛玉偉積極組織幫扶幹部給溫豪籌集兩千餘元學費,幫助他在石城縣職業技術學校學習車輛維修。「非常感謝牛書記的幫助,讓我重新有了生活的自信,等到學業有成之日我定當回報社會、扛起家庭重擔。」溫豪激動地說。
經過幫扶,逕裡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全村107戶貧困戶也全部有序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