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龜的「小舌頭」
自然界有很多神奇的獵手,今天我們就來展現鱷龜是如何捕獵的,它捕獵的方式和其他爬行都不同,它擁有獨一無二的秘訣,我們就來看看。
看到它嘴裡的紅色「小蟲子」狀的東西了嗎?這就是它捕食的利器,是爬行動物中唯一把誘餌放到了自己的嘴裡的傢伙,而且通過不斷的搖擺來模仿真正的蟲子用來吸引魚兒靠近,然後給予致命一擊。可以看到這個紅色小肉突非常的靈活,模仿得活靈活現,怪不得可以吸引魚兒前來。
鱷龜是食肉動物,也會吃腐食。其食性廣而雜,小魚,小龍蝦,各種貝類及各種水果蔬菜等都是其獵食的對象,野外個體還會捕食蛇類,鳥類,基本上能吃的它都吃,甚至還有人看到鱷龜還會吃一些植物。
而且它們的分布比較廣泛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海南、廣東、廣西、湖南、山東、四川等地都有鱷龜的出現,所以看到這裡的家長們,如果野外看到了鱷龜可要管好自己的熊孩子,據說鱷龜的咬合力在自然界是第二高的,成年的鱷龜可以輕易地把一個成年人的手指頭咬下來。
所以野外碰到了野生的鱷龜,不要讓孩子去挑逗它,惹惱了對方萬一挨了一口就得不償失了,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咬合力很大的,瞬間就摧毀了魚的頭部。
當然了 鱷龜裡面還是分大鱷龜和小鱷龜的,大鱷龜和小鱷龜基本習性相似,平時在水中不好鬥,而在陸上卻能猛衝猛咬,所以在陸地上儘量少招惹它們。
福壽螺和蝸牛產卵
其實我在上學的時候,雖然路邊見過福壽螺,但是對於福壽螺產卵我是一次都沒有見過,好奇之下,竟然發現它們產卵盡然如此狀況。
我們都知道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6000多顆牙齒,我們可以想像那種密集的程度會讓人牙酸。
可是對於福壽螺卻知之甚少,我一直都把福壽螺當成蝸來著,但是仔細看一下發現兩者之間還是有著很大的差異,
而且蝸牛產卵和福壽螺產卵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各位可以看看這兩張圖片對比一下。
福壽螺什麼都吃,但是主要以食物為主,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歡吃帶甜味的食物,也愛吃水中的動物腐肉。當沒有更多食物時,會食漂在水面的微小物質。
蝸牛在爬行時,還會在地上留下一行黏液,這是它體內分泌出的一種液體,即使走在刀刃上也不會有危險,明明如此柔軟卻可以行走在利刃之上,真是神奇的體質。
當然蝸牛還有非常高的藥用和食用的價值,這裡不就敘述了,吃過的人都說好~,福壽螺自不必說,早就成為了我們餐桌上的常客。
靈活的設計師
可以說大多數鳥類在繁殖期都會用自己的勞動蓋好一間適合居住和孵化小寶寶的房間,可以說是自然界的蓋房小能手,我們在樹枝上經常能夠看到它們的傑作。
它們使用的原料很簡單:植物纖維、樹枝、樹葉、雜草泥土、獸毛或鳥羽等物,當然這是一個大工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勞動來完成。
數鳥類築巢由雌鳥承擔,也有雌雄鳥協作築巢。築巢行為的活動過程,有助於刺激性生理活動,從而使體內的卵細胞迅速成熟並排出,使繁殖行為不至於中斷,每一個鳥巢都可以說堪稱是大自然的藝術品。
說看到這裡的朋友,可以告訴孩子們不要隨便掏鳥窩了,這可是它們一年的心血,是專門為了小寶寶準備的,如果被掏走了,它們會很傷心的。
自然界的生物們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模式,每個動物都有非常厲害的能力,哪怕是一隻蝸牛都有可以修復自己肉體的能力,甚至可以依靠分泌的黏液行走在利刃之上,大自然裡依舊有很多讓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說不定我們可以從中找到靈感,解鎖一些新的科技。
#動物狂想曲#